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本科岁月 作者:马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美利坚本科岁月 作者:马俏-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叫马俏, 今年二十四岁。   
  数年之前, 我和中国其他所有的高中生一样, 披星戴月, 步履匆匆, 日复一日地过着普通又单调的生活。瑰丽的梦想似乎远在天边, 遥不可及;通向梦想的路云雾缭绕, 迷茫缥缈。   
  四年之后, 我已经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取得了金融和经济双专业并荣誉毕业。去年, 我加盟世界最赫赫有名的投资银行之一雷曼兄弟银行,成为华尔街的一员。回眸这充满了欢笑、 汗水和奇迹的五年, 数不清的故事和感想, 点点滴滴地积累在心头, 真有不吐不快之感。更重要的是,我想将自己跌爬滚打的道路描绘成图, 送给我所有的读者, 只希望你少几分坎坷, 多几分坦途。出国的路, 毕竟跟世界上其他的路一样, 有弯路, 有死胡同,可是更有捷径。希望这本书, 可以为你照亮那漫漫长路的一个角落。   
  而同时, 让我成为你的双眼与双腿, 请跟着我, 到美洲各地走走看看。去看看南部的枫叶, 北部的霓虹; 去听听猫王永恒的歌声,和马丁·路德·金慷慨激昂的演说。   
  记得年少的我十分喜欢三毛, 她的《西风不相识》读了一遍又一遍。她的文章中记录了她年少的时候留洋遇到的许许多多不平之事。因为是华人, 她曾受了很多委屈,遭遇了许多不公正。而如今, 在弗吉尼亚大学里, 人性和善良, 穿过了肤色的差异、 文化的鸿沟和体制的不同, 将来自世界的人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诚挚的友情,甜蜜的爱情, 平等与尊重, 不分国界。   
  在这里, 我最感谢的就是我的父母。孩子展翅高飞, 不管千里, 线的另一头总是拴在爸爸妈妈的手上。没有双亲通过那条细细的电话线源源不断地给我送来的温暖和关怀,我不可能有独自打拼天下的勇气; 没有父母的爱, 我不可能有一颗爱人的心。我爱你们, 爸爸妈妈。   
  还要深深地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香港的Rosita Ho基金会, 美国和中国的师长好友, 新东方的编辑, 因为有你们, 所以才有这本书的面世;因为有你们, 我依旧相信善良, 依然相信友情和爱情, 依然相信, 努力和自信无坚不摧。             
  1。 梦想起飞   
  梦想起飞   
  那是一个很平凡的清晨, 电话骤然响起, 睡意正浓的我慵懒地爬起, 抓起话筒: 〃喂?〃 〃马俏吗?你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已经来了,邮差会在五分钟之内送到你家……〃   
  灿烂绚丽的梦想幻化成一只金凤凰, 悄悄地落在了我的肩头。   
  五分钟后, 邮差如期而至, 后面跟了一位本地记者, 我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 他需要的是我接到通知书后泪雨成行的激动和难以自已的欢呼。可是我,只是平静地签收, 拆封, 火红的录取通知书映红了我的脸庞。 真的被录取了, 而且是第一志愿, 北大的元培实验班。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避开了记者不解的目光,仍是对着镜头, 抱着那张纸, 露出了我最灿烂的笑容。   
  当自己与那火红的纸单独地无言相对时, 我的泪悄悄地由眼角滑下。打开手边的抽屉, 护照静静地躺在那儿, 上面贴着美国的签证,旁边是弗吉尼亚大学印着金色盾牌的录取通知信和全额奖学金的授予书, 再旁边是西北航空公司厚厚的机票,以及码得整整齐齐的旅行支票和现金。再想想大洋彼岸那些素不相识的前辈们拳拳的诚挚和慷慨的相赠, 我不禁长叹一声。我已经没有选择, 无法回头。北大, 对不起,可我真的只能将你放弃。   
  当你的梦想接二连三地实现, 而鱼与熊掌却又不可兼得, 你便知道我心里的滋味。   
  十年寒窗, 我奋斗,拼搏,废寝,忘食,刀山火海,枪林弹雨,流血流汗,为了北大,在所不惜;梦想成真的那一刻, 却带给我如此终身难忘的憾痛。  
  一边是北大,一边是弗大,生命的天平,究竟向何处倾斜,有谁可以当我的罗盘?在北大,在这〃宝刀屠龙, 为我独尊〃的中华第一名校,我可以聆听这个民族最优秀的学者字字珠玑的谆谆教诲, 可以与这个时代最出类拔萃的学生促膝长谈。〃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句诗, 在我的心中藏了五年, 也许只有北大人, 才配得起。   
  而远在万里之外,在美国国父杰弗逊的家乡,我可以拜于世界闻名教授的门下,用我的双眼细细地观看那另外半个地球,并倾听那西风下亚里士多德跨越时空的响亮声音; 更用我的心, 放下五千年文明古国传人的矜持和骄傲, 从美索不达米亚到巴比伦,去品味那同样古老而神秘文化的传人对自己文化深刻而感人的诠释。   
  我的心中,对于美国,对于西方的历史和文化,有那么多的问号。我想知道,雅典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何悄然隐退; 我想知道,在曾经炮火纷飞的巴尔干半岛上诞生的古老文化, 如何深刻而久远地塑造了整个美国和西方的历史; 我想知道, 在这个文化里, 是什么孕育了三次工业革命……我想知道的,太多太多。北大, 原谅我, 现在将你放弃, 只因为我想在不远的将来, 更好地耕耘你所在的土地。   
  一步三回头,我终于扬手挥别了北大。两个星期后,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波音飞机呼啸而起,载着我,向遥远的国度飞去。飞机起飞的时候,旅客们都俯视那越来越远去的大地, 而我却仰视那越来越近的蓝天。梦想, 腾空而起。   
  回首彼岸: 申请心情手记   
  申请日记一: 山穷水尽疑无路   
  2002年3月1日   
  终于, 厚厚的表格装进了牛皮纸信封。仔细封口, 贴邮票, 填地址, 然后将那小小的信封一个个放飞到大西洋彼岸。从那一刻起, 我才发现,近一百个日日夜夜的牵挂和煎熬, 早已将我的心打磨成一张张薄薄的小小的邮票, 附在信封的一角, 飞去了遥远的美国, 我的胸腔里, 早已空空如也。                 
  幸好, 有功课密密实实地填满了那令人难以忍受的空白。本来申请时已经落下了不少的功课, 高三的功课又总是环环相扣, 便狠狠心一点点开始恶补。文言文、 几何、政治、 物理……铺天盖地地将那份惆怅、 不安与焦虑, 厚厚地覆盖, 将等待的无奈、 闲愁的痛苦一一抹去。生活又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 变得充实而丰富。   
  莺飞草长的四月终于来临。温熙明媚的春光中我的心情却跌入低谷。一封封拒绝函送到了我的手里, 抬头写的是那些曾经让我为之热血沸腾、为之欢呼雀跃、为之满怀憧憬的名字。一封又一封, 重拳出击, 狠狠地打在柔软的心上。午夜梦回,我听见自己在明枪暗箭下伤得千疮百孔时发出的痛苦的呻吟。或许表上用无数根灯下熬出的血丝换来的文字只是别人匆匆一瞥的遗弃儿, 或许批阅百天、增删千回的文章被弃若敝帚、 向隅而泣。这让我怎么能不伤心?白天, 我仍是若无其事地做笔记, 写作业, 而到了晚上,则蜷缩在被窝中将心中的毒箭一支支地拔出。记不得多少次了, 我仰望墨蓝的天空, 告诉苍穹也告诉自己, 这没有关系, 可是泪水还是打湿了朦胧的月华。   
  十八岁的生日如期而至。当时的我已经恢复平静, 两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在文科班遥遥领先, 聊以慰藉。生日晚宴, 朋友们变戏法似地捧出一个大蛋糕,摇曳的烛光中我阖目许愿, 未名湖的柳枝在心愿中飞扬, 却不小心在湖水中映出星条旗的影子, 连忙睁开眼, 将蜡烛一下子吹灭, 也将最后一点点期待和幻想一下吹散。  
  平静后常常问自己, 是否后悔。将贵如油的高三时间分出一整半投入到镜花水月中, 是否值得。而最后, 我分明听到内心深处坚定的回答: 不后悔!在申请的过程中,在一堆堆陌生又亲切的表格里残喘求生的过程中, 我的身心都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从来不曾试过, 在疲惫地奋战完学校的功课时,还要拧开台灯将满腔热情和滴滴心血灌到那一个个小小的格子里; 从来不曾试过, 在学校的行政部门之间穿梭来往, 为一个个章子大费周折。我变得会统筹规划,会深思熟虑, 会坚忍地付出和耐心地等待, 变得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更重的任务, 变得可以勇敢地去尝试和迎接挑战,并勇敢地面对哪怕是很残酷的结果。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我在打击、 磨炼、 煎熬中成长起来。日记里我只想写这句话: 有时候过程就是结果。   
  申请日记二: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02年4月30日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广州一模)在江门一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 全省十万考生参加此次模考, 全真模拟高考过程, 四天下来, 累得够呛。                 
  那天晚上正好是广州一模后的第一天, 我忙里偷闲打开电视, 刚看了一段, 爸爸妈妈散步回来, 我起身开门,脑海里电视的主人公们还打得热闹。电话骤响。我暗自不满, 心想是谁这么扫兴? 〃喂?〃 我的声音懒洋洋的, 电话那边却吐字清楚: 〃Hello?〃 我乐了,一定是哪个没长大的耍鬼把戏呢, 便问: 〃是谁呀?〃 那边仍诚诚恳恳, 一字一板地说: 〃我找马俏。〃 这中国话说得不南不北, 怪腔怪调, 根本听不懂,还好我总算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我就是, 您是哪位?〃 〃我是Rosita Ho Foundation的, 现在我们Rosita HoFoundation决定……〃我的脑海里努力搜索着Rosita Ho的词样, 没听说过, 不知道是何方神圣。那边却还在不停地说: 〃我们决定给你全额奖学金,不知你是否愿意接受。〃 大概是太确信自己已经没有希望, 我竟然毫不相信, 深信一定是有〃猫腻〃, 要不就是搞错了, 便接着问: 〃全奖?你为什么要给我全奖?〃那边也有点急, 〃你是不是申请了Virginia?我们给你全奖让你去读啊。〃 我却还是不知好歹地不依不饶, 〃那你们现在在哪里?〃 〃我们在Virginia,你到底要不要奖学金?〃 我看了看天, 好像要掉馅饼了, 不管掉不掉馅饼, 我说〃要〃天上也不能掉下来个铁饼砸我的头吧?于是脱口而出: 〃要!〃那边的声音变得很兴奋, 很快地报出一大堆事, 例如, 打电话给某某, 再发email去reconfirm等等。   
  很容易便拨通了弗吉尼亚国际招生办主任的电话, 确认了我的确要去弗大, 然后我听到了他很严肃却很欣慰的声音: 〃恭喜,你现在正式成为弗吉尼亚大学2006届的应届入学生。我们很高兴也很荣幸地接受你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于是, 就这样, 好像所有的黑暗都从眼前撤去, 所有的阴霾都已散去, 我又可以在阳光下呼吸青草的香味, 灿烂地微笑。   
  走过高考   
  很多人看见这个题目可能都有点奇怪, 走过高考, 为什么我要走过高考? 当一纸弗吉尼亚大学录取通知书从大洋彼岸飞来, 轻轻松松地解除了我身上高考的枷锁,我有了充足的理由对高考说不。何苦呢?而且当时我已经近三个月没有看过书, 正所谓〃一日不练手生〃, 如果经历那一场让自己颜面无光的考试, 岂不是自讨苦吃?   
  考试之前, 我也曾经这样问过自己, 为什么要参加高考?主要原因是我对母校江门一中有着深厚的感情。想感谢很多老师, 并不光是因为他们的谆谆善诱,更是因为他们在我年少不更事出言顶撞的时候, 给了我很大的包容和谅解。我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 却得到了很多持久的、 无条件的关爱, 正因如此,我感谢江门一中。而在我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 一中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支持。而我, 怀着投桃报李之心, 曾经允诺过一中的老师, 不管怎样,我会在高考中尽力一搏。参加高考, 是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                
  可是, 这不是全部的理由。对于每一个高中生来说, 自己逾千个日日夜夜〃衣带渐宽人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全都是为了那决定命运的三天。那炽热的、 爆发的、蓄势已久的、 背水一战的三天。三天后, 〃成者王败者寇〃, 〃几家欢乐几家愁〃, 可是每个人的人生, 无论步入高潮还是跌进低谷, 都好像是一条条曲折的河流,突然转变了流向, 又好似凤凰在烈火中涅 重生。高考, 就像一团烈焰, 以其无与伦比的炙热, 给每个人的高中生活, 也是少年的生活, 烙上一个或许并不一定圆满,却一定难忘的句号。没有高考的高中生活, 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经历。而对于我来说, 手上的这把剑经过了十二年精血的炼淬, 好像一把浸了天山雪的倚天剑,不断地锵锵作响, 急不可待地要再披战衣。好吧, 我轻轻地叹息, 让我们去见识一场真正铁与血的战役。   
  这种经历绝无仅有。当七月七日如期而至, 我穿着平日的校服, 骑着自行车, 一如平常地享受着清晨珍珠般的露水。就好像这三年里最平静的一个早上,我充满喜悦地迎接着新一天的太阳。今天, 莱克星顿枪声即将响起, 而我, 却不计成败, 不较得失, 只在乎自己曾经走过高考。到了学校的门口, 我才发现, 今天,是我在江门一中六年以来, 校门口最为热闹的一个早上。   
  这是真正的人声鼎沸。焦急的家长, 紧张的考生, 烦躁的鸣笛声, 与校门上挂着的红色大匾幅〃考出水平, 考出风格〃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我小心翼翼地推着自行车, 费尽腾挪之事才在水泄不通的人群中杀出一条〃血路〃,可以感受到旁边的家长向我投来的那多少有点奇怪的目光。环视四周, 我应该是唯一自己骑自行车来参加高考的, 没有家长的千叮咛万嘱咐, 脸上没有众多考生的焦急忧虑,难怪我会在人群中显得与众不同。我的目光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 凝望着远方的考场, 心里很平静。   
  语文是第一枪。对待语文, 我有着特殊的深厚的感情。对我来说, 语文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里, 我的灵魂, 我的血液。当想起即将离开这片土地长达四年时,最让我放不下的东西之一便是中文。中文的背后, 是这个民族紫气氤氲的文化和博大精深的历史。而语文,也是高中三年来唯一让我乐此不疲的学科。看着监考老师将语文试卷一一分发, 我竟有点微微地颤抖。因为我知道, 在考试结束交卷的一刹那,很有可能是我要和中文暂时说再见的时候, 在一个没有方块字的国度, 日子又会变得如何呢?充满着依依眷恋, 我展开了语文试卷。在打开试卷的那一刹那, 我知道,三个月前的自己复苏了。虽然已经和选择题、 字词拼音阔别了近百天, 可是那三年从不知疲倦的训练使我在看到它们的第一眼便迅速找回了感觉。拼音, 错别字, 病句,一气呵成; 选择题, 阅读题, 作文, 一一作答。作文的题目是〃选择〃, 于是, 我畅谈我十八年的人生对于选择的认识, 谈北大和弗大的选择,心想阅卷老师看了一定哭笑不得, 哪有参加高考的考生明确地在高考作文中表明放弃中国大学的?但就文论文, 这篇文章倒是写得真情实意, 字字心血,这也是我给自己这么多年热爱文学的一个说法吧。        
  考政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