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以往林业只怕会让贾赦贾政前往甄家走一趟贺喜来着,但是贾赦贾政现在守孝,又老太太的话一直回想在他的耳边,千万不要让大老爷二老爷做什么多余的事情,荣府中事情她老人家自由安排。
如此贾政也不放在心上了,他现在还有许多功课要做,哪里顾得上别人家的喜事。他现在发愁的是,读后感该如何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部启蒙书籍,真的不是母亲选错了书籍吗?
贾政的小厮周安,在主子一直盯着书案上的书籍时,隐晦地提醒道:“老爷,不若出门走一走。老太太吩咐我俩提醒老爷,每日散步两刻钟时间,当锻炼身体。”
“咱们现在是老宅,族里族学正上课呢,上课的先生都是秀才或者举人,老爷不若去看看。”小厮也挺无奈的,老太太这吩咐的任务让他们挺为难的,劝老爷多见见民生世情,他们不过是下人,哪里能决定主子的事情。
贾政顿时脸色烧了起来,考了多次,一直没考中举人,他也有自尊心的啊。
第180章 标识标识()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防盗章,晚点替换。omom
京中的纷纷扰扰,远在金陵的贾赦贾政一无所知,这段时间兄弟俩的日子可就过得相当充实。
每日早上辰时未到就起床,洗漱吃早饭,然后态度端正、表情肃穆地去父亲墓前上香叩拜,表示自己的孝心。
贾赦贾政的身体本就算不上顶顶好,如此折腾了快一个月,在这秋雨连绵的日子,终于风寒发烧,请了大夫开了药方,但是答应母亲要做的事情一样不能少。
作为娇生惯养的少爷,贾赦从未感觉如此难受过,当然贾政也是一样,以前贾赦对弟弟总是看不顺眼,但是现在两兄弟真成难兄难弟了,他心里倒是对弟弟起了回护之心。
“咳咳,啊嚏。”又是打喷嚏,又是咳嗽,喉咙还火烧火燎的,贾赦捂着帕子,难受死了。看了一眼对面的贾政,揪着红红的鼻子,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右手还拿着毛笔。
两人各自的两个小厮默默地接过主子手里的帕子,然后又递上新的帕子,脑海中的画面不免想到离开京城前,老太太特地吩咐他们四人,一定要看好大老爷二老爷,为父尽孝就要好生做,千万别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否则她老人家秋后算账。
下午未时左右,两兄弟终于把今日的十五遍孝经抄写完毕,正要舒口气时,管家林业手里拿着几封书信进来了。
“大老爷,二老爷,京中来信。”林业弯腰一礼,然后把信封分配好,分别放在贾赦贾政书桌上,打开写给他的那封信。
仔仔细细看过信的内容,林业松了口气。老太太对他的作为很是给予了一番表扬,让他再接再厉。林业心道,只要他办好老太太吩咐的事情,想来回京之后,赖坚也不是他的威胁。当然这三个月赖坚肯定会使劲在老太太面前表现,但是不论他如何表现,都比不上大老爷二老爷在荣府的重要性,只要他伺候好大老爷二老爷,大管家之位一定还是他的。
贾赦心一惊,鼻孔堵着两条帕子,三两下拆开母亲给他的信件,先是一目十行地看过信的内容,再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仔细斟酌,咧开嘴不禁笑了起来,然而动作大了,帕子掉了,鼻涕往下掉,他拿帕子胡乱擦了一下。
“母亲表扬我了!”贾赦美滋滋地想着,然后这才拆开妻子和儿子的信件,看着信上妻子关切的语言,贾赦心里暖烘烘的,带着几分雀跃,又打开儿子的信件,这一看贾赦顿时抑制不住笑声,儿子说他身体再慢慢地好转了,母亲现在在着重调养他的身体,贾赦顿时觉得生病也不是那么难受了。om
贾政也是先打开了母亲的信件,看完之后,倒也没太大的情绪变化,母亲总是对他有诸多关怀的。又打开妻子的信件,看着信上干枯毫无文采的内容,贾政面无表情,合上妻子的信件,再打开儿子的信件,贾政脸色顿时变得愕然。
满纸的黑手印,他左看右看,在纸张左下角发现一行小字,顿时贾政面色红皙了起来,又重新打开母亲的信件,刚才没注意字迹,这才注意到这是妹妹的字迹啊。
喜滋滋的贾赦瞟了一眼对面,顿时看到贾政手里的黑手印,好奇心驱使之下,贾赦三两步来到贾政面前。
“二弟,这是什么?”
贾政吸了吸鼻子,表情有些不自在,“珠儿的手印。”
贾赦接过一看,顿时哈哈大笑,“瑚儿也给我写信了,珠儿还不到认字的年纪,能这样也算是惦记着你这个父亲了。”
看到那行小子,贾赦顿时恍然:“哦,我就说咋有些不对劲,原来字迹不是琉璃的,是四妹妹的。四妹妹也调皮,她肯定很想知道二弟你看到珠儿这黑手印是什么表情。”
贾政顿时黑沉着脸:“胡乱涂鸦,不算什么。”说着就要从贾赦手里拿过信件然后揉起来,贾赦见状,躲开贾政的手:“二弟,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怎么这么死板呢?珠儿的信件既然一并寄了来,母亲肯定知道,你若弄坏了,小心母亲生气。”
贾政手一顿,小心地接过纸张,然后重新叠了起来,好好地封在信封里,合着母亲、妻子的信件一起,交给小厮周安,让他好好地收起来。
贾赦戳了戳贾政的手臂,“母亲交代你什么了?”是不是额外又交代弟弟,母亲总是偏心弟弟的,贾赦心里酸酸地想着。
贾政蹙着眉头:“母亲让我好好看书,注意身体,还说要写读后感,只是三字经百家姓如何写读书感想?大哥,母亲让你看的是哪些书籍?”
贾赦吸了吸鼻子,在屋子里蹦跶了两下,“我没有三字经那些书籍,就是地理游记和古董鉴赏一类的,也要写读后感,母亲还让我看了有趣的故事回去讲给她听。”
贾赦搓了两下手,顿时精神百倍,“对呀,母亲想听故事,我可以多看点故事。大凤律例,母亲说回去要考我。”
贾政眼里一片茫然,“母亲也说了要考我大凤律例,还说百日回府之后,会交给我一个重任。”
贾赦顿时侧转身来,盯着贾政,心里想到,母亲要交给贾政什么重任?母亲果然还是偏心老二!
两兄弟交流完毕,背景板小厮不算,大管家林业提醒道:“大老爷,二老爷,不知你们何时准备好回信?老奴好安排人送回京城。”
大老爷二老爷还真是天真的爷们,怎么总是想不起主动给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写信呢?
贾赦顿时恍然:“对对,我要给母亲和张氏写信,还要给瑚儿写信。”他吸了吸鼻子,随意从书桌上拿起手帕擦了擦鼻子,拉开笔墨,又朝贾政看了一眼,“二弟,快写回信,写好就让林业派人送回京城。”
贾政点点头,于是两兄弟奋笔疾书了起来。
贾政给母亲和妻子都写了信,不过只有一页纸张,给妻子的信的内容比给母亲写的更短。贾赦可是写得万分兴奋,把他这段时间的日常全写了进去,向母亲和妻子要安慰。最后又给儿子写了一封表扬信,让儿子听母亲和祖母的话,好好养身体,学习的事情咱们不着急。
林管家拿着信离开,贾赦贾政这会心情恢复了,继续看书。
秋风萧瑟,吹着漫天的黄叶在空中乱飞,屋子里两个守孝的男人各自皱着眉头翻着书页,屋子里满是墨香。
半夜天空下起了雨,早起之后,贾赦贾政各自抱着十遍孝经,小厮撑着伞,一行人前往父亲墓地。两人就这么跪在墓前,一张纸一张纸地放在火盆里烧着,贾赦还絮絮叨叨,讲述着母亲让他们兄弟做的事情,还让父亲放心,他们会好生听母亲的话,好好地振兴家业。
金陵贾家族人这段时间看着贾赦兄弟俩的作为,尤其是贾赦二伯、四伯、五伯老怀安慰,个个心底叹道,若是他们老去了,儿子有贾赦贾政一半孝顺,他们也能瞑目了。
贾赦终于感受到名声的累赘了,现在哪怕他是做样子也要把这百日做完,否则刚刚建立起来的好名声立即就没了。
这就是名声给予的压力!
贾政可能是从小听得赞扬多了,对这个不当一回事,当然因为是母亲要求他们为父亲守孝,他做这件事半点不会含糊。
回到老宅,上午继续抄写十五遍孝经。
晌午时,两兄弟一起吃午饭,由于现在活动量大,贾赦贾政的食量可不低,又没有肉,吃的饭菜更多了。
林管家带着几分喜色走了进来,“大老爷二老爷,现下京中传来一个好消息。”
贾赦贾政一起看向林业,林业说道:“甄家在后宫的娘娘被皇上册封为妃了,现下是后宫顶顶说得上话的妃位娘娘。”
贾赦顿时没了兴趣,甄家的娘娘关他什么事儿?
贾政犹豫了一下,说道:“可是需要我和大哥做什么?”
林管家顿时也为难了起来,片刻后道:“不需要大老爷二老爷做什么,京中老太太和大太太二太太自会安排。”
若是以往林业只怕会让贾赦贾政前往甄家走一趟贺喜来着,但是贾赦贾政现在守孝,又老太太的话一直回想在他的耳边,千万不要让大老爷二老爷做什么多余的事情,荣府中事情她老人家自由安排。
如此贾政也不放在心上了,他现在还有许多功课要做,哪里顾得上别人家的喜事。他现在发愁的是,读后感该如何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部启蒙书籍,真的不是母亲选错了书籍吗?
贾政的小厮周安,在主子一直盯着书案上的书籍时,隐晦地提醒道:“老爷,不若出门走一走。老太太吩咐我俩提醒老爷,每日散步两刻钟时间,当锻炼身体。”
“咱们现在是老宅,族里族学正上课呢,上课的先生都是秀才或者举人,老爷不若去看看。”小厮也挺无奈的,老太太这吩咐的任务让他们挺为难的,劝老爷多见见民生世情,他们不过是下人,哪里能决定主子的事情。
贾政顿时脸色烧了起来,考了多次,一直没考中举人,他也有自尊心的啊。
第181章 回城回京()
以前贾赦和贾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怕韭菜和麦苗放在一起,兄弟俩都分辨不出来,现在贾政却能下地干活,不会觉得他大家公子干农活就多么掉价。om
贾瑚三兄弟被带着也认识了不少的农作物,至少他们的意识里不会再出现花生是长在树上的,这几个捣蛋鬼,还亲自从地里刨了一丛花生苗出来,看过花生苗根部嫩嫩的还未成熟的花生,然后又给栽回去了,还生怕被大人发现一样。
这样寓教于乐,转眼就到最后一天,下午红叶他们已经打算回城。这上午,孩子们又出去撒欢,还连带着与新认识的小伙伴们告别。
丫鬟和嬷嬷也在打包行李,王氏也不得空,红叶就抱着珊姐儿散步。
才刚走到河滩边,这个时候,河边是没多少人的,一般是临近黄昏时,河滩这边才会有不少村民劳作一天之后,在这里歇脚。
随着乌川河河岸,方雅蓉带着两个侄女缓缓而来。
红叶挥着珊姐儿的手打招呼,笑道:“我要回京了,欢迎你们随时来荣阳侯府作客。”
珊姐儿也跟着咯咯笑着,重复着祖母的话,“作客,作客,欢迎!”
红叶忍不住一笑,眼角的余光自然是发现了,好些村民正好奇地看着方雅蓉三人,毕竟她们来到此地已经半年多了,却一直没看到她们的面容,这突然看到,难免会觉得好奇。
走到近前,方雅蓉站定,方若云和方若晴靠后三步。
“为什么对我们说那样的话?同情、可怜我们?”方雅蓉在家里想了好几天,不得不说红叶戳到了她的心窝子,她一生好强,老了却落到这个地步,明明不是她们的错,偏偏因为世俗规矩,让她们背负这么沉重的负担。
方若云垂着眼眸想着问题,这两天,她在屋子里翻看有关文慧娘事迹的书籍,不得不说以前不觉得什么,但是当处于文慧娘一般的境地时,她却深受鼓舞,她不愿被世人遗忘,流传在世人口里的故事,只是一个香艳故事,她希望被人记住自己的名字,既然娘家和婆家都抛弃了她,她希望有朝一日,方若云才是自己的标识,而不是方家第四代大姑娘。
红叶点头又摇头:“都有,不过希望你们振作起来。这世界上除了男人就是女人,现在赋予女人头上的枷锁不过为了服务于男人,原本阴阳是一体的,却偏偏男人凌驾于女人之上,其实没有女人,何来的男人,换句话说,没有男人也没有女人,男人和女人是相辅相成的,女人和男人是平等的。”
“没有了以前光鲜亮丽的身份,其实你们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从自己手上诞生的身份,别人是夺不走的。om”
方雅蓉自嘲道:“是啊,从出生到出嫁,我们的身份都是别人赋予的,却从未有过属于自己的身份,当失去那层身份之后,于是我们就崩溃了。”
王氏安排好一应事务,在丫鬟的指引下来到婆婆和女儿,远远看见婆婆和方家女子说话,犹豫了一下,她还是过来了。
“母亲,给我抱吧,珊姐儿挺重的。”王氏边说边接过女儿,女儿一岁半了,她比别的小孩胖一些,抱久了总会手酸。
珊姐儿不介意谁抱她,其实她更喜欢下地,不过因为下午要回京,是以便不让她下地,她很乖地听从母亲和祖母的话。
方若云的目光一直落在珊姐儿身上,见姑姑和老夫人谈话谈得兴起,一时半会也不会走开,她犹豫了一下,说道:“能让我抱抱珊姐儿吗?”
王氏一怔,片刻后她把珊姐儿往方若云手上一放,珊姐儿还有些懵,母亲怎么把她送给外人了?
“珊姐儿乖,方姨抱一会。”王氏赶紧安抚,珊姐儿脾气有些冲,不是她自己答应的,她能闹翻天。
珊姐儿眨了眨眼,转头看了一眼抱着她的人,方若云鼻子一酸:“我女儿也才四岁。”她的儿子已经十岁了,是个小大人,听得懂话,但是女儿那么小,不知道离了她到底怎么样了。
王氏感叹道:“你回京看望他们就好了。”犹豫了一下,她方才说道:“我婆婆说得对,你别一味地躲在这里,须知你们越是躲着,世人越是看不起你们,他强你弱,你强他就弱,天长日久,名声总能转圜,到时候庆国公府就不会阻止她们母子母女相见。”
方若云哽咽地点了点头,为了她的两个孩子,她也不能放任自己的名声一直这么糟糕下去,她不求像文慧娘那般闻达于后人,只求让世人记住她方若云是独一无二的,哪怕她是威远侯府出来的姑娘!
临近午时,双方分别,红叶和王氏抱着珊姐儿回庄,一行人吃过午饭之后,就启程回京。
孩子们午后容易打瞌睡,是以最开始的路段,他们都在马车里睡着了,红叶闭着眼也在假寐休息,其实她的神识已经放出去很远,在山林间游荡,还救了一个不小心从悬崖掉下去的猎户。
后面一辆马车里,王氏正与贾政说话,她并未照搬婆婆的话,只是说婆婆安慰方家女子,让她们振作起来。
贾政点了点头:“母亲是好心,方家女若是能振作起来,自然是一件好事。”
王氏有心想与贾政探讨一番,但是发现婆婆那些话不能说与贾政听,于是她就只好泄气地闭嘴了。
其实她心底有一个隐隐约约的猜想,婆婆选什么地方不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