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
外面再次传来两声巨大的爆炸。掩体里的军官们心神同时一颤。连头顶震落的灰尘都没有人去在意,他们现在都明白一件事了,外面的战斗越来越激烈了。
上尉军官在也不能忍受托尼的犹豫,绷紧着身体,像一头狼一样看着托尼,咬牙切齿的一字一顿的说道,“请……准……许……我……们……放……下……武……器!”
“不行!“托尼毫不犹豫的否决了,他还在等待空军的支援呢,怎么会投降?特别是向一群游击队投降。他心底的骄傲也不会允许他这么做。
“他们都是美国人,他们还有父母,还有妻子。他们不能死在这里。他们还年轻,我绝不会看着他们死在异国他乡!”上尉这个时候仍然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意见。并希望营长能同意他的建议,给那些士兵们一条活着的路。
“哼,到底我是这里的最高长官还是你是?我说过了美国军队是绝对不会投降的。这些话你不用再说了!”托尼心中也起了怒火,说话也毫不留情。
上尉狠狠盯着托尼不容置疑的表情,心底在考虑是不是抽出手枪嘣了他。不过上尉还是没有如此失去理智。冷哼一声就走出了掩体。
“胡达……”
“冲啊,杀死美国佬……”
“呀……美国佬们,都给我去死吧……”
外面的塔利班武装分子,看到美军的M2步兵战车被一辆辆的摧毁。全都像打了鸡血似的,从窗口,墙角,下水道,甚至是地沟里钻出来,如滔滔洪流一样,向美军最后的阵地涌去。
这个时候,无论是步枪,枪榴弹,手雷,火箭筒,甚至是燃烧瓶什么的,只要能快速的打击敌人,塔利班武装全都拿出去,向绝望的美国大兵头上洒去。
20:26。,塔利班武装几乎用人堆的方式,将美军最后一辆M2步兵战车摧毁。剩下两千多人将最后的掩体团团围住。
掩体里,托尼再也没有刚才平淡的心态。满脸充斥着恐惧。外面一阵阵激动的吼叫声,如一块块巨石撞击着他的心灵。而掩体里最后7名军官和13名美国大兵,全都看向托尼。这个时候只有托尼才能救他们一命了。不然塔利班武装分子冲进来后,是绝对不会喊投降不杀的。
塔利班武装和美国之间的仇恨,已经在无数次的武装冲突中积攒的难以化解,现在如果投降,塔利班武装分子说不定为了之后的宣传,还会放他们这些美国大兵们一条生路,如果仍然冥顽不灵,他们的下场将是被一发发发泄的子弹打成一滩碎肉。
“上尉,我现在准许你带着他们出去投降了。”托尼抬头,向东边的天空中看了一眼,似乎透过的水泥墙壁,看到十几公里外的天空中,一群呼啸而来的美军战斗机。可他现在连一分钟的时间都无法抵抗。
托尼的话让掩体里的大兵们心中一松,上尉忽然想到刚才长官的话里,并没有提到他自己,莫非……
“长官,这里你是最高长官,我请求您带着我们出去!“上尉只有用这种理由,以期打消托尼的目的。
在说完的一刹那,托尼像是老了十几岁一般,摆摆手用尽最后的力气命令道,“上尉,我现在命令你带着他们出去投降!”
“我……”
“出去!”托尼眼睛一瞪,大喝道。
上尉和其他官兵们心里明白托尼是真的决定了。同时向托尼敬礼后,才空着手走出了掩体。
看着机步营剩下的官兵们出去后,托尼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桃木盒。打开盒子,里面有一支黄色的手枪。
这是一支铜版0。357口径的沙漠之鹰。当初托尼的上司,第4机步师的师长斯蒂芬准将在他升任402机步营营长时,赠送给他的。
掩体外,上尉带着十几名机步营士兵们,向塔利班武装阿富汗卫队队长努尔扎伊投降。几名拿着数码摄像机的塔利班武装分子,将这一幕完整的拍摄下来。
掩体中,突然传来一声枪响。将外面的塔利班武装吓了一跳。难不成里面还有人?
努尔扎伊向几名士兵示意一下,让他们进去搜查。
就在枪声响过不到一分钟,东边的天空中传来一阵轰鸣。
查尔斯和戴维两个战术分队在经历半个小时后,终于抵达坎大哈的上空。
8架F…16C战斗机和四架A…10攻击机翻过汹涌的云层,就看到坎大哈市的灯火。
查尔斯和戴维两人第一时间,就将目光定在坎大哈市南部郊区。那里的火光仍然是在燃烧着,从卫星上传递到战斗机显示器上的图片,可以看出这里的战斗似乎结束了。查尔斯和戴维两人被这个消息惊的无法置信。
通过机载通讯器,查尔斯将这里的情形和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弗里曼将军报告。
戴维则是指挥着A…10攻击机降低高度,试图在机步营周围找到目标。
“该死的,机步营的士兵呢?”戴维在通讯器中吼道。
“头,下面好像打完了!”一名攻击机驾驶员在通讯器中说道。
无论是战斗机飞行员还是攻击机飞行员,心底都明白机步营的下场了。可他们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半个小时前,托尼中校还向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请求支援,这才半个小时过去,机步营就被塔利班武装消灭了吗?
“头,我们攻击吧!”一名飞行员接受不了机步营被消灭的结果,在通讯器里带着哭腔提议道。
同为美军中的一员,这些飞行员无法接受一支机步营被塔利班消灭,几百名美国士兵就这样死在塔利班的枪口下。
戴维没有回答,他脑中也在考虑这个建议的可行性。如果现在下方的机步营和塔利班武装仍然在战斗,那样戴维绝对是考虑都不会考虑,就会下达攻击的命令,但此时,战斗已经结束了。机步营已经联系不上。而塔利班武装分子也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不过飞行员都清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塔利班武装绝对不可能躲到山区里,肯定还在坎大哈市隐藏着。
戴维的沉默,没有让飞行员们沮丧,他们和戴维在一起战斗的时间很久了,熟知戴维的做法。沉默就代表默认。
三架A…10攻击机飞行员大吼一声,将飞机下降到极限300米的高度,呼啸着在机步营周围搜索
。
突然,一名飞行员通过红外夜视仪观察到机步营西南方向一座小楼里,有异常的波动。
想也不想,飞行员就控制着飞机盘旋到适当的位置,瞄准那栋小楼,按下了‘小牛’空地导弹的发射器。
第二卷 生意经 第201章 战火暂熄
就在今天夜晚,坎大哈市的市民们,再次见到美军的张狂。
低空飞过的战斗机带着慑人的呼啸声,在整个坎大哈上空肆虐。当这些美军战斗机看到怀疑有塔利班武装分子隐藏的地方,就直接丢下炸弹或者是发射空地导弹。无数的建筑被摧毁。平民的死亡数字也逐渐攀升。坎大哈市民在听了一个多小时的战火后,又引来美军的报复性打击。
在坎大哈市中心政府大楼附近的几条大街上,两架A…10攻击机不停的盘旋。
突然,一名飞行员看到安静的大街上,出现了几个模糊的人影。飞行员也不管对方到底是平民还是塔利班武装分子,直接压下机头,两门机炮带着死神的啸声将路面的人影打的无影无踪。
半个小时后,这些在坎大哈将所有弹药都打完的飞机,才依依不舍的开始返回。因为飞机的燃油已经不多了,主要是F…16战斗机的燃油消耗太快。
一群在坎大哈市民眼中,和死神一样的飞机终于离去,坎大哈市并没有就此安静下来。无数的哭喊声从坎大哈城市四处响起。这个夜晚,是令人刻骨铭心的。
因为第402机步营失去了联络,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后续支援的伞降步兵营也在半路上返航。没有了机步营的存在,光靠匆匆赶来的伞降步兵营,无法扭转坎大哈被塔利班武装占据的局面,说不定还会羊入虎口!
坎大哈爆发的战争,在第一时间,就被市内的国外游客,记者们发送出去。整个世界上的互联网上头版头条都挂着塔利班武装和美军再次交火的新闻。
无数的报社都在连夜赶工,希望能在第二天一早,将这个令人惊讶又引人眼球的新闻传递给广大的读者知道。
随着塔利班武装和美军交战时间的持续,在坎大哈无数的有心人都是惊异莫名。在平常,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美军和当地游击队发生武装冲突甚至交火的事件,可每次都是匆匆打完一梭子子弹,双方就带走几名伤员甚至尸体。可像今夜这样,炮火枪声持续了一个小时还没有结束的情形,除了在美军入侵阿富汗的01年的时候出现过,三年来,再也没有发生或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了。
阿富汗的反美武装,都将游击队的本质发挥的淋漓尽致,打一枪换个地方。今天在路边放个汽车炸弹,明天在楼顶放个冷枪,厉害点的,就溜到美军军营附近的民房里,几名武装分子扛着仿制自华夏的107火箭炮,发射几枚火箭弹就迅速离开。
时任《纽约时报》公共事务部编辑的达尼尔。奥克伦带着报社的两名记者正好在坎大哈。
他们此次是前往伊拉克美军司令部,验证美国在对伊拉克发动军事入侵的理由是伊拉克掌握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当初美国入侵伊拉克时,《纽约时报》就对此进行了报道,并且以美国政府的理由为准绳,报道了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因为《纽约时报》一直以来,就是以严肃性的真实新闻而在美国著称,随着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倒台,美军在伊拉克进驻3年后,都没有发现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纽约时报》也因为当初的错误报道,而被读者和同行攻击。为了再次确认这件事情的真实性,达尼尔带着两名记者赶往伊拉克确认。此次在坎大哈,是返回美国的途中,因为美军在阿富汗还有军事行动。达尼尔才特意在阿富汗停驻一段时间,准备获取美军在阿富汗的战争以及阿富汗人民的具体生活和对美国军事行动的看法。
住在坎大哈国际酒店的达尼尔没有想到,今天晚上,坎大哈竟然再次爆发了战争!
在炮声响起的第一时间,达尼尔就带着两名记者开着车向美军营地赶去,希望能得到第一手资料。
可后来发生的事,让达尼尔不得不放弃了客串战地记者的想法。因为在战火开始的时候,坎大哈市内就涌出了无数的塔利班武装分子。他们挎着步枪在大街上巡逻,见到坎大哈本地人,就驱赶他们回到家里,警告别四处走动。要是外国人被发现,这些塔利班武装分子就会盘问一番,如果只是一般的游客或商人,都会在一番警告后,被塔利班武装分子监视着回到住处,行迹非常可疑的人,都会被塔利班武装分子看押起来。
达尼尔见机的快,一看到路上盘问和驱赶行人的塔利班武装分子,就带着两名记者回到了酒店。
等待是枯燥的。无数有心人都在等待战火的停歇。对美国没有好感的人,是巴不得战斗打的时间越长越好,那样美军损失的更大;美国人或者是北约国家的人,则是不停的向上帝祈祷。希望美军快点将那些该死的游击队赶走!
不过他们显然失望了,或者是因为这里是归真主安拉管辖的区域,向上帝老人家祈祷没有作用。
美军战斗机到达坎大哈的时候,一部分美国人和美国友好的人士,都躲在自己地房间里欢呼,在他们眼里,和大部分美国大兵们一样,认为只要美国空军一出,任何敌人都会灰飞烟灭。
直到美军战斗机离开,南边的战火停止。有心的人们三三两两的走出酒店和住处,向熟悉的人询问着刚才战斗的具体情况。在这其中,一些媒体记者是最活跃的。几名不怕死的记者甚至驾车向刚才的战场驰去。
……
在坎大哈市内有心人都在异动的时候,李莫和迈克尔随着奥马尔已经到了市中心的政府大楼外,这栋四层大楼建于塔利班政权初掌阿富汗的时候,当时下令建筑这栋政府大楼的就是奥马尔。
站在政府大楼前,奥马尔的心情是无法言述的。既有激动,兴奋,又有忐忑。
当初奥马尔执掌阿富汗,并没有在民生经济上作为,反而在利用宗教,在阿富汗实行宗教统治,一些违法宗教教义的行为,处罚执行的很严厉。奥马尔当政时,还颁布了一些规定,像阿富汗男子必须蓄胡须,女人必须蒙面巾。那个时候,塔利班政权就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组织。如奥马尔自己,就是大毛拉,一些重要的军事将领,都成为毛拉。可这种没有给阿富汗人民带来幸福的行为,和对民众的严刑厉法,让塔利班政权在民众中逐渐失去民心。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美军入侵阿富汗后,塔利班政权倒台的如此之快。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一个政权,不但没有给人民带来生活上的提升,反而用各种手段残害‘没有听话’的人,这样下去,阿富汗人民怎么会在战争来临时,义无反顾的支持?
奥马尔在隐居幕后的这段时间里,也逐渐懂得了当初的失误。所在再次看到代表一个地区政权的政府大楼时,他的心理七上八下的在所难免。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这也是奥马尔目前所感叹的。当初执掌阿富汗的时候,固执己见,什么时候都凭一时爱好。像“灭佛行动”,就是奥马尔前后不一,毫无原则的做法。“巴米扬大佛”的毁灭,不但让阿富汗和世界人民看清了奥马尔的无信嘴脸,也给后来的倒台,添加了一把柴火。
李莫在站在前面沉默的奥马尔背上看了一眼,就转头看着身边刚赶来的耗子。那三名失踪的三角洲特种兵,成为李莫喉咙里一根刺,不拔出来就不会舒服;想想以后整天提心吊胆的活着,甚至像一只耗子一样,到处乱窜躲藏。李莫恨不得将围剿三角洲的手下们掐死。
“老板,抓住一个,跑了一个。”耗子忐忑不安的看着平静的李莫,将结果说出来。
尽管知道,对方身为特种兵,如果诚心躲藏,靠流星突击队这十几个人,是绝对找不出来的,可当耗子说出来后,李莫的心底还是一阵无奈。
突然,李莫想到耗子只说出了两个三角洲特种兵的下落,连忙问道:“还有一个呢?”
“老板,根据我们审问抓住的那个人,才知道,当时逃走的只有两个人。另外一个人已经死亡了。不过死亡的那个人的尸体,是被逃走的一人带走的。我们抓住的那个人也不知道尸体藏在哪里!”耗子已有准备,回答起来丝毫没有停顿。
李莫没有说话,而是转过身,走向正和迈克尔说话的奥马尔。
“奥马尔首领,三角洲特种兵跑了一个,肯定在这个城市里,希望您能派人搜索一下!”李莫也不想等到奥马尔什么时候记得之前承诺过了话,直接开口说道。
“跑了一个吗?”奥马尔对这个结果很是惊讶,没有问其中的过程,就转身向努尔扎伊吩咐道,“你吩咐下去,让战士们封锁几条通往外界的道路。然后在市里搜索一下有没有隐藏起来的美国士兵。并将塔利班重新占据坎大哈的消息散布出去!”
努尔扎伊得到命令,立即将命令再次传递下去。几千名因为歼灭美军,占领坎大哈的塔利班武装,没有觉得丝毫的辛苦,反而兴致勃勃的出发了。
几辆皮卡车在坎大哈市的大街小巷中缓慢行驶,几名站在车上的塔利班武装分子举着一个大喇叭喊着话。
“所有的阿富汗同胞们,我们是毛拉。穆尔维。奥马尔领导下的塔利班武装,是属于阿富汗人民的反美武装。就在今天。我们歼灭了占据坎大哈的美国侵略者,夺回了属于阿富汗人民的坎大哈……”
第二卷 生意经 第202章 奥马尔的秘密基地
3月21日清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