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民间的义士,遭遇侮辱,尚且会掷出手里的刀剑,与侮辱他的人决斗。
何况朝廷大臣,天子近臣?
而张越一向的行为和作风,更让这一切显得顺理成章。
睚眦必报张蚩尤,若是忽然宽宏大量起来,反而会有问题。
故而,卫皇后只是想了想,就点头道:“此理所当然之事,本宫没有意见……”
“只要能保那不肖子一条性命,让本宫不至于将来无颜见大将军与平阳主于九泉之下,一切皆按侍中意愿……”
张越听着,深深鞠躬,拜道:“皇后深明大义,微臣感佩!”
他最怕的就是卫皇后护犊子,而且是拼命护犊子。
那就麻烦了。
得罪卫皇后,对他不利。
但不惩治卫伉,让人知道他的厉害,自己又念头不通达。
现在好了!
有了卫皇后的首肯,那卫伉是圆是扁,就随自己的心意了。
“是本宫未能教育好子侄……”卫皇后却是愧疚无比,对张越谢道:“连累爱卿,还要受此委屈……”
“皇后言重,臣子没有委屈不委屈的……”
“臣只愿尽心竭力,效忠天子,辅佐太孙,建小康之世,开太平之序……”张越连忙拜道:“可不敢当皇后如此重礼!”
这让卫皇后听着,更添愧疚。
多好的年轻人啊!
卫伉那个混账,到底是多不懂事?
连这样的好臣子,也要下手!
只是这样想着,卫皇后就已经决定,无论天子和张越对卫伉做出何种惩罚,只要不危及其性命,那她就不管。
那纨绔子,也是时候吃点苦头了!
第八百一十六节 纠结的韩说()
送走张越后,卫皇后就召来淳于养,问道:“那不肖子如今如何了?”
“回禀皇后陛下……”淳于养尴尬的道:“长平侯淋了雨,又因久跪,体力不支,昏厥在地,迄今未醒!”
卫皇后听着,脸色恼怒,深感羞愧,骂道:“竖子!吾家脸面为汝丧尽矣!”
就淋了点雨,跪了几个时辰就昏厥?
老卫家的祖坟已经暴跳如雷。
茂陵的卫青墓,怕是棺材都要压不住了!
想当年,从兄大将军长平烈候何等英雄人物啊?
河南一役,率军急行军三天三夜,抢走匈奴人反应过来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奇袭梓岭,梁北河,一战而下高阙,全歼匈奴河套之敌,阵斩数千,俘虏缴获数百万牲畜。
而在整个战役过程中,卫青每天只睡一个时辰,甚至连续数日不合眼,纵然身中敌矢,依然面不改色,与左右将官谈笑风生。
哪怕是幼弟卫广,亦是当世豪杰。
其率军平定西南夷时,不惧艰难险阻,带着大军,翻山越岭,直趋数千里,深入西南腹地,诛叛汉且兰王而归。
哪成想,第二代就堕落至斯。
这传出去,天下人还不笑死?
踱了跺脚,卫皇后板着脸道:“带本宫去看看这不肖子……”
“诺!”淳于养恭身领命,心中却不免吐槽自己的女主人,总是对亲戚话冷心热,即使再怎么痛恨,却总是无法狠下心肠。
………………………………
此时的长安气氛,陡然紧张了起来。
执金吾缇骑四出,直扑长安各闾里,一位位曾经靠着方术、炼丹术甚至是神仙传闻而受赏富贵起来的术士方士,瞬间倒了血霉。
无论他们曾经多么威风,不管他们从前如何炫酷。
在执金吾的缇骑面前,皆如蝼蚁。
只是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有上百名方士、术士被捕。
很多人甚至没有经过审讯,就被灌下毒酒,然后用个凉席一卷,丢去了乱葬岗。
这样的场面,看的很多星相家与易学家,心惊肉跳,胆颤不已。
好在,执金吾似乎只抓方士、术士。
而对这些给百姓、贵族士大夫们推算运程,测定风水的人,视而不见。
这让人在庆幸之余,也不免好奇起来。
星相家和易学家,都是神通广大之人。
很多人甚至兼职了小说家这样有前途的事业。
故而,很快,他们就打探清楚了。
然后,全长安城都知道了,候神使者公孙卿谋大逆被捕,让天子迁怒方士术士的事情。
但……
有些胆大包天的家伙,却忍不住在自己的私人笔记和小说之中,记下了些晦涩不明的段子与故事。
很多年后,这些人的笔记,被人发现,然后改了改,就写到另外一本书里。
又过了很多年,此人的著作,被人发现,成为了研究汉史的重要依据。
特别是记录的那些有趣故事和小段子,让无数史学家着迷,疯癫。
纷纷猜测,其中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如今长安城内,还没有人有这个心情去写些大逆不道的胡言乱语。
因为,人们赫然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事情——执金吾抓光了全城的所有方士术士。
无论他是声名显赫的大方士,还是靠着愚弄愚夫愚妇的小骗子。
这种定点清除和定向清扫能力,令人心惊肉跳,又叹为观止。
在恐惧中,人们发现,似乎要变天了。
从前兴盛的方士术士,好像成为了危险职业。
于是,重压下,一些本来有志于此的年轻人,纷纷转职。
属于方仙道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
在这长安城的纷纷扰扰之中,张越来到了建章宫宫阙下。
刚好,迎面碰上了正要出宫的丞相刘屈氂与光禄勋韩说。
张越一楞,随即上前见礼,拱手拜道:“下官拜见丞相,拜见光禄勋……”
刘屈氂和韩说却都是一脸傲娇,表情别扭。
今天刘屈氂发现了一个真相——貌似在天子心里,自己这个丞相的地位,远远不如这个年轻的侍中官。
这让他很不服气。
凭什么吗?
会养生,很了不起吗?
刘屈氂已经打算,将自己的一个儿子,送去一位在长安城中颇有名气的黄老名宿家中学习。
只求其能学到这张子重的皮毛,他就心满意足。
韩说别扭的原因,则是他知道了自己的那个傻儿子做的事情了。
讲道理,韩说其实觉得,韩兴那个傻货,其实是做对了的。
但心里面,却总是不舒服。
特别是见着张越本人的时候,更加如此。
“侍中欲面圣?”刘屈氂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对张越问道。
“不敢瞒丞相,下官正是要去面圣……”张越笑着答道。
刘屈氂看着张越的笑脸,心里面越加不舒服了。
哪怕是他这个丞相,想见天子,也需要提前预约,请求觐见,得到批准后才能入宫。
但这个年轻人,却是仗着侍中官的身份,将这皇宫大内,当成了游乐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偏偏每次天子都非常欢迎,非常开心。
尤其是今天,刘屈氂亲眼见证了天子为了他的事情,大开杀戒。
连曾经最信任和喜欢的方士、术士,也是毫不留情。
这让刘屈氂有些哀怨,感觉心冷。
因为他知道,假如自己有事,天子绝对不会这样维护和保护自己。
带着这样的念头,刘屈氂讪讪的道:“好叫侍中知晓,陛下今日脾气不是很好,侍中不如改日再来?”
张越笑道:“有劳丞相关爱……只是,下官有要事求见……”
“陛下脾气嘛……”张越眨着眼睛,道:“下官还是有些信心,可以让龙颜一悦的……”
现在,对于当今天子,张越已经摸清楚了他的脾气了。
假如这位陛下心情不好,那就给他做顿美食。
还是不好,那就再做一顿。
没有什么事情,是美食解决不了的。
刘屈氂听着,越发不是滋味,像小媳妇般,哀怨的看了一眼张越,道:“既然如此,那侍中请便……”
懂养生而已……
有什么了不起的嘛……
哪像自己,外有姻亲李广利之助,内又得太子亲自出门,处置治河工程。
数年之后,自己必将成为汉家最成功的丞相之一。
甚至超越前辈公孙弘,与张苍、王陵,乃至于萧何曹参比肩!
只是,刘屈氂猛然想到另外一个事情。
貌似,好像,这张子重很快就要领兵出征了。
而且,他还是太孙的左右肱骨,最信任的元辅大臣。
想到这里,刘屈氂就沉默了。
看着张越远去的背影,他忽然对韩说叹道:“生子当如张子重……长安市井俚语,或许有些道理……”
韩说听着,默然不语。
只是看着张越的眼神,复杂无比,显露着些妒恨,带着些疯狂之色,又隐约有着羡慕。
其实,韩说自己以前也不知道,为何自己会如此敌视和仇视这个年轻人。
讲道理,他与这个年轻人,远远算不上深仇大恨。
再说,即使深仇大恨,在政坛上,也并非不能释怀的事情。
为了利益,他这种人,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交易。
只有有利可图,跪舔新贵,他又不是没做过!
也是直到这两天,看着自己的那几个傻儿子,他才醒悟。
其实自己恨的和敌视的,不是张子重本身。
而是他的年轻,他的志向,他的主张和愿景。
因为,年轻的时候,自己也有着类似的志向和愿景。
然而,现实却砸了他一个满头包,让他在怯懦中沉沦。
所以,他恨!
恨自己当年的懦弱,恨自己当初的胆怯,恨自己如今的沉沦!
醒悟到这一点后,韩说心情很复杂。
“曼卿啊,或许吾此生都无法给汝复仇了……”韩说心里悠悠叹道。
这些天,他一直做梦梦到江充。
梦到他们曾经快乐的日子,也梦到江充的魂魄的嘶吼:复仇!复仇!复仇!!!
只是……
梦醒之后,韩说发现了一个事实——若江充魂魄要复仇,第一目标肯定是他啊!
那张子重,只是杀了江充。
而他,则亲手灭了江充全家。
这就很尴尬了。
所以,昨天晚上的时候,当他再次梦见江充,就在梦里拔刀捅了对方……
刘屈氂看着韩说脸上的复杂神色,忽然凑到韩说身边,低声问道:“光禄勋,吾听说,光禄勋与张子重乃莫逆之交?有没有这个事情?”
韩说闻言,看着刘屈氂断然否认:“怎么可能?丞相听谁说的?”
“很多人都在说啊……”刘屈氂眨着眼睛,上上下下的打量着韩说,道:“吾的家臣之间,都传开了,都说光禄勋与张子重一见如故,便暗中传递消息,多次遣子示警,令张子重提前掌握讯息……”
韩说听着,脸色涨红的和猪肝一样。
他知道,自己怕是从此就要被贴上‘张子重一党’的标签了。
恐怕许多人都会认定,自己是那张子重的细作,打入反张内部的间谍。
想到这里,韩说就感觉很心痛。
明明,都是那几个傻儿子做的事情。
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但他知道,自己无论去跟谁解释,都是没用的。
因为事实摆在眼前……
第八百一十七节 技术人生(1)()
张越赶到温室殿时,天子刚好打完了一圈五禽戏,正靠在软塌上,享受着两位御医的按摩。
“臣毅躬问吾皇……”张越走上前去,俯首拜道:“吾皇万寿无疆!”
“卿来了……”天子睁开眼睛,看到张越,脸上显露笑容,道:“坐吧!”
“臣谢陛下!”张越起身,找了个靠近天子的位子,跪坐下来。
天子的心情,看上去非常好,张越甚至听到,他一边享受着按摩,一边哼唱着他的成名作。
“秋风起兮白云归,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张越听着,忍不住合起了拍子。
这首《秋风辞》乃是这位陛下生平最得意的作品。
哪怕是在诗赋名家层出不穷的汉季,这首诗赋,也足可称得上名作。
一曲唱罢,天子笑了起来,道:“想不到卿连朕的这首拙作,也能记忆在心……”
张越恭身答道:“陛下大作,臣篇篇皆倒背如流,常与太孙议论,以为国朝诗赋大家之中,当有陛下一席之地!”
天子听着,开心极了,比被人拍了一万个马屁还要舒服。
他毫不怀疑,张越是在忽悠他。
因为,话可以乱说,乐理这东西,可不是随便什么人,临时抱佛脚就可以懂的。
能和上拍子,最起码,也要懂基本的乐理,然后还得知道《秋风辞》的乐谱。
而汉家乐谱,出了名的复杂晦涩。
简单的举一个例子,后世华语乐坛有首传奇歌曲名为《沧海一声笑》,这首歌最大的特征,就是其乐谱乃是以古典音乐的音阶宫商角徽羽而谱。
但,其实,这只是古代诸夏音律的简单运用。
事实上,从春秋开始,诸夏乐律,除了宫商角徽羽五音外,还有阴阳十二律来协调音色与节奏。。。
所以孟子说: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故而,有些穿越小说里,猪脚拿着后世流行歌曲,在古代中国乱唱。
十之八九会被人砍脑袋!
为什么?
五音不谐,阴阳十二律不合,标准的靡靡之音!
而古人深信,靡靡之音,乃是亡国之兆……
这也是为何天子欢喜的缘故了。
汉家乐谱,宫商角徽羽五音,以阴阳十二律分之,复杂程度堪比后世的软件代码。
不是懂行的人,根本就是一脸懵逼,完全看不懂,更不知其作用,遑论使用、运用了。
不是真正喜欢、欣赏之人,根本不会去学,也没有这个时间来学。
比起复杂的诗赋、乐理,还是拍马逢迎,简单粗暴,更加容易上分。
至少在天子这数十年帝王生涯中,能在他面前,用乐理和拍,或者以诗赋颂之的近臣,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个。
而且,如今,都已经死光了。
天子哪里能想到,这个世界,有人能开挂?
兰台、石渠阁内,无数的知识、档案,都沉淀在张越心中。
不过,张越也是真喜欢《秋风辞》。
没办法,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确实高端大气上档次。
奈何,张越连看都觉得头晕眼花,完全get不到诗赋之美。
还是这《秋风辞》简单通俗易懂,适合张越这种穿越者拿来练手。
天子却是宛如找到知音,深感自己没有白宠这个侍中官。
“卿来的正好……”天子笑着道:“方才,执金吾报告了长安诸多贵族、方士,练手欲害爱卿的事情……”
“朕已命执金吾严肃查处,概不赦免!”
张越听着,连忙起身拜谢:“陛下恩宠,臣无以为报,独鞠躬尽瘁,效忠陛下……”
天子听着,笑了一声,然后就眯起眼睛,看着张越,问道:“卿今日因何入宫?”
张越立刻拜道:“臣今日蒙皇后召唤,往东宫讲演《道德经》,归途之时,忽而念及陛下,故此前来请安……”
天子一听,立刻感觉身心舒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