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 随手千万()
明京大学治学严谨,考试也极为严格认真。从停课复习开始,到所有学生,所有系的所有科目考完,整整考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直到考的所有学生,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都快要崩溃时,才算是终于考完。
考完后,愿意离校回家的学生可以离校回家。不过,因为赶上了明京大学的话剧节,而且明京作为华夏数一数二的一线城市。极为繁华。所以,许多学生都会选择留校。
有的人是为了在自习室里好好学习,有的人是为了在假期里,在明京这个地方打一份工。挣些零花钱、生活费。顺便在这华夏最繁华的所在,长长见识,开开眼界。
当然,顺便也看一下明京大学举办的,一年一度,极为盛大的话剧节。这场话剧节,对于许多明京大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场狂欢。
明京大学的话剧节,和其他学校不同。虽然从开学之初便说下了要举办。但是,学校上层却并不着急。对外的解释是,学习时间非常宝贵。这种活动,不能妨碍学生日常的学习。
但是,研究过明京大学话剧节规则的人却知道,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明京大学话剧节的规矩很是奇怪。首先,在话剧节开始的时候,所有人只要是能拉起一支队伍来,都可以报名。无论是以社团的名义,还是以某个年级的某个系的名义都可以。
所以,明京大学的话剧节在开始的时候,总会有许多人报名。有的时候,报名参赛的队伍,能达到三五十个。
但是,话剧这门艺术,价值如何不敢说,耗费时间是必然的。且不说排练之中,会耗费多少时间,背台词会耗费多少时间,揣摩人物和情节又需要多少时间,单只是贯通一气的表演一遍,就需要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所以,这三五十个报名参赛的队伍,不可能进行海选。否则,这明京大学话剧节的评委这学期不用干其他的了,每天光看话剧就能看到崩溃。
可这三五十个报名参赛的队伍,总要进行筛选。
于是,明京大学话剧节,便直接定下一个评委筛选的机制。在报名的时候,报名参加明京大学话剧节的三五十个参赛队伍,都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诸多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具体的剧本。话剧布景、美工策划、具体的预算与相关赞助商,以及所请的外援等等。评委则根据这些填写的信息,进行具体参赛队伍的筛选。
这样的筛选条件,极有深意。在交上剧本后,评委们会根据这三五十个参赛队伍上交剧本的重复程度,将一部分参赛队伍给筛掉。比如说,有许多队伍为了在剧本上省事儿,会放弃新编剧本,直接选用一些比较经典的剧本,比如说《雷雨》,或者《屈原》等。
而有的队伍上交的剧本,就会比较新颖。
这样一来,那些剧本重复的参赛队伍,淘汰率就会非常高。有的时候,三五十个参赛队伍,竟然会有七八个队伍同时报一个剧本。比如说《雷雨》!
这样一来,除了一个参赛队伍可以留下之外,剩下的报了重复剧本的队伍,就要通通出局!连表演的机会都不会有。
云雷和白如衣报上去的剧本是《仙剑奇侠传》,且不说剧本的质量如何,光是这题材就新颖的一塌糊涂。毕竟,这种仙侠题材的作品,非常难以用话剧这种形式完美的表达出来。
别的不说,你让演员来个御剑飞行试试?
所以,在这个题材上,根本就没人和云雷等人竞争。这剧本就算是初步留下了。而那些报《雷雨》、《茶馆》、《屈原》的参赛队伍,竞争惨烈的一塌糊涂。让这次报名的四十几支队伍,直接淘汰了四分之一多。
而在剧本相同的情况下,评委的选择,就不是话剧本身题材的新颖程度了。而是一些其他的条件。比如说,道具选择,和舞台布景。
因为有些道具有危险性,有些道具则极为珍贵,不能随意损坏。比如说那些从博物馆里借来的旧步枪。所以,在参赛队伍上报剧本的时候,就必须将话剧中所用的道具确定,并标明其材质、珍贵程度、可能造成的危险之类的细节。
而且,还需要上交布景完成后的草图,以及演员的定妆照。
卡这些的用意,也是在卡话剧本身,除了剧本情节和演员表演外,影响最大的一个质量因素。一部用高精尖道具演出的话剧,就算是演员的功底稍微差一些,其视觉效果,也完爆一些对于道具和演员妆容没有仔细考虑,或者无力考虑的演出队伍。
毕竟,话剧和电影有相似处,不但是时空结合的艺术,也是视觉艺术。
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关卡,所以,许多财力不足,无力动用大型道具和真实布景的队伍,便被淘汰了出去。
当然,作为学生来说,一般是没有这么多钱的。
所以,想要道具精良,就需要找赞助商赞助。所以,在上报道具和布景的时候,还需要上报赞助商,以及赞助商的要求。毕竟,明京大学的平台并不算小。
许多赞助商还是愿意掏这笔钱的。当然,顺便打个广告,收回一下宣传成本也是必要的。所以,上报赞助商也是为了后续的工作中,好安排广告。
云雷身为红颜不老的大股东,在上报赞助商的时候,便直接填上了红颜不老公司的名称。至于赞助金额一栏,云雷心中没数,也没地方打听。于是便随手填了个一千万。
反正,他们所用的道具,那些货真价实的法宝法器,哪一件都不止这个价。云雷觉得这就算是很低调了。却不想,差点把评委们吓尿。
一般来说,这些明京大学的学生,即便是家里卧虎藏龙,关系无数,背景深厚。为了这一场话剧,能拉来几十万的赞助,也就很不错了。能拉来百万赞助的,那都是拿钱不当钱的神豪。
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生机制()
毕竟,再怎么说,这也就是一场话剧而已。广告效果虽然有,但也不算太大。土豪们又不傻,哪里舍得掏那么多钱。
这一掏上千万只为演一场话剧的,在明京大学,简直可以写进校史了。
明京大学话剧节的评审,虽然没有把赞助费多少写入评审规则中,但是,却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潜规则。那就是,舍得砸钱的土豪,当然要先上。
每一届明京大学的话剧节,拉赞助费拉得最多的队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可以通过评审,进入演出环节。毕竟,虽然这些钱不是落在明京大学的口袋里,但是,这耗资巨大的演出,却落在明京大学的校园中。对于明京大学的宣传效应极强。
再说,那些土豪也不傻。能拉到大笔赞助费的队伍,肯定有不寻常处。演出的效果,无论如何也不会太差。
所以,云雷这支参赛队伍,便就此出现在最终出演的名单中。
明京大学话剧节最终的演出名单上,只有十二支参赛队伍。而其他被淘汰的参赛队伍,则连表演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淘汰掉了。
但是,这些参赛队伍平日里却没少排练。因为,这份最终的演出名单,是要等到正式演出的前一天才公布。
这个缺德冒泡的主意,不知道是哪个学校上层想出来的。据说,明京大学的某个上层,在快要退休的时候,顿悟出“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的至理。所以,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便开始着重培养学生们这一方面的才能。
这些不能表演的参赛队伍,人数加起来有一二百人之多,这些学生就算是不能参加表演,在日常排练的过程中,对演技的锤炼和学习,对于其以后混社会也极有好处。所以,这个缺德冒泡的主意,便被明京大学的上层传承了下来,并津津乐道。
不过,经过时间检验,发现这个方法,确实很不错。明京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学识过硬之外,对于人脸皮厚度和人生演技的理解,也远超同龄的竞争者。几年之后,混的都还算不错。
明京大学这个学期最后一场期末考试结束后半个小时,便是这话剧节十二部参赛话剧第一场开演的时候。
晚上六点,第一部话剧上演,演的正是是华夏话剧的经典《屈原》!
明京大学话剧节最终的演出,一共有三天时间。每天都是从晚上六点开始,表演到晚上十二点半。一共六个半小时的时间。这六个半小时里,一共要演四场。
每一场话剧的演出时间,是一个半小时。结束后,会给下一场五分钟的道具布景时间。最后,还有十五分钟,是现场观众投票和评委打分时间。经过这个环节后,当晚表演的四部话剧,每一部都会获得一个分数。
等到三天表演结束后,每一部话剧是什么分数,便一目了然。最后,按照得分排序,便可定下冠亚季军,和一二三等奖。
无论那一支队伍,表演的机会都只有一次。这种比赛的机制,看似残酷,却非常真实。毕竟,现实中机会来时,只有一次。能不能抓住机会,也就看这一次。所以,这话剧节的表演,也只有一次。不会有重来的机会。
当然,这种以模拟现实残酷为目的的比赛机制,让人吐槽之处还远不止于此。在十二支上场表演的队伍名单公布后,这十二支队伍还要用抽签的方式,确定自己上场的时间。
按理说,第一天上场,最沾光。无论是看比赛还是打仗,其实都有个心理疲惫期。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天上场,是最能引起观众兴趣,也是最容易出成绩的。历年明京大学的话剧节,第一天出场的四支队伍,最终拿下冠亚季军的比例非常之高。
而第一天出场,也以第二场和第三场为最佳。如此,既避开了观众看第一场时的浮躁,也避开了看最后一场时的不耐烦。所以,第一天的第二场和第三场,算是这十二支签中的上上签。
而想要抽中这上上签,凭的全是运气。
虽然现代许多心灵鸡汤都说人定胜天,其实,真在社会上打拼几年,就知道人根本胜不得天。人便有千般能耐,也比不过有一丝好运在身的人。且不说有的人是富二代,有的人是贫二代这种差异巨大的事情。
就说平民老百姓,为何有的人生来父母便给准备好了三五套房子,一生衣食无忧。有的人却只能当一辈子房奴,自己挣钱还贷款,住一套小房?
或许后者的父母还更努力,更有能力一些,但是,只因为前者居住的位置恰好在规划中,财富便瞬间翻了几番。这其中的差异,与个人无关,差的只是那么一丝运气而已……
但这一丝运气,便要用一两代人的努力,才能追回来。
这话剧节的抽签也是这个道理。能不能得冠军,能不能受人瞩目,能不能在自己的履历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除了道具、布景、赞助费、剧本和演员演技这些因素外,看的就是各参赛队伍的运气了!
当然,这对于云雷这只队伍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抽签的时候,云雷没有亲自出马,而是把黑巫鸦给派了出去。这家伙的言咒之术越来越强大,应付这件事情,只是小意思而已。
抽签时,云雷和其他十几个抽签的人,听黑巫鸦故作夸张的大声念道:“天灵灵,地灵灵,这次抽签我最行!”
听得旁边的众人失笑。黑巫鸦随手拿起一个签,打开一看,就是一个上上签——第一天,第二场!
看的那些刚才失笑的人目瞪口呆。随后抽签的那个哥们儿惊讶道:“这不科学啊!这咒语真那么有用么?我也念叨一下试试。”
然后,这哥们儿也念道:“天灵灵,地灵灵,这次抽签我最行!”
念叨完,这哥们儿拿起一个签,打开一看竟是这次比赛的下下签——第三天,第四场!
第三百八十三章 经典桥段()
第三天第四场那个时候,前十一场都演完了。能耐着性子把最后一场看完的人,简直就是凤毛麟角。所以,自明京大学举办话剧节以来,就没听说有谁在这个位置拿过奖!
这哥们儿欲哭无泪:“这太不科学了啊!”
旁边的人哑然失笑,并纷纷庆幸——这下下签总算是被人抽走了。
抽签之后,第一天的四场便定了下来,第一场是中文系其他人送选的《屈原》,第二场则是云雷和白如衣等人的《仙剑奇侠传》。第三场是《雷雨》,第四场是《茶馆》。都是经久不衰,叫好又叫座的名剧。
盛大而简短的开幕式后,云雷和白如衣便已经带着人在后台开始准备道具和布景之类的东西了。妆容也要早早画好。一切准备停当时,第一场《屈原》也已经到了尾声。
不得不说,明京大学中文系的实力还是很强的。云雷和白如衣的这《仙剑奇侠传》,走的是道具布景创新流,算是取了个巧。但是,这中文系其他几个同级和高年级的学神们出演的这《屈原》,却走的是实打实的演技流。
这话剧,看似好演。台词念个百十遍的也能记住。但是,真的想要抑扬顿挫并且情绪贴合的朗诵出来,却并不容易。特别是《屈原》这部话剧,其中有大段抒情的台词。
所以,不但对于演员的演技有极高的要求,要求演员在朗诵中,配合肢体动作,符合舞台场景,而不至于出戏。对于演员的朗诵功底也有极高的要求。
因此,为了将这话剧排演好,这支队伍还动用关系,费尽心思,请来两位国家级的话剧演员出场坐镇。
明京大学的话剧比赛,是允许请外援的。如果有哪个学生有实力,把如今当红的明星请来,为自己坐镇。明京大学也不会有丝毫意见。这是多么好的宣传机会啊!对明京大学有百利而无一害。
而有明星加盟演出的队伍,比较容易出线,成为十二支演出队伍中的一支。这和拉赞助费多的道理是一样的。虽然两名国家级的话剧演员的知名程度,加起来也未必有一个三线明星高。
但是,对于话剧这种一直都算是小众的艺术来说,已经足够分量了。这支队伍,也因此出线。
当然,外援的人数也不能太多。一般来说,不能超过三个人。云雷和白如衣的《仙剑奇侠传》,因为拉的赞助比较多,所以,这方面稍微放松了一下。多了一个出演婶婶的眉妩。
至于出演水魔兽的小鱼儿,则不能算是演员,只能算是道具……
《屈原》这部话剧中,最吃功夫的一段,就是被中学课本节选作为课文的那段《雷电颂》!
舞台上演屈原的那位,是明京大学中文系,高年级有名的才子。文章在报纸和杂志上,不知道发了多少篇!长的也是长身玉立。虽然面容不是如今流行的鲜肉帅哥。稍微有些显老。
但是,粘上胡子,穿上长衣广袖之后,却非常契合屈原的气质。
这哥们儿的文学素养,比云雷还要高上两个层次。
此时,《屈原》这部话剧已经进行到了第五幕第二场,正是屈原高声朗诵《雷电颂》的时候。云雷但听得这哥们儿声情并茂的大声朗诵起来:“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的咆哮吧!……”
这一段文章,这哥们儿已经不知道背诵了多少遍,达到了熟极而流的程度。所以,这段台词朗诵时,全然没有任何的紧张和思考。一身思绪,算是全都沉浸在角色中。真的是声情并茂。
台词并不算太短,可却真被他念出了一股愤怒咆哮的味道。一段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