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之大变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621之大变革-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斥道。

    小陈子本就因为卢象升没去外面迎接自己而心头怒起,又见谭良栋丝毫不怕自己,想想自己在知府衙门的威风,小陈子面色阴沉,呵呵道:“谭良栋,听说你以前也是在煤矿里做工的,后面手里有了点人,现在又成了朝廷的千总,是不是感觉自己很了不起啊?”

    “今天本公公就告诉你,你算个屁!朝堂上那些文官,哪个不比你牛,哪个不比你厉害,现在不还是夹着尾巴做人,更何况你这小小的千总。谭良栋,你在本公公眼里,不过一矿奴耳!”

    小陈子骂得爽了,骂完后还哈哈大笑起来,充满了对谭良栋的蔑视,身后的番子和雇来的青皮也跟着大笑起来。

    笑着笑着,众人感觉到不对劲了,无论是卢象升还是中阳县衙别的一些人,在小陈子说出“矿奴”两字后,都感受到了身边吕梁营的怒火,那是一种要杀人的怒火。

    卢象升不着痕迹的往后退了两步,这小太监找死,那就让他去死好了。吕梁营以矿工为主,居然当着人家主将的面把整个吕梁营给骂了,真是在找死了,也不知道谁给这小太监这么大胆子,如此狂妄。

    等小陈子一行人停止了笑声后,谭良栋出声了:“笑啊,怎么不笑了?李鹤轩!”

    “到!”

    谭良栋的声音很冷酷:“把这些人全部扔到罪营里,让他们去最危险的矿里挖煤去!”

    李鹤轩冷冷的盯着小陈子等人,一挥手,出现了两队穿着黑色制服的警察兵,命令道:“抓住这些人,有抵抗者格杀勿论!”

    小陈子大惊失色,指着谭良栋结巴道:“你你……你要干什么,我是宫里的人,你们怎么敢这样做?”

    李鹤轩没理会小陈子,让警察队把所有人都抓了起来,这小陈子带的人也都是些废物,两个番子在看到杀气腾腾的警察队后腿就软了,至于那些青皮,更是直接跪在地上求饶。

    把小陈子等人清理出了衙门,谭良栋冷哼道:“什么货色,浪费时间!”

    卢象升道:“不用理那阉奴,咱们还是先说正事吧。这几处的匪不好剿,根据传回来的消息,攻打这几处的营队进展不大。”

    “这几处地势险要,从下往上打确实不好打,我的掷弹队也派不上用场。看来,只能出动秘密武器了。”

    卢象升好奇道:“什么秘密武器?”

    谭良栋卖了一个关子:“建斗,你要想知道,就跟我一起去战场看看,只要你不怕危险。”

    “哈哈,这有什么好怕的,走,我见识见识你这秘密武器!”

    (本章完)

第75章 75。利器,统合() 
夹谷沟,位于中阳和方山的交界处,地势险要,这地方在和平年景都闹土匪,在如今这混乱的时候更是盘踞了一股流匪,以打家劫舍为业。

    谭良栋和卢象升来到夹谷沟,围剿夹谷沟流匪的是张应宸部。由于夹谷沟的地势很不利于进攻,敌方在高处,己方在低地,掷弹队也无法发起进攻。

    “郭世贵,这地形能不能打?”

    郭世贵听到谭良栋的声音,用大拇指比划了一下,道:“千总,没问题!”

    “那好,把它给轰了!”

    只见跟着谭良栋和卢象升来的一队人,在郭世贵的招呼下,推出了四个大铁皮桶子,桶子底部安装着由牛筋组装的机括。

    卢象升看到四个大铁皮桶子,道:“这就是你准备的秘密武器?”

    “嗯,别小看这铁皮桶子,威力可不小。”

    谭良栋在回到柳林后,曾试着铸过铁炮,但炼铁坊的匠师们只会用泥模铸炮。铁不比铜,铜用泥模铸造炮管,加大厚度就能避免炸膛,但铁不行。将铁水灌进泥模中,在冷却过程中,由于泥模中有水分,随着水分的蒸发泥模中的铁炮管会产生气泡,使得铁铸炮管十分脆,极易炸膛。

    铸炮不成,谭良栋想到了后世战场上曾经发挥过巨大威力的铁桶炮,俗称“没良心炮”。自宋代铁皮炒锅发明后,到了明代,随着炒菜的流行,铁皮炒锅的需求量暴涨,几乎每个铁匠都会打造铁皮的技术。

    谭良栋让炼铁坊的师傅们做了几个大铁皮桶子,并在桶底部安装了弹射装置,然后让郭世贵试验。没良心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有一个显著的缺点,发射失败率很高,一旦火药包没有及时射出去,那就直接原地爆炸。

    郭世贵很不情愿的接受了任务,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经过了多次试验,亲自确定了火药包引线的长度和弹射装置里牛筋的数量。谭良栋参与了后面的实验,并制作了一个没良心炮的炮表,不同数量的牛筋弹力对应的大概射程。

    此次在夹谷沟,谭良栋就把没良心炮拿了出来,啃一啃夹谷沟这块硬骨头,同时检验一下没良心炮的实战效果。

    郭世贵指挥人架好四门没良心炮,往桶子里放进火药包。每门没良心炮由两个人操作,一个负责点燃引线,一个负责发射弹药,两个人必须配合好,不然很容易发生事故。郭世贵上下挥了挥手里的小旗,负责点燃引线的士兵迅速引燃引线,紧接着郭世贵又左右挥了挥小旗,另一名士兵操作弹射装置,把火药包投射出去,整个发射过程用时极短,一气呵成。

    谭良栋暗暗喝了声彩,这郭世贵人品虽不咋样,但训练炮兵还是有两下子的。

    “轰、轰、轰、轰”,四声爆炸响起,郭世贵眯着眼看了看爆炸点,沉声道:“把炮的高度调高两指长!”

    谭良栋听到郭世贵这话,眼角跳了跳,当初他在训练过程中给郭世贵普及了仰角、角度的知识,看来是一点用也没有,郭世贵还是按照他独家方法来。郭世贵的这句话换一个意思理解,就是把炮的仰角调高十五度。

    在谭良栋这边调整炮的角度时,夹谷沟上的流匪被爆炸声吓了一跳。流匪首领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等打探的小弟回来后,赶紧抓住问道:“怎么回事?是不是下头的吕梁营搞的鬼?”

    “大当家,是吕梁营弄的,咱该怎么办啊?”

    首领也没办法,只能骂道:“娘球的,这吕梁营以前跟咱也一样,咋就不念一点旧情!”吕梁营以前是岢岚盗,处于混乱中的首领开始强扯关系了。

    下头的谭良栋可不管流匪首领的怨念,在郭世贵调好角度后,命令道:“轰三波!”

    郭世贵应道:“好嘞!”

    三波过后,谭良栋还欲再轰,山头上打出了一面白旗,并传出了声音:“下头的军爷,我们不打了,投降、投降!”

    谭良栋挥了挥手,郭世贵把炮撤了下去,上头的人听爆炸声没再响起,一个一个的举起手中的武器,朝吕梁营走去。张应宸带人守住山道,一有人下来,先收缴武器,再集中看管起来。

    早在张应宸部抵达夹谷沟时,夹谷沟上的流匪就想过投降,不过流匪的条件太高,要加入吕梁营,并保持原有编制。谭良栋怎么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吕梁营经过整编已经自成体系,贸然招安这些流匪,不说额外的负担,单是流匪那散漫的习性就不容于吕梁营。

    流匪见吕梁营不肯按自家的条件招降自己后,便在夹谷沟上和张应宸部对峙起来。此次剿匪,谭良栋曾经申明过不要强攻,尽量减少伤亡,张应宸便把夹谷沟的情况报上去,等来了谭良栋的没良心炮炮队。

    流匪们投降后,吕梁营把他们分开监管起来,交给李鹤轩的警察营,一一审讯,罪大恶极的直接押到受害者所在的村子,直接公审,并根据《治安条例》,明正典刑。胡振江借着行刑的机会,宣传《治安条例》,在血淋淋的行刑下,农户们对《治安条例》印象深刻。

    罪责较重的被打入罪营,被判一年到五年的劳改,罪责很轻或是被胁迫的则视情况处理,想要加入吕梁营的,被送到新兵营去训练。至于不愿加入吕梁营的,暂时得待在罪营,等剿匪结束后方可离去。

    在没良心炮的轰炸下,另外两处进展不大的营队也解决了敌人。十月份,在吕梁营的整体动员下,永宁、岢岚两州大股的流匪、流寇全被剿灭,吕梁营的势力也跟着扩展到五县下面的村子。

    对五县的人来说,最欢迎吕梁营到来的就是各大煤矿的矿工。刘文景部最先进入岚县,岚县的矿工们成群结队的去投奔吕梁营,刘文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派人报告给谭良栋。

    进入临县和兴县的牛凉和康军伟两部也都碰到同样的情况。岢岚州三县的煤矿资源很丰富,煤矿数量和柳林不相上下,以挖矿为生的人不在少数。

    中阳和方山两县地势较为平缓,矿产资源没有其他三县丰富,张应宸和屈华两部没有碰到前来投奔的矿工,相反,他们遇到的流匪流寇比刘文景他们要多。

    谭良栋得知刘文景、牛凉和康军伟的报告后,心里暗道:“看来,是时候了。”随后便让分驻在各地的吕梁营把煤矿的东家们都“请”到柳林来,商讨大事。

    中阳、方山两县的小煤窑老板不肯去柳林,张应宸和屈华毫不客气,亲自上门,把老板们“请”了出来。临县、兴县、岚县三县的煤矿东家们倒很主动,他们没办法啊,矿工都跑到吕梁营那里去了,煤矿都开不了工,必须得去柳林找谭良栋说道说道了。

    在五县的煤矿老板或自愿或被自愿的到柳林去见谭良栋时,永宁府的煤矿东家们也坐不住了,不顾知府的反对,也纷纷前往柳林。谭良栋召集整个晋西北大大小小的煤老板,绝对是要搞个大事啊,到时要是缺席了,不说享受好处,先保个平安再说其他。

    柳林,谭良栋在新兵营的营地接待了前来的煤矿东家们。剿匪的结束,让晋西北的人体会到吕梁营的实力,此次谭良栋召集煤矿东家,基本都来齐了,整个柳林的客栈爆满,有些来得迟的只能花高价住进民居。

    新兵营营地,煤矿东家们坐在早已准备好的椅子,等着谭良栋出现。在煤矿东家们来得差不多以后,谭良栋便通知人们前来吕梁营新兵营营地。

    谭良栋穿着一身戎装,手里提着一个铁皮喇叭,走上了搭建好的台子。

    煤矿东家们看到谭良栋出现,纷纷站了起来。

    谭良栋摆了摆手让人们坐下,然后提起铁皮喇叭,大声道:“诸位,这次请大家来,就是共同商议咱吕梁煤矿的将来要怎么走?”

    “我认为,吕梁的煤矿已经到了很危险的边缘,甚至可以说是生死存亡边际了。”

    下面的煤矿东家们听了谭良栋的话,都愕然起来,怎么就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了。

    “有些人觉得我是在危言耸听,好,那就听我念一段数据。”紧接着,谭良栋就把他收集到的近三年各大煤矿因防护不到位死亡的矿工数目、因矿难死亡的矿工数目和矿工们因收入微薄看不起病死去的数目。

    下面坐着的矿主们对这些都了解,但他们对矿工的死根本不在意,开矿是为了赚钱,在钱面前矿工的命一文不值。但在新兵营的营地,矿主们可不敢这样说,甚至他们连不以为然的表情都不敢露出来。无论是台上正在讲话的谭良栋,还是站在营地周边的士兵,在加入吕梁营之前可都是他们这些矿主眼中可拿来消耗的矿工。

    念完这一段数据后,谭良栋停顿了一下,扫视了一眼台下坐着的矿主们,继续道:“临县、兴县、岚县三县的矿工大部已经聚集到吕梁营,这三县的矿主们应该能感觉到。方山、中阳两县也有小部分矿工靠拢到吕梁营,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诸位应该心知肚明。”

    矿主们凝神细听,生怕漏掉谭良栋说的一个字。

    “鉴于以上的这些情况,我有一个提议,吕梁这个区域的所有煤矿都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协会,共同管理。为了让煤矿能继续安稳的生产下去,也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我建议,各煤矿,实行在柳林已经施行的《煤矿生产条例》。”

    “在座的,谁赞成,谁反对?”

    (本章完)

第76章 76。铁皮炉子,蜂窝煤() 
台下坐着的矿主们,不敢接谭良栋的话。要说赞成,在座的的绝大部分是一点也不赞成谭良栋的话,已经在柳林施行两年的《煤矿生产条例》可不是简单的改变煤矿的生产方式,除了对矿洞作必要的安全维护外和改换矿工的生产工具,矿工们的收入也不再是以前简单粗暴的完全按产量计,更何况还要每年给矿工们按人头分煤。

    种种措施下来,矿主们觉得自己的亏吃大了。要知道,这年头开矿,除了要孝敬官府,还得打点多处地头蛇,矿主们觉得自己也是受害的一方。

    要说反对,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对,柳林这边实行《生产条例》以后,很明显煤的产量增加,再加上背靠吕梁营,在交城的煤炭市场上生意是相当火。

    不少矿主们在了解后觉得跟着吕梁营也不错,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完全可以让吕梁营帮忙挡住,就比如前段时间一直盛传着太原要往吕梁派驻矿太监,结果一进中阳境内人就没影了,明眼人都知道是被吕梁营给扣了下来。

    既然吕梁营敢和东厂做对,那也就意味着他们这些矿主们要是真挡了吕梁营的路,那些被剿的流匪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谭良栋见台下的人都不说话,直接点了坐在最前面的一个矿主,“这位掌柜的,你觉得怎么样?”

    被点到名的矿主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硬着头皮道:“千总大人说的是,小人回去以后就按千总大人说的办。”

    谭良栋让话都说不利索的矿主坐下,然后继续道:“既然没人反对,那我就做决定了,从现在起吕梁煤炭协会就成立了,下面大家都登记一下,然后诸位和我再一道商量一下这协会的规程。”

    话音一落,早就在营外做好准备的士兵们搬出桌子、凳子,拿出纸笔,让矿主们排队登记。

    矿主们看到士兵们的行动,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幸亏刚刚没反对,不然这些士兵们就不是搬桌子椅子,而是拿出刀子了。

    登记的速度很快,大部分煤矿东家识文断字,沟通速度很快。

    谭良栋等登记完之后,便邀请矿主们前去吕梁营专门接待客人的地方。矿主们唏嘘不已,果然这吕梁营敌我分得很明确,登记了就代表矿主同意加入这个什么煤炭协会,也就获得了吕梁营的友谊。

    余生代替谭良栋接待了矿主们,谭良栋一身戎装,给矿主们的压力太大,余生书生模样,说话也比较温和,矿主们逐渐也放了开来,把一些问题反映给余生。

    既然给矿工们让利已是定局,矿主们自然要从别的方面减少自己的损失,首先就是要去掉每年给官府的大笔孝敬费,余生代表谭良栋和卢象升答应了矿主们这一要求。

    矿主们听到有卢象升的保证后,对这个谭良栋强设的煤炭协会也有了不少的信心。在吕梁,谁不知道中阳县令卢象升是巡抚刘策的心腹,民间对卢象升的形容可以看出卢象升的影响有多大:泥塑的知府,实权的县令。

    其次是给地头蛇们的好处费,这一点只要《煤矿生产条例》推行下去,新的班组制度建立,地头蛇们自然没了生存余地。矿主们欺压矿工,除了借助官府的力量,就是利用把头和地头蛇们威慑矿工。

    谭良栋已经下定决心要推广条例,无论拦路的是谁,谭良栋都不会留情。按照现代的说法,矿工是吕梁营的基本盘,煤矿关乎着吕梁营的核心利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