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元璋之王者召唤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朱元璋之王者召唤系统-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城头的张士诚与城下的刘福通都没有发现,他们脚下,一条地道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城外元军驻地挖到了城内。坑道里,满满当当的全是元兵。

    “轰隆”一声巨响,地面上尘土飞扬。八思尔不花带着几百元兵,霍然出现在瀛洲城内!

    还没等张士诚反应,朱元璋就已经起身:“老朋友来了。徐达、汤和、冯胜、冯用。咱们去会会他们。”

    八思尔不花带着几百个精挑细选出来的元兵,迅速占据城内一角,所有人心里都知道:只要能够拖住城内守军。源源不断的元军将从地道内输送进来,胜利终究是属于他们的。

    刘福通带着人猛攻几次,都没能拿下八思尔不花率领的小分队。看着八思尔不花得意的神情,他有些着急:“来人!去把皇上身边那支卫队调过来!”

    那支卫队是背嵬军附身的士兵,当前正在保护韩林儿的安全。

    没了他们,想要拿下八思尔不花,刘福通颇感吃力。

    “不必。这些人,我们就可以解决。”

    循声望去,汤和扛着三米长霸王枪,仰着头,睥睨着对方元兵,一脸轻松的样子。

    (本章完)

第119章 反击() 
刘福通回头看了一眼健步走来的朱元璋等人,心头微微感到一丝安稳,但依旧有些不放心:“他可不是一般人。大家还是小心为上。”

    汤和闻言哈哈大笑:“刘副帅,你放心吧。我们跟他交过手,有经验。”

    八思尔不花冷哼一声,两个颍州城亲卫队士兵一左一右从两侧偷偷的扑了上去,八思尔不花连躲都不躲,伸手一抓,便揪住两人脖子,用力一拧,“咔吧”两声脆响,便了结了两位壮士的性命。

    刘福通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恐:“阿福、阿德!”

    被拧断脖子的那两人是跟随刘福通多年的贴身侍卫,武功远在一般人之上,没想到二人合围,竟然连八思尔不花的毫毛都没有伤到。

    八思尔不花丢掉手里的尸体,目光冰冷:“汤和,朱元璋。上一次在濠州城,本帅轻敌才会让你们得手,今天刚好咱们做了了断。有本事就上!”

    身边入城的精锐元兵层层挡在八思尔不花身边,是典型的诱敌阵形。

    八思尔不花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拥有莽夫的武力,同时还拥有调兵遣将的智力。虽然嘴上口口声声喊着跟朱元璋决一死战,可是实际还是将精锐元兵挡在身前,尽量拖延时间,等着坑道里的大批元军涌入。

    他就是将军的身体,元帅的脑子。

    朱元璋一个凌厉的眼神射出,汤和与徐达一左一右发动攻击。

    汤和手中霸王枪呼呼作响,徐达手中银枪似蛟龙出海,二人所到之处,无不是惨痛哀嚎,无不是鲜血四溅。

    八思尔不花领教过汤和的力气,知道硬杠不过,便机制的选择右侧徐达下手。徐达手中长枪一挡一格,便轻松卸掉八思尔不花的攻击,随后,枪头宛如一条游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他飞来,慌乱之下,八思尔不花侧身滚地,才勉强避开这致命的一击。待他起身望去,若不是几名元兵拼死缠住徐达,自己的胸口,恐怕早就被他开了一个洞出来。

    “江南逆贼竟然有这么多猛将。真是天不佑我大元啊。”八思尔不花一声感叹,正欲后撤。身后突然响起一个阴森森的声音:“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随后一道寒光夹杂着凌厉的风从背后迅疾而下,八思尔不花反手去挡。“当啷”一声,格开背后朱元璋的进攻,说时迟那时快,只是这一瞬间的功夫,冯胜、冯用两兄弟已经突破元兵包围圈,手中兵器径直刺入了八思尔不花的胸腔。

    殷红的血液顺着他的胸口流下,八思尔不花嘴角溢出一抹残红:“朱元璋,我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朱元璋手起刀落,八思尔不花的人头高高飞起,掉落在地,荡起一片尘埃。他目光冰冷:“不好意思,我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不信鬼。”

    眼见主帅被杀,城内元军一片骚乱,朱元璋与冯氏兄弟飞身撤出,朗声大喊:“放烟!”

    徐达与汤和迅速解决掉地面上残余的元军,将张士诚与朱元璋预先配好的花草包点燃,丢入地道,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整个坑道,坑道里的元兵只觉得浓香袭人,随后,嗓子眼儿一甜,便彻底归西。

    城外,当王保保发现,元兵在地道口处排队滞留,再也进不去的时候,他摇头叹息道:“完了。撤退吧。”

    一代名将就是一代名将,当他敏锐的察觉到八思尔不花出了问题之后,第一时间便想到组织撤兵。不打无把握的仗,充分保留元军势力,这正是他与那个年代只会喊着“冲啊”去送死的大部分蒙古将领不同的地方。

    然而,撤退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后方阵营中,漫天的浓烟卷着火舌轰然升起,刺痛了王保保的眼睛。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斯德洛夫斯基竟然会投靠汉人,趁着全军出击的时候,防火断了自己后路!

    恼怒的王保保抽出宝剑,厉声喝到:“勇士们,跟着我杀回去!手刃叛徒!”

    数十万元军调转马头,朝后方扑去。斯德洛夫斯基听到隆隆马蹄声响起,当机立断,目光坚毅而勇敢:“撤!”

    “冲!别让他们跑了!”元军阵营中,对于叛徒的怒吼声振聋发聩。

    眼看就要追上斯德洛夫斯基的队伍,一排密集的弓箭却突然铺天盖地的射来,元军阵营顿时人仰马翻。

    “有埋伏!”

    “结阵!防御!”

    四周的制高点上,飘扬的大旗一个个亮起,“陈”字与“明”字相互飘扬,引得颍州城头一片欢呼:“江西军团来了!”“明教来了!”

    张士诚当机立断:“清理城门,准备出击!全歼敌军!”

    “放箭!”陈友谅一声令下,高度机械化的江西军团立马放出铺天盖地的箭雨,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全覆盖,他们组阵轮番射击,你方射罢我方射,根本不给元军反应的机会。直到所有弩箭全部射完,陈友谅才拔出短刀:“明教的兄弟们,我们江西军团已经干掉对方十几万了。你们还有把握赶上我们吗?”

    丁普郎将手中长锤扛在肩上,高声嚷着:“姓陈的,我们四大金刚今天全部到齐,别说十几万,就是几十万敌军,也就是分分钟的事,你小子等着瞧吧。”

    说完,他拎起长锤,径直冲向元军,身后数十万明教教众倾巢而出,铺天盖地的涌向元军阵营。陈友谅笑笑,随即转身吼道:“弟兄们,人家明教嘲笑咱们近战不行。能咽下这口气吗?冲!让这些人瞧瞧,咱们放下弓弩,照样是好汉!”

    十余万江西将士抽出兵器,紧随明教之后,朝元军发动攻击。

    颍州城门清理完毕,朱元璋与张士诚率领大股骑兵从左右两侧直切元军左右两翼,被包围的元军惊慌失措,阵脚大乱。

    明教在四大金刚的带领下,中央突破,将对方一分为二,加上左右两侧朱元璋与张士诚的突击,庞大的元军阵营被分割成四块,江南起义军对其形成包围之势。

    (本章完)

第120章 大局已定() 
王保保的命令如同连发的弓弩,迅速而精准的发出。可惜江西军团与明教出现的时机太准,很多正确的命令根本传达不到前线,就被江南起义军给拦截下来。

    王保保此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庞大的元军部队被鲸吞蚕食,宛如看着自己的鲜花,缓缓枯萎在别人的胸膛。

    败局已定,能够集合撤退的士兵群员集结,王保保转头看了一眼战场上被江南起义军层层包围的元军士兵,咬咬牙,转身扬手挥鞭,迎着血红的残阳,带领突出重围的部队撤退。

    经此一役,元军在颍州城下折损了数十万人,大元朝廷伤及府内,可用之兵捉襟见肘,十年内再也没有发动大军清剿江南政权的能力。

    王保保逃回大都,与铁锅皇帝相拥而泣,相互之间说了一些“对不起祖宗”“对不起朝廷栽培”的话,看的周围宫女两眼小星星,就差没拿出手机拍下这基情斐然的画面。

    李思齐依旧在江南“坚守”。英明睿智的铁锅皇帝知道,倘若他回到大都,必定会遭到蒙古官员的弹劾与排挤,当此多难之秋,李思齐更是难得的人才,能保住一个就保住一个。考虑再三,一道圣旨,命令李思齐率部撤离江南,北上陕西,擢陕西道平章知事,总管山陕甘兵马。

    颍州战场,折戟沉沙,血染黄沙。尸横遍野,乌鹊三匝。

    江南政权光是处理元军的尸体就处理很久。石灰覆盖,烈火焚烧,为了防止如山的尸体带来瘟疫,江南起义军所有将士与民众从早忙到晚,终于抢在大规模瘟疫爆发之前,处理掉所有的尸体。

    几位将领屹立城头,看着脚下滔滔江水,心潮澎湃。江南政权,从今天开始,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立。黄河以南,将再无元兵立足之地!

    朱元璋应景而发:“独立寒冬,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张士诚睁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盯着朱元璋看,如此磅礴大气的诗词,从朱元璋的口中涌出,瞬间吸引了所有将领的注意力。

    刘福通笑呵呵的伸出手搭在朱元璋的肩上:“不错不错。虽然听不太懂,但是感觉很不错。”

    朱元璋满头黑线,扫了一眼附和着微笑的张士诚和陈友谅,犯了个白眼,心想:“一群文盲。“

    反倒是小文书李善长,听了这首诗之后,双眼放光,就像是单身三十多年的汉子突然见到全人类的启蒙老师阿苍一样兴奋不已。

    “好诗!好诗!”李善长的喝彩声引起朱元璋的注意,“大气磅礴!非池中之物能够吟出。假以时日,将军必成非凡大器!”

    朱元璋默默脑袋,不好意思的说:“其实这不是我写的。”

    李善长丝毫不在意,目光灼灼的盯着朱元璋,眼神好像在说:“我不管,人家这辈子,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死人。”

    感受到李善长齁死人不偿命的眼神,朱元璋清清嗓子,非常自然的转移话题:“那什么,三弟。江南大局已定,我觉得,你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个人问题了?”

    这个话题一出,陈友谅立马就成了吸引众人火力的炮灰。

    张士诚:“对啊。话说这一次,你跟徐寿辉那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俗话说的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他命中注定就是你老丈人。”

    朱元璋:“我也是这么觉得,听说徐大小姐那叫一个美啊。肤如凝脂,腰细臀圆,啧啧……哎呦,媳妇你掐我耳朵做什么?我只是随口一夸,真的跟徐家小姐没有丝毫瓜葛。”

    刘福通笑呵呵的走上前来,身后跟着一脸懵懂无知的韩林儿:“朱元璋说的对。跟徐家联姻,那也是彭祖师的意愿。如果陈小兄弟不嫌弃,老夫就亲自给你们做提亲人。由皇上赐婚如何?”

    徐达与汤和难得的意见一致:“对啊。咱们当时出来的时候,不就是去向徐寿辉提亲去的吗?只不过这一路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竟然把最主要的给耽搁了。”

    韩林儿稚嫩的双臂举起大印,在赐婚的诏书上重重按下,周围将领兴奋的欢呼鼓舞,江西军团与明教的联姻正式坐实。

    陈友谅听着周围嘈杂的恭喜之声,眼前浮现出的,确实敏敏特穆尔的身影。

    “三弟,愣着干嘛?谢恩啊。”张士诚笑着用胳膊肘捅了捅陈友谅,反应过来的陈友谅即刻跪倒在地,叩首谢恩。

    韩林儿生疏的抬起右臂:“爱卿平身。”

    陈友谅抬头,凌厉的目光落在韩林儿脸上,吓得他躲到刘福通身后。

    江西军团与明教的联姻昭告天下,迅速越过黄河、长江,传播到王保保的耳朵里。

    当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抵达黄州明教总坛的时候,徐寿辉一身红袍,喜气洋洋的带着明教上下恭迎十里。

    四大金刚腰间都缠着红绳,见到朱元璋等人,纷纷亲切的上去打招呼。

    两方相见,皆是其乐融融,唯独陈友谅一人,微笑的脸上,确实空洞的眼神。

    夜晚,盛大的接风宴在黄州城内举办,觥筹交错,灯火辉煌。

    徐寿辉醉醺醺的拿着杯子,环视座下群雄,得意洋洋的说道:“老夫经商数十载,忍辱吞声,在蒙古鞑子的盘剥下苦心经营这么多年。终于!终于在今天,正式的扬眉吐气!再也不受蒙古人无端的欺辱和打骂!为了江南起义的胜利,干杯!”

    “干杯!”

    徐寿辉仰起脖子,将手中酒一饮而尽,侍女乖巧的给他斟满,他继续说:“时局逐渐趋于稳定,我啊,也老了。你们都知道,我家就莹儿一个闺女,从小被我宠的刁蛮任性。到了这个年纪,依然待字闺中。好在上天待我徐寿辉不薄,派了陈友谅这样一位少年英豪给我。从今天起,我女儿徐莹儿,就是你陈友谅的人。干杯!”

    (本章完)

第121章 盛大的婚礼() 
所有人都知道,这话是说给在座的明教教众听的。徐寿辉认了陈友谅这个女婿,就是把数十万教众的明教与徐莹儿一道托付给了陈友谅。

    陈友谅起身,双手举杯,谢过徐寿辉后,一饮而尽,随后重新满上酒,转身面向四大金刚以及明教一干管事:“友谅有礼了。”

    整个江南地区,谁不知道“江南三杰”的名号?

    明教上下皆起立回敬:“听凭小教主吩咐!”

    陈友谅与徐莹儿的婚礼定在十日之后,那是周德兴算定的黄道吉日。整个江南地区广发英雄帖,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赶制新衣,准备前往黄州城参加这场盛况空前的婚礼。

    婚礼当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红旗招展。

    刘福通手持韩林儿亲笔赐婚诏书,身后是十辆金黄色的礼车,车上是韩林儿赏赐给新婚夫妇的礼物。围观群众看着高头大马上,神情严肃的颍州禁卫军,不禁啧啧称赞:“好样的,真威风。”

    “是啊。瞧他的胳膊,比我的腰都粗。”

    “不愧是打跑蒙古鞑子的勇士!”

    刘福通率领的礼队缓缓通行,紧随其后的,是濠州城红巾军的队伍。

    郭子兴满身红衣,脸上笑意盈盈,密密麻麻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说不出的慈祥和蔼,他身后,是八辆红色的礼车,红巾军礼队头戴红巾,肃穆前行,虽然装备不如颍州禁卫军,可是身上那股气势,却丝毫不输于他们。

    郭子兴之后,一队衣着华丽衣着的人整齐出现,那是江浙盐商集团,一水的蓝色丝绸华装,由张士诚带队,就连士兵,都是丝绸的礼服,看的周围民众啧啧称叹:“江浙盐商集团就是有钱啊。”

    “就是就是,你看,光礼车就整整十八辆。”

    “天啊,我要是结婚的时候,也有这么多人前来给我祝贺就好了。”

    “想什么呢?人家陈友谅和徐莹儿岂是你能比的?”

    “也是。”

    浩浩荡荡的江浙盐商集团过去之后,是江西军团副帅带队的礼队,他们刚刚攻下徽州城,整个队伍没有礼车,只有副帅捧着一个锦盒带队前行,惹得众人议论纷纷:“这是哪里的部队?怎么这么寒酸?”

    “应该是江西军团,陈友谅的部队。”

    “怎么连一辆礼车都没有?”

    “不知道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