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官升一两阶是最起码的。
这个时候种世衡肩的担子最重,他管帅府的赏功司,同时还是秦州的通判,军政两方面都要兼顾。说到发赏,现在徐平手里的钱足够,但种世衡不敢直接洒钱出去,洛阳时他在徐平的转运使司做事,经济的概念很清楚。一下子大量发放货币,必然会造成物资短缺,引起物价飞涨,好事做成了坏事。
怎么样做才能既让参战的将士满意,又要尽量减小对秦州地方经济的影响,种世衡要拿捏其间的分寸。对他来说,这场仗才是刚刚开始。
徐平让亲兵了茶来,让大家闲聊,排解一下这几天压抑的情绪。
从几个月前知道了禹藏花麻要进犯,秦州便按部班的开始准备,由于徐平的高度重视,每个人都觉得肩挑了千斤的担子。到了最后,决战却近似于一场闹剧,没有什么大战便收场了。现在再回想起前几个月的日子,每个人都觉得好笑。
喝了一会茶,徐平对王拱辰道:“君贶,这一次俘获蕃人不少,战俘我们是不会放回去的,免得以后再生事端。你营田务里还缺不缺人?若是缺人,挑些身体强健,态度恭顺的补进去。若是不缺,我全部解到南边去运粮了。”
王拱辰道:“还是让他们去运粮吧,营田务里都是汉人,一切都有了一定之规,补进些蕃人来,不定惹出什么事端。真缺人,还是从川蜀几路招募,我们省许多麻烦。”
徐平点头:“这样也好。这一仗打完,周围的很多地方都空了出来,营田务缺的人手极多,只能从川蜀地方招募。此次凡是参战的蕃部,哪怕没有到三都川来的那些人,一样要夷其族帐,态度恭顺的并帐为村,不恭顺的,只好发往各州牢城,或者到南部运粮。他们部族的地便空了出来,你派人去各地查看,适合营田务屯垦的,便隶营田务。”
王拱辰笑着答应了。这一带适合耕种的田地多是在山谷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营田务,太过细碎的地块只能建村子,给营田务会赔钱的。营田务的地是变动的,有的地方变得不合算了之后,会被营田务放弃,把地卖出去。特别是在原地区,营田务把地开垦出来,变成熟地之后,很多会放弃,成家立业的营田务人员直接成为地方编户。
生产力的限制,当人口增多,每个人耕种的田地小到一定程度之后,营田务的管理成本来,再继续这种形式不合算了。营田务真正适合的,还是在边疆屯田。
:
第91章 大势()
崇政殿里,赵祯与李迪和晏殊聊着最近向陕西路拨运的钱粮。因为次坚决反对徐平对禹藏花麻一仗的方略,陈尧佐已经被罢相,晏殊进位集贤相。此时的两府,已经是主战派的天下,只分积极进取和稳扎稳打两派。晏殊在政治一向小心谨慎,从不出头,任集贤相备位而已,大的方略基本不拿主意。
正在这时,小黄门来报,枢相吕夷简在垂拱门外求见。
让小黄门去吩咐吕夷简速速进殿,赵祯对李迪道:“此时许国公来,想必是秦州详细的奏章已经到京。依徐平战前所的秦章来看,这一仗必然斩获不少”
李迪捧笏道:“徐平到秦凤路一战大胜,足见陛下英明,用人得当。这是对党项的第一场大胜,朝廷当不吝赏赐才好,以激励人心。”
赵祯点头,心里暗暗琢磨给徐平的赏赐。以职换武之后,徐平已经为节度使,升也无非是小藩换大藩。本官礼部侍郎,升的空间还大得很。侍郎有超迁,而尚左右丞之必须一级一级向升了,到吏部尚还有漫漫长路,使相更是要当了宰相之后才有。徐平在秦凤路任职,以后因为军功升官的机会必然多,现在跟不的是他的爵位。
并没有等多久,吕夷简进殿,行礼如仪,取出徐平新到枢密院的奏状道:“陛下,此次三都川一战详细战报,秦凤路已经送到枢密院”
赵祯命小黄门取了来,却放到案并不观看,问吕夷简道:“枢相,具体战况如何,便劳烦你讲一讲,也好知晓。下一步徐平要如何,也一起说说看。”
吕夷简捧笏,把徐平奏章所写的斩获数,缴获的马匹、器甲等大略说了一遍。
听完,晏殊道:“斩获颇多,缴获马匹也有不少,只是强弩器甲少了一些。”
吕夷简笑道:“这一仗打的是禹藏花麻,他那里又有什么强弩器甲?若不是如此,这一仗也不会如此顺利。依徐平奏章里所说,此战除了最后对党项的三千‘步跋子’,再没有什么苦战。西蕃部族战力不济,这一战已经露了底,看来我们以前对唃厮啰估计过高了。”
李迪道:“唃厮啰还是不同。依秦凤路先前所报,唃厮啰手下战兵主要来自河西六谷蕃部。他们雄距河西数百年,与周边征战不断,当不是禹藏花麻这种蕃部能。”
赵祯点头:“宰相说得不错,唃厮啰当不是其他蕃部可。不过,现在徐平所部与兰州只有一山之隔,如果下了兰州,秦凤路兵马可以直逼河西,也不需要青唐策应了。”
这是徐平给赵祯的奏章提到过的,秦凤路兵锋直指兰、会两州,与党项的西线战略形势已变,青唐唃厮啰的地位降低,朝廷不需要对他恩宠太过。
说起了西北局势,吕夷简取了一轴地图出来,道:“这是徐平随着此次详细战报一起送到枢密院的地图,画出了秦凤路以北的山川地理,及党项与本朝的兵马所在。兰州是西北枢纽,此城一下,后两年的战事必然转到那里,陛下先看徐平方略。”
赵祯兴致勃勃地让小黄门挂起来,离开几案,与位宰执一起观看。
三都川一战刚结束,徐平便命快马向朝廷报捷。只是那时候战果没有统计清楚,赵祯和宰执只知道徐平打了胜仗,到底是多大的胜仗,今天详细战报来了才清楚。而此战的意义,只有对照着徐平送来的地图,大家才会有清楚的概念。
在徐平去西北之前,朝下对与党项交界的地方山川地理一无所知,甚至是哪里是战略要地都模模糊糊。哪怕是太宗、真宗两朝跟党项打了几十年,银州、夏州是从大宋手丢掉的,这种情况都没有改变。从关到党项,大家只是约略知道有那么几条道路,但这几条道路能过多少大军,补给运送困不困难,枢密院并不是非常清楚。
现在对照着徐平送来的地图,便一目了然。
要从东线进攻党项,出发基地实际不是关,而是河东路。关与党项隔着绵延无际的黄土高原,山川破碎,道路极为难行。即使有黄河的支流洛水、清水能够利用,也只到横山地区,而翻过横山,接的水道是无定河。如此便不如直接从无定河下游逆流而,利用河东路的水道,从关出发近便得多。更重要的是,沿无定河进攻党项,只能够经略夏州一带,与党项腹地兴庆府还隔着大漠,大军行动极为不便。党项南下,可以利用河套和横山蕃部,大宋却没有这样的便利。从山川地理看,把对党项的军事重心放在鄜延和麟府两路,是采取守势。
真正以关作为战略基地,进攻党项的道路,只能是泾原路的葫芦川谷道。由葫芦川入黄河,直逼党项的腹心之地,战略重心转到这里,意味道宋军由守转攻。
为了防备宋军从葫芦川谷道进攻,党项在谷道两侧设了两个监军司。西侧是柔狼山北天都山附近的西寿监军司,东侧是韦州的静塞监军司。这两个监军司都有便道进入葫芦川谷道,宋军从这里进攻,有可能被这两个监军司截断后路。其又以西寿监军司威胁最大,从天都寨出发可以直接插到镇戎军附近,甚至可以绕过镇戎军,直下秦州和渭州。
消灭了禹藏花麻,秦凤路的兵锋直指兰州和会州,便绕到了西寿监军司的侧后。如果打掉了西寿监军司,则宋军以关为战略基地进攻党项的路线便打通,双方攻守易势。
同时,兰州北边一二百里便是卓罗和南监军司,这是守住河西之地的门户,同时控制河湟地区的蕃部。打掉了这里,便断掉了党项一臂。
吕夷简指着地图道:“徐平奏,秦凤路现在兵力不足,无力进占兰州和会州。三都川一战之后,桑怿所部宣威军已经进占秦汉榆城,打开兰州门户。刘兼济所部进占了会川城,以后可以沿祖励川南下,进攻会州。兰州一下,威胁河西之地,会州一下,可以直逼党项西寿监军司。兰、会两州俱处黄河岸边,连成一体,我们与党项攻守易势了。”
千言万语都不如一幅地图简单明了,赵祯和几位宰执虽然不晓军事,从地图看也一目了然。转过年来,宋朝和党项必然把军事重心转到西线,全力争夺和兰州和葫芦川谷道的控制权。谁能够控制住这两地,谁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
第92章 可以招兵()
赵祯沉吟一会,道:“秦凤路兵力不足,但若是从其他几路抽调,又怕出意外——”
李迪戴老花镜,仔细看着地图,听了赵祯的话摇了摇头:“其他路调不得徐平的奏章也一再说,今年党项必然向东边鄜延和麟府两路大举用兵,也正是要向那两路用兵,才造成党项西部空虚,被秦凤路抓住了空档。 战事集于泾原和秦凤两路,再怎么说是来年的事情,今年防党项进犯,还是在鄜延和麟府两路。”
从兴庆府到横山地区,间要过大漠,对党项来说这样的调动也不是易事。此时党项的主力实际已经集到东线,只是还没有大举进犯而已。元昊急需速战速决,在东线打一场胜仗,对宋朝造成压力,然后来看挥兵向西,全力争夺葫芦川谷道周边要地。
赵祯点头,想了想又道:“不错,鄜延和麟府路的兵调不得,难道要再调京城禁军?”
吕夷简道:“京城禁军已经抽调大半,不好再调了。再者说,沿边除了秦凤路外,其他几种都说京城禁军不能战,花费又大,让地方驻泊禁军不满。补充秦凤路的兵力,还是另行招募吧,现在朝廷钱粮充足,再招一二十万人,还支持得住。”
听到招兵,赵祯觉得有些肝颤。党项一乱,这一年间军队规模快速膨胀,真宗天禧年间天下禁军不足四十五万,其三衙直属禁军三十八万。而到了现在,天下禁军加起来已经过了六十万,三衙直属的禁军则不足三十万了,大量的兵力调到了西北。再招一二十万,直奔着百万禁军的规模去了,这个数字实在有些吓人。
李迪道:“陕西沿边四路兵马,计二十二万人。鄜延、泾原两路各七万,环庆五万,秦凤路原有员额不足三万,徐平整训部伍,直隶禁军的也只有三万五千余人。如果下年战事转到秦凤和泾原两路,则秦凤路必须增加兵力,最少也要照泾原路,到七八万人。重新招募也好,现在三司钱粮足以支撑,用两三年的时间打败党项,才是长治久安之计。”
与党项开战,契丹虎视眈眈,也必须向河北和河东两路增兵。现在禁军的大部分,其实还是在防备契丹,偏偏那里是不能动的。京城禁军已经调出大半,确实无法再调。
形势摆在这里,赵祯也没有办法,道:“最近一两年招兵不少,再行招募,只怕北方几路也没有那么多闲散人员。而且沿边几路的青壮,即使不隶军籍,也为乡兵弓箭手——”
吕夷简明白赵祯的意思,传统的几处兵源地都位于边地,从那里招人,实际是变相削弱了当地的防守能力。现在这种时候,应当非常谨慎才可以。
见李迪不说话,吕夷简道:“陛下,徐平提出来从川蜀招军。那里人口密集,地方又富足,招一二十万人当不致于引起地方人力稀缺。”
一直不说话的晏殊摇了摇头:“蜀地的人孱弱不堪战,如何能招入军?”
“人都是一般的人,怎么有哪个地方的人不堪战之说?只要按着兵样招人,身材式的才招入军,又有河北和陕西的兵有什么不同?”
李迪道:“枢相,话不是这么说。本朝招兵向来是用河北、河东和陕西沿边三路,少一些的是京东和京西路,川峡四路和江南各路都极少禁军。那里的人不但身材瘦弱,而且不习兵戈,入军只怕也是凑数而已,徒费钱粮。”
吕夷简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曹克明带蜀兵入陇,徐平验过尚可。从川蜀招兵,也是秦凤路自己提出来的,他们自己打仗,应不是信口开河。”
北宋的地盘虽然不小,实际兵源非常狭窄,主要是沿边三路。禁军世兵世将,也跟这招兵政策有关。沿边三路本来人口不多,又有大量的人力招入军,直接造成这几路人口增长缓慢。徐平要从川蜀招兵,不但是那里离陇右近,招兵方便,也有意借此打破传统的招兵格局。只从沿边三路招兵,军关系盘根错节,想改革阻力太大。
各地人口的身材差异自然是有,但以此来限制兵源地,不过是借口而已。从五代时起,原政权的军队主力是从后唐的沙陀政权脱胎出来,形成了自己的军队化。其他地区兵源不适合入禁军,与其说是身体原因,不如说是与这种独特的军队化有隔阂。
禁军的军事化,与传统的原王朝军事化是有区别的,带有强烈的胡化色彩。北宋传统的将门,要么本身是汉化的胡人,要么是与胡族有渊源,曾经胡化的汉人,包括杨广出身的杨家将。在北宋士出身的军人极难融入禁军系统之,以及非世代从军的人很难在禁军出头,都跟这独特的军事化有关。
不能够从这种军事化挣脱出来,禁军不能脱胎换骨。徐平在军的改制是一方面,改变军队的来源又是一方面,他自己的军队很少再用沿边三路的兵源。
见李迪和晏殊两人还是不同意,赵祯道:“徐平做事有条理,自然有自己的道理在。他要从川蜀招军,想来是考虑得清楚,这种事情可以由他。”
“陛下圣明徐平最近所奏章,多讲当年诸葛武侯北伐故事。当年武侯所带的便是蜀兵,与魏军对阵并不落下风,可见蜀兵也不是不能战。”
赵祯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他信任徐平,但徐平到底能不能打仗,仅凭对禹藏花麻的一场大胜还不能够给他充足的信心。曹玮三都川大胜收获了无数荣眷,那是他出身曹家将门,有无数的亲朋故旧为他鼓吹,军一片赞扬。徐平则恰恰相反,胜了禹藏花麻,在赵祯身边说话的将门世家,都说的是蕃部不能战,这一场大胜说明不了徐平能打。还都特意提醒赵祯,不能因为这样一场水分极大的胜利,把军权放给徐平,以免将来铸成大错。
本来赵祯因为这样一场胜利,欣喜自己用对了徐平,对党项胜利在望。一直被身边的人灌输这胜仗不算什么,时间长了,自己的心里也打鼓。
李迪看罢地图,取下老花镜道:“从徐平的山川地理图来看,下面党项必然重兵跟本朝争镇戎军以北地域。秦凤路是其左翼,战事必然不少。徐平所部三万余禁军,其实只有归明神武军原一两千人是京城禁军精锐,其余新招禁军实力如何着实不好说。既然他要从川蜀招军,也不好违他。这样吧,除了从川蜀招兵,再允他以本地汉蕃人户,选青壮为保捷、保毅指挥。那里土著善战,是沿边诸将都提到的事,以防意外。”
:
第93章 王师北来()
西使城到榆县,包括这间的大片山区,是汉武帝所设的勇士县辖地。此后一千多年间汉番在这片土地来来往往,很多城设了废,废了设,兴废沿革已经淹没在了历史里。
徐平自西使城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