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会立即射来支援的箭矢。可是亚基军明明是趁着黑夜展开的进攻,就算利贝拉自己离得远了也看不清己方部队的运动,第尔斯军又是从何得知自己进攻的方向的呢?
很快利贝拉就现了其中的奥妙,因为他现了在这四座堡垒后面的德班斯有一绿两红三点奇怪的亮光。这亮光并非是从德班斯城内出的,而是浮现在空中的。武将的本能告诉利贝拉正是那三盏灯指引了方向。为了应证自己的判断,利贝拉派出了一股兵力去进攻另外一座堡垒,果然那三盏灯光也转变了方向,那盏绿色的灯指向了他所攻击的堡垒方向,随即大量的箭雨便射向了绿灯所指的方向。
糟糕!对方能准确掌握己方的动向!那盏绿灯和两盏红灯正好指出了亚基军主攻的方向,虽然利贝拉不明白这种浮在空中的灯是什么东西,但自己的意图已经完全暴露在敌军的监控之中了!如果这么说起来,对方这四座堡垒明显只是一个幌子,目的就在于阻挡己方从正面进攻德班斯并且消耗亚基军的攻击动能。如果对方做了如此充分的准备,也就意味着自己突袭德班斯的意图早就被对方所掌握,那么自己要是冒险绕过这四座堡垒直接进攻德班斯的话,恐怕会遭到早已埋伏好的第尔斯军主力的反击了。自己之所以还没遭到对方攻击,恐怕是因为对方的兵力还不够充沛。也无法判断自己率领的这五千人是不是全部兵力,因而不敢在黑夜中冒险行动的缘故吧。
从这一刻开始,利贝拉已经萌生撤兵的意图。
利贝拉的预测与事实相差甚远,因为他没有想到魏松在这里摆了一个阵。亚基军会趁着黑夜来进攻这一点早在魏松的预料之中,但是他却并没有配置兵力埋伏在这四座堡垒的后方,因为大军行动的消息很容易被对方所察觉,尤其是在己方的主力已经潜行突袭阿卜杜斯防线的时候。一旦被亚基人察觉德班斯附近已经有了第尔斯军防守而撤回的话。那么第尔斯军主力就有危险了。
因此魏松只在每个堡垒配置了一千人,却配备了强大的武将阵容,达拉,扎兰,塔塔尔,吉姆达四位大将分别驻守于此,为了不违反德班斯的自治原则。魏松仅仅带着拥有夜视能力的赛纳斯和情报主管雅莫。三人进驻德班斯城,操作三盏绢之国的孔明灯为四个堡垒指引亚基军的进攻方向。
魏松会这么冒险。就是为了让亚基军察觉到还有机可乘,在进军和退兵之间犹豫不决,从而达到为李天昊率领的主力争取时间的目的。
利贝拉当时已经有了退兵之心,可是结果他还是没有退成。这或许是上天刻意的安排吧。就在他准备撤军的时候,鹫斯和比乌斯带着后续部队赶到了战场。
三人交换了意见以后,利贝拉接受了鹫斯的建议——无论如何至少要等到天亮,查明对方的虚实以后再做决定。否则万一敌军只是边防部队察觉到了情况,并没有后续的大军赶到的话,亚基军可能坐失良机,失去夺取德班斯的时机。
等到第二天的清晨到来时,亚基军才觉自己辛苦拼杀一夜的敌人竟然只有不到四千人!以亚基军的实力进攻这四座并不完善的堡垒并非难事,而且在德班斯无兵防守的状况下,亚基军完全可以绕过这四座堡垒直接进攻德班斯。
利贝拉不禁后悔自己昨夜太过谨慎白白浪费了时间,当即下令全军展开进攻,以最快度攻陷德班斯。
然而时间已经太晚了,就在此时有士兵来报:“大人,贼军!贼军的援兵出现了!”
利贝拉急忙定睛观看,只见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敌军的影子。那正是由葛尔那斯率领的一万名步兵赶到了战场。
葛尔那斯会及时赶到,那当然是因为魏松的命令。之前葛尔那斯的部队一直在距离德班斯三天的路程上待命,亚基军出动以后,消息传到魏松耳朵里的同时,也被送到了葛尔那斯的手中。葛尔那斯当即点齐部队朝德班斯进,仅仅比亚基军晚了半天的时间及时到达战场。
这下局势变得微妙起来了,亚基军对于第尔斯军有四比一的优势,而且第尔斯军并没有进入德班斯,而是在德班斯城前面摆开阵势。如果要进行野战的话,亚基军并非没有胜算,一旦击破了这些敌军,那么攻陷德班斯还是有希望的。可是那四座堡垒却横亘在两军之间,在作战中会给亚基军造成很大的麻烦。现在的局面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利贝拉看了看对方的阵容,忽然想到了什么,猛地回过头来看着鹫斯和比乌斯,三人同时大声叫道:“不好!后方有失!”
三位亚基将军突然明白过来了,第尔斯军如果不是早已洞悉己方意图是不可能整备如此规模的大军迅赶到战场的,可是既然他们已经知道亚基军的行动,却仅仅派了一万士兵赶来战场,在可以调动十万兵马的前提下却只派出这么点兵力,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企图把亚基军拖在德班斯城下,那么他们的目标只能是一个,那就是自己空虚的后方——阿卜杜斯防线!
如果在前一天晚上亚基军就选择撤退的话,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魏松掌握的军队根本不足以起有效的追击。然而现在的情况却不同了,有了一万援军以后,亚基军再想要从敌前撤退就变得困难重重。要不是利贝拉和鹫斯切实的指挥的话,亚基军很可能在这次撤军的途中遭到重大损失。即使如此这次的撤军仍然不轻松,魏松的追兵连续起了数十次攻击,虽然没能给亚基军造成大的伤亡,却拖慢了亚基军回撤的度。
在撤退的途中利贝拉得到新的噩耗,弗兰克的八千雇佣兵遭到了敌军的突袭,大败溃走。随即穆勒的骑兵也加入到攻击的序列中,他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不断袭扰亚基军,使得亚基军白天难以行军,晚上无法休息,却根本不与亚基军硬拼。
第尔斯军越是如此,利贝拉越是急于赶回阿卜杜斯,因为他心里很清楚第尔斯军所作所为就是拖住自己的脚步。原本用五天就赶到了德班斯,现在的回撤过程却用了整整八天,而这八天之内,亚基军掉队的人马达到了七千人之巨。
好不容易利贝拉率领着亚基军回到了阿卜杜斯防线,可是展现在他眼前的景象比他预想的更加糟糕,阿卜杜斯防线已经被李天昊撕得支离破碎。未完待续。
第六十九章 七 瓦解()
李天昊带着海克托尔,阿戈巴尔,祖卡尔,渥德,率领着三万精锐步兵从水路潜行到了阿卜杜斯防线边上。之所以没有动员更大规模的部队,那是因为阿斯旺达的全部可用船只的最大装载量只有三万而已,而且李天昊必须冒着缺少粮食补给的危险进攻亚基军精心布置的防线。
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潜行到亚基军的眼皮底子下而没被现,这主要得益于李天昊出色的统率能力和对水文以及船只的掌控能力,也得益于雅莫背后默默的支持。然而这还不是这次行动中最困难的部分,因为即使利贝拉率领着四万大军出击,阿卜杜斯防线上还是有着进六万大军驻守,李天昊唯一的机会就在于行动的突然性,在局部营造绝对优势撕破阿卜杜斯防线。
在兵力的实际运用上李天昊的运作堪称杰作,三万大军起攻势时他面对的亚基军根本没有防备,在第尔斯军的袭击下亚基军乱作一团,无法形成合理的守备形势,而李天昊则趁机将这种混乱扩大化。
为了赢得宝贵的时间,李天昊此次亲自上阵,他身先士卒爬上亚基军的防御工事,用手中的短斧和战锤硬生生的杀出一条染血的道路来。
这是李天昊起兵以来第一次抛弃擅长的长戟和长剑转而使用短兵格斗的器械,可是他的攻势之猛烈就连第尔斯军中以怪力勇猛著称的阿戈巴尔也为止惊叹不已。天生神力的李天昊将战锤和短斧挥舞如风,所到之处只有被砸烂的头颅和断裂的肢体,惨叫声连绵不断,组成了一让人不忍促听的乐曲。阿戈巴尔,渥德,祖卡尔三位努比亚勇士紧随其后为这乐曲加上猛烈而短促的重音。这可怕的死亡四重奏在亚基军士兵看来简直就像是地狱之门在面前被打开了一样,他们除了死在这四人的手上之外就只能翻身跳出工事,冒着摔断腿的危险求得一线生机。
第一处据点很快变陷落了,李天昊马不停蹄的继续展开自己的部队。海克托尔则带领着分队与李天昊的本队巧妙配合,不断在亚基军的痛处插下难以忍受的一刀。
开战仅仅半天,阿卜杜斯防线位于难罗河西岸沿岸的三道防线就全数陷落。但是李天昊并没有继续向西推进,因为他敏锐的察觉到了既然自己的突袭已经暴露,那么亚基军必定会迅集结朝自己反扑,与其向西边进攻和亚基军面对面硬拼,倒不如反其道而行之。李天昊留下一部兵力由祖卡尔率领原地坚守。自己则带着主力从阿卜杜斯北部绕击。
正当亚基军组织力量反扑的时候,李天昊已经绕到了他们的背后向那一段的防线展开了攻击。原本由于利贝拉的出击,阿卜杜斯的防守兵力就略显不足,加上这次的集结兵力,使得其防线更加空虚,因此李天昊的第二次突袭反而比前一次还来的轻松一些。之后李天昊的部队就像一只兔子一样在阿卜杜斯防线上连续跳跃性攻击,将阿卜杜斯防线西岸段撕得支离破碎。亚基军被他的战法搞得晕头转向。甚至有人产生了这是遭到了十万大军的全面攻击的错觉。亚基军吃的最大的亏就在于最高指挥官缺席。使得他们无法及时掌握住整体战况,因而整条防线变得尾不能相顾。六万大军被李天昊的三万士兵玩弄于股掌之间。在利贝拉回到阿卜杜斯防线时,亚基军已经产生了一万一千人的伤亡,更有过一万人已经放弃防线向北部撤退,整条西部防线已经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只有阿卜杜斯城还保存完好,其余地段基本都处于被第尔斯军分割包围的状态了。
驱散在阿卜杜斯城周边的第尔斯军游击部队后,利贝拉终于得以回到城中,然而此时他的心情与出击前实在是天壤之别:半个月前他从这里出时阿卜杜斯防线还固若金汤。完整无缺,可现在西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这样的局面下除了城中的驻军外其他部队基本已经处于消息断绝的境地,利贝拉就算想要恢复指挥系统也已经不可能了,第尔斯军很快就会将其各个击破,然后围攻阿卜杜斯城。凭借着阿卜杜斯城的坚固和利贝拉等三位将军指挥,即使坚守个一年半载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问题在于这样坚守究竟还有没有意义。西线防御的崩溃势必会同样影响到东线,根据目前的态势来看第尔斯军并未用尽全力,如果战事处于胶着状态的话,第尔斯军就有足够的兵力去击破难罗河东岸的防线,而困守孤城的自己将无法给东线的友军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最终利贝拉把鹫斯和比乌斯叫道了面前,使劲抓了抓头后说道:“我们撤。”
鹫斯和比乌斯犹豫了一下,也都点了点头,他们的考量和利贝拉也相差无几,无须把话全都挑明了。比乌斯只问了一句:“今后我们该如何阻止贼军的侵略?”
利贝拉听了这句话不禁心头一阵苦楚,比乌斯的话问得虽然简单,其实却包含着对整个国家的忧虑。阿卜杜斯是一个战略重点,一旦这里失守,那么在都艾希提顿和前线之间已经没有可以依靠的屏障了。第尔斯军可以长驱直入杀奔都,无论亚基军在哪里组织防御,对方都可以轻松的绕过,而且就目前亚基的兵力而言,要组织完善的防御已经变得捉襟见肘了。今后该如何制止第尔斯军的进攻连他自己也想不出来,又该怎么回答比乌斯呢。
结果还是比乌斯先开了口:“子爵大人,在下认为为今之计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尽快招募新兵,同时向阿鲁巴尼亚和弗兰克借兵相助,尽快寻求收复阿卜杜斯沿线才行。可是在此之前,必须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因此坚守阿卜杜斯城是非常必要的一步,只要阿卜杜斯城还在我们亚基手中,贼军就不敢朝艾希提顿全力进攻。所以在下请求留在这里坚守,为亚基争取到必要的时间。”
“不可,我怎能把比乌斯大人留在这里?”
比乌斯笑了笑道:“在下已经老了,自上次战败以后之所以还苟延残喘至今,只是为了亚基寻求胜利的机会而已。如今国势已经到了如此危急的时刻,就让我这将死之人来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吧。两位,亚基的未来就拜托你们了。”
利贝拉还要反对,鹫斯在一旁拉住了他的手臂摇了摇头。利贝拉看见鹫斯的眼中含着眼泪,可是眼神却无比坚定。利贝拉心里也明白比乌斯决心已定,只得慢慢的点了点头:“请比乌斯大人奋战!”
不久之后,利贝拉向东岸的部队布了全体撤退的命令,然后带领着两万五千人马朝北部撤退。只留下了比乌斯和八千士兵留守阿卜杜斯城。
经过此战以后,亚基军已经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唯一的战力就是利贝拉从阿卜杜斯防线撤回来的大约四万名士兵。而第尔斯军何时会朝亚基起全面攻击,则完全取决于阿卜杜斯城内坚守的比乌斯能支撑多久。未完待续。
第七十章 一 长安城巡街役卒()
绢之国的都长安。
在这座大最庞大的城市里容纳了近百万人口,这是整个绢之国最繁华的地方,街道上各类商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人们身上穿着的服饰也比其他地方鲜艳华贵,人们的脸上都浮现着隐隐的笑容。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拥有好心情,眼下漫步在街道上的一个人就是其中一例。此人看上去相当年轻,最多不过二十岁上下,身材不算高大,体格只要再雄壮一点就可以算得上魁梧的程度,眉清目秀的脸庞生得很是俊俏,如果不是长年曝露在阳光下而使得他的皮肤略微黑了点的话,恐怕会吸引不少女性的青睐。从装束来看就能明白他是衙门里的役卒,只是常人做梦也想不到这个年轻人就是征讨高丽战争中的大功臣,现领着正六品上俸禄,威远将军王汉新。
虽然王汉新的官位是威远将军,可目前的职务却是一介小小的长安巡街役卒,几乎和平民无异。这都是因为在征伐高丽胜利后他为泄私愤竟然带兵袭击了已经投降的高丽王室,将高丽王室成员斩尽杀绝,从而触犯了皇命,如果不是当今皇帝刘龑实在爱惜他的才干,恐怕早就将他斩示众了。
不过死罪虽免,活罪却难逃,在被押送回长安以后王汉新接受了威远将军的封号,同时也得到了皇帝的责罚,就是命他来做这个巡街役卒。
刘龑的本意是借此机会好好消磨一下王汉新心中的暴戾之气,让他今后学会按照道义礼法行事。可是王汉新对于这个安排倒并不耿耿于怀,事实上对他来说最大的折磨是不能继续与高丽的残存实力作战。如果没有仗可打了的话,那么他情愿重新做回他的猎户老本行,因此这个役卒的身份对他而言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应。
反倒是另外一件事让王汉新感到不舒服,那是因为他还有个毛病,那就是不喜欢热闹。这一点上他和长安这座繁华城市颇为格格不入,所以他每次上街巡查时总是高兴不起来。
要说起他的这份工作来倒也算是干得挺顺利。他的身份除了顶头上司以外没有任何人知道,只是同事们很快就现长官对于这位新同事的态度与众不同,因而也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