《林夕-原来你非不快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夕-原来你非不快乐-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致内地读者
 
    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
    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
    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
    有时看到内地网民在在线讨论我最伤感的歌词,看着看着,不期然想到所谓悲伤,不把它写得透彻见血见肉见骨,不把“苦”解剖,也难以找出解药,这样看,也算符合科学发展观吧。如果多难能兴邦,多了解苦,查找苦的成因,大抵亦能兴建乐的心灵国度。
    四川地震时间,在书中也写下了我边看新闻边流泪边对悲伤的体悟,甚至以身试法,用研究的心态重温这些场面,从废墟中意图提着灯笼找一个重建终极心灵安乐窝的图则。
    这本书的企图心虽大,可在如今的金融海啸下,如能让一个读者找到一个救“心”圈,在浪奔浪流中得到浮起来的力量,已是我最大的快乐。
                        


                                                                              林夕
                                                                            2008年11月

前言:未知苦焉知乐


    如果你寄情于许冠杰所唱:“快乐,是回家往浴缸里的一浸。”擦干身后呢?那只是用肉身的享受减压。那是一时的快感。
    假若你把快乐寄托于每晚的节目,节目完毕后呢?那是一时高兴。乐极不可能永远忘形。
    要是你将快乐交于爱情,以至结婚生子,那是长期替欢愉幸福卖力的豪赌,付出代价后赢了快活,万一输了呢?
    即使你天生乐观到对老兵生死视若无睹,总难逃幸福并非必然的现实。
    的确,快乐有太多近亲,开心 、放怀、高兴、快活、狂喜、兴奋、喜悦,在生活逼人及时行乐的大势中,很容易令人忽略了快乐的母亲,安乐。心境不能安乐,如何可保飘忽无常的快乐?
    其实,快乐的天敌比近亲更多,不用佛家的三毒五欲五盖无明又长又深奥来吓人了,这些人性带来的,就简称烦恼与痛苦。从写作的思考过程,生成长的经验,以及我的信仰都告诉我,不面对认识痛苦,找到灭苦的方法,就只能靠逃避来享乐,依然与快乐无关。
    说白了,这本书没有列出一千种快乐的方法,一万个快活逍遥好去处。还没放下心里的包袱,逍遥得到哪里去?没提供心灵的鸡汤,汤只能补身,我不自量力试图扮神农尝草药,所以选择残忍地把这包袱打开,理解痛苦的来源,才能为心把关,中有心无挂碍,才能让烦恼与痛苦贬值到视而不见,才能找回快乐的生母:安乐自在。
    再说白点,举例,关于爱情,因安乐而快乐,就是做到“不错过任何挑逗,也不为任何人等候”,“不给我的我不要,不是我的我不爱”。
    书名叫《原来你非不快乐》,副题该是“得你一人未发觉”。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快乐本由心决定,一如空气存在,用力呼吸才会发觉,但用力呼吸到喘息,便生了害怕失去之心,执著于快乐,便不快乐。
    本书分为八章,小心的是,最后一章讲死亡,因为我深信未知死焉知生,正如未知苦焉知乐。对终极结局忌讳,没有想过探索之后的出路,之前的快乐都是一场快活的幻觉罢了。
    可能,这都是讲得出还未完全做得到的一些体验,看完让大家失望,那么,在这里补充一个资料,原来快乐并不抽象,美国威斯康星州有一间实验室,采用最先进的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技术,居然能捕捉脑部深层电流活动的细微变化,测出一个人对抗情绪痛苦的能力。试验中胜出者全是禅修有道之士,我看过他们的书,最重要的得着是:快乐不可能从外境追求,因为现实挫败难免,只能往自己内在的心修炼,才能无敌无惧于外在遭遇。不用找,不用追。



自语:我的快乐时代


该是九五年,曾在报章专栏道:“我写过最悲伤的歌词是‘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写《再见二丁目》的时候,是衷心觉得,即使原来自己在众人眼中本该快乐,遗憾在,当事人无知无觉,那对于快乐,还有什么希望可言。
    时间,是最幽默的,十三年后看这曾让我惊心动魄的两句歌词,如今看来,竟然让我对快乐开了窍。
    不是因为时间令我遗忘当时的心情,而是在时间中希望又失望又希望,循环往复,终于证明快乐的确不用发觉,是正觉,“原来”两个字,提醒了我,所谓感觉,是随心境而生灭,并无绝对的真相或事实的概念,原来为同一遭遇,可以快乐,也可以不快乐。
    听闻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将自己性格来一次检阅。自问拥有在世俗主流观念中认为是优点的一些性格:不惜代价追求理想,意志坚强不达标不死心。加起来,原来只落得个偏执。
    有所热爱,本来是莫大的幸福。但热爱变酷爱,就成了偏执,酷爱歌词到对自己残酷的地步。曾经在车祸后缝了十几针,回家还是继续写;坚强意志,不睡就不睡,换来创作的快感,然后为那快感而不断追求更痛快的快感,与酷爱别人一样,忘了以坚强意志跟烦恼忧心不安硬碰,会抵消所得的快乐,其实那也是不快乐,是兴奋或诸如此类。与嗑药一样,会越服越多,永无止尽,直至效应递减到因兴奋泡沫爆破而失落。
    吊诡的是,写歌词逼我对感情及生命的问题,为写得更深入而不断思考,如何有效地安慰失恋的人,如何让人把悲伤看透,那过程等于对着水中月,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些因执著而生的失望,真如水中的月光,既不是月球,又何必执著于可实可虚的美丽。
    要灭苦,先破执,不固执于追求,不以坚强为手段拥有为目标,心才能没有牵挂,没有负担故无重,才能自由自在。所谓心事,不过是不如己意,那就是我执,执著与自己的描画的理想,一有落差,即生烦恼。
    现在回看对过去因坚持而收集到的回忆道具,虽然无悔,只是如果能放开一点,实战经验其实早告诉我知,没有压力随心而写,反而容易出彩,越逼人太紧越两败俱伤。早点把性格微调,可能,我随心的快乐时代会得早点来临。
    感谢佛法,让我知道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的工画师,对自身所感,最周遭的环境,既然都源于我见而生出声色香味触法,多没有必然的形态,为何不可能随心而涂改,删除?
    感谢《道德经》的箴言,若能心如流水,流到哪里是哪里,随自然环境而改变形状,心无所住而不假外求,与自然成为一体,不为拥有而拥有,内心的空间任我行,无须向天问,于江湖笑而不傲。
    于此等道理,我还是个练习生,成绩大概可以举个例子。从前越美丽的东西我越想碰,但贪痴的我,摔破了心爱的琉璃艺术品,弄花了如命的家具,如今都可以一笑带过。没摔破,也不过安静地存在,少见身外物,更加逍遥。给弄花的都是时间的痕迹,有下次不等如不美,再完美的身外物,都将消失,看比我饿生命长还是比天地长。
    万物溶烂,一念无限,一个人的生命全是姻缘和合而成,生老病死处于巧合,喜怒哀乐何必固执,把自己看得太大,在天地面前惭愧犹恐不及,何苦之有。
 

第一章

 听心跳放下静如蝉

   1。风景不转心境转

    一〇八二年,苏东坡途中遇雨,没带雨具,常人只有狼狈二字,雨声打在竹林上发出巨响,不是不寒心的。好一个苏轼,就这样写下宋词中我的最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用不听,而用莫听。 
    不听,那种坚决,就要运用意志力,跟雨声抗衡,莫听,是你可以选择听,但声音也只是外物,你的心可以决定听不到,听不到,着一“莫”字,境界就从容自主起来。
    何妨吟啸,那何妨也是一派优悠,反正落汤鸡的显示无法改变,倒不如吟其当时的流行曲。无法改变的事情,就让它自然存在吧。
    苏老当时只拿这竹拐杖,穿《倩女幽魂》内那种草鞋,从头到脚尽湿,没有坐马,只是一步一生。但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从负面自嘲发掘出乐趣,雨中持杖穿轻便草鞋,比骑马还轻便从草鞋,比骑马还轻便。
    雨停了,金句来了。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境界较低的是,好了,雨停了,身干了,雨后自有晴天,做人无须在逆境中头发乱了。
    苏东坡却更通透无碍,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凭心境自乐,于是,晴也不是晴天,万法无常之变与他心境无关。
    我常常想,万一时运低见鬼,也会学苏老,心里无鬼,于是,看不见,看不见,然后转身走开,吟啸:“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七个字的境界,值得我们在无常变化的处境中雨来做口头禅。



2。  心如画工师

   《华严经》道:“心如画工师。”
    请想象一个画家,他拥有自由的意志去画什么。齐白石爱画虾,可以想象呀的思想慢慢会活在一个虾的世界里。一个画家的心境会影响他题材笔触用色,从画作克看出画家的心灵状态,如患上躁郁症的凡?高,他在低落时写的画,色调都偏向沉郁,但,最伟大之处在于,在贫病失恋被出卖的绝境下,他依然有很多色彩亮丽的作品予人以生命力的精神境界,他一些夸张的勾勒用色,是因为精神病发还是艺术手法一种,是个永远的谜。
  但只要看他眼中的星空麦田,在精神病房的船外看出去依然一片光明。星星发着黄色的光环,没病没痛而在雨天下伤春悲秋的人,该不该有所领悟。
  既然我们的心有能力决定画什么,象凡?高无视于夜空漆黑的显示,反过来说,外物于我们的冲击,也可以随心境而画成不一样的画。
  不理想的遭遇,只是外在的环境,心境仍能决定你自己选择想画一副怎么样的心图。
  知易行难,但如果逆境没有改变,就让心境保持凡?高的星空吧。
  起码会比较安乐自在点。我们纵不是画家,但你的心境确由你扫去尘埃的扫把去影响你的悲喜。
  只要心静,时间一切起伏变化,都不过是有为法,如露亦如电,虚幻而短暂,悲欢离合聚散的所谓感受,没错会上心,可一个人总该有能力以至修为去控制人最自由的地方,心。
  万法唯心造,其实不难理解去体会。



3。 当无闲事挂心头

   常言道“心如明镜台。”
   被人歪曲,误解,赠以莫须有之罪,扣帽子,并非名人的专利,只要你不是陶渊明,活在尘网中,就有所谓毁誉的烦恼。
  那就考验你的情绪智商高低。现在忽然流行资优神童,IQ动不动就超过一百三十,不知是好现象还是压力来临的先兆。历史上很多天才都有抑郁症的记录,不晓得这是因为高处不胜孤独,还是上天的公平分配,或是左右脑之不能两全其美。左脑理性发达,右脑感性却失控。能力越高,责任越大,压力越大。
    作为普罗庸人,其实无谓羡慕超人。正如人言可畏,别人对你不算公道的评价,甚至是谩骂,只要想,你原是庸人,你是完人的天才,又有何损失?
    有些不快的事情,我们纵然一时不能忘怀,我的心法是把它分清楚。这些如尘埃般的负能量,不能忘记,是我们的记性有时不幸太好,但最多只留在脑海,不见得要留在心上。庸人纵庸,总有足够的智商把毁誉得失检讨过后得来的反省藏在左脑,至于心,是要保持干净卫生,懂得消毒的。正如神秀的禅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何处惹尘埃。”当然更高的智慧能禅诗将之提升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连仆仆风尘都能毋视,连扫地都省回。
    脑是用来思考的,心当往无重状态飞。一如云门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4。 江河万古流

    杜甫诗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几世前的肉身已灭,那个肉身的诗名,随江河万古流。一场地震,连他的草堂也遭破坏,坏了其实也不必可惜,不因天灾而毁,也会输给时间,复修如果能仿真得令过客怀古,何以还不明白真假本无差异?
    杜甫留下来的遗产,价值不在于一间供肉眼发思古之幽情的身外物,不在于向联合国申请成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景点,甚至也不止与这两句诗之文字美,而是以十四个字,包含了接近佛家成住坏空的流转世界观。成劫住劫,是有情世间的建设的时节,坏劫是各种灾害破坏有情世间的时节,空劫是世间小时回到空寂状态的时节,周而复始生灭有序。故有情世间的文明总有消失的一天,只是迟早的问题。诗圣倘能令痴男女不再执著于草堂的表相,已在早晚会息流的江河中留下善业。
    把三国一品再品的易中天,没有品过诸葛之大智实愚,愚忠于刘姓前皇室的虚名,鞠躬尽瘁于争夺地盘,既知死而后已,已有的必已焉,又何必执著到机关算尽。总是他挑错的接班人姜维,竟能保住蜀国且灭魏吴再妄晋,得享百年基业,又能否万古长存。火烧更多藤甲兵的命,也不能改变蜀地从川狭四路到简称四川在名字上的改变。
    二百多年前旧石器时代这天府已有人类活动,那些人身与名俱灭,在江河流过万古,亡灵再轮回几度成住坏空,但愿终将无须弥山的三千大千世界。消失的,记着了,不能忘,就失而忘。这不是哀悼,而是灭哀之道。



5。独恨当时已下山

    有谁去过庐山?苏东坡去过,并且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总是在言论自由受到微吓的罐头,才知道任意说话也是一种特权。在众声喧哗的环境下,谁链接胡说八道是种福气,呼吸到发言的舒畅。
    总是在发觉睡床长期只用得上一边的时候,才体会到有爱人的好处,热恋之中,谁还去听情歌。
    总是在告别的时候,才发现床单图案原来是一朵朵玫瑰。翻腾在床中央,如何远观床单的皱纹?
    总是在没有激情下来往,才省悟勉强相爱比孤独更痛苦。勉强着幸福,如何看见内心的明镜台铺满了灰尘。
    总是在悲哀的时候,才有足够的距离审视着快乐的条件。乐不思蜀,便忘了自己身在何处。不断理性地知道当下是如此快乐,就会担心失去,又如何快乐起来。
    总是在快乐过后,红尘落定,才得到安乐,安乐的时候,才有机会在山脚,看见高处实在如何胜寒,想起一步一生的惊心动魄,照见安乐平和比快乐更快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原来我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独恨当时已下山。



6。这不是我的眼耳鼻舌身意 

    很多人怕针灸,并非怕医生针错穴位称呼状况,而是那如发丝般幼的针,插在一些皮包骨的部位,例如额头、天灵盖、鼻孔对下等等。那根针还要在那纤薄的皮层上转动,场面也实在骇人而尴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