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宰执天下- 第1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谥号的作用,虽为表德,其实也代表着继承者认同先代哪方面的功业,并准备继承下来。同时也有着极为明显的政治色彩,更代表着提议人的本身认识。

    王安石一直没怎么说话,现在开口就是绍天法古,这就是要将变法当成赵顼最大的功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而章惇,因为韩冈在他面前多次述说过气学对天地的认识,已经逐渐认同了天地只是自然,不是什么超然于上的意识存在,所以就觉得绍天二字并不适合,改为立宪则更恰当一些,也更有意义。

    王安石并不知道章惇心中转动的念头,想了一想,也觉得更合适,“法古立宪的确更好一点。”

    就这么争论了半日,几个比较契合的谥号片段便逐渐成型。

    英文烈武。

    体元显道。

    宣仁圣孝。

    十六个字就这么拼拼凑凑的给凑齐了

    ——体元显道法古立宪英文烈武宣仁圣孝皇帝。

    韩冈对此没有什么兴趣,反正他争不过王安石为首的一众新党。一切都是为了维系新法的地位,利用赵顼的谥号,将新法的历史地位给确定下来,当然不会给韩冈任何插手干预的机会。

    不过谥号在唐高宗败坏谥法、增加美词之后,意义逐渐淡薄。真正盖棺定论的,还是如今的庙号。

    所谓祖有功而宗有德,隋唐之前,能被供入太庙称宗道祖的,只有那些功业值得称许的天子,功业不到,便没有资格入正庙。

    比如汉景帝,纵有文景之治,但他还是没有庙号。西汉诸帝,有庙号的只有四人。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汉文帝——太宗孝文皇帝,汉武帝——世宗孝武皇帝,以及汉宣帝——中宗孝宣皇帝。能为宗的都是有为的皇帝,评价皇帝贤与不肖,就只看他们的谥号。

    而到了唐代,谥号从有褒贬之意的二三字,变成了满口谀词的十余字,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是个皇帝就能称宗,故而字寓褒贬、总结一生功业的评价,也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庙号。

    也因此唐之前,称呼天子多以谥号,而唐之后,则基本上都是以庙号来称呼。所以汉太宗通称汉文帝,而宋代的太宗,没人闲得无聊,平日里会一口一个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虽然对谥号和庙号的兴趣不大,但韩冈可以确定,至少神宗这个庙号是不会有了。

    民无能名焉,这是孔子称赞尧的话,做得太完美了,所有地方都考虑到了,让人民无需多言。但在谥法解中,‘神’却解释为不名一善。

    不名一文是一文钱都没有,而不名一善呢?就是没有做过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文不成、武不就,治国无能,用兵无方。这就是另一个历史中,司马光等旧党成员对宋神宗的评价。也难怪赵煦亲政之后,让苏轼去岭南旅游。

    只是以眼下的情况,不管给赵顼上什么样的庙号,小皇帝亲政之后,都会大肆报复。不过还有十年时间,什么事都能出,之前已经商议了,现在要做的只是将庙号定下来。

    高宗是绝不可能,虽然单纯从这个庙号上很合适,这是生怕世人想不起则天皇后?

    中宗更没有人敢提。有被韦后毒死的唐中宗在前,给太上皇进庙号选中宗,是活得不耐烦要找死吗?

    尽管这两个庙号都很好,但结合了现实情况,却都有着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问题。

    还有宣宗,本也是美名,可惜从飞船上摔下来的耶律洪基成了辽宣宗,现如今赵顼也是横死,用上同样的庙号,总是有哪里不合适。或者说太过合适,却不能用了。

    不过庙号与谥法的关系不大。尤其是本朝,除了开国时的太祖太宗,接下来的真宗、仁宗、英宗,哪一个是之前的历朝历代天子曾经用过的?随便挑个好字反而更为符合传统。

    为了庙号,上下争论了一番,始终相持不下,有人推荐章宗,但苏轼却宣称用文宗更合适。

    又是半天过去,韩冈对双方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的争吵觉得烦了,“先皇治国,天下兴盛,百官正其位,黎庶得安,又有禅让之德。不若选熙字——取‘允厘百工,庶绩咸熙’之意。”

    庶绩咸熙是出自尚书尧典。赵顼变法,以法古为名,效法尧舜,又有禅让之实,能凑合得上。

    韩冈也不清楚心里为什么会冒出这个字来,但仔细想想,以此为庙号,也可算是不过不失了。

    不过依然有人觉得不合适,韩冈参与进来后,南北之争就变成了三国之战,一通唇枪舌剑,最后熙宗皇帝的庙号渐渐落了下风,又变回了文宗与章宗之争。

    只是这一回是向皇后听得厌了,“别耽搁时间了,就熙宗吧。”

    皇后拍板定案,宰辅们立刻表示支持,还想要再说些什么的苏轼也不敢开口了,争论终于有了结果。

    熙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英文烈武宣仁圣孝皇帝。

    片刻之后,大臣们鱼贯进入内室,瞻仰熙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英文烈武宣仁圣孝皇帝的遗容。

    八步床注3工艺完美,制作得十分精细,实际上却有着莫测的危险。

    在床内,赵顼已经被换好了衣裳,平躺在榻上。稍稍化了妆,面色栩栩如生。

    而天子赵煦,就跪在御榻前。

    群臣在后叩拜行礼,赵煦动也没动一下。

    方才被叫起来的时候,已经跟他说了真相。

    看着比同年孩童还要瘦小一点的背影,韩冈也不知是该报以同情,还是该觉得放心。

    只是隐隐的,还有一层隐忧缠绕在心头,这件事,可能还不算完。

    ‘的确,只是刚刚开始。’他低声说着。

    六五之卷:东京烟华完。

    注1:宋神宗的谥号,一开始是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只有六个字,到了哲宗亲政之后,方才加到正常的十六个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徽宗时,又加到二十字。

    注2:立宪二字是徽宗时追尊的谥号,全称为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注3:八步床又名拔步床,出现于明代,盛于明清,宋代是没有的。

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上)()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九哥,看来是没指望了?”看着成九失落的从总社中出来,张胜就迎了上去,“怎么样,小弟说得没错吧?”

    成九带上斗笠,挡住天上的飞雪,闷声闷气的嗯了一声,没精打采的踏着积雪往回走,没好气的说着,“嗯,是没错。都要禁个干净。”

    “没说其他的了?上皇死得蹊跷。”

    “再蹊跷也有韩宣徽看着,能做什么鬼祟?这回被烟呛死的人还少了?”成九不屑的撇撇嘴,便又没精打采起来“本指望年前能翻个本还酒帐呢,这下子全都完了!”

    “不论翻本不翻本,九哥你都少不了被九嫂夜里罚顶夜壶。”

    “扯你娘的淡,我成九什么时候怕过那婆娘了?都是让她的!”

    “前天躲到李三哥家里也是让她?”

    “当然。”看着张胜似笑非笑的表情,成九脸皮红了一下,用力咳了两声,愤愤然说道:“上回曹太皇上仙,就逼得改时间。这一回又是百日。哈哈,都别玩了!”

    蹴鞠联赛的赛季如今都是跨年,尤其是腊月正月的时候,季后赛以及正旦大比,已是与鞭炮、桃符一样,成了东京城中过年少不了的风景线。之所以从年底结束变成现在这般,就是当年慈圣光献曹皇后上仙,依天子例天下禁乐百日,顺便把京城的两大联赛也禁了。

    皇帝要恪行孝道,这顶大帽子压下来,没人敢触霉头,两大总社的会首们一个比一个乖觉,老老实实守了百日的丧,才重新开始比赛。赛马还好说,少比赛几场不影响结果,但蹴鞠联赛赛制摆在那里,一轮轮的比下来,再赶时间也不可能将三个月的空缺给补上,只能顺延下来,不跨年的联赛变成跨年的。

    而这一回,又是三个月拖下来,还不知之后的赛程会怎么改。总是拿中奖后的奖金做零花钱的成九哪里能不抱怨,他还有每个月从蹴鞠总会拿到手的一笔月例收入呢。。

    “华阴侯身边的赵虞侯前天都说了,两家联赛肯定要暂停。上皇驾崩这么大的事,能不停办吗?九哥你偏不信。”

    “谁说不信的,不就是报个万一的念想吗?”

    “九哥,小心后面!”

    正偏过头跟成九说话的张胜突然一声大叫。

    成九立刻向路边闪开,回头看过去,有四五人骑在马上,正好就在身后。

    只不过他们虽骑着马,速度却不快,隔着也还有三四丈,实在不用大惊小怪。

    “咋呼个什么?没撞到,倒你被吓到了。”成九反过来抱怨张胜。

    张胜呵呵笑,扯着成九让路。

    几人中间的那个领头的骑手,冲着张胜、成九点点头,似是感谢他让开路,看起来和气得很。

    张胜松了一口气:“这是哪家衙内,这么好脾气?”

    “马不行,肯定不是大户。”成九摇头。

    领头的骑手像是个有身份的,但要是奢遮一点的大官,喝道的隔着老远就会叫得比老鸹叫还吵。

    而且几个人骑得都是四尺五不到一点的河西马。如果在十年前,绝大多数的马军指挥使还没这么好的坐骑。但现如今,没匹近五尺的大食马,这还叫京里的衙内吗?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幸好不是。”张胜叹道。

    要真是高门子弟,撞了也就撞了。人活着赔点汤药费,人死了给点烧埋钱,也就这点赔偿了。

    天下官官相护,将事情瞒下来的还是占大多数,会被捅出去的都是因为自家的老子或是叔伯开罪了人。

    “对了,前日小弟去喝酒的时候,听了宣翼军的李都头说了,火器局年后就要挑人去操练火炮,在京各军,但凡禁军,愿意转去神机军的都可以去报名。”

    “这事俺也听说了。”成九点点头,不过他一贯的好逸恶劳,不想去掺和,“一日双操,十天才能歇一天,你吃得消?”

    “俸料钱给得多就行。而且这还是新军额,做得好了升得也容易。九哥你不是说要还账吗?日后花用也多,总得多赚点。”

    “让俺再想想。”成九犹豫着,去了就有钱,说不定还有权,只是那份辛苦让人吃不消,“让俺再想想。”

    张胜不催他,反而掀开了斗笠,望着天空:“雪停了。”

    “雪停了。”

    韩冈出来时天上还有些米粒般的细雪,不过现在终于是停了,天空灰不灰白不白,也不知什么时候还会再下起来。

    烧了三天的石炭场大火,昨天就熄灭了。

    不过并不是人力,新任权知开封府沈括指挥京城军民做的,仅仅是防止火势蔓延,真正灭去大火的,还是从前天夜里开始下起的大雪。

    飞雪到了火场上,顿时就化为了雨水。水火相激,立时便是烟雾弥漫,火势反而更甚,给救火的工作带来的了不小的干扰。从前天夜里开始,到现在近两天的时间,东门外都是迷雾锁城。

    但终究是水克火,雪下的多了,水就积起来了。慢慢地就将火势压下,然后一点点的熄灭了。

    雪是灰色的,落到地上很快就堆积起来。空气中的烟味,被洗去了不少,只是萦绕在鼻端的淡淡味道还提醒人们,前几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场火灾中,直接因火灾而丧生的军民超过两百,受伤的更是数倍于此。

    也就在这几天里,京城乱象频生,开封府抓住的盗贼有百十个,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当场处决的贼人,也有那么十几名。

    同时为防止火势蔓延,石炭场周围被拆掉的屋舍大大小小有上千间,因此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有四五千之多,沈括为收拾残局,忙得焦头烂额。

    不过这一场大火,留给世人最深刻的记忆,不是这几百死者,数千灾民,而是另外一人。

    起火前的太上皇,起火后的熙宗皇帝。

    一场大火,将离着火场三重城墙的太上皇给顺道带走了,不能不说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一件事。

    有人在庙号谥号中找寻那微言大义,整日琢磨着宰辅们到底是什么打算。有人则干脆认定了有阴谋,背地里痛斥宰辅不能匡扶社稷。

    但更多的士子想要问,今年是不是还照常开科取士。大部分人对赵顼大行的原因并没有太多的非议。

    因炭气满门死绝的传闻并非是市井传说,而是年年都有的常例,百来人中总有一两个知道的。何况这一回还有更多的人因浓重的烟雾而发病,其中急症不治的也超过一百人了。赵顼在其中,不算特别,只是事后的影响力有别于普通人,不仅是驾崩,还连带着将天子的形象给拉下来一大截。

    这些是韩冈能够预料得到的,只是没想到东京军民会这么快就接受下来。

    不过这些暂时也不管他的事了,到了目的地,韩冈翻身下马。

    司阍出来迎接,韩冈将缰绳递过去:“岳父今天好点了吗?”

    “相公已经好多了。”

    王安石自离开宫中之后,便因伤感而卧床不起,并请颇重,韩冈心中担忧,这两天都登门探问。

    他与司阍一问一答,没有问上几句,王旁就已经赶出来迎接了。

    看到韩冈身边就几个人护卫,王旁顿时变了脸,“玉昆,怎么就带这点人?”

    “现在是无官一身轻。要那么多人作甚?”

    赵煦犯下大错,有心也罢,无心也罢,以赵煦的年纪,王安石和韩冈作为天子的老师,都不能辞其咎,必须要对此负责。

    韩冈由此引罪,上表辞了所有差遣、并请降本官、散官、爵禄等一应名位,就是资政殿学士这样的贴职都放弃了。

    虽然向太后还没批下来,但韩冈已经不去宫中,连紫章服、金鱼袋也都不再穿了。

    王安石和程颢也跟韩冈一样,都上表辞去了经筵官为首的一应官职,放弃了差事。

    所有经筵讲官,无不如此。一日之间,原本阵容强大的天子教育团队,现在只剩个牌子了。

    韩冈这两日出外,都是不穿公服,不举旗牌,轻车简从。身边跟三五个伴当,骑着的河西马,走在街上一点也不起眼。真要说起来,在京城占了几条街的那些自号大侠的泼皮头子,排场还更大一点。

    “玉昆你路上还方便?”

    “走小路,人不多,车马也不多。不过路上也不见多少积雪,沈存中在这个位置上,可算是适任了。”

    “只要不要耽搁桥道顿递使差事就好。”

    韩冈笑道:“以沈存中的才干,还不至于这点事就手忙脚乱。”

    正常天子大行,梓宫奉入山陵之前,必须先要整修官道。桥道顿递使一职就是开封知府推卸不掉的责任。沈括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干,也没有推脱,现在是脚不沾地,但终究是游刃有余。

    “今天还有别人来?”韩冈边走边问。

    “章子厚来了,父亲正在里面见他。”

    韩冈在内院前停步,只看见章惇正从里面迈步出来,看见韩冈,眼神倏然转利。

    这是几日来韩冈第一次见到章惇,与王厚同迎了上去,见了礼,章惇便告辞先行,经过韩冈身边时,丢下话来,

    语气冷且硬:“玉昆,待会儿我有话问你。”

    这叫什么兴师问罪?

    韩冈暗叹,也该有这一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