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给诸位太子良娣、皇孙、皇孙主送去绫罗绸缎、珍宝器物。
刘进闻之,更是一下子站起来,握紧拳头,亢奋的在张越面前手舞足蹈起来。
“殿下不可!”张越连忙拉住刘进,劝道:“当此之时,殿下宜当镇之以静!”
长安城的八卦党,可是无孔不入的。
万一日后,长安城里出现太孙失态的传闻,对于刘进的形象,可是重创。
要知道,从今天开始,刘进就将与过去大不同。
他将成为众矢之的,将变成天下瞩目的焦点!
刘进闻言,冷静下来,强行镇定的坐下,对张越道:“卿说的对!”
他眼中露出精芒:“孤当镇定!”
但内心的沸腾与火热,却还是无法掩饰,他的脸因兴奋而涨红。
太孙!
在天子在位之时,就确定为太孙!
这是最佳保障,更是近乎无法被摧毁的保护。
要知道,刘氏天子,历代就喜欢对其太子吹毛求疵。
连先帝这等明君贤主,尚且要被太宗不喜。
当今天子,更是捡了粟太子的便宜,才能上位。
乃父刘据,这十几年来,在太子位上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汉家储君,不似后世王朝的储君,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哪怕君王不喜,也不是随便什么大臣可以折辱的。
汉家储君,生来就是要被挑剔,被质疑,被摩擦的。
刘进就曾亲眼见过,江充当年打压和折辱乃父,也听说过先帝被张释之、张相如摩擦的故事。
但他却不同!
哪怕日后,乃父即位,不喜欢他的主张和做事方法,却也只能无可奈何。
朝野内外,更是没人能动。
概因他是太孙,是当今天子立的太孙。
除了当今,没人可以置疑和动摇其地位。
此时,门外传来一个宦官的声音:“殿下,陛下遣使来迎张侍中入宫……”
刘进连忙道:“快快有请!”
张越也赶忙起身,对刘进贺道:“恭喜殿下!”
天子派人来接张越入宫,其实就是来告诉刘进,应该准备好入宫,接受文武大臣的恭贺。
……………………………………
一个时辰后,建章宫温室殿。
张越在霍光的引领下,走入这宫阙之中。
一路上,无数公卿,侧目以对。
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是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汉立太孙,这是没有先例的事情。
但在张越的辅佐下,刘进做到了!
这是奇迹!
就像当年乃祖留候,请出商山四郜,一举稳定了惠帝储君之位一般。
如今,长安公卿之中,已经有流言在流传。
很多人都说:刘得张,如虎添翼。
特别是高帝功臣之后,拼命的在暗中鼓噪声势。
没办法,高帝功臣,如今基本凋零。
就连兴盛百年的平阳侯家族,也是步入夕阳黄昏。
当代的平阳侯曹宗,甚至连马都不会骑了,据说稍微跑上一会,就喘不上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越的横空出世,让无数人看到了希望。
抱大腿这种事情,傻子都会做。
据说,留候家族的另外一支,张不疑在彭城的后代,就已经在往长安赶的路上。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是最希望和最支持张越成功的群体了。
因为,只要留候后代成功了。
他们复家和重新富贵,才有希望。
对朝臣来说,这忽如其来的传说,也让很多人拿不定主意了。
封建迷信这种事情,在后世尚且都有无数精英相信。
一个个高中学历的所谓‘大师’便能忽悠的商界精英们趋之若虞,送钱送房送妹子。
何况如今这西元前的世界?
故而,有很多人,真的被这传说所迷惑了。
就连霍光,也是审视之中,带着些疑惑。
没办法!
当初,刘邦和张良相会前是个什么?
说的好听点,是个诸侯,说的难听点,不过是一个山大王!
手底下就三五千的散兵游勇,在下邳那里称王称霸,出了下邳,鬼才知道有个亭长叫刘邦,带了兵马反秦?
那时候,比刘邦牛的人,车载斗量!
所以,刘邦也只敢自称沛公,而不敢称什么沛候、沛伯、沛君、沛王。
而张良与刘邦相会,真的是大鹏一日扶摇起,直上九天三万里!
短短两年,沛公的军队,就打入咸阳,成为了与项羽相提并论的势力领袖。
其后,更是因张良之故,才稳定彭越、樊哙,团结将校,挖项羽墙脚,让英布反目,又设定各种战略,使得楚汉争霸变成项羽一家单挑群雄,或者是刘邦带着英布、田荣、彭越、韩信一起围殴项羽。
可以这么说,没有张良的献策建议,很可能就没有今日的大汉帝国。
所以,高帝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如今,张良的后代,一个从南陵杀出来的布衣,再次辅佐高帝之后,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由不得霍光不去相信,刘配张,更相宜的传言。
“古有张子房,今有张子重……”霍光心里感慨着:“这难得是天注定的事情?”
这个念头一起,他内心就更火热了。
前几天,他曾召见自己的爱女,试探着问她:“使吾以汝妻张子重,汝可愿?”
结果,自己那个从来都是巾帼不让须眉,性子火烈的女儿,居然破天荒的红起了小脸。
这让霍光心里面很难受。
但……
面前的这个年轻人,确实是爱女值得托付一生的人选。
年轻有为,前途远大,更紧要的是,他在长安城内还有一个‘怜香惜玉’的形象。
仅此一点,就秒杀了百分之九十的贵族男子。
想到这里,霍光看向张越的眼神,就不由得变得欣赏起来。
仔细想想,其实除了女儿可能要受点委屈外,这个年轻人完美的符合了所有他择婿的标准。
即使是亡妻,怕也挑不出什么缺点。
于是,霍光的态度就变得格外的亲切起来。
“贤弟,请随吾来……”霍光带着张越,进了温室殿,小声的嘱咐着:“今日皇后也在,贤弟务必要注意礼仪!”
张越听着点点头,在理论上来说,汉家立储的权力其实在皇后(太后)手里。
这是典型的二元结构政治体系的特征。
不过,如今天子强势,卫皇后并没有太多存在感,所以才被人忽视。
但,到了立储这样的大事上,还是需要皇后来决断。
至少,得让皇后点头。
…………………………
在霍光带领下,张越进了内殿,来到了天子面前。
“微臣毅恭问吾皇安!”张越大礼而拜,对着坐于上首的天子与卫皇后顿首拜道:“恭问皇后安!”
“卿平身!”天子笑着道。
“张卿免礼!”卫皇后更是笑意盈盈的说着。
对于汉家的天子与皇后来说,张越的出现,也是一个奇迹。
尤其是卫皇后,张越的横空出世,简直是从天而降的祥瑞!
都不要想太多,只要比较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卫皇后就知道,此子的出现,改变了什么?
首先,他让太子位置稳固。
有了太孙后,太子未来即位,已经再无意外!
而去年此时,太子却是陷入四面围攻,朝不保夕的局面之中。
其次则是,此子出现后,天子的重心,明显的从后宫女人身上挪移开来。
注重养生的天子,现在已经很少宠幸妃嫔。
这保证了东宫地位!
故而,卫皇后是最相信如今渐渐流传的‘刘得张,如虎添翼’的传闻的人。
没办法,老妇人最爱的就是这一套。
皇后与农村妇女,在本质上,差别不大。
“太孙如今如何?”天子问道。
“回禀陛下……殿下如今,安心读书,勤修内德……”张越不动声色的答道。
天子听着,满意的点点头:“善!”
“今日,朕与皇后,传卿前来,乃是欲与卿商议,太孙册封大典之事……”天子缓缓说着,然后看向卫皇后,问道:“皇后可选定了时日?”
卫皇后闻言,立刻起身,恭拜道:“陛下,臣妾命少府卜于太庙,得正月初九,为上上大吉之日……”
天子闻之,龙颜大悦,看着卫皇后,道:“皇后做事,果真妥当!”
概因这个日子,恰好是四十七年前,他登基即位的日子。
整个后宫,如今已经无人记得这个特殊日子。
但皇后却一直铭记,让他颇为感动,不由得回忆起了当年在平阳县初见卫皇后时的时光。
那时,他意气风发,年少轻狂,而卫子夫则明艳动人,体贴入微,令他第一次品尝到女性的温柔与细心,与宫中的陈皇后一比,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臣妾不敢当陛下之赞……”卫皇后盈盈拜道:“全赖陛下教导有功……”
这就让天子更满意了。
看着已经是白发苍苍的卫皇后,伸手扶起对方,道:“这些年来,朕冷落皇后,是朕不是!”
卫皇后听着,有些哽咽,拜道:“臣妾能得陛下此语,虽死无憾矣!”
天子闻言,也是动容,道:“皇后辛苦了!”
然后转身,看向张越,道:“既然皇后已经选定了时日,那卿回去后,便转告太孙,务必抓紧时间,做好准备,两日后,朕将带其入觐太庙,面见历代先帝衣冠!”
这是汉代立储的必须程序,更是刘氏‘宗庙重于君’思想的体现。
“诺!”张越连忙顿首拜道。
就听天子继续道:“卿也要做好准备……”
“典礼那日,朕会命卿为观礼者!”
张越闻言,震惊不已。
因为,刘氏建储,从来都是屏退外臣,只有父子与先帝们,静默交流。
当今天子此举,等于是告诉天下人,刘家没把张子重当外人!
这是荣誉,也是危机。
元封四年,天子携爱臣,霍去病遗腹子冠军哀候奉车都尉霍膻封禅泰山,封禅仪式后的第二天,霍膻暴卒于泰山脚下,死因迄今不明。
霍膻如此,张子重能例外吗?
这一点,不止天子好奇。
张越也很好奇!
于是,张越长身领命:“臣谨奉诏!”
第八百零五节 张子重必须死!()
张子重将获准观礼天子与长孙见历代先帝衣冠?
此事,立刻就传遍整个长安的贵族圈子,无数人瞠目结舌,莫名震撼。
“这陛下恩宠之心,真是前所未有啊……”有人感慨着“再如此下去,将来岂非不就要变成‘刘与张,共天下’了?”
此人的议论,很快就被好事之徒,到处带节奏。
无疑这是一种诛心的言论。
只是,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至少在现在,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
因为,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不可能信这种无稽之谈。
若刘与张都能共天下,那李广利岂不是能当亚父,行伊尹故事了?
故而,丞相刘屈氂立刻出手,行文给京兆尹和执金吾,要求京兆尹与执金吾‘当此社稷之刻,果断行事’。
虽然,一个字也没有提及封杀舆论,惩戒造谣者。
但,京兆尹和执金吾却辣手行事,抓了十几个典型,打了板子。
八卦党们,终于知道厉害,不敢再传这种话。
没办法,汉家虽然有太宗‘除诽谤诏’,保护普罗大众的言论自由。
但是……
官府可以用其他理由来干预舆论啊!
官字两个口,怎么说,还不是当官的拍屁股决定?
真以为官府治不了八卦党?
笑话!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八卦党们,可不是会轻易服输的群体。
私底下,有些隐秘的声音,在悄悄传播一些被编造的谶讳之语。
什么青阳氏之后,当主范氏之政。
弓长济于文刀,如木济火。
汉语的博大精深,令官府抓瞎。
即使是执金吾的缇骑,也只能望而兴叹,无能为力,只好感慨一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了了之。
而在贵族群体之中,不安,悄然萌发。
“这张子重今年才十九岁吧?”有人悄悄的思虑着,感觉头皮发麻。
十九岁的权臣,这太可怕了!
更可怕的是,还有能力,懂得拍马,知道逢迎。
简直是bug啊!
许多老人,甚至重新回忆起了当年被平津献候公孙弘和张汤镇压的恐怖!
那真的是一个绝望的时代!
公孙弘、张汤,都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全才。
军事政治经济民生法律,倒背如流。
还懂逢迎上意,将自己的政策和理念,打扮成天子喜欢的模式。
于是,公孙弘就在丞相位子上,做到病逝。
其为丞相之时,群臣避道,礼绝百僚!
成为了当今天子在位数十年,唯一一位,既可总领朝政,又不受天子忌惮和提防的丞相。
张汤就更了不得了!
其为廷尉的时候,就抢了大司农的事情。
当了御史大夫,连丞相也要靠边站。
霸道无比,横行无忌。
这两位能臣,前后把持国政,镇压了整整一个时代。
让人只能在他们的阴影下瑟瑟发抖。
如今,这张子重怎么看都像是公孙弘、张汤的加强版。
于是,很多人就觉得刺眼的很了。
“不能再让此子如此下去了!”许多人都在心里盘算着。
真让此子成长起来,以表现的能力和身体素质来看,恐怕在寿命上超过公孙弘,只是等闲。
这就意味着,未来数十年,都将是他的时代!
没有人能超越其地位,更无人可以赶超其地位。
最重要的是——如今太孙将立,而这张子重乃是太孙最信任的左膀右臂,元辅大臣!
这么一尊大神立在这里,后来者,只能为其打下手,为其走狗和鹰犬。
这就拦了多少人的路?
只是……
能对付其的手段,却是相当可怜。
暗杀?
早就有人试过了,十几个好手,拿着大黄弩,都被他反杀了。
张子重虎圈手碎长戟的故事,更早已人尽皆知。
暗杀这样的人物,怕不是得去找一个有孟贲之勇,荆轲之胆,要离之智,豫让之忠,专诸之心的大刺客,还得创造一个极好的条件。
但问题是,就算能找到这样的人物,别人也不会干啊!
刺杀张子重?
别开玩笑了,谁不知道,这张子重如今是天下游侠与豪侠的偶像?
他的脑残粉遍布关中,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有人预警。
旁的不说,很多人家里的子弟,就是铁杆的张蜜。
是以,很多人只是在心里思虑一番,就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毕竟,其实张子重只有一个人,再能耐,也无法垄断所有权力。
而且,他也不像那种会吃独食的人。
但……
剩下的人,却坚定了态度。
而这些人,都是深知,一旦对方崛起,自己就将血本无归,至少也是收益大损的人。
于是,光禄勋韩说,陡然的活跃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