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霞见躺着拉走的儿子走着出来迎接自己,气色也好了很多,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下来。也是喜极落泪,擦着眼睛说:“儿子,我闷得慌,来看看你。你怎么样?好些了吧?”
温晓旭挺了挺胸脯,说:“妈,好多了。现在感觉不出气喘和后背疼痛来啦。身上也有了劲儿。妈,来这里算是来对了。”
又把身后跟着的护士路亚杰介绍给杜金霞:“妈,这是我的护工,路护士。”
路亚杰微笑着冲杜金霞点了点头。
“你好,路护士,我儿子给你添麻烦了。”杜金霞客气地说。
路亚杰只是点头微笑。
“妈,他不会说话。但听懂别人说的话喽。”温晓旭解释。
杜金霞吃惊地说:“是个哑巴呀?这么好的地方,怎么找个哑巴来呀?”
田晴晴忙说:“人家这是为了保密。我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护工也都是这样的。但他们的责任心挺强,妈,咱不说人家这个。”
杜金霞尴尬地咂了一下嘴,明白自己又多说话了。
来到北屋以后,杜金霞便到处观看起来。见东里间屋里只有一个大**,上面放着两个铺盖卷。又见堂屋的长沙发上也放着一套铺盖,望着温晓旭问道:“你和晴晴在里屋,护工在外屋呀?”
温晓旭点点头:“是的。晴晴嫌不方便,才回去的。”
杜金霞的脸上立时爬上欣喜之色,说:“和医护人员住里外间,是不方便。”
杜金霞这一回是彻底地放心了。并为田晴晴的离开感到高兴。她担心新婚夫妇把持不住,房|事频繁不利儿子养病。心里话:要是这样的话,田晴晴最好长期在家里才好。
“这不是三间北房吗?西里间屋怎么锁着不让你们用?”杜金霞望着西里间屋的门锁问道。其实她是希望这门常锁着,怕田晴晴有钥匙才问的。
温晓旭:“妈,人家这里是看病的地方,住开病人了也就行了。还能有多少房子给你多少房子?”
杜金霞笑笑:“也是。就这也比京城的大医院强多了。那个刚放上一张单人**。”
田晴晴在庭院里摘了一个大西瓜,打开让杜金霞吃。杜金霞责怪地说:“你怎么摘人家的西瓜呀?咱来不了一时半会儿的,可别犯纪律。”
温晓旭:“这里的东西让随便摘,随便吃。”
田晴晴忙说:“光让在这里吃,不让往外拿。”
“让在这里吃就够好的了,还想往外拿呀?哪有这种事?哎,晴晴,在这里一个月得花多少钱啊?”杜金霞说着,装模作样的就要往外拿钱包:“我也不知道花多少,把家里的几十块钱全拿来了。”
田晴晴忙摆手制止住:“钱你甭管。我早交了押金了。一切都由我出。”
杜金霞:“那哪能呢?你交了多少押金?”
“五百。”田晴晴随口说道。
杜金霞嘬了一下牙花子。心道:“地方好,花费也大,老头子一年也挣不来这些,看来这钱自己还真拿不起。”又悄悄地把钱包放回衣兜里去了。
“呵呵,小温来客人啦?”庭院里响起熊大夫洪钟般的声音。
杜金霞扭头一看,一个身穿白大褂的五十多岁的胖男人来到了庭院里。
田晴晴忙迎出去,热情地说:“熊大夫来啦,快屋里坐。”又对杜金霞说:“妈,这就是给晓旭哥哥看病的熊大夫。”杜金霞忙站立起来,很忸怩地握了握熊大夫伸过来的大手掌。
“谢谢熊大夫,我是小旭的母亲,小旭在这里给你添麻烦了!”杜金霞客气道。
“不添麻烦。我老表亲的亲戚,说什么也得收留。”熊大夫“呵呵”笑着,说着田晴晴教给的话。
书中暗表:在没出发之前,田晴晴偷偷闪进空间,已经嘱咐过熊大夫,让他装成大夫来演戏给晓旭母亲看。话怎样说也教给了他。(未完待续)r1152
baidu_clb_fill(〃957512〃);
第620章 饭桌上()
“大夫,你看我儿子这病……”杜金霞小心翼翼地问道。
“没事。在我这里保证能治好。一个月以后,我还你一个活蹦乱跳的儿子。”熊大夫理直气壮地说。
“那敢情好!那敢情好!!多谢熊大夫了。”杜金霞一听说儿子的病能治好,而且时间只有一个月,激动地又流出了眼泪。
熊大夫又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嘱咐温晓旭要按照他说的食谱做饭吃,便回去了。
“怎么也不说让你吃药啊?”望不见熊大夫的身影后,杜金霞又好奇地问:“屋里也没有看病的器械什么的?”
“妈,人家这里是疗养院。”温晓旭解释道:“是不吃药打针的。靠呼吸这里的空气,吃这里是食物来增强体质。是什么病就让你吃哪类的食谱,大夫分得清的呢。”
杜金霞:“不放疗化疗的?”
温晓旭:“不,根本没那一说。”
杜金霞:“这可好了,我听说化疗痛苦着呢。这一回去我就放心了。”
母子、婆媳说了一会儿话,杜金霞提议说:“晴晴,咱看看你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去吧!离着这里远吗?”
村里人都知道田晴晴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在这里住着,杜金霞自是也清楚。既然来了,没有理由不过去看望。
于是,田晴晴领着杜金霞、温晓旭和路亚杰,一行四人一块出了门。
“好几年没见了,也没给你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他们带点儿东西。”杜金霞不好意思地说。
田晴晴随手在路边上摘了两兜水蜜桃,说:“你不愿意空着手,就拿这个。”
杜金霞::“拿人家的东西多不好哇!这里有没有小卖部?我去买几包点心什么的。”
田晴晴笑道:“这里的地方很大,根本看不见别人。也没有小卖部。他们那里什么也不缺。拿这个吧,表表心意也就行了。”
“那我就省下了。”杜金霞不好意思地接过一兜,自己提着。
来到山洞后,由于郝福剑夫妇就住在侧山洞附近,杜金霞娘家又是郝家村的,与两个老人走的也很近,一行四人首先看望了他们。
郝徐氏好几年没见家乡人了。高兴得无以复加。拉着杜金霞的手问这问那。
杜金霞见两个人气色都很好,夸赞了一番后,便问起在这里是怎么疗养的。习惯不习惯。
田晴晴给郝福剑夫妇递了个眼色,由于两个人都是看见空间戒指的人,了解空间的秘密,自是知道田晴晴这是不让说出空间来。便像糊弄田卢氏那样。把这里说成疗养所,夸了个天花乱坠。
什么“这里空气好。适合养病”,什么“熊大夫医术高,护士护理的周到”等等,把杜金霞说的心花怒放。说“儿子来这里真是来对了。没想到兰格姐姐有这么个好亲戚,大家跟着沾光。”
“伯父、伯母,你们常年在这里。费用是多少哇?”杜金霞担心花钱多了儿媳妇再让自己往外掏,还是禁不住问了出来。
郝徐氏怕说漏了嘴。一退六二五地说:“都是晴晴拿的,她不给俺说,俺也懒得问,还真不知道花多少。”
田晴晴故意把脸扭向别处,不理这个茬儿。
杜金霞知道自己又多问了,尴尬地笑笑说:“晴晴这孩子懂事,也能挣钱,舍得为老人花钱买幸福。”
说了一会儿话,杜金霞说要去看看晴晴的爷爷奶奶,郝徐氏高兴地说:“是该过去看看,你们是一个村里的,又有了这层姻亲关系。一会儿回来吃饭,我这就让护士去做。”
田晴晴忙说:“姥姥,你别预备了,我已经吩咐路金楠和路亚杰在我妈的房子里做去了。今儿中午我请客。”
郝徐氏笑着对杜金霞说:“你看你儿媳妇这张小嘴儿,吧儿吧儿的,谁请客也是护工做饭、疗养所里的食材,这个人情她抢去落了。”
杜金霞“格格”笑道:“你们的情我都领,今天我是吃现成的了!”
“那我也跟着你们一块儿过去。我们两亲家住在一个山洞了,基本上不分你我。”郝徐氏说着,与杜金霞、田晴晴、温晓旭一起来到石屋这边。
与田金河、田卢氏见面以后,自是一番嘘寒问暖,亲切交谈。田卢氏几乎把村里的老人问了一个遍。健在的,就让捎好去,过世的,感慨一番。
杜金霞好奇,又把石屋的各个房间挨着看了一个遍。当看到诊室里的治疗器械以后,点着头说:“看了三下里,就这里还像个治病的地方。”
田金河知道她与田晴晴没有血缘关系,不可能知道空间秘密。便打马虎眼说:“有了重病号才上这里治疗哩,一般的就在自己的疗养所里了。”
杜金霞点点头,信以为真。
田晴晴冲爷爷挤了挤眼儿,祖孙二人都会心地偷笑起来。
参观完石屋,田晴晴说:“爷爷,奶奶,咱都到我妈的木屋里吃饭去吧,路金楠和路亚杰在那里做着哩,璐璐也过去了。”
“璐璐也过去了?什么时候?”田卢氏直到这时才发现护工璐璐没在身边。
田晴晴:“我一过来就叫她过去了。护工之中,就她做菜的手艺好,我当然也要让她露一手了。”
一行人说着笑着,来到郝兰欣夫妇常住的木屋。
这也是田晴晴精心设计的。温晓旭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她不想让他过多地接触过世之人,更不愿意让他在他们的房间里用餐。
璐璐和路金楠、路亚杰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鸡、鱼、肉,各种炒菜,水果沙拉,摆了满满一桌子。十一个人推杯换盏,说不尽的亲切热闹,把杜金霞高兴得合不拢嘴的笑。
“没想到在疗养所里见到的都是自己人,婆家娘家的都有。我要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也不去,就上这里来啦。”杜金霞兴致勃勃地说。又对郝徐氏讨好道:“伯母,你见了兰格姐姐可得给她说得好着点儿,到时让她婆家的老表亲接纳我。”
郝徐氏笑笑说:“这个你不用对我说,这是你儿媳妇走下的路子,你只要待承她好了就能办到。到了外面也不要对别人说起,兰格不愿意透露这层关系。”
杜金霞望了望田晴晴,忽然想起新婚早上打的那一巴掌,脸一下热了起来。好在有酒盖着,大家谁也没注意到。(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621章 改改的婚礼()
【鞠躬感谢好友爱吃水瓤西瓜打赏支持。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和大家打个招呼:求订阅求粉红求各种票票!谢谢!】
………………………………………………………………………
杜金霞是一个快言快语、爱说爱道的人。回到家以后,除了田晴晴嘱咐的那里还长着鲜桃鲜果没往外说以外,其他的全当故事讲出去了。婆家说了娘家说。尤其四个老人的精神面貌生活状况,说的是绘声绘色:
“你说人家的疗养院怎么这么好哇,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在那里待了这好几年,比去的时候还显年轻哩。脸上的皱纹比在家里可少了很多,走起路来畅畅滴,我都紧迈步才能跟上。”
“病都好了,怎么还不出院呢?”有人问。
杜金霞:“我问了,说疗养所不好租,怕离开时间长了被别人占了。有那么好的地方谁还愿意离开呀!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还有专职护工侍候着,跟在佛堂里有什么区别!叫我我也不离开。”
说着又往前凑凑,很有些嫉妒地说:“都是晴晴拿的钱。你想啊,不嚼用儿子们的还不让儿子们伺候,哪个儿子愿意往外接?老人待着又舒心,可不就都不言语嘞呗。”
经她这一宣传,田家庄、郝家村的人们,都知道四个老人在“疗养所”里生活的很好,都快成村里的老寿星了,羡慕的不行。
田晴晴也没违背诺言,随即在城里给温家买了一处临街的民宅,离着温庆良上班的地方也不远。在路西,把东厢房改成门面房卖货,北屋住人满没问题。
买这处宅院田晴晴还有一个目的:这里是县城的主干道,几年以后,将由双车道扩建成四车道,这处宅院正好被扩进去。按照当时的政策,县里给赔偿款还得安排门面楼,价格会十倍二十倍地翻番。
温庆良和杜金霞看了以后,欢喜的了不得。
“晴晴,你和晓梅在这里作伴儿吧。你管着你的批发部,连教给晓梅卖货。你们姑嫂在这里搭伙做饭。”杜金霞高兴地说。
田晴晴:“我家里还有一百多亩地呢。你要愿意来的话,过了年我就托关系让晓聪在城关小学上学,晓惠愿意来回跑也行,愿意上这里来上,我就找找城关镇社办初中。爸爸也不用来回跑了。”
杜金霞想了想,高兴地说:“那就难为你了,刚结了婚就一个人在家。”
田晴晴笑笑:“离着我家这么近,我寂寞不了。”
再回过头来说改改。
忙忙碌碌中,腊月二十八到了。陈兴国家里张灯结彩,为儿子大办喜事。
改改没有娘家。对外说,她是田晴晴雇佣的员工,孤儿,就把田晴晴西南角上的宅院当成了她的家。
又因为田晴晴的宅院与陈兴国的宅院是前后院,走一个大门。上了娶亲的马车后,围着村子绕了一圈儿,又回到了原处,只不过从前院挪到了后院。
范兰悦给人看事看病,脾气又好,结下了很多人缘,半截村子的人都随了份子。
陈兴国见傻儿子娶了个漂亮能干的俊媳妇,心里高兴,便有意把婚礼搞得隆重些。凡是随份子的人,都叫过来吃酒席。前后院搭了两个大席棚,摆了三十多桌。
结婚是大事,都预先派好了职,各样事都有专人负责。
田晴晴是新婚,按照当地风俗,新婚的当月(结婚的这个月)新人不见新人面,田晴晴也就成了大闲人一个。
不过田晴晴不在乎这个。再过几年,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大了以后,人们的思想也跟着开放起来,集体婚姻有的是。几对或者十几对新人互相祝福,也没听说有谁不好。便早早地躲到空间里,和温晓旭一起观看婚礼。
傻保柱懵懵懂懂,给他说今天是你结婚,要如何如何,他哪里听得懂,仍然“嘿嘿”地傻笑着,我行我素。
田晴晴怕他在众人面前丢丑,知道他平时最听柳鬼的话,便背着温晓旭把柳鬼招了来,让它陪伴在他的左右。并对陈保柱说:“今天你要完全听你师傅的,它教你怎样你就怎样,不说你就不能动。”
陈保柱虽然人事不懂,对师傅却崇拜的五体投地。对柳鬼的话惟命是听,不敢有半点儿违抗。
但柳鬼是树鬼,也不知道人类结婚的礼数。田晴晴就在空间里给它传音,让它再指挥陈保柱。
这样,陈保柱有空间里的田晴晴和身边柳鬼把持着,倒也做的是那么回事,没闹出大笑话。
酒席上敬酒的时候,人们见傻子娶了个如花似玉的漂亮媳妇,都啧啧称赞。
那些还没有娶上媳妇的大小伙子们,就有些气不愤儿,心想:我不傻不呆,识文断字的,怎么就不如您呢!借着新婚蹾新人的民俗,便把气撒在了新媳妇头上,非要蹾新娘不可。
这个时期未婚先孕还不被人们接受,会被说成“不正经”,范兰悦也不好把这个事实告诉大家。又怕把儿媳妇蹾出好歹来,只好叫了几个稳当的亲戚和自家人,偷偷说明情况,让他们跟随在新媳妇身边护卫。
被酒精烧红了脸的小伙子们哪里管这个,七|八个人围上来,把新娘子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