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锦医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锦医卫-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哎呦,这可使不得,这都我们分内的。”邢捕头一瞅那一把碎银子,也有小50两,也不算个小数目了。

    “矫情!让你收下就收下,也不光是给你,还有弟兄们的不是?”张阳豪气地说,白芷在一旁看着倒是撇了撇嘴,心里想着,以后不能让这人身上多带银子,不然多少钱都扛不住他造的。

    然而转完这个念头,白芷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是站在什么角度上考虑的问题,脸上一阵脸红,倒是让一旁的苏儿一阵奇怪。

    “行,那就谢张大人赏了,还不赶紧谢张大人。”邢捕头一看人家真心给,这才上前双手接过了银子,然后还不忘转头跟手下说。

    “行了行了,都是自家兄弟,以后还有仰仗之处,就不必客气了。”张阳笑着摆了摆手说。

    张阳的这做派倒是不惹人讨厌,邢捕头又与他客气了几句之后,便带着几个手下匆匆离去。

    这一会儿功夫,茶楼的伙计们已经把一片狼藉的地方给收拾了干净。

    期间,茶楼掌柜的又来请了几次,被张阳赶走后,台上的红娘便就又开始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只不过之后茶奉伙计端上来的茶水点心明显高了好几个档次。

    至于茶楼里的其它客人,天津人最爱看热闹,这个小插曲过后,茶楼里的人非但没少,人反而更多了,不少人倒是抱着看一会儿的“第二本儿”来的。

    “这位兄台面对兴济张家也敢于仗义执言,兄台的胆识及风采气度实在让人心折,在下杨慎,表字用修,不知道是否有荣幸以茶代酒,敬兄台一杯?”张阳刚准备招呼坐到一旁的白芷几个坐回来,又一个声音从楼梯口那里传来,一看,正是刚才“抢”了小朱子夺花灯机会的杨慎,他正满脸微笑,拿着一个茶杯向张阳走来。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一直是张阳的行事作风。

    看见杨慎如此客气,张阳也没说的,赶紧拿着茶杯站起身来:“杨兄客气了,小弟张阳,张飞的张,当阳桥的阳,不过是个莽撞人而已,当不得兄台如此夸奖。”

    其实,杨慎对于张阳的评价倒确实过高了,首先,张阳并不知道兴济张家到底是哪根葱,自然无知者无畏;其次,朱寿不以为然的态度让张阳形成了误判,认为那张家连朱寿家的家底都比不过,到时候天塌下来自然有朱寿这个“高个儿”顶着

    大概,如果张阳真的知道了兴济张家所代表的意义,即便他刚才仍然敢仗义出手,估计这会儿也不会如此之从容不迫,还敢在此逗留喝茶了。

    “杨兄,你可别听这张阳的,别看他年纪轻轻,据说可有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可惜小女子一直无缘得见。小女子今天也借花献佛,来敬张神医一杯。”跟在杨慎后面下来的自然是宜兴大长公主的孙女马淑。

    “哦?!原来张兄还是杏林圣手,失敬失敬!”杨慎一脸惊讶,原本他以为张阳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公子哥罢了,不过看他打了张家兄弟,而且确实卖相很好,所以才心血来潮,下来与张阳认识认识,到没想到,这人竟然还入了眼高于顶的马淑的“法眼”,有神医之称,不禁又对眼前这个张阳多了几分兴趣。

    要知道,自古文人里面便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就连杨慎的父亲杨廷和,闲暇的时候也喜欢研究研究一些养生的医书。

    “不过祖传了几手外科手段罢了,算不上什么神医,杨兄也别站在这儿了,请坐请坐。”张阳打了个哈哈,转移话题,让着杨慎两人坐下。

    “咳咳你们聊,我们俩去找刘姐姐她们几个坐,你们聊,你们聊。”一旁的朱寿看见杨慎坐了下来,赶紧哑着嗓子插话,然后拉起罗祥就坐到了另一边的空桌上。

    “这个?这位小弟――?”杨慎看着带着孙悟空面具离开的朱寿,用疑问的目光看向张阳。

    “哈哈这是我一小弟,生性好诙谐,不必管他。来来来,喝茶,喝茶。”张阳对于朱寿的做法,心中已经有了些眉目,因此帮他“打了个掩护”。

    在他看来,这位姓朱的小公子无疑是位逃家出游的顽皮少年,他肯定与这杨慎与马淑其中之一熟识,怕被认出来,让家人找回责难,这才藏头露尾罢了。

    张阳推测,如果朱寿与杨慎熟识,那他家里必定是官宦人家;而如果与马淑熟识,则必定是皇亲国戚――然而张阳却没有想到,如果这朱寿与这两人都相熟,那他的身份又会有何种答案。

    “听张兄口音,似京城人士,又似不是,不知张兄你仙乡何处啊?”杨慎有点好奇地问张阳。

    “我家从宋末便避居海外,远迁到扶桑再往东边的一片大陆,并在那里繁衍生息,不久之前,我才漂洋过海,回到咱们大明的。”张阳又把他那套海归说辞拿了出来。

    “哦?比扶桑还要往东的地方也有一片大陆?那里方圆几何?风物如何?”杨慎虽然学富五车,但也从没有听说过扶桑往东还有大陆的事情。

    “那里的地方也很大,至少有大明的四五倍大小,基本还处于蛮荒阶段,自然没有我大明文明鼎盛。”张阳摆了摆手说,虽然几百年后,那片大陆会孕育一个世界最鼎盛的国家,但如今却确确实实是个蛮荒之地。

    “哦?!竟有如此之大的土地?那为何我之前从没有听说有人自那片大陆而来?”杨慎对张阳的说法实在不敢相信。

    “原因很简单,我们大明与那片大陆之间隔着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洋,乘船即便顺风顺水,也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别说那边的人过不来,就是我们大明的人想要过去也不容易。”张阳解释说。

    “哦?那张兄又是如何归来的呢?你又是所乘何船呢?”杨慎一下子就听出了张阳话中的漏洞。

    “也是几番波折吧,我先乘船至一个名为澳洲的大岛,这个大岛的位置在我们大明与那片新大陆之间,然后之后的航程,便有一系列的岛屿,可供我们的中停,可以一直到达爪哇一带。原本这样我们可以顺利到达大明,只可惜,在其中一个岛上补给时,我们的船队卷入了当地人的部落之争,我们的大船都被毁了,而我也是乘坐一条小船逃出来的。后来再海上漂流了一段时间,幸运地遇上了大明的商船,才被带了回来”张阳一边唏嘘,一边说,以张阳领先500年的见识,再配合上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经历,自然让没有大洋航海经历的杨慎,仿佛看加勒比海盗一般,目眩神迷。

    而且杨慎除了对张阳所说的那片大陆的好奇之外,还很有针对性地追问了那片大陆上还有什么国家,那里生活的人有什么生活习惯,那里的文明发展程度如何,军队实力与大明相比如何,有何等矿藏作物

    原本张阳还想简单一说,敷衍过去,可是奈何杨慎比朱寿还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只能让张阳最后索性越说越多,哪里还管得着是否会改变历史了。

    还好,这些也都难不住张阳,美洲大陆本身也不是张阳杜撰出来,而是真实存在的,自然忽悠的杨慎一愣一愣,不一会儿便听得入迷,对张阳的经历深信不疑了。

    就连一旁的马淑都屏气凝神听着张阳的叙述,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by:dad856|30394|9350792 ……》

54章 虎头蛇尾()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张兄身上,这句话真是得到了最佳的印证,实在是让杨某我大开眼界,实在是没想到张兄的故事竟然如此传奇!这茶馆里无法谈的尽兴,有机会,一定要再到张兄府上,秉烛夜谈,详细听张兄解说,定要将张兄这份经历著书立说,让我们大明的士人也都能够了解到海外还有如此之多的神奇地方。”一直听张阳说完,杨慎才常常出了一口气,面带向往之色地与张阳说,“想当年,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一定也与张兄你有同样的经历与见识,实在是让我辈这些整日拘于斗室之中的书呆们向往不已啊。”

    “杨兄你实在谦虚了,杨兄的学问才令人艳羡。若是杨兄以后有机会来找我,我自然会将自己在海外这些年的所见所闻都告知杨兄。”张阳笑着说,对于他来说,这些简单的地理知识不过是常识罢了,没想到却能够如此吸引杨慎这种大明最顶尖的读书人。

    “一定一定,只是不知道张兄如今下榻何处?”杨慎一脸认真地向张阳询问,看来他刚才所说的要登门拜访,倒不是客套话。

    “我如今就住在城南的白记药铺,具体位置,想必马小姐你必定清楚。”张阳笑着看向一旁一直微笑不语的马淑。

    马淑见张阳把话引向她,也只是笑着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原以为张公子不过是医术通神,想不到,见识也是这般的广博。恰巧,明日我们要在浣俗亭举行诗会,不知道,张公子是否愿意光临呢?到时候,想必张公子你的经历,一定会在诗会上大放异彩的。”

    “对对对,我也有几个在这里新结识的友人介绍给张兄弟,而且,浣俗亭的主人,汪大人也是个秒人,想必也会与张兄弟你一见如故的。”杨慎也高兴地附和道。

    “呃还俗?诗会?!这个作诗这个我的确不太在行,而且,最近我手头上还有个病人要照顾实在是不太方便”张阳一听作诗,立马头大,这不是让他难堪吗?

    “所谓诗会,也不过是个名头,大家在一起唱和作乐,赏赏风景,饮酒弹琴,说说近日见闻,就算没有新作,吟几首古人的名篇也是无碍的。”杨慎摆了摆手说。

    “既然张公子无意,那也不必强求,而且我们这诗会每月十五总要举行一次,以后总会有机会让张公子来参加的”马淑自然能看出张阳的推辞不是客气,而是真不想去,自然也再不强求。

    “这”杨慎还想再说。

    “爷,这位爷!不好了,您快出去看看吧,张小侯爷已经带人来,里三层、外三层地把敝茶馆给团团围住了”张阳几人正说着话,茶馆的掌柜便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而这掌柜的话音未落,刚才狼狈而回的张宗说和头上包着厚厚白纱的张宗谭已经带着十几个人冲了进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漆着红漆的大木棒子。

    “好小子!胆儿真肥!竟然还敢在这里坐着,好!孩儿们,看准了那个小白脸儿,给我打!打死打伤不论,都有爷我给兜着,打得好了,爷还看赏!谁敢拦着,也都给我往死里打!”那张宗谭冲进来,一眼就看到了老神在在坐在那里的张阳,心中一阵高兴,指着张阳就对手下发号施令。

    “张兄稍安勿躁,看那张宗谭敢打我不!”杨慎一按要站起来的张阳,却抢先站了起来,指着那张宗说大声说道,“张宗谭,你好大的火气!看你敢打杨某不?!”

    “草!你姓杨的算哪根葱?!都给我上!多管闲事的照打不误!”张宗谭确实不认识杨慎,伸手一指,便让手下一涌而上。

    “(#‵′)凸!杨兄,你别趟这淌浑水,我倒要看看,在这光天化日之下,这什么张家真敢无法无天不成?”张阳嘴上说得慷慨激昂,眼神却在示意邻桌的白芷几个赶紧躲起来。

    “张宗谭,你还认识我吗?!”坐在那里的马淑也发话了。

    刚才注意力一直都集中在张阳身上的张宗谭这才看见侧着坐在那里的马淑。

    “宗谭!住手!”跟在后面进来的张宗说大声喊道。

    他一进来就看清张阳身边还坐着其他人,不消说宜兴大长公主府的马淑,就是站起来的这个人,张宗说显然也认识。

    人的名树的影,杨慎的神童大名,整个大明不知道的真没有几个,更何况,这杨慎的老爹杨廷和,如今更是大明文人集团的领袖,如今虽说内阁首辅仍然是李东阳,可是因为刘瑾的原因,杨廷和的号召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李东阳。

    看到这杨慎,张宗说一阵头皮发麻。

    要知道自己的老爹跟一个年轻的文官李梦阳作对尚且没有讨到好处去,如今自己却要跟杨慎这个来头比李梦阳还要大上许多的杨慎斗,那不是捅马蜂窝是什么?到时候估计连自己老爹都罩不住自己。

    虽然想到这里,但是张宗说却不能就这样软下去,硬着头皮对杨慎说:“杨慎!今天的事情不关你事!是我弟弟与那小子的私事,你不要掺和!”

    “哼!这是杨某我的好友,你要找他麻烦,岂不是就要找我麻烦?!怎么又会不关我事?”杨慎毫不退让地说道。

    “你!你可别不知好歹!!”张宗说气的身上直哆嗦,而一旁的张宗谭则看着自己的哥哥,一时也没了主意。

    “张家两位哥哥,且消消气,不过都是些年轻人的意气之争,平白让旁人看着我们的笑话去。不如看在小妹我的面子上,此事先且搁下,等改日小妹我另寻他处设宴做东,定要让诸位化干戈为玉帛,如何?”马淑看见杨慎与张宗说要闹僵,这才站出来说和。

    马淑的祖母宜兴大长公主是明英宗的女儿,宪宗的妹妹,孝宗的姑姑,正德皇帝的姑奶奶,而张宗说的父亲是当今正德皇帝的舅舅,他们几人跟正德皇帝都算是平辈,只论长幼。

    “哥?”看马淑这么说,张宗谭很不忿地看向自己的哥哥张宗说。

    “哼!”张宗说看见杨慎今天硬要出头,自然不能真的连这杨慎也打了,更何况,马淑也在一旁,如今马淑也给了他台阶下,他再不就坡下驴,倒才真是不知好歹了,“今天看在妹子你的面子上,我就放这小子一马!小子,你给我好好记着!这事不算完!走!!”

    “哥!就这么算了——?!”张宗谭心有不甘,要知道刚才张阳打得人可是他。

    “哼!你要愿意在这儿呆着,便在这儿呆着!走!”张宗说一脸晦气地转身向门外走去,今天他的脸可真是丢到姥姥家去了,真是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多呆。

    看着自家兄长离去的背影,张宗谭也没了办法,只能一咬牙一跺脚,狠狠地看了还坐在那里老神在在的张阳一眼,才转身离去。

    “真是多谢杨兄,帮我摆平这种烂事。”看到张家两兄弟再次离去,张阳赶紧站起来向杨慎道谢。

    “不必客气,举手之劳罢了,别说今天与张兄你一见如故,就算是萍水相逢,杨某我也看不得张宗说那仗势欺人之徒横行霸道。”杨慎笑着摆了摆手,并不以为意。

    一旁的马淑却深深地看了张阳一眼,她倒是觉得就算杨慎不出头相助,大概那张宗说草包兄弟俩也讨不了好处去。

    不过张阳并没有明说,自然马淑也没有跟张阳的那种交情可以开口去问。

    “杨家哥哥,这戏也唱完了,不如我们先去其它地方?小妹我与一些姐妹还有相约。你跟张兄弟以后有的是见面的机会,也不急于这一时。”马淑提醒杨慎道。

    “对对对,我也不打扰张兄与朋友相聚了,在下这就告辞了!杨某我还要在天津卫盘桓些日子,改天定当登门拜访张兄。”杨慎听马淑这么说,赶紧起身向张阳拱手告辞。

    “杨兄若来,敝处真是蓬荜生辉,到时定当扫榻相迎。”张阳也赶紧再站起来与他客气道。

    “呼这个掉书袋终于走了,最烦他这样的满嘴之乎者也,客气来客气去的酸儒了。”看见杨慎他们离开,朱寿这才摘下面具,跑了过来。

    “不说他了,既然戏也唱完了,我们也走吧?还有很多地方可以逛呢。”张阳虽说挺喜欢杨慎这人,不过跟他一起那么客气地说话,也有点不习惯,佯装摸了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