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穿农家种好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穿农家种好田- 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田幼军一见母亲,脸更红了。这是出事一来,母子第一次正面接触。

    “两个人正说干买卖呢!你也听听。”郝兰欣一旁说:“我看还非得走了这条道。”

    “你是说像二景那样?”何玉稳问。

    “你听听就知道了。”郝兰欣说。

    田晴晴:“大伯母,让军哥哥到城里开小卖部,一边卖货,一边复习,后年参加高考,怎么样?”

    何玉稳:“那敢情好。就怕他一个正劳动力,队上不请给长假。”

    田晴晴:“队长不是表态了嘛!”

    何玉稳:“那是对陈喜妹说的。队上对女孩子不是挺较真。男劳力就不行了。”

    田晴晴装萌卖傻地说:“那就让陈喜妹白天在那里守摊卖货,军哥哥来回跑。”

    何玉稳嗔怪道:“你这孩子,怎么说的不靠谱起来!……哎,你这一说,我倒想起一个事来。来,晴晴,咱到北屋里说去。”说完,拉起田晴晴来到北屋堂屋。

    郝兰欣也跟了过来。

    “晴晴,你这一说,我倒想起来了。”何玉稳有些神秘地说:“你景姑姑也是为躲口舌到城里卖东西养活自己的,你看这样行吗:让陈喜妹到你景姑姑那里待一阵子,躲一下。一个闺女家出了这事,咱设身处地地为人家想想,确实不愿意再在这个地方待下去了。常言说,是花开一喷儿,是话说一阵儿,等过一段时间,人们撂撂,再让她回来,还好面对一些。你说呢,晴晴!”

    田晴晴闻听心想:也只好把田冬景的事说出来了。这样,还许能促成田幼军和陈喜妹两个人。就说:“我给你们说个事,你们谁也别对外说。靳阿姨给景姑姑介绍了一个对象,是工厂里的工人。两个人处的可好哩。她对象经常去她那里。陈喜妹要是去了,不是给人家当电灯泡去了呀?”

    何玉稳感叹道:“怎么人家城里就行呢!咳,咱这破乡村……”

    田晴晴:“城里的人住的杂。一个小区里,天南地北的都有。大家互相不了解底细,没人管这事。再说了,人家他们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打算年下结婚。是正当来往。

    “我看军哥哥他们不是乱来,两个人有感情。刚才军哥哥还说让给陈喜妹也开个小卖部呢。”(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375章 提前体验新生活() 
【鞠躬感谢好友韵颜。芸轩香囊打赏支持。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和大家打个招呼:求订阅求粉红求各种票票!谢谢!】

    ………………………………………………………………………

    郝兰欣也说:“确实是这样,刚才是说了。”

    何玉稳:“你说这孩子,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哩,还想着人家。”

    郝兰欣:“这是必然。保住了她也就保住了他。既然两个人有感情,我看不如赶紧托出人来说合这事。送了贴儿,举行了订婚仪式,两个人来往就没人说什么了!”

    何玉稳撮了撮牙花子说:“人家不会说咱趁火打劫吧?”

    郝兰欣:“不可能。已经出事了,他们也不会愿意把闺女往别处里说。抱不准还正等着呢!赶紧说起来,就按晴晴说的,让他们到城里开个小卖部。还是买卖能挣钱。这样,你秋后盖房子也就不用发愁了。

    何玉稳想了想:“那,咱托谁说去呢?”

    郝兰欣:“这是成~人之美的事,胶水都无所谓。只要跟她家说得来就行。”

    何玉稳:“要不,你去跑一趟,我不愿叫别人,还得解释半天。”

    郝兰欣:“我去就我去。都说说三桩媒成神仙,我也当当三分之一神仙的滋味。”说完自己先笑起来。

    何玉稳:“去时带着晴晴。别看岁数小,经常出门,知道的事不少。话说到点子上喽。”

    回到家以后,田晴晴怕陈喜妹出事,闪进空间,在空间壁的笼罩下,又来到了陈家。

    陈喜妹的母亲在她的屋里陪着她睡觉。大概怕她夜里一个人偷偷跑出去,家里的人从外面把里屋门锁了明锁。窗户是整体的木窗棂,打不开的那种。这样,陈喜妹想出去也出不去了。

    第二天,郝兰欣果然领着田晴晴,来给田幼军和陈喜妹保媒来了。

    生米已经做成熟饭,陈家也别无选择。很痛快地答应了。陈喜妹的父亲陈永夕说:“什么也甭准备,过了贴,举行个订婚意识,就让他们结婚。”

    田晴晴为了解除陈喜妹的顾虑,给她说了田幼军要去城里偷着开小卖部的事。

    “真的?晴晴。”陈喜妹高兴地问。

    “嗯哪。小卖部开张后,你就可以在那里吃住。”

    “你真是我的小天使!我心里想什么你都知道。”陈喜妹说着,从后面抱住田晴晴转了好几个圈儿,直到转的自己头晕得站不住了,才停了下来。然后拽着她的手说:“晴晴,我真的想过去城里,像你景姑姑那样,到外边自己养活自己。不求挣多少钱,只要让我吃饱肚子就行。没想到你猜到我心里去了。我真的好感谢你。”

    田晴晴:“你别感谢我了,开起来以后,让我吃喜糖就行。”田晴晴调侃了一句。

    一切都是紧锣密鼓。

    田幼军和陈喜妹的婚事,很快定下来,并很快送了贴,举行了订婚仪式。

    田晴晴在城里也买到了一处旧宅院。是通过大姨夫颐贵廷的表哥买的。位置比较偏僻,在小西关里。

    小西关在大西关的西面,与大西关隔着一个大苇子坑,一条大车道。是一个自然小村,只有四十来户人家。与大西关合并成了一个大队。但人们仍然习惯叫小西关。

    颐贵廷的姥姥家就是小西关。他得一个表哥在生产队上当队长,颐贵廷是通过他这个表哥打听到的。

    仍然是一个小四合院,成色比东关李焕娣用的那处还好。要价三千五百元。田晴晴到了那里一看,高兴的了不得!

    这处宅院在小西关的东头,开起小卖部来,还可以把大西关拉过一部分买主。田晴晴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自己卖的都是空间里的货物,品质好,买的人很快就会暗地里传开,买卖一定差不了。

    再一个就是十几年后,这里将修建一条四车道宽的西环路,这处宅院正好扩进去。按照政策,只要站用了你的宅基地,除了高额补偿以外,还给你安排一处临街门市楼。而且田晴晴还知道,西环路建成以后,这里就是全县最大的集贸市场。

    哇塞!

    又买到一处将来可以翻番百倍的旧房子!

    田晴晴心里高兴,又像买东关的房子那样,以送“神粮”“神钱”的方式,把自己的钱转送到了田达林和郝兰欣手里。以田达林的名义,买了下来。然后再租赁给田晴晴和田幼军。郝兰欣又要有每月二十块钱的房租收入。

    每次用大钱,就有“神粮”“神钱”送来。田达林、郝兰欣心中虽然疑惑,但这在这个家里已经司空见惯,认为这是大女儿出好心有好报的结果,也就坦然接受了。

    在开张的日子上,却有了分歧。陈永夕夫妇的意思是愿意先把婚事办了,在外面住到一起就名正言顺了。

    田幼军却有些犹豫。他知道结了婚就是大人了,他和陈喜妹都必须参加队里的生产劳动。再请假不出工(复习功课是暗地里的事,不能明说)就没有理由,更甭说长期在外面偷着做买卖了。

    因为他知道,四叔和四婶子之所以能干长了,就是因为四婶子李焕娣能两边瞒着,在婆家说在娘家干活,在娘家说在婆家干活,两下里都不要口粮。队里由于不知底细,也就没人追究,没人咬扯。

    而陈喜妹就没这个条件了。一个生产队上住着,在家里干什么人们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怎么办呀?”何玉稳找到郝兰欣商量,忧愁地说,“不让他们结婚吧,闹的这么风风雨雨的。也别说女家提出来啦,就是咱,也觉得两个人出出进进的不方便。

    “让他们结婚吧,小军又怕结婚后就不能请长假了,也就没法出去了。我看着这两个人是一心一意要出去做买卖去。”

    郝兰欣也没有办法。十九岁已经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当时的婚姻法规定是十八岁),女方这样提出来,也有人家的考虑,是担心再被人说三道四。

    “要不,先让他们领了结婚证。听说只要领了结婚证,就是合法夫妻。举办婚礼只是个形式。”郝兰欣建议。

    “领了结婚证就不能考大学了。”田晴晴一旁插嘴说。

    “怎么呢?”何玉稳不解地问道。

    田晴晴:“我听说现在推荐的大学生,结了婚的就不推荐了。万一考大学也有这个限制呢?岂不耽误了他们一辈子。”

    其实真有。前世里就听说一些大龄考生,为了上大学就假离婚,结果很多都弄假成真,造成很多悲剧。

    “这可怎么办?”何玉稳又被愁住了。

    望着愁眉苦脸的大伯母,田晴晴忽然缅怀起前世的事情来。那时,做买卖或者打工的,为了省点儿房钱,男女合租一处房子的有的是。未结婚的情侣在一起做买卖的也大有人在。

    为了生活的富裕一些,为了年轻人的前途,有必要让他们开放一点儿,让他们提前体验新生活。

    而且也就是三、四年的时间。到了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dang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拨乱返正和对外开放上来,这些弊端就没有了。

    现在是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九实行起来,还有四年的时间。

    四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却关系到两个年轻人一生的命运。

    不就是四年嘛,与他们的一生比起来,又实在短暂。何不让他们提前迈出这一步!就是有人说道,也只是说四年,而他们却享受一生。

    田晴晴想到这里,便对何玉稳说:“大伯母,我觉得应该把利害给女方说过去。反正开小卖部也是偷着开,复习功课也不能对外嚷,都是秘密的。

    “对外就说陈喜妹出去住亲戚去了,让军哥哥在队上干活,晚上去那里给她作伴儿。

    “那里有北房和东、西厢房,与四婶婶那处房子基本相同。也和他们一样,北房屋住人,东厢房卖货。

    “他们两个人一个住东里间屋,一个住西里间屋,分开住。我再想法把西厢房赁出去,军哥哥有个去不到的时候,也有人给她作伴儿。”

    “咳,虽然定了婚,但不结婚就住在一起,也是让人说道。”何玉稳叹了口气说。

    田晴晴:“哪里住在一起了?不是一个东里间屋,一个西里间屋吗?”

    何玉稳:“咳,一个屋檐下,谁给你分这个?何况他们又是未婚夫妻。”

    田晴晴:“那里没人管。一个赁房的,人家知道他们是怎么回事呀?再说,我大姨夫的表哥是那里的生产队长,由他照顾着,保管没事。”

    何玉稳:“咱与人家又不熟。”

    田晴晴:“关系不会处呀!大伯母,这个你放心,我保证让他给接管起来,关心的比亲戚还周到。”

    郝兰欣笑着对何玉稳说:“这孩子与人处关系有一套。幼儿园里和学校里的老师们,还有亲戚们,只要和她打过交到的,没有不夸她的。

    何玉稳眼前一亮,对田晴晴说:“晴晴,咱俩到喜妹家一趟,你把刚才说的这些,再对喜妹和她父母说说去。你说服了我,也能说服他们。”

    说完,拉着田晴晴的小手,去了陈喜妹家。

第376章 黑狗的猜疑() 
经过田晴晴的劝说,两家大人都同意了田幼军和陈喜妹两人先恋爱,待高考过后,看情况再说结婚的事。

    在这期间,两个人都要暗使劲复习功课,争取明年考上大学。

    陈喜妹不愿意在家里,执意要学习田冬景,一边做买卖养活自己,一边复习功课。

    于是,小卖部顺理成章地开业了,田幼军也每天顺理成章地到那里去给她作伴儿。

    又戳起来一个小卖部,还成全了一对恋人,田晴晴高兴的了不得!

    这天晚上,在空间里进行完了体能锻炼后,田晴晴又到南大门外看了看。

    哇塞!

    黑土地又向外扩展了十多亩!

    苍天不负有心人,一点儿也不假!只要自己肯努力,用心去做善事、好事,用心去开发自己的事业,黑土地就自动向外扩展。

    营救田书行是这样,解救田回爽是这样,帮扶田幼军又是这样……。如果自己坚持用三世的智慧和拥有的异能,多为人们做善事、好事,多开发自己的事业,把空间扩大到那次“神游”中看到的境况,还真不是梦想!!!

    田晴晴想的心里高兴,不由得在黑土地上翻起跟头来。

    “小主人,看把你乐的。”黑狗吃饱了鱼,跑过来用传音与田晴晴搭讪。

    “你说我能不乐吗?”田晴晴停住翻跟头,实扑扑地坐在黑土地上,抓着地上的黑土兴奋地说:

    “这里面已经有了五十多亩黑土地,而且还是叠加生长。只要种下种子,就不用管了。愿意什么时候收割,就什么时候收割。割也割不尽,收也收不完。

    “外面有了三个小卖部。虽然现在形势还不允许。只能偷偷地小不溜丢地干着。但五年以后改革开放了,三个小卖部就是三个大门店。再过几年兴开超市的时候,就把它们发展成三个大超市。坐落在东、西、城里一条直线上。你说。那是什么劲头!”

    黑狗:“既然东关、西关都有了,为什么不在南关、北关也各开一个呀?这样。东、西、南、北、中,四面中间你都占了,岂不更好!”

    田晴晴小嘴儿一撅:“你当我不想啊?现在买的话,既好买,还便宜。一是现在还没有合适的人选,再一个是我这具小身板儿太小,自己不能做主。让母亲花钱买闲房,工作肯定做不通。与其让她别别扭扭。不如用着时多花个钱。”

    黑狗:“你真是个孝顺的女儿。能以多花钱,也不愿让母亲心里不痛快。”

    田晴晴一仰脸,不无骄傲地说:“那是。我穿越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的父母亲过的好一些,舒心一些。我前世里的时候,我父母过的太不顺太憋屈了。这一世我一定改变他们的命运!让他们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黑狗:“你做到了吗?”

    田晴晴:“在现在的政策下,我觉得还可以吧:提前二十年,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吃、喝、穿、花钱不用发愁;家务事尽量不让他们做。他们所做的,只是生产队上的派工。作为人民公社的社员。他们必须参加生产队上的劳动。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任务,这方面我无能为力。”

    黑狗:“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田晴晴白了它一眼:“什么当讲不当讲的?有事还不快说!”

    黑狗:“是。不过,这事拿不准是好事还是坏事。或者根本就不是事。”

    田晴晴嗔道:“怎么变的这么婆婆妈妈的了?好事也罢,坏事也罢,不是事也罢,说出来分析一下不就得了!快说。”

    黑狗:“是!小主人。是这样的,最近一段时间,晚上人们将要休息或者已经休息了的时候,经常有一个男的从胡同里路过。他走到你家大门口的时候,有时候停一下;有时候从门缝里往里望望;有时候吹着口哨过去。因为没做出别的动作来,我也就没管他。但又拿捏不准。心里疑疑呼呼的。”

    田晴晴一激灵:“每天晚上都这样吗?”

    黑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