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宋-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闻听此言,宗泽皱眉微微思索,脸上的神色异常沉重地道:“太傅你不是一直在对康王做着这个、这个什么谍报战的勾当吗?新**,你的意思是要加重手段是嘛?”

    虽是习惯了刘行的嘴里总是蹦出本就不属于这时代的词眼来,宗泽还是有些不解地先是问了一句。

    旋即不待刘行接话,他马上又道:“若是那样,会不会使南朝更多的百姓死于您这谍报战、会不会让南朝的百姓彻底恨上我朝,从而给康王更多煽动民心、对抗我朝的机会呀!”

    谍报战这个词,老元帅宗泽第一时间便想到了站在一旁的梁兴,说话时他也是侧头看了看梁兴。

    天策卫、武英阁。两个只忠于刘行的衙门。在刘行的口中之前曾不只一次说过“情报机构”的词。情报、谍报。一字之差,但其本质上意义相同、宗泽虽是不知后世这两个字眼的含义有多么高深和具体内容,却也猜出了这个勾当一定还是让两大“情报机构”去做。

    武英阁对外,如今尚在发展阶段。刘行虽是不说,但这段时间以来宗泽还是从各种军报中,揣测出了武英阁主要就是刺探军情,很少直接动手去对女真、党项人进行诸如刺杀一般的杀戮行动。

    可是天策卫则不同了,南朝那里前段时间有个二品大员。只是在赵构诋毁刘行做了急先锋。结果,二更时分、黑灯瞎火中,那人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便抱着他的爱妾一起被人割下头颅、送去了酆都城。

    身边随时都有大军护卫的韩世忠,若不是自身武艺高强加上如今已然知道是冥界游走使的妻子与之形影不离,怕是早在天策卫的七次刺杀中命丧黄泉了。

    那个在荆湖路,正被刘行“爆菊计”施展开来后鼓动起来那位钟相打得节节败退中的刘豫,若非护卫森严,也不知道早已被天策卫的力士暗杀了多少次了。

    即便是康王赵构,如今每日也基本不敢再出宫了。因为在一个月前。他才走出皇宫想要去郊外狩猎,没走出十里便被天策卫上百个死士一通火铳狂轰。差点就死在临安、他的皇城之外

    刺客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中国职业刺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常由于政治原因,负责对目标人物进行刺杀。刺客行刺目的往往以图在短时间内,让目标人物及其相关事物遭受致命打击。

    司马迁在史记之中专门为刺客写过列传。“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的侠客行更是将刺客渲染成为了盖世奇侠一般。

    聂政刺韩相、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更是在民间久久流传、至今仍然经常被街头巷尾当做谈资,被酒楼茶肆中的说书人当成历史上经典地瞬间不断地讲述给听客们听。

    然而聂政也好、荆轲也罢,他们都只是单一个体、是个人行为主导刺客行为的。可是在天策卫,宗泽虽是未曾亲眼见到,却已多次从刘行与梁兴当着他面的对话中听到了二十四个天策卫密营中“三大刺者营”的名称。

    三大刺者营,宗泽相信对韩世忠、刘豫以及康王赵构行刺的那些人,一定都出自那三个天策卫的密营中。也就是说,荆轲和聂政是单一个体的行为,而刘行和梁兴如今却在成批、大量,有规则地批量化训练着刺客。

    人数众多、行为诡异,凶狠残暴、视死如归。

    如此一种刺客信条做基础,各种宗泽前所未见的先进手段去做训练,宗泽不知道到底天策卫有多少刺者,他却知道每一次刺者出动一旦遇上阻碍必然会出现殃及池鱼的情况。

    前几次的刺杀行动中,韩世忠被没杀死,却导致上百个百姓陪着前去刺杀的天策卫刺者一起被爆炎弹炸死。

    刘豫没有被弄死,却造成了整条街上上千的百姓被天策刺者们以毒雾送去了酆都城。

    赵构没死,他身边七八百个禁军和附近三百多户百姓,却在瞬间被上千颗地火雷、爆炎弹一起爆炸带走了性命

    刺者不畏死,但殃及无辜,却在刺者行动后成为了康王拿来发动新一轮对北朝、对刘行言论攻击的利器。

    “是刘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谴出的刺客将我无辜百姓害死的!”

    “是北朝的刺客,使我禁军将士失去了生命、使那三百余户平民无辜被杀死的”

    这些话,已经被赵构不知多少次当着众大臣的面说出来,又被那些大臣们传入民间、越传越广。

    这样的话传开以后,如今的南朝虽然仍然很多人向往北朝的生活,却已经出现大批心存惧意和怨念,认为刘行是个残暴不仁、邪狂恶毒之辈的人对北朝产生了很深的敌意

    深知这些情况的宗泽,在听到刘行要加重“谍报战”的力度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刘行可能会撒出更多的刺者对南朝进行疯狂刺杀式攻击。自然地他也就开始担心起南朝百姓的心归何属、会不会被刘行加大刺杀式攻击以后将更多的人心推向康王而非北朝了。(。。)

第370章 梁兴惩奸细、三老下朝堂(四)() 
得民心者德得天下,所有位居朝堂之人都懂得的道理。

    宗泽懂得,刘行自然也懂得,自然也就知道他话中是何含义。

    “从前,天策卫刺者营的行动中,确实造成了太多南朝平民的损伤和死亡。这一点,我知道是错误的、是会让民心逆流转投康王的,我承认是我事先没能预谋完备的过失。”开口先是自我认错,刘行说话时露出了丝丝歉意。

    但旋即语锋一转,刘行重新露出坚毅、果然的表情道:“要打击对手,就必然有牺牲。刺者的牺牲已够大了,我不会再以牺牲民心做为代价。所以我已重新制定了刺者营三千刺客的行动新信条,那就是‘刺杀时尽量少伤民,危险时侧重先保民’。”

    又一次停住话,刘行转头向梁兴投去了一个目光。

    梁兴见到这目光后,马上开口接话道:“爱民、护民,是我军从红巾军时代便留下的传统,从前刺者营的招募多数都是江湖死士、流亡重犯。那些人,自然不会在展开刺杀行动的时候去太多的注意其身边百姓的安危。”

    话微一停,梁兴又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本子,打开后接着说道:“但从我天策卫现今的情况来看,前三批大多数来自于江湖的刺者共计二百二十一人,如今只剩下了一百二十人。而这一百二十人,如今都成为了各个密营的教官。”

    说话间,将小本子翻页后,梁兴继续道:“依太傅所令。我天策卫刺者营从一个月前便已停止江湖招募刺者。转为在军中招募优秀将士。现今正在三大死士营接受特训的三万名候任刺者。全部来自我朝军中各部,信日后不会再出现刺杀事误伤南朝百姓之事。”

    “三、三万候任刺者!”

    梁兴话音才落,宗泽不由得瞪大了双眼,惊愕地望着他:“难道、难道近来军中神秘失踪的那些将士,全都进了你的死士营不成?”

    闻言抬头对宗泽淡淡一笑,梁兴正色道:“不错,而且不只是军中,各地的巡防、河工、河运、教化营中。也有许多人现今被选为候任刺者。但是这三万人,最终能够走出特训营、正式加入死士营的,却最多只会不超过三千人。”

    一听这话,宗泽由惊愕变成了惊疑、盯着梁兴道:“三万人只有三千人能最终加入到死士营,那剩余的两万七千人,未来是何去处呢?”

    被如此一问,梁兴不敢正面回答,立即将对刘行投去了一个求助的目光。

    与其四目一对,刘行马上开口道:“凡入密营特训者,皆是家中无父母妻儿、五绝之人。三万选出三千。淘汰下来的人要么死在特训中,要么留在密营做事、要么专做天策卫其他勾当。”

    言语稍一停。刘行的脸上浮起冰霜一般的笑容,接着道:“总之,只有在炼狱特训中生存下来的人,日后才配得上小爷的天策卫。只有能够活着走出死士特训营的人,才有资格继续为我朝效力。也只有能活着的人,才有资格成为我朝未来的中坚。”

    “炼狱特训!”

    宗泽听完刘行这番话,表情又由惊疑变作了惊骇道:“炼狱之苦,世人难承。太傅既是以炼狱之名,来定义那特训,相信其一定时分残酷。可是、可是让三万好男儿被自家兄弟以炼狱之法去训练,这、这似乎也太有些违背人伦与道德了呀!”

    “人伦与道德?”

    耳听宗泽此话,刘行笑容变得有些阴诡道:“两军交战,谁会去讲求人伦与道德?两国相争,谁会在意人伦与道德?宗帅您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元帅,几时见过沙场之上真去讲人伦与道德的?三万人、较之于我朝三千万军民,以千分之一的牺牲去换取千分之九百九的安全,就算违背人伦与道德有怎样呢?”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谁会去讲仁义道德?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血战,谁会在意人伦如何?

    这些道理宗泽明白,因为自己都记不清楚,他就曾在战场上为了杀退金兵不择手段的使出了很多毒计。在他的毒计施展之后,人伦、道德、仁义那三个词汇,根本就是不复存在、只能当做笑谈的存在。

    同样的,金狗的残暴、女真人的凶狠,以及康王赵构的毒辣。若刘行不训练出一批真正可以不战而刺敌酋,止战于末微时的刺者,怕是随时都可能让三千万北朝百姓再次面临敌军的铁骑践踏,进而被战火吞噬掉生命

    宗泽不再说话了,他只是表情沉重地点了点头,便不再开口了。因为他坚信,刘行以千分之一的人去做牺牲,换取北朝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黎民安全的做法,远比日后再以大军死命对抗、对杀时的牺牲要小,是值得的。

    就在宗泽点头不再开口时,已经吐到面无血色的张所折身蹒跚地走回到了大堂中。

    没等他站稳,刘行猛地断喝一声:“来人,将张太保拿下。褫夺其太保之封,去其枢密院同知之职,卸其内阁次辅之权。即刻押往南门外大营看管,待我等抵汴京后,再由三法司会审、定下其罪。”

    “啊!”

    惊闻这一声断喝,张宪“扑通”一声跌坐在地上。身体本就已吐得精疲力尽的他,屁股才着地便昏死过去。

    也正在此时,王皋和叶梦得二人也踉踉跄跄地走进大堂,耳听目睹这一幕,顿时也被吓得各扶一扇门框、软软地跌坐在了地上。

    “泄我军机者,重罪。虽属无心,并非通敌,但三人却对我朝万民的安危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特大损害。来人,将他们两个、连同张所一起给我押将下去。”眼见到那二人也跌坐在门口,刘行又是一声大喝。

    伴随着刘行的喝令声,雷震一招手,本是抬着三具白骨和赵茂德进入大堂的那几个禁军中便有几人奔到了三人身边,旋即不由分说地架起来、扛着三人便奔出了大堂。(。。)

第371章 定新国策() 
没有人求情,没有任何一个人主动站出来,为三人向刘行来求情。

    堂内所有的人都很清楚,这三个老色鬼的贪图美色,给北朝带来了多大的麻烦是没人出来求情的一个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包括宗泽、马扩在内的所有人都清楚,一旦刘行真的动了怒要去收拾谁,那最好不要去阻拦。

    因为刘行平时动怒,多数是对敌人、很少对自家人。但一旦他对自家人动怒了,那个人一定是将某些事情做到了无法原谅的地步。

    为那样的人去求情,邪狂成性的搞不好随时玩出变脸的招数、来上一次翻脸比翻书还要快的好戏。谁求情,他也难逃被惩治的命运

    既然没有人求情,刘行也不再拘泥于三人如何处理的事情上。

    坐回到主位上,刘行正色道:“好了,三个泄露我朝军机的老色鬼,日后就让三法司会审去,我等无需再多去管他。这次我召集大家来,是有另外一件于我朝,于我朝天三千万黎民很有好处的大事情来此商议的。”

    于天下三千万黎民有好处的事,众人闻听此言后,全都紧紧地将目光再一次投向了刘行。

    被众人盯住,刘行却没有再说下去,而是淡然一笑、对赵鼎使了个眼色。

    见到这眼色,赵鼎会意,马上站起身、将在马车中刘行讲给他的“全民大保单”计划娓娓道来、和盘托出地讲给了堂内众人

    “将生老病死推给保险行,太傅,那这保险行是个什么勾当?我朝现有的三千家大商号中。似乎没有哪一家能够承担起三千万人生老病死的终生保障重任吧?”

    赵鼎才将“全民大保单”计划讲完。皱着眉头的欧阳珣率先提出了他的疑问。

    听到他疑问。刘行面不改色地淡然笑着道:“从现今那三千家大商号中选调精算学、擅管账的人去组建全新的保险行,从各处衙门、有司甚至军中抽调得力人手补充进人寿、劳工、商务三大保险行中去。欧阳先生,您认为我朝现有之商号、衙门、有司和军中,还凑不出一支足够支撑三千万人、甚至更多人生老病死保障的保险行吗?”

    “以我的估算,这保险行的勾当,太傅所说的三大保险行第一批有三千六百到六千人足以。”刘行话音才落,赵鼎马上接话道:“万分之一的承担,我相信以我朝现有的人手足以支撑。”

    赵鼎是对北朝所有商号最了解的人。但同时了解的却并非只是他一人。

    就在他的话才说完时,吏部的尚书、程门高徒杨时马上便开口呛声道:“如今的三千商号,已经使尽各种手段从各处衙门、有司中去挖人。赵大人你如是从商号挖人的同时还要从衙门、有司,甚至是军中选调人去组建保险行,让我从何处迅速选出大批人手补充给衙门、有司和军中呀!”

    “那么多南朝归北的人,怎么,杨先生您难道还怕人手不够用吗?”听到他的话,不待赵鼎接言,刘行抢先看冷眼瞪着杨时皮笑肉不笑地说了句。

    也不等他开口,刘行旋即又道:“河南、山东、东川三省的二十四座北归官吏教化所不是已经建起来了。上万北归的南朝官吏,难道杨先生还怕补不上赵大人那里选调走人手的空缺吗?若是你无力补上缺口。我看你这吏部尚书是白做这么久、该换换职司了。”

    还是不给其他人开口的机会,刘行随即又是冷眼扫视了一圈堂上坐着的几个人。

    声音彻底变得阴冷,刘行道:“我不管是谁、师出何门,是谁的高足。能者上、庸者上。全民大保单是眼下内政诸事中的首重要务,谁有困难自行想办法解决,必须优先保障全民大保单顺利上马。还有谁有异议吗?”

    能者上、庸者下,刘行此言一出,杨时顿时被吓得脸色铁青、连辩驳的勇气都没有了。

    此话何意呀?刘行这是在警告杨时,也是警告满堂的大臣们:有能力就做现在的职务,没能力给我滚蛋、小爷不养闲人。

    一个次辅、两个天枢院参知刚刚被刘行当堂下令捉了出去待审,杨时再是自命清高、也万万不敢在这当口上再来冲撞刘行。

    不只是他,其他人也都是不敢再来冲撞,同时选择了低下头、默不作声起来。

    “没有异议,我却有两个担忧。”

    刘行此言才落,坐在刘行身旁的宗泽却开了口:“第一个担忧,是百姓是否会信任那些保险行。若不信任,此举施行起来怕是要无比艰难。第二个担忧,若执行此规,官吏、各部将士们是不是也要纳入全民大保单之中。如果纳入,官吏、将士们是否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