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孩子们那喜笑颜开的表情, 田青青不由的感慨起做一个纯小孩儿真好,只要有好吃的好玩儿的有些许的收获,大家就会心满意足。
也是的,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新年,小孩子们不就图点好吃的和好玩的,还有那能够自己支配的压岁钱嘛!
其实简单的快乐才是最幸福的。
田青青真想忘掉一切,做一个天真无邪的纯小孩儿,融进他们的快乐和幸福之中去。
郝兰欣拿出糖果笸箩,给每个人的衣兜里装了两大把。又把昨天晚上吃剩下的西瓜,切了一大盘子,一个人一块儿分给大家。
屋里立时想起“西里呼噜”吃西瓜的声音。
郝兰欣给的是红包。每人一个。(未完待续)
第253章 家议()
【鞠躬感谢好友握轮者打赏支持。鞠躬感谢好友狡猾的老鼠宝贵的粉红票!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和大家打个招呼:拾珠新书 ,求首订及各种票票!谢谢!】
………………………………………………………………………
郝兰欣给的是红包。每人一个。
这也是田青青的主意。
她料到孩子们必定从老院儿到大伯母何玉稳家,然后去二伯母王红梅那里。自己家是最后一站。一是这样路顺,二是郝兰欣在三妯娌中最小。别看是孩子,心里也有个远近大小之分。
这样一路走下来,如果大伯母和二伯母给的压岁钱一般多还好说,如果不一样,郝兰欣的钱就没法往外拿。有红包遮着,就少了当时的尴尬。回去后怎样想又是另一回事了。
郝兰欣采纳了田青青的建议,不过,每个红包里却装了五毛钱。
“妈妈,我们赔大发了!”
待田茜茜、田圆圆领着弟弟妹妹们走后,田幼秋抖着手里的红包,对郝兰欣说:
“奶奶给了两毛,大伯母也给了两毛,二伯母才给了一毛,你却给了他们五毛。咱家赔大发了!”
郝兰欣暗自庆幸亏着没给一块,要不然,这个小家伙儿就惹不起。便笑着逗田幼秋:“这不是不赔不赚嘛!你奶奶给了你两毛,大伯母给了两毛,二伯母给了一毛,加起来正好是五毛。你进了五毛,我再发给他们五毛,不正好扯平了嘛!”
田幼秋气得一跺脚:“扯平什么呀?哪有你这样算账的?我和青青、二春、小苗苗,四个人才收了两块钱,你却发出去四块五,上哪里扯平去?!”
“好小子。这半年学没白上,这么拐骨的算术题都能算出来,比你爸爸这么大的时候强多了。”田达林在一旁“哈哈”笑着说。
田幼秋却不领情,继续愤愤地道:“给圆圆她们还好点儿。我就是不愿意给茜茜她们。二伯母给了一毛钱还不算。每个人只给了两块儿糖。大伯母一人给了两大把,衣兜里都快装满了。”
说着把衣兜里的糖果花生都掏在桌子上:“你们看看,这么一大堆,里头只有二伯母的两块儿。”
“咱家里又不是没有,你计较她这个干什么?”田达林一旁息事宁人。
“我最看不惯二伯母这个抠门了。”田幼秋继续发牢骚:“昨天在奶奶家吃饭,咱家拿了那么多瓦块鱼和羊杂碎,爸爸还拿了一瓶酒。
“可二伯母就只端过去半盆炸虾片。我吃了一片后,见盘子里还有一片,刚伸出筷子去夹,就被小胜子抢过去了。他家里的东西。他还抢着吃,什么玩意儿!”
田青青在一旁听着田幼秋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不由想到:这个小哥哥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心里却有一杆秤,谁好谁赖心里是门清。自己的一些做法是不是也不被他理解呢?
看来。有些话还得对他说透了,要不然,兄妹之间也会产生一些误会。
田青青:“哥哥,你说二伯母这样做,是俏呀还是傻呀?”
田幼秋:“反正够抠门的。”
田青青:“我觉得她这不是俏。还有茜茜姐姐,母女二人一对大傻瓜。她明明知道大伯母每人给了两毛钱,还不说给她妈。让人们背后数落她妈妈的不是。”
“青青说得对。”郝兰欣接过话茬:“少给一毛钱。惹多少人背后嚼舌根子呀。你二伯母这个人就是这样,显摆起自己来什么话也往外扔,给别人东西谁也没她抠儿。说话办事一点儿也不考虑后果。甭给她一样,本来就是哄孩子喜欢的事,各人出各人的心。咱谁也不攀。”
田幼秋一撅嘴:“他们可得了!”
田青青:“你说错了,我觉得咱才是赢家哩。钱不会说话人会说话。大伯母他们一定会有个比较。就是二伯母,往后见了咱妈妈,也得另眼相看。
“你想想咱刚搬到场院屋里的时候,二伯母见了咱,头不抬眼不睁的。好像她自己多么高大似的。
“那时候咱家穷,比不过她。现在咱有了,房子比她家的大,吃的喝的比她家里好。给起别人东西来比她大方,你看她还得瑟的起来吗?
“就拿昨天中午来说,咱家拿的东西比他们都多,可咱爸爸妈妈笑得比他们谁都响亮。二伯平时的话最多了,可昨天我就没怎么听见他说话。光低着头子吃菜喝酒去了。你别以为他家少拿了东西是沾了便宜,其实他们心里一点儿也不痛快。
“往后哇,咱家要处处比过她们去,让她们谁也不敢小瞧咱家里的人。尤其是爸爸妈妈,这些年光被她们压着一头了。从今往后,让她们仰着脸看,谁也不敢往‘二’上放。我就不信给她们较不过这个劲儿来!”
田幼秋:“青青,你让她们来洗澡,也是这个意思呀?”
田青青:“过去我没这样想。今天二伯母这么一抠门,我忽然想到这里去了。钱和东西算个什么呀?耽搁点儿功夫又算什么呀?只要能扬咱家的威风,长咱的志气,比什么都好。”
田幼秋似懂非懂,摸着脑袋“嘿嘿”笑了。
听着大女儿侃侃而言,田达林和郝兰欣一直互相对望着。两个人谁也没想到大女儿会说出这一番大道理来,在震惊的同时,心里又暖煦煦的。
“遇见这么个懂事的女儿,真的是咱的福气。”田达林微笑着对郝兰欣说。
田幼春趴在田达林的怀里说:“爸爸,爷爷也说姐姐有福气。”
田达林一愣神:“噢?爷爷还说什么来着?”
田幼春:“姐姐在奶奶家吃着福钱啦,爷爷才说的。”
田达林:“是吗?你们去了那里又吃了一回饺子呀?”
田幼春:“是爷爷端着箅子让我们吃的。姐姐吃了一个,就吃出来啦。奶奶还有点儿不高兴。”
郝兰欣惊奇地问田青青:“怎么回事呀?青青。”
田青青:“我们去的时候,圆圆姐姐她们已经在那里了。哥哥他们拜完年后,爷爷就端出在锅里热着的饺子让我们吃,说是里面有福钱,看我们谁的福气大。”
郝兰欣望着田达林说:“看来他爷爷也把他二姑烦透了,要不不会这样。”
田达林点了点头。
田青青:“妈妈。真得像奶奶说的那样,初一的饺子都留给二姑他们吗?”
郝兰欣:“嗯。往年都是这样。甭管剩多少,过后都不让动。初四你二姑他们一家子来了后,吃的吃。拿的拿,一个也不剩。从来没给过你大伯母、二伯母家的孩子们吃过。”
田青青:“那你们吃出来过福钱吗?”
郝兰欣:“有时候吃出来过。十多年了,也就两、三回吧!”
田青青:“我奶奶他们呢?”
郝兰欣:“又不和你奶奶他们在一张桌子上吃,他们吃没吃出来,我们就不知道了。你们又小,谁也没拿这个当回事。”
田青青:“其实俺奶奶还是拿着当回事了。要不怎么光留给她闺女呀?”
郝兰欣点点头:“让你们吃准是你爷爷的主意。青青,你吃出来后,你奶奶真的不高兴了?”
田青青:“有点儿,不过没说出来。”见杨老太太没在屋里,又小声对郝兰欣说:“是嫌杨奶奶在咱家里吃出福钱来了。说了些不好听的,我给她说理儿引起来的。”
郝兰欣冲着田达林一笑:“这理儿挑的也真是……谁吃出来还不是碰打子劲儿?又不是人为的。”
田青青心中暗笑。又问道:“妈妈,爱玲姐姐她们来了,你们也给她们压岁钱吗?”
郝兰欣:“给,全都给。他们也给你们。一人一毛。”
田幼秋:“那咱家不赔不赚。二伯母家也不赔不赚,大伯母家还赚一毛哩。”
田达林笑道:“你小子,今年算是与赔赚叫起真来了。把账算的门清。”
田青青又问郝兰欣:“今年咱给多少呀?”
郝兰欣:“我看今年得长剂子。你奶奶给了你们两毛,我们也不低于这个才好。”
田幼秋:“他们家都成这样了,还会给的起我们呀?”
郝兰欣:“给起给不起是他们的事。各人出各人的心。这钱多一半儿也是冲着你爷爷奶奶给的。咳,今年她还不知道来不来哩,很可能让你二姑夫带着孩子们来。”
田幼秋:“要是二伯母还给她们一毛呢?”
“这个……”郝兰欣一时语塞。
田青青:“妈妈。你还是用红包。也还是放这些。咱是看在爱玲姐姐她们四个的份儿上。要不然你给圆圆姐姐和茜茜姐姐她们的多,给爱玲姐姐她们的少,传到奶奶耳朵里,又挑你的理儿了。”
郝兰欣点点头:“我把红包装起来,谁赶上谁给她们。”又对田达林说:“今年我打算初四去他姥姥家。年年都是我在家里照应客人了,今年咱搬出来了。也该改改章程了不是。
“还有,年年给她霞姨做不上伴儿,今年她大笨身子,我们一块儿去一块儿来,在道上也好有个照顾。
“再一个。万一你二姐来了,我……我真不愿意面对她。”
田达林:“嗯,头一年,出去躲躲去也好。不过,这样得提前给他们说一声儿,别再到时候指望着又没人喽。”
郝兰欣:“嗯。那你就完成这个任务,给说一声儿去吧。”
第254章 有福之人()
下午家里来了很多串门滴。大多是郝兰欣平时不错的妯娌姐妹们。过年了,难得清闲下来的妇女们这才有时间挨家串串门,拉拉呱,放松放松。
杨老太太今天也兴高采烈地过来帮着招呼客人。
在过去,家里只要一来串门的,杨老太太就躲进她的房间里去。就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也在小屋里一直待到串门的走了以后才出来。
解开她心结的,一是郝兰欣让她在这里请家堂。别看这一小小的允诺,却让她如获至宝:这个家里真的没拿她当外人!心里一下亮堂了,脸上就有了笑容,话也多了起来。
再一个就是大年初一吃出了福钱,被说成是这个家里最有福气的人而得到一家人的祝福。
一个寄人篱下的人竟然吃出了福钱,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认可,这让谁也会感到自豪和兴奋。
杨老太太心里美的不行,比吃了桂花蜜都甜。封闭了多半年的口舌开始活跃起来,爱说爱笑,喜欢接触外人了。
人嘛就是这样,一旦自己有了优越感,心扉就会自然敞开。人面前也愿意展示一下自己不是!
杨老太太虽然不经常出门,大多数人也没见过她,但大家都知道郝兰欣家里有这么个老人,又见老人面色慈祥,也都主动与她打招呼攀谈。
杨老太太见邻居们都对她这么热情,更是高兴,笑呵呵地谈笑自如。
何玉稳在家里呆着没事,也跑了过来。她过去见过杨老太太几面,又知道郝兰欣很尊重她,便顺情说好话地说道:“杨伯母,我听圆圆说,你今天早晨吃着福钱了。”
杨老太太“呵呵”笑着说:“我在有福气的人家里,才会吃到的。是沾了这个家里的光了。”
郝兰欣又何尝不愿意人们知道这件事呢!
杨老太太在这里住了多半年了,人们说什么的都有。但都对杨老太太嗤之以鼻。说不就是小孩子碰了她一下么,就在这里白吃白住起来了。现在已经全好了,怎么还不把她送了走?
每次郝兰欣总是笑笑说:“一个孤寡老太太。撵回去也是一个人。怪可怜的。不就多双筷子多个碗嘛,待就待呗。”
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杨老太太没有在这里白吃白住。自己的房子上差不多有着人家三分之一的资金。平时还给看着小苗苗,刷刷洗洗的。有时候她真的这么想:这个老太太来了是家里的福气。
但这话她不能对别人说。杨老太太千嘱咐万叮咛,不让她对任何外人说她铺盖里有钱的事。一怕人们说她存着钱“反攻倒算”,二怕让她的养子知道了来纠缠。
今年杨老太太吃出福钱来正合她的心意,这样,她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对人们说:杨老太太是个有福之人,在这里住着是一家子的福气。她要走,自己还舍不得呢。
见杨老太太如此一说,郝兰欣便趁机道:“杨伯母说话谦虚。你来了以后,我们家发生了这么多大的变化,保不住哇,这些都是你的福气带来的呢。”
郝兰欣这么一说,人们一下子就把话题转移到杨老太太身上去了:
“是啊。杨伯母真是有福之人。你才来了多半年时间,兰欣一家就从两间简易西厢房里,搬进这么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来了。跟气儿吹的一样。”
“兰欣也是有福之人,要不怎么会捡了一个有福气的老太太养在家里呢。”
“常言说‘家有一老,胜似一宝’有福气的老太太,也就是宝中之宝了。怪不得兰欣一口一个‘杨伯母’,要是我也遇见这么个有福气的老太太。喊亲妈都行。”
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奉承起来,把个杨老太太高兴的合不拢嘴地笑。
郝兰欣脸上也容光焕发,仿佛杨老太太真的就是人们说的“宝中之宝”了。
在一旁和田圆圆、田翠翠、田晶晶一块儿玩儿的田青青闻听心里也高兴的不得了。心想: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给杨老太太赢得了这么大的荣誉。大家虽然都是捧着说,杨老太太心里高兴却是真实的。
转而又一想:要是大家都这么认为的话。人们也就把家里的变化归到杨老太太身上去了,正好给自己的异能和空间做了掩护。这样,杨老太太受到重视,自己也少了很多被猜疑。一举两得。
田青青心里这么一想,就冲着人们说:“杨奶奶是我们家的福星。”
田达兴的妻子李金平说:“要是青青也这样说的话。那就一定是了。小孩子嘴里没遮拦,怎样想的就怎样说。”
一个田青青叫不上名字来的年轻妇女说:“青青说出来的话跟别的孩子还不一样,她有灵气,自然就更千真万确了。”
何玉稳忙说:“你们知道吗?这也是个小福星呢!”又对田青青:“青青,你今天上午不是在老院儿里也吃出福钱来了吗?杨伯母是你们家的福星,那你就是我们这一大家子的福星了。”
“嗬,你们家一老一少两个福星啊!”
人们又半开玩笑地说笑起来。几乎把房顶子都掀起来。
晚上吃饺子的时候,田达林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今年妯娌仨轮流在老院儿里值班,帮着老太太照应亲戚:初二是老二家,初三是老三家,初四是老大家。以后就按这个顺序轮转。
“以后再说以后的,今年我可轻省了。照应了我哥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