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阳之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刚阳之怒-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呀嗝!”

    大熊急匆匆奔来,原本势不可挡,哪知遭那断棍一碰,顿时如同被巨石击中,向后跌去,几名将士伸手去扶,粘连着被砸到一片。

    “哎哟!”

    “哎哟!”

    “啊,大熊你太重了!”

    断棍从他身上呼呼弹回来,竟又偏巧击中蛮牛后心。

    蛮牛亦是惊呼一声,如被重锤突袭,向前扑出数米之远,摔落在地,动弹不得。

    所有将士都惊呆不已,大熊和蛮牛是军中有名的大力士;可此人实在太了不得,仅凭掷这一截断木,便将这二人击飞出去,足见功夫之高、武艺之巧。

    “俞秋!”俞修龙和他俩相识最早,感情很深,这时见两人挨打,急忙唤道:“快快住手,不要胡乱伤人!”

    “是!”

    俞秋一听他发话,慌忙从桌子上下来,恭恭敬敬地走到俞修龙身边来,仿佛一个怯懦胆小的随从似的。

    俞修龙低声对他说道,“请你快去把查副官和众兄弟的穴道解开吧。”

    俞秋说了声:“遵命!”

    只瞧他双手凌空虚点了几下,响起“嗖嗖”气动之声;查大受和兵士们身体猛地一震,随即手脚恢复如常;大熊和蛮牛也跳起身来,舒活筋骨,脸上露出疼痛难忍的表情。

    这时众士兵被他这手功夫又吓一跳,惊愕万分。

    查大受领教了此人厉害,不敢再冒犯,只是口中嘟囔了几句,退回到李如松身边,心里却早就“先人板板、狗杂碎”骂了几通;见李如松挥了挥手,大熊、蛮牛及各位兵士也退回阵中。

    这时队列又一阵骚动。

    “这小子是谁?为何好端端地要跑到我军大营来捣乱这个俞修龙又是什么来头,竟让他如此服帖?”李如松见他如此厉害,身负“太元真气”神通,必是苏杭成家的人,只不过为何突然来到此处,心中充满疑问。

    但他既身为一代名将,指挥过战役无数,统领过千军万马,心志过硬,所以表面上并未显山露水。

    李如松站起身来,朗声问道,“阁下艺高,可是姓成么?”

    俞秋方才躲在外边时,细细梳理回忆,记得自己曾听爹爹说过,早些年曾随军入朝抗倭,此次战役的主帅应是辽东提督,李如松!

    现在他得以目睹真人,见这位统帅燕颔虎须,气度恢弘,便知定是李将军不假,态度一时恭敬了许多:“在下俞秋,见过李将军!”

    “哦,姓俞你知道我?”

    李如松心底舒了一口气,虽然自己战功赫赫,名满天下,但此人称呼自己为“李将军”,而且态度恭敬,正表明是友非敌。“今下与日贼军连番恶战,久久不下,正逢缺人之际若此人能为我所用,可谓是如虎添翼,大幸之至。”

    “俞秋,好好”他呵呵笑了几声,走过去拍了拍俞修龙的肩膀,说道,“俞修龙,我平日待你们如何?”

    俞修龙据实答道:“将军平日里与我们同食同宿,爱兵如亲,全军上下无不敬重!”

    李如松心中甚是满意,看了看俞秋,然后又问俞修龙道:“那我问你事情,你可会瞒我?”

    俞修龙“刷”的挺直了身子,大声说道:“将军问讯,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真。”

    李如松“哈哈”大笑了几声,连连说好,回到帅位上坐定,对俞小龙说:“小龙,将你和这位呃,少年高手的事情前前后后讲与大家听,将士们可都是疑惑的紧呐。”

    俞修龙倒是手足无措,瞠目结舌,他想这事如何讲明?

    本来已是沙场死尸的兵将们都复活过来,时光倒退,回到夜袭出击之前,这是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即便讲出来,大家也只会认为我在编瞎话唬人,算了,不如随便扯个理由,先把这阵儿糊弄过去再说不然一再耽搁,延误了出军时机,那可是万万使不得。”

    “这人是我家远房表姨四哥的孙子论辈分是我表侄儿,家中遭了祸,无处谋生,特来投军,报效朝廷。”俞修龙话刚一出口,连自己也觉得假的不着边际,吐了吐舌头,面色尴尬。

    遭灾投军且不说,这赴朝鲜、寻大营便是难上加难。

    李如松戎马半生,识人无数,岂能被这等瞎话唬过去,心想:“行军打仗但求胜果,其他皆属次之,只要这个俞秋服帖于俞修龙,而俞修龙又听命于己,何必过分深究其他?此人若能为自己所用,必是一名破敌奇兵,管他是三哥的孙子还是五弟的爷爷,又有什么干系?”

    想到此节,李如松不禁打了个哈哈,对两人说道:“好好,既然他有心来投,我们自然容纳。”他转身对李如梅说道:“如梅,领他下去登记,再配发衣甲鞋子,从此大家便同为军人,都是自己兄弟,不分你我了。”

    李如梅得到命令,答了声“是”,冲俞秋挥了挥手;俞秋回身看了一眼俞修龙,见他点头,便跟着李如梅去了。

    众将士归位,重整队列,各将士均对俞修龙刮目相看,连大熊、蛮牛也不例外。大熊站在俞修龙身边使着眼色,那神情分明是在怪他:你小子可以啊,有个如此厉害的表侄儿竟也不告诉我?

    以前欺辱过俞修龙的士兵不禁心里打怵,要是他反过来找我算帐,岂不是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样?!

    而其他士兵,也在庆幸平日未曾得罪俞修龙。

    晚些时分,李如松招诸将入帐,开始商议战略;其胞弟李如梅、李如柏二人,也一道分析战况。

    “大哥,这次咱们在火枪上吃了大亏,虽说大明与日本的火器同是源于欧陆,可那贼倭的冶炼技术很高明,制造出来的枪管坚固牢靠,效用稳定。相较之下咱们明军的火枪则矮了一大截,皆因枪管粗制滥造,质量没有保障;而且平日也不曾悉心保养,许多枪支已然破旧腐朽。军士使用之时极易炸膛,稍不注意反被自己的火器炸死。”

    “唉,咱们的火枪营根本发挥不出威力!”李如梅兼任军备长官,此刻道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李如松虽然心情沉重,但不得不点头同意,说道:“咱们大明的火炮破城厉害,可是威力有余,灵活不足,入城之后便大大受限所以我说,咱们入城之后也一定不得掉以轻心。这帮贼倭军火枪精良,极善于城镇巷战。此前他们数次借地势反击,叫咱们吃了不少苦头。”

    说到此节,李如松的语气竟已有些艰涩,微微颤抖,“这些天同日贼军交手十好几次,虽说双方各有胜负,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的损失更为惨重我从辽东带来的弟兄们也已牺牲了不少!”

    李如松起势于辽东之地,其麾下辽东铁骑可说是大明最强大的战力之一。此番入朝抗战,未料到日军的火枪队厉害至斯,此前碧蹄馆一役更是折损了许多辽东精锐。

    李如松刚说完这话,只听李如梅接道:“其实不光是火枪差距,咱们在粮食供给上也吃了个大亏呀就朝鲜那个什么柳成龙,那混蛋曾拍着胸脯保证粮草充足。可结果呢,打了没多久就大呼粮食告急,真他娘的坑人!”

    “这人吃不饱没力气,马饿着也跑不快呀,在这儿咱们的战力又打了个折扣”李如梅叹了口气,继续道:“之前朝鲜各地的储粮,都已被贼倭军抢得差不多了。而且此地大多土壤贫瘠,难以种粮,根本不适合持久耗战!”

    “纵观整个朝鲜国,也就一个叫李舜臣的有点本事。得亏他在海上截击了不少贼军船只,打击了他们的运输补给,不然凭咱们三四万人,如何跟他们十几万拼消耗呢?不过要决胜负,终究还是离不开陆战,咱们”这时,李如柏忽然拍了拍手,提议道:“实在没办法,咱们只能来一招狠的了!”

    “哦?!”

    李如松和李如梅异口同声,齐齐望向李如柏;李如柏指着桌上的图讲起自己的计划来。

    只见他一声喝道:“查副官!”

    查大受应声出列,跪地听令。

    “你任此次袭击行动队长,”他手指着图纸说道,“今夜子时潜入龙山,领兵直击敌方大仓,无论如何,务必烧净敌军粮草,断其供给!”

    “属下领命!”查大受大声应道。

    “李副官!”

    “末将在!”李如梅跪地听令。

    “你任副队,领一支兵马,与查副官里应外合,共同出击!”

    “末将领命!”

    “退下!”

    李如松话音未落,只听一声“且慢”,众人抬眼望向大帐门口,又是俞秋。

    查大受正欲大声训斥,又想到此人武功高强,自己方才吃过大亏,便压低了点声音说道:“军谋大计,不可胡乱插嘴!”

    “大计?只怕是雕虫小技罢了。”俞秋背负双手,一步一步踱进帐来。

    众将登时气的鼻歪;李如松虽有气度,但自己毕竟带兵多年,战功不小,素有威名,此时竟被一个年轻后生当着众将的面如此奚落,主帅颜面何存?!

    他亦有些气愤,“那依阁下所见,该如何部署?”

    俞秋手指一扬,一张白纸直直飞到李如松面前的停下。他忽觉不对,心中诧异:“身在此处,内力好像遭削弱了许多,方才与袁英激斗之时,便有此感,而且从她的招式来看,也是力不从心,难及往日。”

    李如松拿起一看,上面画的竟是几个日军士兵,一时不解,抬头望着俞秋。

    俞秋见李如松不解其意,笑道:“据我所知,敌军的弓弩、火器两营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一旦敌军反应过来,迅速集结猛攻,只怕敢死队难突重围。”

    查大受插嘴道:“突不了围,火拼就是,我军将士都是抛头颅、洒热血的好汉子,大不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谁又怕战死?”

    俞秋依然微笑回道:“敢死队伍虽说敢于去死,但也不是让你赶着弟兄们送死。”此话一出,顿时噎得查大受哑口无言。

    俞秋目光如电,扫视众人;帐内的人皆被他瞧得心头一凛,只听他忽然向李如松说道:“此次抗倭援朝,征战数月,已极大消耗我朝军力、财力。且问碧蹄馆之役、平壤之战折损多少将士?”

    此话一出,顿时几名将领皆哑口无言。

    “如若像这般不爱惜将兵人马,草草计划就算我国再壮大,也经不起这么折腾。李将军,你是行军打仗的老将了,这道理不会不明白。”

    李如松嘴上虽未说,但心知俞秋确实说的有道理,点了点头,示意俞秋继续说下去。

    “古有曹操夜袭乌巢,计划周详,果敢进攻,最终大破袁绍。如今我们不妨稍作改良”俞秋一指图纸,缓缓说道:“据我所描,这就是此次日军军服。”

    李如松略加思索,恍然大悟,将大腿重重一拍:“原来如此!”

    俞秋笑道:“将军果然不错,如若运用此计,加上查副将和李副将配合,定能事半功倍!”

    李如松拍手大笑,转而对李如梅和查大受两人道:“査副官、李副官,你们就依照俞秋的计策行事,由他带队预演准备,三日后再行动!”

    “遵命!”

    查、李二人不敢违命,朗声响应道。

第5章 大破龙仓() 
深夜子时,寂静无声。

    龙山大仓伏在夜幕里如一尊庞然巨兽,让人生畏。如今它已是汉城日军的军粮库,后方运来的粮草辎重全都囤积于此,意义之重不言而喻,因此日军早已布下重兵轮换把守。

    一队人马身穿日军衣甲,悄悄向龙山进发,正是查大受、李如梅部队。

    原来俞秋献计效仿三国古法,让敢死队员都换上日军军服,好让敌军防备松懈。即便他们发觉有异,两军交火之时,明军有法子识得自己人,而日军却无法及时分辨,必是畏畏缩缩,放不开手脚。

    “火枪、弓弩两队若是气势一弱,失了时机、方位之利,威力立马大减;此时刀枪轻骑速速扑上,定能将此二营杀得落花流水。”

    出发之前,将士们已做好了周详的准备:给自己的战马封了口鼻,只余两个孔出气;他们虽身着日军衣甲,但为了防止己方误伤,各在头盔旁插了一支白色细羽作为标志,而且人人皆衔一柄树枝,以免行动时发出声响。

    这几日,李如松依计不断派兵在汉城附近游击,扰乱日军视线,致使龙山部兵稍稍松懈。

    据情报得知,龙仓位于大营西北方向,帅营在东北角,而东南角兵卫最少,每两个时辰一岗,由此为突入口最佳。李如梅带了小队士兵行至岗哨处,那哨兵立即上来盘问,他用倭语应道:“已到换岗时刻,我队前来换岗。”

    哨兵日夜辛苦站岗,本就疲惫至极,当下也不怀疑,就由队长带队回营休息了;李如梅眼见人员全部换掉后,马上示意士兵,速登哨塔,给后方人马打信号。

    查大受正潜伏在敌营前半山上,苦等了半个时辰,心中烦躁起来,忽听的身旁的人说道:“参将大人,前方有信号了!”

    查大受顿时精神为之一振,马上起身,看见前方哨塔灯火忽明忽灭,以三下为令,心知先头部队已成功破除敌方岗哨,嘴里嘟囔一句:“他奶奶的,总算搞定了,出发!”

    全队整肃,向前进发。

    引入查大受部队后,由李如梅再次领队前去破除大仓守卫,一行人来到大仓跟前,向守卫士兵解释己队前来换岗。守卫眼见均是穿着自己军队的衣服,略一迟疑,即便叫人通知队长。

    李如梅长舒一口气,忽听那守卫队长说道:“换岗时辰还差一刻,你来做什么?”

    此语甚是突然,李如梅一不留神,脱口道:“这个”慌乱之间说的乃是汉语。

    守卫队长顿时警觉,正要示意士兵鸣哨,忽觉后背一麻,旋即双眼发黑,不省人事。随后只听“扑通”数声连响,其余哨兵也纷纷倒下。

    李如梅惊魂未定,只见一人走到灯火处,大家举目一看,原来是俞秋。

    他稍早行动,凭借神奇身法潜入营中,意图打探虚实。其中一名守卫士兵觉得有怪风吹动,探头找寻一阵,却未发现敌人踪迹。于是他向旁人问道:“哎哎,你有没有看到一道影子飘过?”

    “没有啊,小信君,是你眼花了吧?!”

    小信君叹气抱怨道:“最近战事吃紧,没睡过好觉,我啊,眼前老是飘些黑色虚影,还闻到有女人的香气”

    “哈哈,小野君,我看你是压抑太久了吧,这荒郊野岭哪会有女人?!”

    见二人正在谈天,意志涣散,俞秋趁这个当儿,屈指两点,只听细微轻响;那两人顿时身子一僵,动弹不得。

    他换上日军服饰,将当前形势仔仔细细观测了一番,思拟对策,不觉夜色愈沉,“是时候了。”

    俞秋一手携着一名士兵,将两人扔到隐蔽之处。此时他见李如梅慌忙失措,露出马脚,怕夜袭计划因此遭到阻击,功败垂成,便果断出手,将守卫们一一解决。

    “别慌别慌,李参将!”

    俞秋走到李如梅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轻笑一声,挟着地上几名日军士兵,随风而去,隐入夜色之中;众人默然,虽然对他如此高傲有些不满,但此人本领之强,却又不得不服。

    李如梅安排士兵们换过岗,用暗号通知了查大受分队,随即领兵潜伏在大营东南角,严阵以待。

    只听“噼啪”之声渐起,火光让夜空霎时间明亮了起来,各仓粮草被大火凶残地吞噬着,明军众人脸上映着火光,无比激动。

    这时日军纷纷戒备,警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