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分隋-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玄霸第一个兴奋的跳了起来,摩拳擦掌的大叫道:

    “阿爷莫要忧心,屈突通、窦建德、罗艺等贼在孩儿眼中不过土鸡瓦狗尔!只需阿爷给孩儿五万精兵,孩儿定能扫平四方,为阿爷”

    没等他吼完,窦氏一巴掌又把李玄霸扇到了自己的脚底下,还不解恨的又踹了他一脚,这才转而对李渊说道:

    “夫君所虑甚是,如今之事看来我李家能消弭事态、保住河东便好,至于其他倒大可徐徐图之。不知夫君可有妙策?”

    “呵呵,老夫要有办法就不会这么头疼了。不过半年多前,倒是有人给老夫出过一策,老夫当时不以为然,还以为此人另有所图,没想到如今却让他一语成谶,真是让老夫颜面丧尽哪!”

    “此人所献何策?”

    “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妙策啊!妾身一介女子,也为此高论折服,却不知如此高才可是夫君帐下之人?”

    “呵呵,为夫倒是一心想把他招揽到身边,可是人家不愿意啊!所以为夫不得不找三娘来拿主意”

    “竟然是他?不可能!咱们李府上下人人皆云这小子浮滑无礼、惫懒成性,他若有如此才华,岂不早就有所成就”

    “呵呵,娘子你也说不下去了吧?这小子要是没点本事,能在短短一年之内混得风生水起,多少英雄好汉莫名其妙的折在他的手中?老夫若是早听了他的话,也不至于落得个如此下场,被逼得没了退路?”

    李渊夫妇一时间都无话可说,屋子里静谧得掉根针的动静都清晰可闻。挨了老娘一巴掌的李玄霸不敢再造次,百无聊赖的坐在地上东瞧西瞅,突然发现老爹看似低垂的眼帘不时的往他老姐那边歪歪。

    李秀宁似乎也察觉到了李渊的异常,犹豫了很久终于迟疑的开口道:

    “要不女儿回去劝劝他?”

    “不可!为父虽难,却岂是能做出卖女自保这种事的?”

    闺女终于开口,李渊的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不过“劝劝”是什么意思?让那小子退兵?他那两个半兵李渊还没放在眼里,闺女似乎还没理解他的意思,所以李渊一口回绝得毫不留余地。

    李秀宁的内心很矛盾,夫家和娘家之间的一堆乱麻本就让她心烦意乱,没想到从这堆乱麻里边找线头这种破事又落到她的头上不说,老爹还装模作样的跟她矫情,让她的心一阵阵的发凉,转而又化作了一团烈火。她再也按捺不住焦躁,腾的一下站起来,毫不客气的揭开了李渊脸上的那块遮羞布:

    “不就是找他出面替你转圜,让屈突通退兵、让朝廷闭嘴吗!这有何难?杨他纵有千般不是,可有一点好——我对他是无价的,他买不起,也卖不出去!”

    说着,李秀宁头也不回的下楼而去。

    “毗琉璃,你赶紧去护着你三姐,可别让她路上出了岔子!”

    窦氏看着李渊慌里慌张的打发儿子去照顾女儿,突然恶狠狠的在老公头上戳了一指头:

    “怪不得孟轲说居移气、养移体,你这还只是做梦当皇帝呢,妾身就突然有些不认识你了。”

    李渊的脸上突然满是悲悯之色,沉默半晌之后才喃喃低语道:

    “礼记有云: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也许为夫真到那一日,怕是连自己都不认得自己了。可是事已至此,为夫拥兵据地已成事实,无论是大隋再度中兴还是被谋夺了江山、为人君者又会是谁,都不会放过我们李家,都务必除之而后快,除非我们自己坐了天下!可是这条路有多难?要牺牲掉多少个儿子、女儿,甚至是你我?摩诃室利算是第一个,谁又是下一个?杨霖那小子据说酒醉后曾经吟过半阙诗,叫作‘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娘子,你说为夫选择的这条路,到底是对,还是错?”

第一百六十四章鸡肋() 
盛彦师很快在河内接到了李秀宁和李玄霸姐弟,并速报荥阳。三日后,亲自渡过黄河迎接媳妇回家的杨霖见到了李秀宁,据荥阳郡内的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当日他们的主公在营帐里传出来的惨叫声很是

    翌日一早,杨霖便招呼他的人马统统南渡黄河退出了河东地界,并再度请出尧君素这位他名义上的老上司出使京师去跟屈突通谈判。

    尧君素要求屈突通停止对河东军的紧逼,但是老屈突不干,提出是李渊背盟在先,必须退出延安、雕阴两郡作为赔偿。李渊在跟屈突通打了几圈太极之后,便默认了此事,不过他也提出了两个条件,即宋老生部必须退出河东以及屈突、李、杨三部再签订一份和平友好互助条约。

    一时间,京师、晋阳、荥阳三地间的道路上信使不绝于途,终于在七月初达成协议:三方罢兵、划界、互保。之后河东军彻底退出了关中,而宋老生也率部经楼烦进入雕阴前往京师,本来像是架在柴火上一点即燃的关中、河东与河南三地的紧张局势几乎在一日之间便消弭于无形,差点把等着看热闹、占便宜的江都朝廷和各路枭雄的老腰晃散了架。不过事情并没有因此而消停,有心人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件事:东都现在没主儿了。

    要说东都没主儿那真是有点瞧不起人,毕竟皇帝陛下亲自任命的东都留守、也就是越王杨侗小盆友还乐颠颠的坐在乾元殿上,看大家伙你来我往打得头破血流看得正开心呢。而杨广留下辅佐他孙子的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代理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也一个不少的围着杨侗小盆友整天大骂杨霖和屈突通是王八蛋,怎么能说没人呢?

    因为在这个有兵就是草头王的年头,谁也没把这些看似身份尊贵,实则手中无兵百无一用的皇孙和勋贵们当回事。不过屈突通跑路之前,不是给东都留下五万郡兵吗?

    说起来郡兵算是大隋近年来开出的一朵奇葩。按照大隋军制,常备军只有禁军和府军,其余的在北方边境部分地区置有边军,而在地方州府则延续北魏以来的传统设有州郡兵,不过这些兵理论上都不是正规军,充其量算些杂牌。而且中央出于对地方的防范,不仅对边军和郡兵的数量有着严格的限制,而且他们的兵源素质、训练和装备也与常备军相差甚远。尤其是郡兵,仅能维持一下地方治安、清剿一下小蟊贼,规模稍大点的盗匪一般都搞不定,还得劳动府军出马。

    不过自从杨广一抽疯调光了天下兵马去找高句丽人的麻烦,随后天下大乱、匪患丛生,各地的治安状况就急剧恶化。为了保境安民,更为了维持地方的统治,各地方官府想尽了办法招兵自保。不过“拥兵”之后很容易让人引申为“自重”,这可是条要脑袋的罪名,所以怎么“拥兵”就成了个大问题。设立军府征召府兵就不用想了,那是皇帝的特权,自立名目则很容易让人想歪,各地便纷纷把主意打到了不起眼的郡兵头上,开始偷偷扩充郡兵的建制。等宇文化及政变,皇帝惊恐之下大规模的遣散府兵、招募骁果之后,还打着大隋旗号的地方官吏们便开始随大流明目张胆的招募郡兵,像原齐郡郡丞张须陀麾下的郡兵规模就达到了三万人,也没见皇帝把他怎么着。不过这些急就章搞出来的郡兵普遍战斗力不佳,就像杨霖在河东跟突厥人干仗时追随他的那些郡兵,简直连完全由老百姓组成的民军都不如。

    东都的情况又有不同,虽然被杨玄感和翟让搜刮过两回,不过毕竟家底深厚、人口众多,所以屈突通很轻易的就招募到了好几万人,再加上从周边各郡划拉来的,终于凑够了十万郡兵,这才有了跟瓦岗军一较短长的资本。毕竟他麾下的左骁卫大都是骑兵,用来守城和复杂地形的攻防实在不太在行,不但太浪费,而且数量也太少。

    不过郡兵的麻烦也不少。比如说郡兵没有府兵才有的受田,大隋更没有给当兵的发军饷的习惯,所以当郡兵只能混上三个饱一个倒,素质本就差,打仗的积极性更是没法跟府兵比。在本乡本土抵抗贼匪入侵还行,一出门就没精打采,都不用碰上硬仗,有时候一见着敌人就一哄而散了。这一年屈突通被瓦岗军揍得不轻,可是他有苦自知,好多仗之所以会败都是这些郡兵拖累的,不过他也没办法,更不敢下重手整治——这毕竟是十万人,还大都是乡里乡亲的心齐着呢,万一搞出兵变来更麻烦。

    等他准备打回关中的时候,想拉走这些郡兵就更麻烦了——让这些东都兵去趟荥阳都跟要了他们老命似的,更何况千里之外的关中?所以屈突通都使出转郡兵为府兵、异地改籍授田的杀手锏了,也只有两三万人愿意跟他走,剩下的还有不少干脆跑掉了,剩下不到五万他指使不动的大爷们只好留下任其自生自灭了。

    而且屈突通这么一走,原本驻守在东都外围各处要隘的郡兵们便自作主张的统统跑回了东都,躲到了城墙的后边,任凭段达等人吼破了嗓子也没人听他们的。幸好杨霖此时无心西顾,只派出少量人马重夺巩县、阳城和嵩阳,在紧张了半天之后发现无人理睬,又壮着胆子拿下了无人防守的偃师和缑氏便又止步不前了。

    杨霖放着近在咫尺的东都这块肥肉无动于衷,了解内情的都莫名其妙,不明所以的则兴奋异常。于是杨霖很快就又见到了第三道圣旨,告诉他皇帝任命王世充为河南讨捕大使、东都副留守,即将赴任,让他听命于王世充、配合其行事。最后皇帝还很傻很天真的跟他商量,东都兵力不足,现招募也不赶趟,能不能从右备身府骁果军中借调一部分先给王世充用着?

    现在满天下凡是掌兵的,管他是保隋的还是反隋的,你跟他要钱要粮要地盘,甚至是要爹要妈要老婆肯定不好商量,但也不是不能商量,关键是看你能付出多大代价。但你要是跟他要兵,个保个都得给你玩命,就算说破了天去也没得商量。杨霖倒是比他们好说话,他没爹没妈谁也要不着,要他老婆他能要你命,除此以外的钱粮地盘包括兵在内,在他这里都不是不能商量,不过那得分是谁,比如说王世充就肯定不在此列。以这位仁兄的性情手段,杨霖借兵给他那跟自杀有什么区别?何况他什么时候答应让王世充来东都了?

    杨霖被皇帝气乐了,自己乐了半天之后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便把圣旨发给老房老杜他们一起开心一下。等到大伙都扯完淡了,他也不理睬皇帝,而是给王世充写了一封私信,信的风格还是典型的杨氏风格——没头没尾,而且满纸只有五个狗爬似的烂字:

    想死,你就来!

    王世充确实很能打,要是跟杨霖在战场碰上,不出意外能把杨霖揍得连他老婆都认不出来。可问题是他没法带兵来,因为他把兵带走了一则会让皇帝在江都缺少安全感,二则你当李密或者翟让是好惹的?他带着兵不管走哪条路都必经二者之一的防区,连场血战那是无法避免的,损兵折将也是没跑的。话说王世充要是能干得过瓦岗军,杨广还用得着把他弄到东都去搞什么东西并进?早就让他护着圣驾一路风风光光的杀回来了。

    所以王世充只能偷偷摸摸的潜回东都,能带上百八十人就顶破天了,而且必然经过荥阳军的地盘。这下杨霖就不怕他了,除非他有李玄霸那个死变态的本事,否则他拿人堆都堆得死王世充。

    不过除了王世充,翟让和李密也都在打东都的主意。不过这俩老兄现在倒不出手来,一个忙着在北海按着宇文化及往死里揍,不可能半途而废。另一个没有跟杨霖翻脸的理由,而且还在忙着从宇文化及这只死狗手里抢地盘,在琅琊和鲁郡跟翟让闹得很不愉快,大打出手都不是不可能的,暂时也顾不上几百里之外的东都。

    可是对于杨霖来说最大的难题是,东都到底要还是不要?

    他手下的几个心腹对此也是意见不一。房玄龄和祖君彦比较老成持重,认为现在荥阳军实力不足,若是占据了东都重地而被天下瞩目,如同黄口孺子持重宝招摇于世,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入宝山而空回,弄不好被群起而攻之,小命都难免不保。而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则较为激进,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东都乃是天下形胜之地、财货聚集之所在,有助于荥阳军迅速扩大影响、吸引人才、发展实力,惟其如此才可成就大业。

    大业不大业的杨霖没想那么多,东都在他眼里就像块鸡肋——吞下去太招人恨,丢一边又有点念想,要被人抢走了还有些不甘,所以他实在拿不定主意该怎么办。

    几个谋士在吵架,吵得他脑瓜仁子都疼。杨霖一烦躁起来干脆拍拍屁股走人,回家找老婆商量去。

第一百六十五章解甲归田() 
杨家的后宅最近比较安静。李秀宁自打从河东回来以后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曾经片刻不离身的红盔红甲以及那杆扎着红绫子的马槊都被扔到一边落灰去了,她反倒换了一身女装整天待在屋里不出来,居然还学起了绣花!不过这个花是那么好绣的吗?那枚小小的绣针像是跟李秀宁使惯了大槊横刀的那双手有天大的仇似的,没两天工夫就把她的手指头捅得全是窟窿眼,跟马蜂窝似的。不过这妞儿一向死犟,这回跟绣花较上了劲,依然咬牙切齿的照绣不误。

    杨霖的四个准老婆中,李蔓珞比较凶残,上到杨霖下到仆役婢女都很怕她,小七和嫣儿人小力弱,在杨家的这条食物链中地位仅高于杨霖,而李秀宁则是个另类。她在外边凶悍无比,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女暴龙,不过李秀宁非常的骄傲,回到家里既不屑于争宠夺幸,又不耐烦计较些家长里短,除了偶尔出手教训一下酷爱蹬鼻子上脸的杨霖以外,居然跟谁都挺合得来,人缘不是一般的好。不过最近她的表现比较反常而且变态,所以一般人都不敢惹她,连那两个一玩疯起来都能拆房子的小丫头也老实了许多,不但走道蹑手蹑脚的,说话都不敢大声。

    杨霖背着双手迈着大爷步,一摇三晃的拐进后宅。以往这个时候,两个小丫头要不是在上房揭瓦,就会嗷嗷叫着扑过来拆他胳膊卸他腿儿,反正是没个消停的时候。不过这回看到的景象倒是让他很意外:花儿在悄悄的红着,树儿在静静的绿着,花树间居然还有三两只蝴蝶在翩然起舞——这玩意不是早就被小七和嫣儿赶尽杀绝、在老杨家濒临绝种了吗?更奇怪的是这么大个院子除了他连个鬼影子都看不着,人都跑哪去了?这么大热的天难道都躲在屋子里蒸桑拿?

    穿过花径,拐出回廊,步入庭院,正对着他的是一幢坐北朝南,而且看上去很是高大上的大房子。这是杨家的主宅,前厅后卧的格局,他们一家搬进来之前管后勤的何潘仁和武士彟没少花心思的好顿捯饬,理论上是他白天会见访客,晚上跟老婆们大被同眠、让他爽翻天的所在。不过这个梦他也就能自个儿偷偷一下罢了,白天这里是小丫头们的活动室,到了晚上杨霖照旧得滚回书房去抱着枕头睡。住宅两侧的东西厢房当然不让的是他老婆们的地盘,东边是女暴龙和母老虎,西边是俩调皮捣蛋的小妖精。

    杨霖挠挠脑袋,觉得院子里这么安静,两个小丫头要是在屋里就有鬼了,至于李蔓珞这个时间应该还在女营里忙活,便一转头进了李秀宁的屋。

    结果一进屋杨霖就吓了一跳:他的四个老婆整整齐齐一个不少的都在这里,而且居然在集体绣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