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属说:“过去袁公倾慕您,礼物和命令来了多次,您一点也不屈服;现在曹公使者第一次来,您就像恐怕来不及一样,这是为什么?”田畴笑着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了。”他随同使者一起到曹操军中,被任命为司空户曹掾,准备引见咨议。
无独有尔,当年兖州刺史刘岱也是征召过程昱,结果程昱死活不去,而曹操成为兖州牧后,程昱则恨不得跑的比马还快,而其乡人询问程昱之时,程昱也是笑而不语故作神秘。
田畴、程昱等人对袁绍、袁尚、刘岱和曹操的看法不同,实际上就已经说明了很多。
田畴投靠曹操后,第二天曹操就颁布诏令说:“田子泰不是我所应该任命为吏的人。”于是举荐他为茂才,任为蓚县县令。但田畴没去上任,而是随着军队到无终县,准备作为曹操的向导。
在田畴、郭嘉的帮助下,曹操北伐乌恒之役终于开始了。
;
第079章 讨伐乌恒 下()
曹操北伐乌恒虽然面临了诸多的曲折和困难,但在郭嘉、田畴等人帮助和三军用命的情况之下,还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曹操的大军进发到易县时,郭嘉觉得推进的速度还是太慢,于是提议道:“兵贵神速,如今远涉千里进行奇袭,辎重太多,难以掌握先机。而且假如乌桓人得到消息,必然加强戒备;不如留下辎重,军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急进,出其不意地进攻。”
当时正赶上夏季,大雨不止,沿海一带泥泞难行,而且乌桓人还在交通要道派兵把守,曹军受阻无法前进。
曹操对此十分忧虑,向田畴询问对策。田畴说:“这条道路每逢夏秋两季常常积水,浅的不能通车马,深的不能载舟船,是长期不能解决的难题。原来右北平郡府设在平冈,道路通过卢龙塞,到达柳城。自从光武帝建武以来,道路陷坏,无人行走,已将近二百年,但仍留有道路的残迹可循。现在乌桓人以为无终是我们大军的必经之路,大军不能前进,只好撤退,因此他们放松以了戒备。如果我们默默地回军,却从卢龙塞口越过白檀险阻,进到他们没有设防的区域,路近而行动方便,攻其不备,可以不战而捉住蹋顿。”
曹操说:“很好!”于是率军从无终撤退,在水边的路旁留下一块大木牌,上面写着:“现在夏季暑热,道路不通,且等到秋冬,再出兵讨伐。”乌桓人的侦察骑兵看到后,当真以为曹军已经离去。
在麻痹成功乌恒人之后,曹操命令田畴率领他的部众作向导,上徐无山,凿山填谷,行进五百余里,经过白檀、平冈,穿过了鲜卑部落的王庭,向东直指柳城。距离二百余里时,乌桓人才发现曹操来袭。袁尚、袁熙与蹋顿以及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率领数万名骑兵迎击曹军。
于是双方在白狼山展开决战,当时曹操率军突然与乌桓军相遇,而乌桓军军力强盛。曹军车辆辎重都在后边,身披铠甲的将士很少,曹操左右的人都感到畏惧。
曹操登高,看到乌桓军队不整,张辽也是壮气奋发,力劝曹操接战,于是曹操就纵兵攻击,派张辽为先锋,以曹纯率领虎豹骑跟随张辽冲击乌桓军阵,乌桓军队大乱,骑兵无法抵挡,被击溃后逃窜。蹋顿单于及其他首领被虎豹骑抓获斩杀。曹军趁势追亡逐北,迫使敌军二十万众投降。
在被曹操打败后东单于速仆丸与袁尚、袁熙就投奔了辽东郡太守公孙康,跟随他们的还有数千名骑兵。当时有人劝曹操乘势追击,曹操说:“我将使公孙康送来袁尚、袁熙的人头,不必再劳师动众。”九月,曹操遂率大军从柳城班师。
而逃到辽东后,袁尚同袁熙商量说:“现在到辽东,公孙康必然见我,我一个人为兄长亲手杀了他,并且占领辽东,还可以用来扩大自己。”
结果公孙康也想要杀死袁尚、袁熙,作为对朝廷立下的功劳,于是先埋伏精兵在马厩中,然后请袁尚、袁熙进来。袁熙心中起疑,不想进去,袁尚强迫他进去,袁熙就同他一道进去。他们还没来得及入座,公孙康叫出伏兵,把他们捉住。让二人坐在结冰的地上。袁尚对公孙康说:“没死的时候,忍受不了寒冷,能给我们坐席吗?”公孙康说:“你的头颅马上就要走万里路,要席子干什么用!”注1)
于是斩杀袁尚、袁熙,连同速仆丸的人头一起送给曹操。当时将领中就有人问曹操了:“您已退军而公孙康杀死袁尚、袁熙,这是为什么?”曹操说:“公孙康一向畏惧袁尚、袁熙,我如果急攻,他们就会合力抵抗;缓和时,他们就会自相残杀;是形势使他们这样做的。”
经过在荀攸和郭嘉先后的提议,曹操同学看起来已得其中三味。而在打败乌恒,公孙康送来袁尚头颅之后,曹操已经扫清了北方潜在的威胁,此时曹操可以无忧的准备南下了。
乌恒之役曹操虽然赢了,但实际上损失也很大,麾下重将张绣和重要谋士郭嘉都在北伐的途中去世。据《三国志》记载张绣跟随曹操去柳城征讨乌桓,还没有到达就死了《魏略》关于张绣之死有其他的记载),被谥为定侯,儿子张泉继嗣。
而在从柳城回来的途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郭嘉也因为患疾病去世。
曹操得到袁尚的头颅后,把其悬挂起来示众,号并且令三军:“有敢于哭泣的,处斩!”但这却挡不住那些感恩之人,牵招独自设祭,放声悲哭,曹操认为他是忠于故主的义士,推荐他为茂才。田畴因为曾被袁尚所征召,就前往吊唁祭奠。曹操也不追究,反而对其大为欣赏。
得胜归来后,曹操论功行赏,封田畴为亭侯,封地有五百户。田畴说:“我当初是为刘虞报仇,率众逃亡,我的志愿没有达到,反而以此获利,这不是我的本意。”坚决辞让,不肯接受封爵。曹操知道田畴是出于真心,同意他的辞让,没有勉强他接受。
在曹操北伐之时,有段时间天气寒冷,又遇上大旱,二百里没有水,军队缺乏粮食,只好杀死几千匹战马作为军粮,挖地三十余丈才见到水。大军返回后,曹操调查以前劝阻他出兵征讨乌桓的人,众人不知道是因为什么,都心怀畏惧。
结果曹操却对劝阻者都加以厚赏,对他们说:“我先前出兵,实在危险,虽然侥幸获胜,全是靠上天保佑,不能作为常规。你们的意见,才是万全之计,所以加以赏赐,以后不要害怕提相反的意见。”
田畴、程昱不听其他的诸侯的召唤,独愿意投靠曹操,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注1:《典略》记载是袁熙说的,而《后汉书》记载是公孙康说的。
;
第080章 北伐之评()
现在不少人对于郭嘉建议曹操北伐乌恒推崇之至,认为能平定乌恒首功当为郭嘉,但客观来说北伐郭嘉的功劳一般,首功应该是田畴的,而且北伐也不算好的建议。
历史上郭嘉北伐的建议是先例可寻的,当年在刘备背叛曹操夺取徐州后,曹操就准备先将袁绍放置一旁,先行对付刘备,并且得到了郭嘉的大力支持,情况和讨伐乌恒比较类似。
当时曹操、郭嘉料定袁绍反应慢趁机不会出兵大军来袭,而郭嘉也是同样相信刘表会阻止刘备,结果的确都如其所料,袁绍没有出兵,刘表也是拦住了刘备。
但这两件事情还是有很大不同,刘备夺取徐州后成为了曹操一大后患,如果不及时消除,刘备在曹操和袁绍对持之时会成为曹操极大的威胁,所以曹操是有必要冒风险夺回徐州的。
而在曹操准备讨伐乌恒之时,曹操已经成为了中原霸主,乌恒就算帮助袁尚等人对于曹操的威胁也很有限,袁氏在北方的确有相当的影响力,但现在袁家的那些死忠分子基本都已经被除去了,而且最北方的幽州袁氏影响力一直一般,从袁熙直接被部下赶走就可以看出,三郡乌恒加上袁尚等人再强也没可能隔着幽州直接威胁冀州和青州。
所以郭嘉有些夸大了袁尚和乌恒的威胁,他们在北方的确是隐患,但也只是隐患,还算不上必除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从后方大举抽调军队讨伐乌恒是有些冒风险的,荆州离许昌毕竟是比较近的,如果刘表那边出了什么变故,派出大军北上对于曹操这边的威胁很高的,万一把天子抢走了,曹操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和讨伐徐州之时不一样,曹操已经没必要冒这种风险了,完全可以派出一大将率领部分军队镇守北方,总体应该以稳妥为上,所以说郭嘉提议北上讨伐乌恒而不顾内部的空虚是有些激进的。
曹操在讨伐乌恒之时,虽然讨论了很多,但实际上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也导致后来曹操损失惨重,在一路上就损失了不少兵力,连郭嘉和张绣都丢了性命。
那就是当时曹操没有对北方的地理环境做好充分的准备,直接一点就是曹操和其麾下都缺乏出塞的经验。曹操和其麾下将领们南征北讨,可以说经历过很多的地方,但他们基本上都没出塞作战过,曹操之前一次北上也是平定了赵犊、霍奴的叛乱,乌恒人不低自己出塞的。
而曹操和其麾下的谋士、将领们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把乌恒人当成了普通的诸侯对待,潜意识的认为塞外的地理环境和其他地方差不多,所以当曹操真的到了塞外之外非常不适应当地的环境,曹军在和乌恒人决战的时候损失不算大,大部分的损失都是因为不适应环境造成的。
所以北伐真正的困难不在于乌恒人的强大,而在于曹操集团对塞外的环境没有意识。而后来曹军积累大量出塞的经验,就很少发生这样的损失了,曹操的儿子曹彰后来就行骁骑将军征讨乌桓,大获成功,甚至还降服了辽东鲜卑轲比能,就基本没有曹操的这些问题了。
现在不少人认为曹操北伐乌恒的首功应该是郭嘉的,郭嘉本人不仅力主曹操北伐,还在易县的时候建议曹操轻装急进,力求出其不意将乌恒和袁氏兄弟一举消灭。
前面已经谈了郭嘉力主北伐并不算一个太好的建议,而后郭嘉建议曹军轻装急进和后来能出其不意进攻乌恒的关系也不大,而且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次建议出发虽然是好的,但实际上效果也不算好。
当曹操率军到达无终的时候,乌恒人已经派重兵堵住了曹操的去路,也就是说曹操的行动最终还是为乌恒人所探知,并且没能成功,郭嘉轻装急进的策略算是失败了,另一方面因为郭嘉在易县让曹操把不少辎重给留了下来,所以曹操的补给也出了问题,可能导致还没开打,曹操就杀死几千匹战马作为军粮。
真正为曹操解决了难题的人还是田畴,曹操等人对于北境不熟悉,但田畴熟悉啊!田畴于是为曹操献上了以退为进之策,成功的麻痹了乌恒人,而后田畴作为向导带着曹操的大军绕路到了乌恒人的后方,敌军没能及时察觉曹操的动向,虽然曹军离他们二百余里还是发现了,并且做了一定的准备,但乌恒人仓促集结的部队整容不整,给了曹操破绽,曹操以张辽为先锋遂大获全胜。
所以真的让曹操大军成功攻其不备,捉住蹋顿的人是田畴,并不是郭嘉。
当然除了田畴、郭嘉等人,张辽、曹纯等将领也是发挥出色,曹操作为主帅更不要提了。
历史上曹操的这一次北伐是比较成功的,这一战沉重的打击了乌恒人的势力,稳固了自己在北方的统治,此后乌恒再也不敢肆无忌惮的入侵掠夺,幽州的形势也大为好转。
同时这一次军事行动也是比较冒险的,曹操将后方的安危寄托在刘表个人的想法之上这一个很危险的行为,虽然刘表最终如郭嘉所料,阻止了刘备,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而另一方面,曹操北伐时由于对于地理环境的忽视所以也是损失颇大,其后曹操认为这次北伐不能作为常规之法也考虑了这方面的原因。
在三国时代里外族的威胁有限,虽然中原混战年年,但对外战绩是非常辉煌的,不管是北方的匈奴、乌恒,还是南方的蛮族、越族,都是被打的不要不要的,而袁尚、袁熙兄弟的能力也比较一般。
所以总体来说乌恒和袁尚兄弟联手对于曹操的威胁也是比较有限,就算曹操不讨伐在北方也翻不了天。但对于幽州的破坏可能就比较大了。曹操如果在后方稳定的情况下出兵远征是可以的,毕竟北伐利大于弊,不仅可以打消乌恒等游牧民族的气焰,还可以扫除袁氏的后患,但在还有刘备直接威胁许昌的情况下出兵就有些冒险了。
;
第081章 国士田畴()
田畴虽然后世名声一般,甚至还在臧洪之下,但他才是那个时代毫无疑问的“国之大士”。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郡无终县人。喜好读书,善于击剑。后在二十二岁之时被众人推举给幽州牧刘虞出使长安,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田畴却以天子尚未安定为由拒绝征召,后幽州内乱,田畴急忙赶回,未至,公孙瓒已经将刘虞杀死。田畴因为为刘虞扫墓得罪了公孙瓒,被其抓捕,但田畴不卑不亢,面对强势的公孙瓒正直不屈,反而占据了道义,公孙瓒因此将其监禁,后在他人的营救下被释放。
田畴离去后,扫地盟誓为刘虞复仇,在深山中隐居,袁绍和袁尚多次征召其,均未去。
后曹操平定北方,准备讨伐乌恒,田畴也因为乌丸残杀当地士大夫而忿恨,遂助曹操出仕,在曹操北伐遇到困境之时为曹操开辟了新的道路,出其不意的打到了乌恒的大本营,最终得以大胜乌恒。回到关内,曹操论功行赏,封田畴为亭侯,封邑五百户。田畴自己认为当初为了主君死难,率领众人逃遁,报仇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反而靠它获取利禄,这不是自己本来的意思,坚持推让。曹操知道他心意至诚,没有勉强他。
辽东斩了袁尚的首级送来后,曹操下令:“三军有谁敢为袁尚而哭的,斩首。”田畴因为曾被袁尚所征召,就前往吊唁祭奠。曹操感其诚没有追究。
北方平定后,田畴率领他的家属及族人三百多户全部到邺县居住。曹操赐给田畴车马粮谷丝帛,他又都分送给了族人和旧友。在田畴随从曹操征讨荆州回来后,曹操追念他的功劳很大,后悔上次听从了田畴的辞让,就说:“这是成全了你一个人的志向,而损害了国家的法律制度啊。”于是就又用上次的爵位赐封田畴。田畴上疏陈述自己的诚意,以死来发誓。曹操这次没有听从,想把他招来授官,再三再四,田畴终究没有接受。
当时有司弹劾田畴偏狭固执,有违正道,只知固守小节,应该罢免官职,施加刑罚。曹操尊重田畴的行事,犹豫不决了好长时间,终于把此事交给世子曹丕与大臣们广泛讨论。曹丕认为田畴和过去楚国令尹子文辞让俸禄、申包胥逃避封赏是相同的,应该不要勉强他,而成全他的志节。尚书令荀彧、司隶校尉钟繇也认为可以听从他自己的意愿,曹操还想给田畴封侯。
因田畴平素与夏侯惇友善,曹操对夏侯惇说:“你且去用你们的情谊劝喻他,一切都从你嘴里说出,不要告诉他是我的意思。”夏侯惇到田畴那里住宿,就像曹操所说的那样去做。田畴揣测到了他的意旨,有关受封的事什么话也不再说。夏侯惇临离去时抚摸着田畴的后背说:“田君,主上的心意这么诚恳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