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宋-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给他底气的,是寇兴带着另外六万名大宋将士火速出关,一举夺取了桓州。并且,迅速地在那里沿着秦古长城,重新构建出了拱卫云中府的北方防线。

    给他底气的。是姚政也带着一个镇的兵力,而且其中竟有一万一千名火骑兵的大军只用三天便扫清云中府以西、阴山一带九山十二寨的山贼后,在其西线不防出了第三条防线。

    而最让夹谷谢奴底气十足的,还是接连三批的中原教官如约进入云中府,已经开始在帮助他整训那些残兵败将。

    按照刘行给他的建议,谢奴已确定未来大燕国将有禁军一镇六万人、边军一镇六万人,共计十二万兵马。

    如今那些兵士们,正在刘行给他遣去的两千四百名教官带领下如火如荼、井然有序地加紧操练中

    大燕国君,刘行送走代表大宋参加其登位大典的马扩同时,夹谷谢奴也正站在云中府南门上。望着远方翘首地等待着。

    他的心情万分错杂,却异常喜悦。从未想过。夹谷家居然有人要做一国之君了。虽然云中府这一带不是什么富庶之地,但这里经过刘行帮助他一番谋划后,至少也将成为四十八万各族人民生活的家园。

    虽然这里没有肥美的草场,可是在马扩的几封书信与姚政的威压下。游牧于阴山一带沙坨人已经正式上表,以其重新册封其部族首领为赵王为条件,向其俯首称臣。

    那些沙坨人,是唐末李克用的后代。虽然人马不是很多,但多年来无论是契丹、还是阿骨打与吴乞买,对待他们都是敬如上宾、不敢轻易与之动武。

    纠其因由,那是因为那群沙坨人拥有着连蒙古人都不如是驯养战马的本事。更重要的是,那群沙坨人中有很大一批人,都是精通蒙古、西夏、契丹、女真甚至更远的西方一些国家语言的通译人。

    得沙坨来归,刘行又迅速在朔、应、宁、武蔚五州确定,并且正在不断谴人帮他筹建多大三十个榷场。

    夹谷谢奴看到了希望,一个他治理下这一方土地也能够迅速富强起来的希望。

    北连蒙古贩军马,招募沙坨来驯化。变成好马送榷场,让那些沙坨通译帮助他,将大燕国的好马卖向全天下。只要这一个方略成形,谢奴坚信,他的国家一定会迅速国富民强起来的

    谢奴要自立、要造反,大宋三镇兵马风驰电掣冲进了云中,难道上京城里的吴乞买就一点消息都没得到吗?

    答案是否定的,也是无奈的。

    无奈的是吴乞买,因为他明知道谢奴要自立了,要带着夹谷部集体叛离女真这个他和他哥哥好不容易整合起来的整体了,他却抽调不出任何一支给力的军队去扑灭这即将上演的反叛。

    为何?为何吴乞买调不出兵马来了呢?

    那是因为如今在长城一线,接到刘行“打秋风”号令的杨沂中、徐衡,终于不用再继续站在长城上郁闷了。

    一接到“打秋风”的号令,杨沂中也不管徐衡如何来争、如何来抢,他强行命令徐衡为河北留守、自己亲自带着六万名精选出的火骑兵和神火营便冲出了长城。

    “杨阎王”的威名早已让游荡在长城外的金国散兵游勇闻名丧胆,徐衡知道他在先锋的职司上不具备继续与杨沂中去争的资格,也只能留守。

    而杨沂中呢?金兵都怕他呀!远远地一见到出关来扫荡他们的宋军大旗上是个“杨”字,许多金兵根本来面都不敢碰,便像是见到了鬼一般哭号着向北逃窜。

    结果,杨沂中出关七八天,居然一次像样的仗都没打,就轻松地收复了长城以北三十九座城池。

    可是杨沂中是活阎王,没人杀的战争他打得真是不爽。一个不爽,杨大将军不打了。他带兵一转身,撤回了关内。

    一见到徐衡,便异常气愤地骂道:“直娘贼的,狗屁地女真勇士,连爷爷不的面都不照、就他娘地知道跑。你不是想打嘛、去,给你一镇边军,去你打吧!”(。。)

第380章 查剌偷鸡不成,徐衡智取泽州() 
他自己让敌人闻风丧胆,搞得连敌人的一根毛都不打到。现在却调过头来,换去让人家徐衡出关打秋风。

    官大一级压死人,谁让杨沂中是河北提督呢?谁让他徐衡没有个妹子,可以让刘行心旷神怡、沉迷得无法自拔呢?

    无奈地徐衡,只能是叹息一声、转身出帐,点起兵将杀出了长城。

    徐衡一出关,情况果然与之前杨沂中杀出长城时的景象大为不同了。

    吴乞买谴为留守,负责在长城一线防止宋军北上的统率是吴乞买和阿骨打的弟弟,沂王查剌。

    他一听说宋军出关换了主将、换成了那个武举出身,指挥了燕京城那场围城屠杀战的徐衡,查剌顿时来了精神。

    “为燕京城中死难的勇士报仇,为燕京城中被宋够掳走做了奴隶的女真人血恨。”查剌率先喊出了这样一句口号,旋即将他手下吴乞买给他的十八万大军漫山遍野地撒了出去。

    十八万对六万,兵力上徐衡看上去吃亏。

    可是查剌以为他的兵力多,就能借助女真人都擅长在山地中进行游骑作战,便可以为燕京城那些死掉的金狗报仇的想法只能是他的一场美梦而已。

    徐衡是谁啊?那可是宋神宗时代的武状元,是正经八百苦读圣贤书的同时勤习武艺,拥有一身超群本领的人。

    在宋神宗那个时代里,想要过了那么多名人大家法眼,走上金殿的人。肚子里没点兵法。不是很会用计谋是根本没可能的

    查剌要报仇。仇恨冲昏了头脑。让他轻视了徐衡的能耐。

    结果,两军在燕山北麓的茫茫的大山中,上演了自燕京之战后最为惨烈、也是最让世人侧目的大规模山地游奕战。

    女真人善于山地中驾驭铁骑穿插不是嘛?先锋一发现敌情,许衡立即下令镇远军六万将士全体化整为零,进行重新编配后以每个副统领为首、各带一千两百人迎敌而上。

    一协两千四百人,徐衡这是直接将每个协全都打散,将其中的炮车、神火飞鸦以及火箭筒重新编配以后,按照刘行在五台讲武堂第一期将校班上传授给他的全新编配模式撒兵出击了。

    那么这种源自刘行的全新编配模式下。徐衡撒出去的四十路副统领战力如何呢?

    答案,很快在茫茫大山中持续不断地揭晓了。

    在徐衡谴兵散出、主动出击仅仅一个时辰后,一个叫林大虎的副统领率先接敌。

    金狗再一处名叫大石峡的地方居高临下,本想打林大虎一个伏击。却没想到,一发现敌人占据了制高点,林大虎也不派兵强行去攻,而是直接架起了他仅有的那一门神武大炮来对准山峡上就开始了炮击。

    炮声一响,山上的金兵顿时开始慌神。因为那些金兵大多数都曾在河南、河北和山东的战场上,见识过宋军这种火炮的威力。一炸响,没等炮弹炸开。便有许多埋伏好的金兵在山顶上怪叫着跑了起来。

    他们一跑,林大虎笑了。轻轻一挥手。连话都没说。他手下的十二架神火飞鸦被推到了山脚下,“呼呼”响声中,十二架神火飞鸦又向着山顶上挥洒出了一阵火雨。

    只是火炮还不至于彻底让这些金军的伏兵全体胆怯,可是当神火飞鸦的威力一发挥出来,那些金兵彻底乱套了。也不再去想着伏击宋军,山上的金兵在一轮飞鸦轰袭后,纷纷丢盔卸甲、扭头就跑。

    想跑?哪有那么容易!

    看到山顶上的金狗要跑,林大虎一举手中熟铜大棍,雷鸣一般吼道:“火骑队,上山!给爷爷杀他个干干净净”

    他这一声吼,他身后那三百名火骑兵立即动了起来、风驰电掣一般骑着战马绕开险要地,从早已被察看好地形中的缓坡上冲向了山顶。

    三百火骑兵一冲到山顶上,还在四处包头乱窜、夺路而逃的金兵正好被迎面拦住。于是乎,一场伏击战瞬间变成了一场围堵后的大屠杀。

    三千金兵,只在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被三百火骑兵堵在山顶上杀死了一千三百多、剩下的一千七百多一看,直接全都跪到了地上。

    口中高呼“神兵天将饶命”,心甘情愿地做了林大虎的俘虏

    林大虎首战告捷,全歼想要打伏击的金兵三千人。对于徐衡而言,这才只是开了个好头而已。

    因为接下去的几个时辰内,他撒出的那四十路兵马,接二连三、接连不断地复制了林大虎这样的战斗。

    每一次,都是金兵想要的伏击、偷袭,结果被宋军临战结阵迎战,大炮先轰、神火飞鸦随后猛炸。

    接着就是漫天花雨一般的爆炎弹被扔进冲上来的金兵人群,使的金兵经常是出击时三五千人,等靠近宋军只剩下七八百人。

    再经过一场近距离的屠杀战,最后金兵全都是落了个全军覆灭的结局

    手下的副统领们在漫山遍野地将金狗当成泥鳅一样捉,那带头大哥徐衡难道就没啥动作吗?

    答案是否定的,就在这场山地大规模游奕战打响的第二个时辰头刻时,徐衡动手了。他带着一万两人人从兴化城出击了。他的目标是那哪里呢?是金国北京路首府、大定府的南大门泽州城。

    一万两千人,大车套小车、战马驮着火骑兵,徐衡只用了两个时辰便带兵穿插到了泽州城南面二十里的山沟沟里。

    抵达泽州城南二十里后,徐衡并没有马上展开攻击。因为他自知不是杨沂中,他可不知道城中有没有武英阁潜在那里的探子。

    一收整大军、安营扎寨,徐衡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公开身份是提督衙门点检使、实际上对高级将领已公开身份是武英阁河北总镇抚的廖博超。

    二人你来我往一番飞鸽传书后,徐衡知道了果然在泽州城中有潜伏的武英阁力士,并且知道了联络方法。

    谴人乔装入城,联系到那些武英阁力士。当四十路大军将成群的金狗歼灭,将侥幸逃脱的金兵赶向泽州城时,徐衡才下达了攻城的指令。

    不过,徐衡不是杨沂中,他才不会玩硬打硬攻。那他怎么做的呢?他让麾下的一万两千将士中六千人乔装成了溃败的金兵,混进了那些真正溃败而回的金兵人群中。

    等到日落西山、鼓打三更时,那六千人忽然在城中举火起兵、迅速夺取了南门、西门。

    于是乎,徐衡趁着夜色智取泽州。

    于是乎,查剌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在一天之内丢了六万多兵马、还把他的南大门拱手让给了徐衡。

    于是乎,第二天一大早,吴乞买只能急急从金国其他各处抽调兵马,赶往大定府去支援查剌、帮他抵挡住已连夜冲到大定府城下的徐衡(。。)

第381章 搅乱东线、两肋插刀(上)() 
徐衡以六万兵马抵住大定府,打的查剌只能龟缩城中、不敢露头。

    吴乞买已经接连失去了两个弟弟、一个儿子和三个侄子,他不想再让一个弟弟,死在那该死的宋军火器之下。所以他只能调遣大军,将整个北京路附近的三十万金兵全都调去了大定府,希望可以阻挡住徐衡那六万兵马犀利务必的进攻。

    可惜的是,吴乞买不是那么渺小,他不是刘行和徐衡肚子里的蛔虫。他怎么会知道,其实徐衡也好、刘行也罢,都并没有想要立即攻占长城意外的城池。

    因为在西夏战事正酣之时,刘行是没有那么多兵力再调来东线参与攻击金狗作战的。

    兵力不足、仓促出击,那即便是最终取胜,也将是一场惨胜。对于刘行而言,能不让自己手下的将士去送死,就尽量不让将士们去送死。能最小牺牲取得最大胜利,便务求最小牺牲去取得胜利。

    这是刘行自从拉杆子起兵,在五台县城建立起鬼面红巾军以来一贯的基本原则。正是刘行时刻都在想着不徒增手下兵士的伤亡,才会使得各军招募新兵的时候,那些百姓敢于妻子送丈夫、母亲送儿子,将他们的亲人送军如今北朝的新军之中。

    也正式因为刘行每一次作战,都严苛命令麾下领军之人要尽量恪守这原则,才使得敌人闻名丧胆、己军信任倍增,才有了如今七省三十六镇、两百多万大军的军心,实际上绝大多数仍然忠诚于刘行

    正是出于这些原因。当吴乞买调遣三十万大军赶到大定府的时候。让他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他的援军才刚刚靠近大定府百里左右。徐衡突然带兵撤走了,而且恍如是集体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六万宋军一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城中的查剌当时却并不知道,是在大批援军赶到、对着宋军大营发起求死一般猛攻时才发现的。

    他不敢主动出城,只能坐以待援。结果当援军杀进了宋军大营时,只见到了满营皆是破帐篷、遍地都是穿着宋军号衣的稻草人,却连半个真正宋军的影子都没逮到。

    宋军去了哪里?是何时走的?直到一些金兵逮住了附近村民后,才问了出来:宋军六万多人朝东去了

    然而正当查剌震惊之时。又一个如惊雷炸顶的消息将他击得当场坐在了地上:徐衡是走了,去了东面。可是只是一夜的时间,徐衡将那六万人又散做了五路。只在一夜之间,分别攻取了大定府东面的利州、宗州。

    而此时,徐衡正与渤海龙族和水族一起,朝着他东翼重镇锦州展开猛攻。

    龙宫的龙族和水族又来凑热闹!

    从震惊中一清醒,查剌急了、心急火燎地给吴乞买发去了求援奏表,希望吴乞买动用长白山上魔族十三隐,那群法力甚至比魔族四长老还要高深的魔道高手赶往锦州支援。

    可惜,他的想法很好。吴乞买看到奏表后却是只能凄苦一笑,轻声叹道:“十三隐素来不喜征战。又岂是朕可以请得动的呢!”

    虽知未必请得动,吴乞买最后还是谴出完颜希尹去了长白山。

    虽然知道又要丢城池,查剌也只能在接到吴乞买的圣旨后,带兵选择了主动放弃大定府、将四十万大军集结到了锦州以北的兴平府和义州一线。严防徐衡真敢冒兵家大忌、孤军深入去直捣黄龙府。

    在徐衡一出长城便势如破竹接连地攻城拔寨,犀利无比的攻势之下,吴乞买、查剌那哥俩自顾尚且不暇。

    谢奴在自立,吴乞买得知消息也只能是恨恨地说上一句“等我把宋军赶回长城去,再去收拾那个叛徒”的狠话。却根本调不出一兵一卒,赶到云中府去打夹谷谢奴

    东线,一个徐衡便将整个长城以为、北京路的水给彻底搅混了。再加上渤海龙宫的龙族、水族大军正在助战,刘行根本不担心金狗会有机会反击成功、更不担心徐衡和那出关的六万将士。

    但刘行就是刘行,谨慎、理智的个性,步步为营、未雨绸缪的思维习惯,还是让刘行在马扩离开雁门关的第二天一大早,又给河北发去了一道命令。

    接到这道命令,早已磨刀霍霍、憋了好长时间力气的折彦直迅速行动起来。

    他先是带着他麾下那一镇兵马赶到了燕京,随即又从杨沂中那里补充了两万刚刚抵达河北的炮车兵后从兴化出兵,沿着兴化以西的苍茫大山一路穿山越岭朝北急进。

    当宗泽看到刘行给杨沂中、折彦直发去那份军令的留存时,老元帅笑了。

    他笑得一场灿烂,却又略带着一些诡异,望着刘行道:“太傅,你这是要让折家小子变成一支利剑,去对准金狗的肋条上狠狠刺上一剑呀!”

    耳听到老元帅的话,刘行一脸无辜地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