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董曼大营中的粮草,经过讨论多个计划,最终却没有一个能实施,既然不能运回去,刘辩也不愿意把粮草留给董卓,便以弘农王的名义开仓放粮,刘辩爱民的名声传遍了三辅之地。
当刘辩他们一路风尘的赶回河内郡的时候,隐藏在大汉朝这条大河需下的暗流,终于爆发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讨董临近 (1/2)()
公元190年,农历庚午,东汉初平元年,正月。
自刘辩奇袭扶风,设计全歼杨怡西凉兵以后,又说服了皇甫嵩,立即快马加鞭疾驰回师河内郡,而后立即着手参加讨董会盟一应事务。
书房中,刘辩正闭目沉思,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名亲兵推开门,大步走进来,抱拳沉声道:“启禀殿下,上党郡太守张扬协同麾下,携带细软粮草,前来晋见殿下。”
“张扬?”刘辩微微皱了皱眉,对张扬他说不上好感,却也算不上恶感,最起码他还接受了人家五千石粮草的资助,遂沉声道:“请他到偏厅相见,孤稍后便至。”
“诺!”亲兵领命而去。
刘辩目光微沉,历史上张扬这家伙好像是参与了讨董会盟,只是他不准备兵马,现在来见自己是什么意思?经历了生生死死的刘辩,可不会在天真的张扬这家伙感受到自己的威望,来一个纳头便拜。
让唐姬帮忙换了衣服,刘辩一路来到偏房,正看见张扬在那里闭目养神,其实张扬的相貌还是不错的,虽说粗犷,却是那种让人一看便心生好感,相当直爽的汉子,只是两世为人的他,却深深明白人不可貌相的道理~
正在闭目养神的张扬听到脚步声,霍然睁开双眼,但见一名眉清目秀的少年站在自己的面前,情知是刘辩,遂立即行礼恭声道:“臣张扬,见过殿下!”
“唉~稚叔何必多礼?”刘辩强忍着不舍,上前一把拉住张扬的手,微微笑道:“孤还要感谢稚叔能在孤危难之际,援助粮草之恩呢。”
张扬连忙说道:“此乃微臣份内之事,岂敢劳殿下言谢?微臣惶恐。。”
张扬越是态度谦卑,刘辩心里越是没谱,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此人可是上党郡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如今又是送钱又是送粮,若说无所求,任谁也不信。
分主宾坐定以后,刘辩微微一笑道:“上党郡北接蛮夷,战乱频繁,而稚叔身为上党太守,可谓是日理万机,今日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当!”张扬谦虚的摇摇头,随即肃声道:“殿下当知国贼董卓行事天怒人怨,臣有心勤王,却苦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臣听闻曹孟德发下讨董檄文,亦是有心为我大汉除贼!”
“稚叔忠心可嘉,可是会盟一事有了难处?”刘辩眉毛一挑,不太明白张扬既然想参加讨董分一羹利益,为什么还要来找自己。
张扬略微迟疑道:“殿下不知,微臣曾得大将军诏征兵,然大将军毙,而朝廷却不用微臣,反倒是以微臣为匪,近日虽得阳安长公主令,提拔臣为上党郡太守,只是任职文书迟迟未到。。。。是以微臣愿率兵投奔殿下麾下,参加会盟。”
张扬说完,刘辩心中开始嘀咕起来,果然是有求于自己,只是这张扬也够倒霉的,空有名头,却没拿到凭证,相当于白身啊,如果直接去参加会盟,肯定没人鸟他。
当然张扬也听聪明,如果投奔在自己的名下,那可是名副其实,而且手里有兵有将,根本就不怕自己夺权,不过投奔在自己麾下,虽说是名义上,在群雄中也能增加自己一分势力,也算是双赢了。
念及于此,刘辩微微一笑道:“孤岂能弗了稚叔为我大汉效力的热情,既然如此,稚叔可火速调兵遣将,与孤共同前往会盟。”
张扬闻听刘辩答应了,心中大喜,连忙谢恩。而后两人又将相关事宜,商量了一个大概,张扬这才在刘辩微笑中告辞离去。
刘辩目光追逐张扬背影消失在门外,这一次张扬又奉上了五千石粮草,与此同时还奉上了不少的奇珍异宝以及美貌胡姬数人,只是他对于那些身上天然携带一股子膻味的胡姬不感兴趣额,又让张扬带了回去。
送走了张扬,刘辩立即命人传令诸将,于太守府议事厅齐聚,为了讨董的事情,这几天他可真没时间住在军营里了,当然军营中的将士们也已经停止了训练,让他们好好休息,补足体力~
得到诏令的曲阿、徐晃、阎行、徐盛、雷术、胡昭、杨奉、李乐、韩魁、雷身、雷定、张曲、陈军、褚星、皇甫嵩、王匡、方悦、韩浩等人,早已齐齐聚集在议事厅,正在热烈的讨论讨伐董卓会盟一事。
雷定、雷身两兄弟,是前几日刘辩特意招回来,目前氐人部落所在的山脉,已经没有战略意义了,此二人刘辩打算另有用途。
“诸位!”刘辩目光掠过众人脸上,诸将立即停止了讨论的声音,做出洗耳恭听壮,刘辩轻轻颔首,沉声道:“想必诸位也是知晓,孤因何召集尔等,国贼董卓祸乱朝纲,此贼不除,天无宁日!而今正是为了此事!”
众人齐声抱拳道:“我等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愿为我大汉除此国贼!”
“嗯!”刘辩轻轻颔首,随即肃声道:“此次讨董,共得十几路诸侯,齐聚酸枣,意图正面进攻虎牢,进而在驱除董卓,然孤以为虎牢关易守难攻,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以孤想征集诸位建议,我军可否从孟津刚直下雒阳?”
刘辩真不想和那些人齐聚酸枣,按照道理来说,真实的历史上齐聚酸枣的应该是兖州附近的诸侯,而诸如豫州牧孔伷、袁术、孙坚南方诸侯可是聚集豫州附近,至于袁绍等人屯兵河内才对,如今怎么史实却变成了演义中的事情了?
“我军不可由孟津港直下雒阳!”刘辩话音方落,厅中便响起了洪亮的反对声,众人转头视之,却是大汉名将皇甫嵩。
“皇甫公戎马一生,征战经验极其丰富,既然反对,想必是有道理!只是不知我军为何不能直下?”刘辩轻轻颔首,对于征战经验,他还是很相信皇甫嵩的,只是历史上袁绍等人便是意欲打算从此路进攻,为什么他却不行呢?
第一百八十章 讨伐董卓 (2/2)()
“越黄河,过孟津,直下雒阳固然便捷,然一旦大战爆发,董卓必然以殿下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以瓦解盟军斗志。”皇甫嵩沉声道:“再则,我军固然精锐,正面作战却远非西凉兵对手,一旦董卓着重布重兵沿河一带,我军定然无功而返也。”
刘辩皱了皱眉,皇甫嵩分析合情合理,单独和西凉兵正面交锋,白波军还真不是对手,而且如果他人不去酸枣,也不能确定能抢到盟主之位,而盟主之位,他又势在必得,去酸枣就去酸枣吧。
“嗯!皇甫公之言在理。”刘辩轻轻颔首,不再纠结这件事,而是话锋一转,目光落在胡昭身上,凝声道:“先生以为此次会盟,孤当摔多少人马?”
会盟,肯定不能把所有的兵马都带上,河内郡不能空虚,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镇守,而且多的人马多了,到时候出战的话,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好袒护不是?只是他毕竟是藩王,带人少了也不合适。
胡昭如今并未明言正式加入刘辩阵营,算得上客卿的身份,所谓客卿便是以客居之身,为主谋划。说白了就是我不算你的人,但是我愿意帮你,而客卿就是你给我职位。
“如今殿下麾下骑兵一千余人,步卒两万七千余人,而弓箭手可算是两千余人,共得军三万人。”胡昭轻捋颔下须,分析道:“骑兵毋须多言,势必要遂殿下出征。而弓箭手,数量过于稀少,且精贵,还是留在河内为好。”
“而如今河内郡内无乱事,只需留下少量人手即可。不过。。。。”胡昭凝声道:“河阳需有重兵布防,一者严防西凉兵趁势奇袭,也算是威慑本土势力。”
刘辩轻轻颔首,胡昭所言和他想的差不多,河阳可谓是北上河内必经之地,必须留下重兵布防,而河内世家虽说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利益动人心,一旦董卓下血本,这些人恐怕转眼间就卖了他,所以对于这一点不得不防。
“先生以为孤率领一万大军前往酸枣,可否?”刘辩沉吟半晌问道,这一万人是他之前就想好的人数。
胡昭想了想,轻轻颔首:“殿下英明。”
“好,既然如此,那就留下一万九千大军,镇守河内。”刘辩深吸一口气,目光略微掠过众人,朗声道:“王匡何在?”
王匡上前一步,行礼道:“微臣在。”
刘辩殷切目光注视着王匡,凝声道:“孤出征之时,河内郡就拜托公节了。”
王匡沉声道:“微臣愿效死力!”
对于选择王匡镇守大本营,刘辩有着自己的想法,一者王匡本事就是河内太守,熟悉本地一切事宜,再者方悦、韩浩都算是王匡的人,换了别人不一定能让这些本土将领心服,而且王匡关键在于忠心,而且四维属性足以应付一些突发事件。
“张曲、雷定、雷身何在?”刘辩安排完了王匡,又接着喊道。
张曲三人上前,齐齐抱拳道:“我等听令!”
“嗯!”刘辩目光落在三人身上,沉声道:“近日我军与盘踞太行山一带的黑山贼有隙,是以命你三人率领三千步卒进驻葵城,以防黑山军作乱,不得有误!”
“诺!”
“阎行、徐盛、李乐听令!”
“末将在!”
“尔等率领一万步卒,两千弓箭手,即可前往河阳县驻防,万万不可有一丝松懈。”刘辩目光一厉道:“若河阳县有失,尔等提头来见!”
阎行三人神色一凛,凝声道:“我等必不负殿下重托!”
刘辩吸了一口气,大声道:“其余诸将,随孤前往酸枣会盟,讨伐国贼!”
曲阿、徐晃、雷术、胡昭、杨奉、韩魁、陈军、褚星、皇甫嵩神色骤然凝重起来,眸子里燃烧着浓浓战意,厉声道:“我等听令,讨伐国贼!”
。。。。。。
刘辩千里奔袭扶风郡,设计全歼杨怡所部五千西凉兵,董氏族人董曼战死,把持朝政的太师董卓得到消息,暴怒,意欲发重兵踏平河内,然虎牢关一纸加急文书却让董卓如堕冰窟。
渤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等诸侯尽皆起兵造反,与此同时远在南方的长沙太守孙坚亦是起兵北上,各路诸侯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野心,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军事准备,一场空前惨烈的诸侯混战,逐渐拉开了血色帷幕。。。
“天下诸侯竟然全都反了?”董卓怔怔的看着手中的羊皮卷,脸上满是不敢相信之色,他不是傻子,最近朝中一直暗流涌动,他就料到迟早要出事,原本以为手握重兵,便可安枕无忧,却没想到犯了众怒,天下人共同举兵了。
“天下诸侯叛乱,太师赶紧下令平叛吧。”西凉诸将得到消息,连忙赶往董卓府邸,却看见董卓一副怔怔的样子,不由的急声说道。
董卓毕竟久居高位,深知上不乱而自安,尤其是现在这种危机的时刻,他更不能慌乱,是以很快便反应过来,回复往日的本色,而一旁的李儒却也是轻轻的松了一口气。
在李儒看来,联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西凉军自乱阵脚,没了董卓坐镇,他就是天大的本事,也化解不了这场危机了。
“岳父大人,勿忧~”李儒见董卓恢复了本色,遂转头对诸将笑道:“关东联军表面上看似骇人,实际上却不值一提!”
鉴于多年的默契,董卓深知李儒心思,是以做出云淡风轻的模样:“我西凉健儿纵横边疆多年,岂是关东联军那群土鸡瓦狗比?尔等皆为我西凉悍将,有何可惧?”
随着董卓、李儒二人,一唱一和,诸将紧张情绪逐渐安定下来,牛辅上前行了一礼,出声问道:“岳父大人,军师,我等如今该当如何?”
李儒微微看了董卓一眼,得到首肯以后,说道:“关东军齐聚酸枣,其意在于正面强攻雄关虎牢,而我大军皆在四方,调动兵马最少需一月时日,是以为今之计需一员猛将镇守虎牢关,而后方能徐徐图之。”
“义父勿忧,关外诸侯,孩儿视之如草芥,孩儿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
一声极其霸道气势骤然充斥在整座太师府内,众人急视之,却见此人生得器宇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脸上极尽嚣张之色。
第一百八十一章 陈王刘宠 (1/3)()
吕布,一个勇猛而悲情的男人,其生于大汉边地,这是一块胡虏、汉人混居的地方,然汉人终日生存在胡虏杀戮、奸银的恐惧之中,而这也导致了他及其扭曲的性格,终于在他十六岁那一年,单人匹马直闯胡虏首领营帐,斩杀胡虏七百八十二人,而闻名天下。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一年时间,逼得五原郡九原县胡人举族北上,时任并州太守骑都尉丁原怜其英勇之名,遂征召其入军,任命主簿。
汉灵帝死后,丁原接到何进的徵召,率领军队到洛阳,密谋诛杀宦官,被任命为执金吾,适逢何进为宦官所杀,丁原反对董卓擅行废立之举,董卓对其恨之入骨。
后闻听其部将吕布勇武之名,便以吕布同乡李肃携重金而引诱吕布,吕布本就志在领兵而非文职,对丁原早已暗恨于心,两人一拍即合,遂杀丁原而率军投靠董卓。
董卓见吕布率领万余并州悍卒归降,当即大喜之下擢升吕布为骑都尉,兵以父子相称,没过多久更是下令升吕布为中郎将。
可怜的吕布本以为升任中郎将便可率大军纵横沙场,可惜事与愿违,西凉军中本就派系复杂,更是极度排外,而吕布此人自小生在胡虏地区,那里懂得为人处事,处处以自身勇猛而无视他人,导致了西凉诸将极度仇视于他。
果然,吕布话音方落,胡軫便淡淡的说道:“杀鸡焉用宰牛刀,何须温侯亲自前往?末将以为温侯还是好生保护太师左右即可~”
吕布神色一厉,之前跟随他前来的万余并州悍卒,几乎被西凉诸将瓜分近半,仅余五千人,而胡軫看似高捧他,实际上真正的目的却是不让他染指兵权,是以杀气犹如实质滔天巨浪,向着胡軫席卷而去。
“太师,温侯虓虎之勇天下闻名,岂可骤然出击?”
就在吕布杀气席卷而来的时候,胡軫顺势退后一步,与身后一员猛将并肩而立道:“末将保举我西凉骁将华雄亲往虎牢关,其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保虎牢关无忧也。”
“嗯!”董卓轻轻颔首,举目视之,却见华雄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他本就喜爱雄壮之人,骤见华雄便心生喜意,遂沉声道:“华雄,胡軫保举汝为虎牢关守将,你可愿前往?”
“太师放心,末将斩杀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也。”华雄挑衅的瞥了吕布一眼,声如洪钟道:“如若虎牢关有失,末将愿提头来见!”
“我西凉健儿如此猛将,何惧关东诸侯?”董卓向李儒投去垂询的眼神,但见李儒轻轻颔首,遂朗声道:“今本太师加封华雄为骁骑校尉,联同中郎将胡軫、骑都尉李肃、校尉赵岑,提马步军五万,赴关迎敌!”
“我等领命!”胡軫、华雄、李肃、赵岑四人闻言脸色一喜,遂上前一步,大声领命,而一旁的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