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做门阀-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钱再多,物资再多,也不能把这些土地,从山上搬下来,更没有办法将这骊山搬走。

    “也不知道张侍中何时归来”曾胜叹息着,望向长安方向:“侍中公天纵奇才,或许能有办法解决骊山的难题”

    “或许吧”赵过也是叹了口气。

    自上任为新丰农都尉以来,他就一直奔走在新丰各乡亭之间,其他乡的事情,都好解决。

    就这个骊乡,让他无从下口。

    可越是如此,他就越和骊乡犟上了。

    赵过就不信了!

    骊乡的问题还解决不了了!

    即使他不行,不是还有张侍中吗?

    想着张侍中,赵过心里面就踏实了起来。

    张侍中在长安面呈天子,提出了‘三世说’,更立下军令状,三年令新丰家家户户达到‘五十亩之田,两亩之宅,种两桑、半亩葵,五十本葱、家养二母彘、十鸡’的目标,再用五年,使关中达到,二十年令天下大半如是!

    这个承诺和宣言一出,不止是公羊学派的士大夫们热血沸腾,脑子里满是‘冲冲冲’。

    其他学派的人,也都是战战兢兢。

    哪怕是赵过这样的官吏,也是只觉得振奋不已!

    汉兴百年,这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奋斗目标和计划的声音!

    而且,这个计划,还不是很难实现。

    或许,小康世界或者太平世界的阶段太高,暂时高不可攀。

    但这个初级目标,却只要认真去做,就能够做到的。

    甚至当代人都能见证成果!

    只是想着此事,赵过心里面就充满了斗志!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逝者如斯夫。

    既然生于此世,总该做点什么,留点什么给子孙后代。想到这里,赵过就充满期待的看向长安方向,在心里想着:“张侍中回来后,必定可以有办法解决骊乡的问题!”

    这个侍中官,既敢于在天子和天下面前,立下这样的誓言,他就一定有办法解决骊乡的问题!

    与赵过一般,胡建现在也稍微有些迷茫。

    他如今正在新丰县的县狱之中巡视。

    作为执掌新丰司法与刑狱的县尉,胡建上任以来,便埋首于新丰的狱讼中。

    和儒家的官吏,对于狱讼唯恐避之不及不同。

    胡建特别重视狱讼。

    上任以来,不仅仅下令抽调过去的全部案卷,逐一审核,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释放了数十名被误判、诬陷的百姓,缉捕了三十多个过去靠着保护伞保护的罪犯。

    他还每断一案,就将案件的详细经过和情况,讲解给左右官吏,特别是那些公考后分配到他手下的年轻人听。

    这也是法家的传统了。

    只要有一个法家士子当官,很快就能带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精通法律和刑讼的中低级官员。

    只要这些人里,能有三五个能成才。

    十年后就能爆出数百甚至上千人的法家官僚组织。

    迅速就能在人数和质量上与儒家取得平衡。

    只是

    胡建却总感觉有些别扭。

    浑身都有些难受。

    上任这一个多月,差不多两个月。

    他每日加班加点,每月除了休沐日后,一直都在坚持办公。

    写下来的简报,堆起来足足有一尺多高。

    办的案子也有数百件了。

    内心的困惑和疑问,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特别是当长安传来张侍中要‘建小康,兴太平’后,他内心的困惑和疑虑就更多了。

    他是法家门徒,信奉的是商君、韩非子的学问与道理。

    可现实,却与理想出现了巨大的鸿沟。

    而他又是家传家学,没有师长可以请教,只能自己琢磨。

    这让他很难受。

    “或许,等张侍中回来,我可以向他请教一二”胡建在心里想着。

    法家弟子向儒家或者黄老学派的人请教,这不算什么耻辱。

    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法家的传统了。

    李悝先生在子夏先生门下听讲,随后发动了诸夏的第一次变法。

    商君与尸子为师,随后就辅佐孝公,变法于秦。

    韩非子就更了不起了,作为荀子门徒,他却成为了战国最后一位集大成者的法家思想家。

    汉季的法家代表人物,先帝大臣晁错,也曾师从鸿儒伏生,授以尚书。

    以春秋决狱,而与儒家结盟的当代法家巨头,故御史大夫张汤,更是曾求教于董仲舒。

    而在胡建看来,自己的顶头上司,或许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能解答他疑虑的人了。

    与赵过、胡建的迷茫不同。

    贡禹现在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整个世界在他眼里都已经变得丰富多彩,美妙无比。

    他穿着一双布鞋,走在临渭乡的道路上。

    过往行人与百姓,纷纷向他问好:“贡公子安!”

    贡禹满脸笑容,一一回应着。

    而在他的身前与身后,数百名青壮,正在奋力的挥舞着手里的工具,将乡中各亭的道路整修起来。

    十几个通过公考分配到临渭乡的年轻人,则在督导和指挥着,甚至亲自带领着人民,将道路拓宽、加固。

    以为秋收后的渠道建设做准备。

    走到一个亭中,贡禹带着人进了亭里,让人将一块木牌立起来。

    亭中的父老,立刻就围了过来。

    “贡公子贡公子”一个稍微有些驼背的老人,拄着拐杖,将几个煮熟的鸡蛋,塞到贡禹手里,咧着嘴笑着道:“这是老朽刚刚煮好的鸡蛋,公子和诸位明公都吃一个吧”

    贡禹连忙推辞道:“晚辈吃过朝食了况且,也不敢劳烦长者”

    那位老人却是怎么都不肯依从,强行将那几个鸡蛋,塞到贡禹手里,他的力气是那么的大,以至于贡禹根本推辞不掉。

    拿着手里的那几个还带着余温的鸡蛋,贡禹心里满是感慨,身体更是充满了力量!

    他对老人深深一鞠躬,拜道:“老大人拳拳爱意,小子心领,独愿尽力于侍中‘建小康、兴太平’之倡!令我父老,无灾无害,温饱富足!”

    老人听着,满带笑意的点点头,拄着拐杖,巍颤颤的离开。

    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贡禹内心感慨万千。

    自上任临渭乡以来,贡禹已经走遍了全乡十二亭,几乎可以闭着眼睛背出全乡各亭的人口、土地、户数和民风习俗。

    而乡中的百姓,也因此几乎都认得了他,更亲切的称他为‘公子’。

    在汉室,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被百姓称为‘公子’的。

    特别是官吏!

    能被人民称为公子的人,一定是年轻,且为百姓办过事,深得名望的才俊。

    就像现在的御史中丞暴胜之,在齐鲁一带,甚至整个天下,无数人都亲切的称他为‘暴胜之公子’。

    而贡禹之所以能如此得民心,最重要的缘故,就是他一上任就宣布——我要修渠道!

    而且不是修一条,是七八条!

    也不是嘴炮,而是拿出了规划,秋收以后就修!

    一开始,乡中百姓还有些不信。

    但随着时间推移,当贡禹每天都跑到各亭,不厌其烦的宣讲政策,表示‘一定会修’。

    加上乡中的士绅地主,也都纷纷站台。

    人民自然信了。

    而关中人民,恐怕是汉家天下最热衷于水利修建的人民了。

    这是有着悠久传统的。

    当年秦国,甚至为了修郑国渠,连最爱的战争也不打了。

    上上下下都撸起袖子,大干特干,花了十几年,将郑国渠修成。

    故而,在关中人民心里,谁给他们修渠道,谁就是亲人!

    这令贡禹立刻就在临渭打开了局面,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像现在这样,一言不合就塞鸡蛋、水果的老人,近十几天来,贡禹几乎每天都会遇到。

    他手下的属下官吏们,也隔三差五会遇到几次。

    现在临渭乡的情况,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就差一点就能达到书上所说的三王之治时‘画衣服而民不犯’的境界。

    这令贡禹,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

    也令他麾下的太学生们和公考士子们,沉浸于一片乐观和昂扬的奋斗情绪之中。

    很多人都觉得,民心可用!

    临渭乡三年之内别说什么‘五十亩之田,两亩之宅,种两桑、半亩葵,五十本葱、家养二母彘、十鸡’了。

    就是尝试一下,挑战孟子所说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于,说不定能达到老子之所谓的‘鸡犬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的境界。

    而处于这样的社会之中,贡禹感觉,自己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在舒服的呐喊着。

    如今,在新丰,不止临渭乡的气氛和情况,好得不得了。

    以贡禹所知,王吉所在的枌榆社、杨望之所在新丰乡,都是如此。

    人人都充满了干劲,个个都充满了力量。

    恨不得将一个时辰当两个时辰用。

    理想之中的世界,更是似乎在像他们招手。

    以至于贡禹兴奋的写信回家给自己的长辈说: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禹今闻道,愿殉道而死!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此刻的贡禹与他的师兄弟们,以及聚集在他们身边的士子、吏员们,差不多都有类似的感觉。

    人人都处在理想可以实现,抱负就要实践的亢奋与兴奋之中。

    带着这样的情绪,贡禹将手里的鸡蛋交给身后的一个吏员,然后重重的将那块木牌砸进亭前的土地里。

    木牌上,用着颜料汇出了一条渠道。

    这将是新丰县即将动工的第一条渠道!

    将渭水引入临渭两岸高地的渠道。

    虽然不长,最多十里长。

    但它将只是一个开始!

    更将是拉开新丰‘建小康、兴太平’事业序幕的开始!

    从这条渠道开始,在今年冬天,仅仅是临渭,就有七条大小不一的渠道将要动工,还将有数十台水车,将被安置到临渭两岸,将水带到原先灌溉不到的高坡上,带到原本贫瘠的盐碱地里。

    灌溉全乡八千亩土地,使之增产增收。

    “诸君!”贡禹大声招手,说道:“让吾辈来干一番大事业吧!”

    “小康之治,太平之世,从此而起!”

    立刻,欢声雷动。

    对于这些年轻人,以及临渭乡的百姓们来说。

    他们渴望着富足、安定的生活,已经很久很久了。

    所以这条即将开工的渠道的名字,贡禹已经想好了。

    就叫太平渠!

    为了太平世而建的渠道!

    为了理想而建的渠道!

    本书貌似获得了qq阅读安卓平台集赞求免推荐的名额

    qq阅读的同学们,麻烦给作者君投个票,很关键

第三百九十一节 明悟() 
    在百余名期门骑兵的护送下,张越与刘进,再次回到了阔别十余日的新丰县县城。

    一进县城城门,张越便发现,这座小小的县城在阔别十余日后,已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整个城市,都已经变成一个工地!

    到处都是忙碌的工匠和堆积如山的砖瓦木梁。

    “张侍中与长孙殿下回来了!”在城门口,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瞬间整个城市都活了过来。

    无数百姓争相涌来,在道路和街道两侧排着队迎接。

    人人脸上都带着兴奋与自豪!

    “侍中公公侯万代!长孙殿下福寿无穷!”许多人大声喊着,长身作揖。

    对于新丰人来说,过去的这几十年,他们受够了昏官、贪官和庸官的苦头了!

    数十年来,这一任任县尊、县尉,除了吃喝玩乐,互相吹捧,就没有干过一件实事。

    但在现在,他们终于看到希望了。

    天子派了长孙殿下和一位侍中官来拯救他们了。

    这两个月来,新丰县和新丰城的变化,实实在在,看在眼里。

    特别是新丰城的百姓们,一下子就得到了利益。

    仅仅是公考的时候,大家就赚的盘满钵满了。

    而最近一段时间,新丰城里更是各种大兴土木。

    有少府要在城里建一个大工坊,由之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商贾,纷纷来新丰城里开一个商铺。

    各家的青壮,一下子就找到了工作。

    今年总算可以过一个安逸的肥年了!

    诸夏民族最懂感恩的民族。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自古以来概莫如是。

    当年,儿宽担任左内史,只是修了一条六辅渠,就让整个京畿的百姓和豪强感恩不尽,一听说儿宽可能被罢免,全境总动员,在三天就将钱粮赋税全部送到了长安。

    使得儿宽不仅仅完成了征缴赋税的任务,甚至大大超额!

    凭此政绩,儿宽迁为三公,为御史大夫。

    刘进看着这个情况,心情激动不已,内心之中一下子就充满了斗志。

    在长安时沾染的颓废和沮丧之色,更是一扫而光。

    “民心可用!民心可用!有此民心,孤的大志何愁不践!”他微微握紧了拳头,在心里想着。

    而随行的丁缓和解延年,看到这个情况,都是面面相觑。

    “想不到,张侍中在这新丰城中居然有这样的民望了!!”

    “有着这样的民心士气,什么事情做不成?”

    解延年和丁缓一下子就振奋起来。

    在他们看来,新丰的情况,远比想象中更好。

    而有了这样的基础的新丰,大事可成矣!

    张越却是看着这样的情况,既是感慨万千,又心中警醒,感觉如履薄冰。

    因为他想起了王莽。

    王莽最初的时候,民心民气加于其身时,可比他现在还要牛逼一万倍!

    在他回溯的历史记载中,当时的王莽,不仅仅折服了人民,就连士大夫贵族,乃至于谷梁学派、左传学派、思孟学派的学者,也都俯首称臣,视其为救世主,认定他就是那个将带领世界前进的男人。

    最强盛的时候,王莽一言而天下景从。

    甚至有许多贵族地主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和利益,真的按照王莽的要求和指示去做事。

    只是

    最终,王莽灰飞烟灭。

    新王朝与兴太平的理想一同被战火覆灭。

    而首先起来反对王莽的,甚至不是张越曾经认为的贵族士大夫地主,而是来自底层的人民。

    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可是不会管你有多么崇高的理想,多么伟大的志向。

    中国农民,从来都是——你让我活不下去,我就让你活不下去。

    而更可悲的是,取代王莽的,居然是一个不仅仅比王莽所代表的势力腐朽、落后的政权。

    甚至是一个连王莽取代的汉室王朝还要落后、腐朽和堕落的东汉王朝。

    士大夫贵族们,开始跑马圈地。

    门阀政治发展的如火如荼。

    以至于东汉王朝实际上只是一个披着国家外衣的门阀。

    是故

    张越知道,一切繁华的表面之下,永远潜藏的是危险。

    他必须小心,不能骄傲。

    要想不重蹈王莽覆辙,要想不让这股民心士气最终变成杀死他的武器。

    他只能也唯有去不断的推动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

    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王莽的失败,是因为经济的失败,是生产力的失败。

    新王朝的托古改制不是不可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