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魏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双魏帝-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鲜于银连忙起身说道:“末将不敢。”

    “那就是说吾此举是没打算还债,只是要卖国器以自肥了?”

    鲜于银浑身一颤,离席跪下说道:“末将万死,胡乱揣测,执金吾恕罪,吾兄弟愿抵押麾下所有军士,更愿意把家中粮草全部借与执金吾!”

    曹丕笑着说道:“此为正理!鲜于将军,自吾入幽州后,汝等麾下那些儿郎就是朝廷之军士,而非汝兄建忠将军的军士了。这要他们为朝廷抵债,那也是朝廷的事情,岂有私自售卖的说法?不过建忠将军可以多借一些粮草出来,若是吾这幽州牧还不上了,部分军士拿去给汝鲜于家抵债,那他们还是姓鲜于的,对不对?”

    鲜于银只是跪在地上不敢搭话,曹丕哈哈大笑:“起来罢!这壮仆一人和美婢价格等同,两三万钱是少不了的,吾就算两万钱把,一石麦子、粟米不过是两三百钱,吾就算三百钱,诸位借给我多少粮食,吾就拿等价的军士抵押,这抵押的契约。。。。鲜于将军,就从汝这八千军士开始收吧?”

    “诺!”鲜于银答应道。

    曹丕满意地点点头,对司马朗说道:“有劳伯达,把这抵押的契约整理起来,谁要给吾借粮的就从汝那儿拿契约。”

    司马朗答应之后曹丕笑道:“这粮食我只跟幽州之人借啊!幽州外的人想借吾也不要。不过汝等也看见了,吾一个抵押之物就值两万钱,所以皆粮食若没有七八十石,就不要拿出来了,因为抵债的时候吾也不可能割别人一块肉给汝等。”

    堂中众人哄堂大笑。曹丕随即劝众人饮酒,三巡过后接着说道:“这债一借一还,吾这州牧和诸位的缘分也就结下了,日后就算换了债,本州牧也准汝等出去吹牛,说老子曾经可是幽州牧的债主!”说完堂中又是一通大笑。

    随即曹丕便不再提此事,只是劝酒,一直到了夜幕降临,这宴会才尽欢而散。宴席散去之后鲜于银上前说道:“这处宅子已经配好了婢女、奴仆,执金吾可在此处休息,此间主人则去另外的宅院。”

    曹丕笑道:“有劳将军了,莫忘了契约和借粮之事!”说完拍了拍他肩膀,不让他跟自己入内院,而是选择让一个小婢带着去甄氏下榻的院子里。

    英武高大的曹彰和司马朗则从院子另外一个门走向了另一个院落,曹彰突然开口道:“先生,有一事,吾不知当问不当问。”

    司马朗侧身拱手:“公子请问。”

    曹彰毕竟是受过良好教养的人,停下脚步对着司马朗作揖,引路的婢子见状也听了下来,在前方等候。只听曹彰说道:“兄长这手段吾看不明白,吾等又四千骑兵,一千虎豹骑,两万降卒,五千精兵,过了右北平还有乌桓、高句丽、沃沮、东濊。鲜卑等外族,还有不臣之心的辽东公孙氏,他们有粮有人,吾等又这等强兵,为何不直接就食于敌呢?反而要用自己的军士做抵押跟本地大族借粮?”

    司马朗微笑道:“就食于敌,可是公子想出的对策?”

    曹彰点头道:“正是,吾也发现了粮草不足之患,正打算找兄长献策,却不想今日兄长使了这般手段。”

    司马朗点点头,说道:“公子好气魄,下官不如执金吾那般远视,但也看出了这抵押军士借粮之计颇有好处。”

    曹彰奇道:“好处何在?比就食于敌更好?”

    司马朗笑道:“下官才智有限,只看得出好处有三,其一,借粮的话执金吾就无需离开幽州,能够安心经略现有的幽州郡县。”

    曹彰大摇其头:“此一项就算就食于敌一样可以行之,兄长无需离开幽州,只要吾带三千骑兵,便能横扫右北平之东,灭袁氏、平诸族、再让公孙氏臣服,还得让他们把粮草统统送来。”

    司马朗心中一叹,暗想执金吾岂会让你立此奇功?嘴上却说道:“公子骁勇,或可如此。但是执金吾爱弟心切,怎会让公子孤身出征呢?”不等曹彰说话接着说道:“这其二就是稳定幽州大族之心,执金吾欠了所有幽州大族的债,等若更这些幽州大族有了勾连,两年时间,一借一还之间,执金吾若是真的可以守诺,幽州大族自然相信执金吾是言出必践之人,日后执金吾就是言出法随了,此举有商鞅徙木立信之效。”

    曹彰点头说道:“《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兄长确实能通百家之学,竟然能把徙木立信用在此处。”

    司马朗接着说道:“其三则是无论是建忠将军、护乌桓校尉还是袁熙降将麾下的军士都是降卒,人数如此之多,降卒人心稳定是大事,去了这些降卒兵刃,让其躬耕于田间两年,期间不但可以调换降卒所在部曲,更可以用农事安定降卒之心。”

    曹彰点头道:“远离杀伐之后确实会少了暴戾,只是两年之后大部分军士都会变成农夫。”

    司马朗微笑道:“还是军士的必然就是精兵,因其杀伐之气经过两年也未曾消减,变了农夫的正好躬耕于军屯,训练民夫,作为经略幽州之根基,各尽其用,有何不可?”

    曹彰叹道:“吾服了!兄长越来越像父亲了。”(。)

第两百零七章 授术() 
曹丕其实对地方大族没有什么好感,他总认为这群人耗光了汉室江山最后的元气,他们垄断了文化、经济、政治等一切国家生存的资源,如果有一天曹丕当皇帝,第一个开刀的就是这天下世族,无论是经学治家的书香门第、还是累世公卿的冠带豪门、甚至了世代横行一方的地主豪绅,都是需要医治的恶疾。

    但是大丈夫要能屈能伸,现在曹丕来到幽州,兵只能用两年,粮食只能用一年,还多出了两万军士要养活,他就好像一个后世借了巨款去创业的苦逼青年,不但需要短期内做出成绩并且盈利,还要把公司稳定下来。

    这时候如果不依靠世代扎根当地的大族那绝对是作死的做法,所以他决定借粮,这算是他跟地方大族建立的一种纽带,感情的纽带。这种纽带比起靠着甄氏一族和地方大族之间的纽带更加直接和有影响力,何况他曹丕头两年确实需要粮食。

    在曹丕和当地豪绅饮宴的次日,那些参会之人纷纷献上拜帖,在拜帖里写明了自己要借多少粮食给曹丕,曹丕看过之后对身边的牛金笑道:“这些豪绅存粮真多啊!光是这些粮食就够三千人吃上半年了。”

    牛金答道:“这些豪绅谁都不怕,只怕两种人,一种就是平民作乱之人,如黄巾贼之流,一种则是外族,前者专抢豪绅,后者谁都抢,故而豪绅害怕,至于朝廷官员,汝太守、州牧、刺史之流,他们可是一点也不怕,皆因为稳定地方需要他们助力之处良多,地方稳定了才有赋税,才有兵可征辟,而且豪绅家子弟知书识礼,可为治理郡县之助力,是以无论谁入住,都需要讨好他们,能够让这些豪绅拿出这么多粮食,也只有执金吾一人了。”

    曹丕笑道:“是借的,不是拿的。”说话间瞥眼看到了牛金环首刀的刀把子上挂着丝绦,丝绦上绑着一个奇怪的木疙瘩,看起来像一只麒麟,细看之下刀刻斧凿的痕迹并不多,像是就着木疙瘩的大致样子雕刻而出,非常讲究这块木料的原型,倒是有几分大家风采。

    毕竟生在煊赫之家,曹丕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可以说是中等偏上,于是笑道:“剑桥,这环首刀上的配饰倒不错,不知从何处购来的?这等手艺足以去匠作大臣下面做事了。”

    牛金把环首刀呈上,答道:“此物是贾季巧赠予小仆的。”

    “贾季巧。。。。。”曹丕想起了那个孤身来投靠自己的贾诩儿子,自己要他送给老婆甄氏一个巧物,却没想他顺手给了牛金一个,于是说道:“是因汝给他管饭,是以赠之么?”

    牛金答道:“正是,那日小仆路过他所居帐篷,被他叫住,只见他从地上捡起了一块木头,问末将借了环首刀,盏茶功夫就做了这么一个东西,小仆见颇有巧思,就收下了。”

    “盏茶时分。。。。还是有环首刀,倒是心灵手巧之人,把他叫来吧。”曹丕说道。

    不一会牛金把贾玑带到了曹丕面前,一见面贾玑就说道:“奇淫技巧之物尚未完成。”

    曹丕摆了摆手说道:“无妨,吾已经知道汝为心灵手巧之人,雕刻小道着实浪费汝之才华,今日吾便传汝真正的奇巧之技。”

    贾玑一愣,心中想起了自己父亲说的话,恐怕这贾氏大兴之语就在其中,于是正色作揖拱手,但是年少的他终究还是问了出来:“不知是何等巧技?”

    曹丕笑道:“吾以和术闻达于天下呢?”

    “先农谷灵?执金吾。。。。。。。难道要传授此术?”贾玑大吃已经,满脸地不可置信。

    “不是。”

    贾玑一听脸色一垮,但是又有几分理当如此的表情。但是曹丕后面的话又让他瞪大了眼睛。

    “这幽州之地嘛,也就是涿郡能够种植水稻,其他地方更适于种植小麦,所以吾要传授于汝的是小麦增产之法。”这下连在一旁的牛金都不可思议地盯着曹丕看,心中在想,难道先农赐福了水稻还不够,连麦子都要赐福?还都赐福在执金吾身上?这是何等神眷才会如此,当今天子都没这般福缘啊。。。。。。。。。。。

    贾玑此时已经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立即下跪对着曹丕狠狠磕了三个响头,曹丕却说道:“先不忙高兴,吾要你在此处要下一亩地,分成十份,然后从幽州、并州、中原之地采买种子,来源之地要十处不同之地,然后分而种之,唯有这十分麦子都能够成熟扬花,吾才会传授汝这奇术。”

    贾玑大声答应,曹丕点了点头,虽然他不是搞杂交小麦的专家,但是42条染色体的小麦杂交技术却难不了他这个博导,小麦杂交技术的学术研讨会他不知道听过多少次,虽然玩不出亩产900公斤的超级小麦,但是弄出个三百公斤亩产却很是简单。

    “剑桥,去找这宅子的主人,要一亩地出来,然后让他派人帮季巧采买种子,再给他两个健仆,一应费用从我俸禄中扣。”曹丕说道。

    牛金立即答应,曹丕让他现在就带着贾玑去办,两人离开后曹丕摇着头微笑自语:“这天下也就只有贾诩这种异想天开的怪胎才会让自己的儿子来跟随自己学什么技术,换做别人不是要官就是要军功。知我心意者贾文和也!”

    大军修整两日,曹丕把贾玑留在了渔阳,自己带着大军离开,直直往右北平而去,那些与会的渔阳郡乡绅也回到自己的地盘筹措粮草,鲜于银则留在渔阳,因为渔阳属于边郡,所谓边郡就是长城脚下的郡,是需要住兵守卫的郡,所以他不能跟着曹丕一起去右北平,在汉朝,幽州的边郡包括了乐浪、玄菟、辽东、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代郡。十一个郡就有九个边郡,光这一点就足以理解幽州为何民风彪悍了。

    只是现在很多边郡已经被外族所占而已,曹丕手中的边郡其实也只有渔阳和右北平而已了。

    而现在,右北平已经在曹丕赤影的马蹄之下。(。)

第两百零八章 边地隐患() 
右北平只有四个可以称得上城池的县城,换句话说,这里百姓聚居的地方只有四个,其他地方则是邬堡和庄园。这四个县城叫做土垠、徐无、无终、俊靡。除此之外,还有田豫之前提到的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徐无城边上的徐无山脉中田畴带着族人避世隐居之地。

    现在右北平有四支军队,当曹丕进入右北平境内看到第一个邬堡的时候,曹丕也看到了各自带着随从的四支军队的主人:鲜于辅、阎柔、张南、焦触。鲜于辅相貌和鲜于银有几分相似,张南则是一个头发蜷曲,身材中等,但是壮得和一堵墙一般的汉子,焦触则是一个高瘦的北地汉人模样,脱了身上的明光铠,更像是一个庄稼汉。

    他们四个人每人都带着二十个骑兵,当他们求见曹丕的时候,这些骑兵则被远远的撵开。

    邬堡的主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右北平人,此时他和自己的族人整聚集在邬堡的一处空地,被曹军团团围着。曹丕高踞马上,接受四人的下马行礼之后也不理会他们,径直来到被为主的邬堡主人面前,看到这个主人年纪很轻,不过是十七八岁的样子,身边的族人也都是少年,壮年者并不算多,于是开口问道:“族中壮年男子何在?”

    少年答道:“已经随袁氏东去依附乌桓。”

    曹丕问道:“汝等为何不相随?”

    少年答道:“庶出之子,不够格也。”

    曹丕大笑,又问:“家中可有余粮?”

    少年答道:“以吾余粮,依靠去燕山打猎为生。”

    曹丕拍了拍少年肩膀,又回到了四个将领面前,说道:“看来右北平之地归心袁氏者不少。”

    四人面面相窥,都在想到底应该谁人来接话,过了一会,和曹丕有过一面之缘的阎柔开口说道;“袁熙驻军就在右北平郡,当地邬堡、庄园还有四个城池众人多归心袁氏,事实上现在右北平已经十室九空,皆随袁氏去了。”

    “这么说来,袁氏兄弟带走了十余万百姓是真事了?并无夸大其词。”

    “正是如此。”

    曹丕默然无语,看了看广袤的平原,自言自语的说道:“这等肥沃之地,却无人经营,着实可惜啊。。。。。。。。”说罢转向众人问道:“汝等军士。。。驻扎何处?”

    鲜于辅首先答道:“末将军士驻扎于土垠。”

    阎柔答道:“末将军士驻扎于徐无。”

    张南答道:“末将和焦将军军士驻扎于无终。。。”

    曹丕笑道:“为何无人驻扎在俊靡呢?”

    阎柔有些尴尬地说道:“因为俊靡在燕山之北。。。。是以。。。。”

    曹丕问道:“燕山之北,是否就是关外之地?”

    阎柔答道:“正是。”

    “那处可还有人居住?”曹丕问道。

    阎柔答道:“有,但是皆为鸡鸣狗盗之徒,已经没有官吏和寻常百姓了。那城池本是一处驻军之所,用以为何胡人的,但是后来天下大乱,胡人趁势而起,驻扎在那里的守军不敌退走,是以成了无主之地。后来袁氏入主北地,又觉得那里有燕山阻隔,难以久守,而且不想和胡人交恶,是以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就成了鸡鸣狗盗栖身之地。”

    曹丕又问道:“鸡鸣狗盗之徒又如何在那里过活呢?”

    阎柔答道:“那处终究有城墙,有房舍,可以遮风避雨,很多外族商人入关做生意都会在那里歇脚,这些鸡鸣狗盗之徒或为外族商人向导,或从关内带着货殖在那里跟一些不想入关的外族商人互通有无,换取紧俏货殖卖往中原,以此赚钱养活自己。”说道这里又瞥了一眼鲜于辅接着说道:“不知乌桓、鲜卑,就是高句丽、沃沮等商人也会去那里交易货殖,因为那处没有关税,无人管辖,很多零散货殖在那儿卖可比在关内划算得多。”

    曹丕听了之后随即明白了阎柔话中之意,说白了那里就是一个三不管的地带,关外各族和汉朝人在那里做生意不用收关税,一些胡商来汉朝做生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现在,各地军阀割据,到哪里都要收个税,最近几年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