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晋颜血- 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荀灌俏面青一阵红一阵,好半天才不愤道:“就你道理多!”

    “扑哧!”

    众女抿嘴一笑。

    这时,一名女千牛卫匆匆赶来,施礼道:“大王,已找到了徐龛的妻室,正候在宫外。”

    破了城之后,杨彦着人打探徐龛妻儿的下落,其实这么多年过去,杨彦也就是尽尽人事,听天命,怎么说自己出过力,能不能找到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徐龛一个交待,但没想到,真找到了徐龛的妻子。

    “快,请进来!”

    杨彦连忙道。

    “诺!”

    女千牛卫施了一礼,转身而去,不片刻,挽扶着一名老妇步入殿中。

    这名老妇,衣衫单薄而又破烂,满脸皱纹,头发花白,佝偻着背,骨瘦如柴,按徐龛的描述,他的妻子李氏在四十来岁的样子,但从眼前来看,何止四十来岁,说成八十都不过份。

    “呜呜呜”

    李氏一进屋,便跪下痛哭,泣不成声。

    荀灌诸女现出了不忍之色。

    杨彦也是感慨不己,上前扶起李氏,柔声道:“徐夫人,孤来晚了啊。”

    “大王!”

    李氏紧紧反握住杨彦的手,哭的更加撕心裂肺。

    李氏那双手,毛毛糙糙,和砂纸有的一比,连杨彦有功夫在身都觉得扎手,由此可见李氏吃了多大的苦。

    杨彦理解她的失态,叹了口气道:“不论如何,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啊,如今石氏已伏诛,再大的仇也报了,孤带你回洛阳,下半辈子就好好享清福吧。”

    “大王!”

    李氏一边哭着,一边叫着大王,就是说不出话来。

    遇到这种几近于精神崩溃的中老年妇女,杨彦也不知怎么劝说,于是回头打了眼色。

    众女纷纷涌上前,拉住李氏,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总算把李氏的泪水勉强劝了回去。

    杨彦这才问道:“徐夫人,不知徐公子嗣何在?”

    这话不问还好,一问,李氏的泪水又哗哗的止不住流了下来,大哭道:“老妇两儿均被征发劳役,生死不知,怕是凶多吉少了,呜呜呜”

    众女摇头叹气,当年徐龛被元帝讨伐,为求石勒出兵,以妻儿质襄国,至今已是近十年过去,兵慌马乱中,十年了无音讯,多半是遭了不测。

    杨彦劝道:“孤会着人寻找,若是真有不测,也请徐夫人节哀,徐公于洛阳又诞下一子,徐家尚不至于断了根。”

    “什么?那老奴又有一子?”

    李氏面色骤变,紧张的看向杨彦。

    杨彦愕然,尼玛的,画风不对啊,徐龛有后,李氏该高兴才对啊,不过转念一想,他又明白了李氏的心态。

    李氏作为人质被送入襄国,受尽凌辱,虽未必怨恨徐龛,但怨气肯定有,而且女人都有妒忌的天性,她自己因为徐龛的缘故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两个儿子也生死不明,可徐龛倒好,又产子了,心里能抹得直么?但更重要的是,她急啊。

    原本李氏是家中大妇,在外流落十年,回家一看,夫郎妻妾满堂,儿孙绕膝,地位没了,换了谁都不愿意,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杨彦的家里为什么和睦?因为他维护慧娘的大妇地位,别的女子不敢动心思,如果他对慧娘表现出明显冷淡,那家里不说闹翻天,也铁定暗流涌动。

    荀灌在一边,向李氏解释了番来龙去脉,李氏顿时更加紧张,两个前溪歌舞姬,均是妖娆可人,算算年龄,也才二十来岁,哪是她这个又老又丑的妇人所能相比?

    更何况,她的身子早已不干净了,最初在奉高,就被王伏都凌辱过,后被送往襄国为质,石勒得知徐龛投降杨彦,大发雷霆,择宫中勇士凌辱李氏,直至被折磨的不成人形,才发卖为奴。

    李氏那满是皱纹的面庞,流露出了不安之色。

    杨彦微微一笑:“徐夫人放心,徐公对那两个女子未以妻礼待之,你生是徐家的人,死是徐家的鬼,这是谁都不能改变的事实。”

    荀灌跟着道:“倘若徐龛干出宠妾灭妻那等恶事,别说大王不饶他,就是我等,也与他誓不干休。”

    “多谢大王,谢谢各位女郎!”

    李氏这才吃了颗定心丸,连声称谢。

    对于她来说,徐龛任将作大匠,是秩两千石的高官,这个大妇的地位是万万不能丢的。

    杨彦很是无奈,挥挥手道:“徐夫人这些天就先住在宫里,好生调养身体,待得春暖花开之时,再与孤回返洛阳,想必徐公得知夫人无恙,应是欢喜。”

    “有劳大王了。”

    李氏跪地称谢。

    杨彦吩咐了两个女千牛卫把李氏带下去安置,可心里总是堵的慌,他能看出来,李氏对徐龛早没了任何夫妻之情,所念念不忘的,只是大妇的地位,这又让他为徐龛担心起来。

第774章 开放建德() 
(谢谢好友千里海塘的月票)

    杨彦并非杞人忧天,万一李氏在多年的折磨之下,心态失衡,变成了裘千尺那样的女人,回家搞风搞雨,徐龛还拿她真没办法,心里也不由生出了一丝悔意。

    “是否还为李氏的遭遇感慨?”

    荀灌留意到了杨彦的神色,自顾自的说道:“其实别说是你,就是我都不敢想象呢,好端端一个妇人,竟然被折磨成了这样,不过总算把人找回来了,虽不是尽善尽美,可活着就好。”

    杨彦古怪的看着荀灌。

    “怎么了?”

    荀灌不解道。

    “哎”

    杨彦叹了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这”

    四女面面相觑,靳月华不满道:“郎君,李氏都这样了,你还真狠心呢。”

    杨彦摇了摇头:“不是我狠心,我也并非不同情李氏的遭遇,而是人与人之间,有先来后到之分,前溪歌舞姬是我从沈充手上强索而来,几乎每一个都见过,本着善始善终的原则,自然不希望那两个女子被大妇欺侮。”

    “哼!”

    荀灌哼道:“恐怕还因为年轻漂亮吧?”

    杨彦发现,和女人在这个问题上没法交流,于是大手一挥:“开饭!”

    是的,用美食把嘴堵住!

    接下来的两天,杨彦什么都没做,窝在建德宫中,指挥人手搜刮金银珠宝,凡是值钱的,全部打包带走,但建德宫的去留是个问题。

    第三日,杨彦召见了萧鎋和任回,虽然萧鎋是杨彦的二号老丈人,但不敢摆任何架子,恭恭敬敬施了礼,任回更是不用说。

    “外舅与任君请坐。”

    杨彦伸手示意。

    二人称谢,分左右落坐。

    “如今城内形势如何?”

    杨彦向萧鎋问道。

    萧辖沉吟道:“城内秩序井然,民众皆欢欣雀跃,目前正在着手人员与田亩的登记与物资粮米的发放,确保民众能安渡凛冬,并对已有的麦田进行维护,争取麦收之时能多收些。

    只是徐光等晋人与投降羯人该如何处置,还请大王裁断。”

    杨彦点了点头,唤道:“把徐光等人及那些羯将叫来。”

    “诺!”

    有千牛卫施礼而去。

    杨彦又道:“外舅,孤欲迁你为冀州刺史,你可愿意?”

    萧鎋大喜!

    冀州乃古九州之一,辐原辽阔,土地肥沃,别看眼下一副破败景象,那是战乱的原因,只要组织民众有效生产,不出数载,冀州就能恢复元气,而自己也将因功入主朝庭,入元老院未必不可期。

    更何况,他的女儿巧娘排位仅在王后之下,再有两个月就要临盆了,如果生个男孩,或能争夺太子之位呢。

    当然了,在杨彦面前,萧鎋不敢流露心思,而且杨彦才二十来岁,身体强健,说不定就能活到汉武帝那等年岁,现在谈太子为时尚早。

    “臣必鞠躬尽瘁,尽快让冀州步入正轨。”

    萧鎋连忙起身,深施一礼。

    任回也拱手笑道:“恭喜萧使君了。”

    “哪里,哪里!”

    萧鎋摆了摆手,呵呵笑着。

    他想为本任回美言两句,但又怕犯了杨彦忌讳,反害了任回,毕竟历朝历代帝王,最忌讳朝臣互为朋党。

    萧鎋因这段日子与任回共事,建立起了一定的私交,也更加在意撇清与任回的关系。

    杨彦微微笑道:“以往冀州刺史驻节邺城,但邺临近中原,往北四十里是邯郸,距襄国仅两百里,往洛阳也不过七百里,邺城一带,城池密集,若驻节于邺,必无遐顾及北方清河、博陵、常山与中山诸郡,故孤欲迁冀州刺史部于上谷郡桑邱旧址,外舅意下如何?”

    上谷桑邱,大致位于现代的保定范围,保定在历史上始筑于五代,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北京的南大门。

    而上谷郡是燕国北长城的起点,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拥军都俯视中原,东扼居庸锁钥之险,西有小五台山与代郡毗邻,汇桑干、洋河、永定、妫河四河之水,踞桑洋盆地之川,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又因保定紧挨着当时称为白洋泽的白洋淀,拥有广阔无比的水域,在经济上也大有作为。

    萧鎋听明白了,捋须问道:“大王可是有经营幽燕的打算?”

    杨彦点了点头:“不错,幽燕辽东古为华夏之地,鲜卑高句丽趁晋室虚弱,分而踞之,孤欲经营桑邱,作为北上幽燕的根基。”

    当时的大臣极少有唯唯诺诺之辈,萧鎋也不例外,州城形同于一州之根本,如冀州刺史驻节于邺,是因邺城乃曹魏五都之一,又邻着黄河,据守邺城,可控制河北南岸的大片丰饶土地,也是冀州的人口中心,而在冀州靠近幽州一带,多山川丘陵,土地相对贫瘠。

    于是不置可否道:“大王可否拿图与臣一观。”

    “把河北幽燕山川地形图拿来。”

    杨彦毫不介意的向后挥了挥手。

    有千牛卫捧上地图置于萧鎋案前,萧鎋凑头看去。

    这副地图南至黄河,北达代北,西至并州,东抵大海,山川、河流与湖泊一目了然,间中点缀着大小不一的城池,萧鎋看的异常仔细,还拿手指在地图上勾勾画画。

    “不错,不错,该处背靠大泽,水草丰美,足以养活数十万人口,于桑邱屯兵,两三日便可抵燕山山口,以轻骑出塞,谁能敌之?大王于此地筑城,实是高瞻远瞩。”

    萧鎋连连点着头,随即拱手道:“能追随大王成就一统华夏之功业,臣自当效鞍马之劳,请大王放心,臣会尽快前往桑邱。”

    “有劳外舅了。”

    杨彦也拱手回礼,然后向任回道:“这一路行来,君协办军务,兢兢业业,不曾有差池,孤都看在眼里,今征君为广平太守,君意下如何?”

    广平郡隶属司州,辖境在襄国一带,以襄国为郡城,等于是让任回坐镇襄国。

    任回连忙施礼道:“臣多谢大王信任,必为大王打理好襄国。”

    杨彦笑道:“有何难处,尽管说来。”

    任回略一沉吟,便道:“襄国百废待兴,乍一看诸事繁杂,但其中重点,不外乎编制民册,分配田地而己,臣有信心三两月内完成。

    不过襄国地位非建康、成都、长安可比,若非胡虏窃据,绝无可能为都,按惯例,应把建德宫夷为平地,可这也是河北人民用血汗浇铸成的宫室,毁了总是不忍心,留着因维护保养,每年的费用也不是个小数目,臣不知该如何处置,请大王示下。”

    杨彦不假思索道:“此事不难,可拆除围墙,改砌人高花墙,把已完工的宫室圈起来,向民间开放,入门收费,供人参观,每年应有不扉的收入。”

    “什么?”

    萧鎋和任回目瞪口呆!

    这可是王宫啊,哪怕是羯赵王宫,也是王宫不是?

    把王宫向普通人开放,有损于朝庭权威,还收费入园,这是自三皇五帝以来,从未有过之事啊!

    任回拱手道:“大王,建德宫也是王宫,岂容寻常人肆意往来?”

    杨彦摆了摆手:“孤明白你的意思,但胡虏王宫,怎配与我汉家宫室相提并论,向民间开放,并不损皇家威仪,其本质只是一胡酋住宅罢了,与其空置,背负巨额养护费用,倒不如利用起来创收。

    百姓们本就对皇宫内院怀有好奇,放开参观,必观者如潮,财源滚滚而来,同时也能为襄国乃至周边带来大量人流,促进该地的经济发展,还可让人认识到羯人的奢侈与残暴,起教育和警醒作用,简而言之,向民众开放建德宫,有百利而无一害。”

    二人静下心一想,好象也是,他们发现,杨彦在捞钱方面令人称绝,无论是国企,还是增值税,或是养路费的征收,无不开创了时代先河,虽然争议很大,但确实解决了困扰历朝历代的财政问题,而且还不扰民,一时之间,二人望向杨彦的目中,充满了钦佩之色。

第775章 诛徐光() 
任回与萧鎋相视一眼之后,拱手道:“大王所言甚是,是臣考虑不周,不过这费用该如何收取?”

    杨彦微微一笑:“入门费一枚银币,石勒及诸妃寝宫,从一枚金币到十枚金币不等,再有特殊要求,比如在石勒或诸妃的床榻过夜,另加钱,所得皆入内帑。”

    内帑与外库分开,但并不是杨彦的私房钱,一般是用于额外支出,外库的一收一支皆有严格规定,来源于赋税,由度支尚书打理,需要朝庭的专门玺印文书才能动用府库钱粮。

    而内帑不同,在本质上是部门小金库,收支灵活,主要来自于国企的利润以及各种经营性收入,由少府令容娥打理,动用内帑的钱也比较方便,杨彦一道命令就可以了。

    比如官员的年终奖,就是由内帑发放,再如历史上的万历三大征,因国库没钱,也是动用了内帑的资金。

    任回萧鎋二人不由暗暗算起了帐,目中满怀期待。

    “大王!”

    这时,有千牛卫来报:“一众人等已经带到,正在殿外候命。”

    “请进来!”

    杨彦摆了摆手。

    “诺!”

    千牛卫转身而去,不片刻,带来了包括羯将在内的二十余人。

    “我等参见大王!”

    众人齐齐施礼。

    “免礼,诸位请坐!”

    杨彦挥了挥手,向两边坐席一指。

    “多谢大王!”

    晋人一边,羯人一边,老老实实落坐,阶上杨彦面容肃穆,不怒自威,众人均是连气都不敢透,这两三日来,杨彦住在建德宫中,搜金刮银,好不快活,他们可是心急难安啊。

    杨彦一一看了过去,最终目光在徐光脸上定住,呵的一笑:“听闻勒因飨高句丽、宇文屋孤使,酒酣,谓尔曰:孤方自古开基何等主也?

    尔对曰:大王神武筹略迈于高皇,雄艺卓荦超绝魏祖,自三王已来无可比也,其轩辕之亚乎!

    勒笑曰:人岂不自知,卿言亦以太过,孤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你既夸石勒仅位列轩辕之下,论起神武,还高于汉高,那你给孤说说,石勒有哪一点高于汉高?”

    “这”

    徐光神色一滞,他听出了杨彦话语中的恶意,连忙拱手道:“胡主凶暴,时逢酒后,臣若对答稍有不合心意,必惨遭横死,故以谀辞讨其欢心,并非出于本意,请大王见谅。”

    “砰!”

    杨彦猛一拍几案,大怒道:“汉高除嬴平项,宽仁大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