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弘农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弘农王-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落龙谷山高势险,谷口承喇叭状,越往里谷口越窄,甚至仅容一人通行,到了这里,西凉骑兵的优势便荡然无存,届时我军一齐杀出,可全歼敌军!”

    “好,全军即即刻准备!孤亲自做诱饵,引诱敌军进入伏击之地!”刘辩大手一挥,当即朗声道。

    “主公不可,万万不可!”雷术大吃一惊,计策确实是他想出来的,可他却不能让刘辩冒险,万一稍有闪失,他敢肯定徐晃等人能生撕了他,是以劝道:“殿下乃三军之魂,怎可轻易以身为饵?”

    “先生说的不错,殿下万万不能冒险。”徐晃沉声道:“不如有末将为饵,引诱敌军!”

    刘辩摇摇头,他有着自己的考虑,白波军与匈奴骑兵一战,虽胜,却是在匈奴人丧失了一大半的战力的情况下,所以如今面对更胜匈奴一筹的西凉骑兵,正面作战,白波军绝不是对手,即使胜,也是惨胜,他损失不起。

    而杨怡救援大营心切,无论是徐晃还是曲阿,都不一定能引起杨怡的重视,唯有他自己才能真正的引起杨怡的重视。

    “行了,诸位不必在劝,孤心意已决!”刘辩摆摆手,朗声道:“徐晃、阎行,捉你二人立即率兵前往落龙谷埋伏。”

    既然刘辩心意已决,徐晃、阎行二人只能听命行事,齐齐抱拳道:“末将遵命。”

    “曲阿,即刻点起三百将士,随孤前去诱敌。”刘辩又转头吩咐曲阿道。

    曲阿皱了皱眉,迟疑道:“殿下,要不要多带些兵马?”

    “不必了。”刘辩摇摇头,做诱饵的前提是必须跑得快,可纵观这座大营,粮草是不少,可马匹不过只有可怜的几百匹,所以带多了人根本就没有用。

    。。。。。。

    而另一方面杨怡接到大营被袭的消息,立即放弃皇甫嵩,急速回师救援,董曼亦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是以死命挥鞭,战马吃痛撒开蹄子,跑到了最前面。

    杨怡却是策马追赶上来,大声道:“都护大人,前面地势险峻,恐有埋伏,末将建议绕道回援。”

    说实话,董曼和皇甫嵩两座大营相距并不远直线前进,也就是一个半时辰左右,只是中间需要穿过一片险地,这也是当初董曼还怕皇甫嵩出兵偷袭,特意挑选的地址。

    如今果然如雷术所料,董曼就要一头插进去,却被杨怡制止了,经过刚才一场战役,董曼深信杨怡之能,遂同意杨怡的建议,绕道而行,其实也饶不了多远,不过是半个时辰的路程。

    。。。。。。

    此时日头西落,夕阳中的温度已经慢慢降了下来,可包括刘辩在内的三百人,丝毫不觉得寒冷,皆是满脸紧张的看着正前方的道路。

    别看后世影视剧中,作为诱饵很容易,实际上真正作为诱饵是很危险的事情,要不然雷术、徐晃也不会力劝了,只是刘辩根本别无选择,只能以身为诱!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刘辩骑在撕风上,就像是度日如年,也像是在等待死亡的降临,这种感觉实在是不好受。

    “报~~”一骑探马忽然从前方疾驰而来,堪堪冲到刘辩跟前才狠狠一勒马缰、止住冲势。

    刘辩目光如炬、灼灼地凝注在探马脸上,压抑着怦怦跳的心脏,沉声道:“讲。”

    “西凉兵距离我军不足十五里。”探马厉声道。

    “好!再探!”刘辩眼眸中掠过一丝狞色,转过头来厉声道:“敌军近在咫尺,虽有人听令,准备战斗!”

第一百七十七章 西凉军覆灭 (3/3)() 
    “报~”

    一骑探马从前方疾驰而来,道路上腾起滚滚烟尘,正催马疾行的杨怡霎时间右手高举,紧随身后的传令兵霎时往后疾驰而去,凄厉的号令声响彻军阵。

    “停止前进~~全军停进前进~~”

    正急速前行的骑兵霎时间勒紧马缰,骤然减速,最后锵然止步,却是整整齐齐的肃立在道路上,丝毫不显凌乱,黑压压一片,鸦雀无声,足以说明西凉骑兵之精锐。

    “将军,前方道路不足十里处发现敌军!”

    杨怡与身边的董曼交交换了一计眼神,凝声问道:“有多少人马?”

    “约为三五百骑!”

    “什么三五百骑?”董曼一愣,转头对杨怡道:“莫不是劫道山贼?”

    杨怡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凝声道:“信息太少,不好判断。不过若果真是三五百骑,倒真有可能是劫道山贼!”

    “回师大营要紧,管他是不是山贼,在我大军面前一切化为齑粉!”反应过来的董曼立即促催前行,军营中可是有着大批的粮草,这原本是准备收编皇甫嵩大军以后用的,若是丢失了,他可真不知道该怎么跟董卓交代。

    杨怡确实无法判断对方究竟是不是山贼,而董曼执意快速行军,无奈之下,杨怡只得下令快速前进。

    在道路拦腰处,正焦急等待的刘辩,骤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马蹄声响,目光一闪,转头厉声道:“竖旗!”

    曲阿轻轻颔首,将手中的大旗往空中狠狠一顿,卷起的旗面猛地一抖,迎风绽露开来,显出了暗红色的旗面,上面绣着斗大的一个字“刘”字。

    边上还绣着一行镶金边的小字,“弘农王”!

    暗红血色大旗下,一骑傲然,雕像般迎风肃立,仿佛已在此地等待了千年,刘辩跨马横刀,肃立于官道之上,朔风吹荡起身后的披风,猎猎作响。

    当董曼率军出现在视野中的时候,远远望见一杆大旗,带他看清楚上面大字的时候,瞳孔骤然紧缩,那竟然是弘农王刘辩的旗帜。

    董卓为了捉拿刘辩,曾派遣军中悍将牛辅、徐荣攻打河内郡,最后却都是因为阴差阳错溃散而逃,白白折了几万大军,如今他竟然在这里看到了刘辩的旗帜。

    这一刻,在董曼眼里,什么大营,什么粮草,已经统统不重要了,只要抓了刘辩,从此西凉军中五大中郎将,恐怕要改为六大中郎将了。

    “杨怡快下令,千万别让刘辩跑了!”董曼焦急的催促着杨怡,若不是这些兵属于段煨一系人马,他早就亲自下令冲杀过去了。

    其实莫说董曼激动了,便是杨怡此刻也是激动万分,抓到刘辩以后,什么擅自出兵的罪名,根本不可能,反而是天大功劳一件,然他毕竟战场经验丰富,眼看刘辩只有三五百人,却是让他起了疑心。

    然就在此时,刘辩一伙人骤然调转马头,急驰而去,董曼当即急了起来,厉声道:“杨怡,刘辩如果丢了,我定将此事告知太师!”

    “传令,全军追击敌军!”

    杨怡阴冷的瞥了一眼董曼,随后狠狠一鞭甩在马屁股上,战马霎时间犹如离弦利剑一般,骤然向前冲刺而去,得到他的命令,五千西凉骑兵如影随形,紧紧跟在杨怡的身后。

    “殿下,快,快!敌军快追上来了。”

    曲阿回头看了一眼,却见杨怡的五千大军死死咬在身后,心中大急,是以立即催促刘辩快速前行,如果敌军在这个时候放箭追击,定然是危险万分。

    “咻~”

    曲阿的担忧完全成为现实,在后面追击的杨怡怕刘辩跑了,便下令骑射进攻,纵使是一个死了的刘辩,也比什么也得不到的强。密集的箭羽顷刻间向着刘辩他们攒射而来。

    虽说白波军跑在前面,可在密集的箭羽中,还是有人不断有人被射中,哀嚎着摔在马下,刘辩知道他们死定了,果然下一刻西凉骑兵根本就不会官伤者的死活,铁蹄所过之处,地上仅余一滩烂泥。

    前面不远处,正是伏兵落龙谷,刘辩大喜,立即拍马一溜烟的跑了进去。

    而追击在后面的杨怡,眼见刘辩一溜烟跑进了山谷中,心中存疑,便下令全军慢行,可惜猪队友往往比对手更可怕,根本就不给杨怡解释的机会,恶狠狠的让杨怡下令进兵,无奈之下,杨怡只得听令。

    然而当他们刚刚一头装进落龙谷的时候,便听到谷口外一声大吼,经抬头望去,却见谷外一名武将,铁盔铁甲、手执一柄寒光闪烁的大斧,威风凛凛截断了大军的退路。

    杨怡心中一个咯噔,知道上当了,便立即调转马头向着来路冲回去。

    可惜,徐晃既然出现在此,这就说明了伏兵就在这里,岂能让他们黯然退出谷外,当他刚刚调转马头的时候,两侧的山峦陡然响起天崩地裂的喊杀声,于此同时黑压压如同蚁群的士兵从两侧的民林忠杀了出来!

    “轰隆隆~”

    头顶骤然响起巨响,杨怡抬头看去,霎时间吓得混魂飞魄散,只见两侧山峦上,如同山崩一般,巨大的石块以极其迅速的速度倾斜而来,顷刻间西凉骑兵被砸到一大片,而战马受惊四处狂奔,根本不受人控制!

    “不要慌,快,列锥形冲锋阵,护住都护大人,往谷口突击!突击!突击!”

    杨怡声嘶力竭的怒吼起来,如此危机时刻还不忘命人保护董曼,不是因为杨怡和他关系有多少,而是董曼死在这里,连他在内的五千骑兵,肯定要陪葬。

    “想突围?”

    谷口处的徐晃目光一沉,怒吼一声,同时大斧于虚空处往下狠狠一劈,跟随在他身后的白波军向着西凉骑兵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已经站在山坡上的刘辩,目光扫向厮杀不休的山谷,西凉骑兵的战斗力的确强悍,纵使如此危机时刻,倍数西凉兵的白波军,亦是难以阻挡,若不是曲阿摔人组成了第二道防线,真有可能被杨怡突击出去。

    “殿下~董曼五千大军进入伏击圈,这一仗已经毫无悬念。”雷术的身影悄然出现在刘辩身边,沉声道:“然这里毕竟距离西凉驻军太近了,臣建议殿下立即前去见皇甫老将军,然而立即北上返回河内郡。如若被西凉兵缠上,到时候恐怕会污了大事!”

第一百七十八章 皇甫嵩归降 (1/1)() 
    扶风郡,皇甫嵩大营。

    皇甫嵩神色复杂的看着端坐在主位上的刘辩,他作为三朝之臣,对于皇宫中的秘事知道的太多太多,当初刘辩如何登上帝位,又如何被废,他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只是他虽忠,却是忠于汉室,而非忠于某个天子,是以对于皇位更迭,他不发一言,无论谁坐了那个位置,他都会用心的去守护这个国家。

    更何况先帝曾当着大臣的面说,刘辩为人轻佻,无威严,不足以服众,所表达的意思便是不愿理立刘辩为天子,只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何进力挺这个外甥,更是于此而大肆诛杀反对之人,其中便有他好友。

    是以皇甫嵩对刘辩并不抱有好感,即使后来与卢植通信,得知了刘辩的近况,他也是没有任何好感,只是如今人家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救援自己,可算的上是救命之恩,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报答。

    “罪臣多谢殿下出手相助。”皇甫嵩摇摇头,将一切甩在脑后,如今他已经被董曼坐实了反贼身份,仕途生涯已经结束了,能不能活命都不知道,还想那么多干什么。

    “皇甫公为我大汉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却为小人所害,孤岂能袖手旁观?”刘辩微微摇头笑道:“皇甫公乃是先帝下旨拜为左将军,封槐里侯,岂可以罪臣自称?”

    皇甫嵩目光惊疑不定的看向刘辩,自己之所以心灰意冷,就是在于自己把名声看的比生命都重,如今弘农王随意的一句话便揭开了自己的心结,此等观察细致当真是以前的那个轻佻、无威严的天子?

    “老臣常与子干书信往来,其言殿下为我大汉中兴之主,今日一见,其言不虚,其言不虚构啊~”皇甫嵩解开了心结,越是细致观察,越是能感受到刘辩身上那股子气势。

    “卢公海内大儒,老将军大汉肱骨,得两位赞誉,孤汗颜!”刘辩微微一笑,谦虚的说道,他可是知道在这些人心里,对于这具身体原主人的评价,不过既然穿越来了,欲要做一番事业,肯定要改变自己的形象。

    “不知皇甫公接下来有何打算?”刘辩沉声问道,无论如何寒暄,最后总要直奔主题,而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所以直奔主题而去。

    皇甫嵩一愣,随即声音低沉下来:“老臣打算前往雒阳,亲自向天子解释清楚。老臣世代忠于我大汉,不能于老臣一代为皇甫家抹上污点。”

    刘辩微微皱了皱眉,皇甫嵩果然如历史记载,名声看的可真重,甚至不惜为此丢掉性命,说句不好听的,雒阳那是董卓的地盘,就算刘协是天子,恐怕放个屁都要向董卓请示。

    “皇甫公万万不可亲往雒阳,如今董贼把持着朝政,皇甫公果真去了雒阳必死无疑。”刘辩皱眉劝慰道:“不弱皇甫公跟随孤前往河内郡。”

    “关东诸侯有意起兵驱逐董卓,孤已经与他们联络相约明年正月起兵。而皇甫公乃我大汉肱骨,还望老将军为我大汉扫除宵小,还天下百姓一个郎朗乾坤。”

    刘辩豁然起身,深深的身长胳膊,左手压在右手上,深深的行了一个大礼。

    “殿下不可如此!”皇甫嵩急闪身躲过,不受如此大礼,双手把刘辩扶起来,看着刘辩殷切的目光,叹了口气道:“殿下好生糊涂啊,董卓国贼也,然未曾奉天子诏便起兵,与造反何异啊~”

    刘辩微微眯起双眼,沉思良久才睁开眼,炯炯有神的目光落在皇甫嵩身上,凝声道:“敢问皇甫公,董卓何许人也?”

    “董卓国贼也!”皇甫嵩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孤在次敢问先生,国贼所立天子为何许人也?”刘辩脸色平静,目光却是死死的钉在皇甫嵩的脸上,一字一句的问道。

    “自然是。。。是。。。”皇甫嵩正要脱口而出,却突然愣住了,国贼所立的天子,究竟能否代表着汉室的天子,这个问题他从来没想过,别说他没想过,除了已经滋生野心的袁家兄弟极其党羽以外,谁又想过又敢想这个问题呢?

    “其实孤并无眷恋帝位之意,纵使董卓废了孤的帝位,而扶持皇弟为天子,只要皇弟能一心一意为我大汉,为我大汉子民,孤心甘情愿的拥戴皇弟!可惜。。。”

    刘辩摇摇头道:“自皇弟登基以来,国家大事,皆交付于董卓匹夫,弄得朝纲乌烟瘴气,天下百姓民不聊生,不亚于当年阉宦乱国也!”

    “而孤决定起兵,也非是为了天子之位,皇甫公如能助孤擒杀国贼,还政于朝,孤绝不乱朝,甘心辅佐皇弟,造福天下百姓。”刘辩凝视着皇甫嵩,沉声道:“而皇甫公便是我朝之功臣也。”

    其实刘辩知道皇甫嵩心中所想,如果灭了董卓以后,他便是一位手握重兵的藩王,而且还是前任天子,如果强迫刘协退位,谁又能阻挡?

    别看董卓废立天子那么轻松,实际上这其中牵扯着巨大的利益,若是没有关东几大世家的支持,董卓还真不一定能废了他,所以他才痛恨袁隗、杨彪、黄婉这些老家伙。

    可惜皇甫嵩却不知道历史上联军,根本就干过董卓,自己就先分崩离析了,当然刘辩现在也不敢肯肯定,由他参与其中,讨董结局究竟能否改写。

    西凉兵实在是太强了,历史上如果董卓对于李儒能一直言听计从,凭着李儒的才略,说不定大汉朝真的就姓董了。

    最终经过刘辩的劝说,皇甫嵩答应跟随他回河内郡,但也不算归顺他,皇甫嵩自始自终都是忠于这个国家。

    另一方面董曼大营中的粮草,经过讨论多个计划,最终却没有一个能实施,既然不能运回去,刘辩也不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