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雨,已不是前一阵子的暴雨,天地间的透明度较高,对面那松散的骑队一目了然,依然是张健,猛一挥手:“弓弩手准备,注意隐蔽!”
马蹄轰鸣中,宇文部万余骑快速接近!
可就在这时,昏暗的天空透出了丝丝光亮,原本清凉的空气又变的灼热,细密的雨点也迅速稀疏消散。
宇文乞得龟又喜又急,喜的是雨一停,很可能石虎会鸣金收兵,不用去送死了,急的是后阵的鸣金声还未传来,于是极为隐秘的向左右传递稍稍放缓马速的命令,心里也在向神灵作着虔诚的祷告。
石虎忍不住放声咒骂:“贼老天,你娘的有完没完?让老子利利索索战上一场,怎就这么难?鸣金!”
“咣咣咣!”
一阵紧似一阵的铜锣声落入到宇文部耳里,就仿如神仙奏出的美妙仙乐,随着距明军阵地越来越近,心里的恐惧也是越来越盛。
但石虎凶焰滔天,无人敢于生出悖逆之心,明知是死,也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
宇文部的军容与羯军相比还是差了不少,一窝疯的调转马头回奔,场面一片混乱,马匹相撞、自相践踏,咴溜溜的马匹嘶鸣与绝望的惨呼此起彼伏。
杨彦等人都有些愣神,你娘的,中了埋伏没也这么慌乱啊。
石虎更是大吃一惊,由管窥豹,撤退已是乱象频生,作战又会如何?他没想到宇文部的战斗力会退化至此,简直不敢多想了。
慕容皝与拓跋仡那却是心里暗喜,就凭着宇文部的糟糕表现,显然会被石虎驱赶用于填壕,这样的军队,作战只能拖后腿,他们不认为石虎看不出。
慕容皝又向石虎拱了拱手:“中山王,夏季多雷雨,雨势短而促,为避免如今日般的情形再度发生,不如把营寨重新移来长安城下,也可使将士们免了来回奔波之苦。”
石虎略一沉吟,点点头道:“罢了,就把营垒移来!”
第707章 石虎总攻()
石虎全军由衷感激这道命令,两地相隔三十里,披着重甲来回奔波,换了谁也吃不消。
羯军分出一部分人回返营地去搬运物资,另一部分警戒,在天黑之前,总算草草扎下了营寨。
接下来的五日,天气时阴时晴,闷热异常,可就是不下雨,到了七月初,从凌晨开始,天空中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并越下越大。
石虎的营寨就立在长安城下,出兵倒也方便,他耐着性子等到正午,见雨势仍没止竭的迹象,与刘曜联络之后,终于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冒着滂沱大雨,石虎瞥了眼已恢复如初的明军壕沟,心里暗暗懊恼,只要数日前的那场雨多下半个时辰,他就有信心攻入建章宫,但如今又得重头开始。
‘贼老天,有种再耍老子!’
石虎抬头看了眼,便恨恨道:“宇文将军,前次你半途而止,这次还交给你打头阵,速去!”
宇文乞得龟面色一苦,今日天气凉爽,雨丝细密,云层整整齐齐,风势也不是很大,根据以往的经验,雨季真的来了,也意味着他的部族将面临着极为惨重的伤亡。
但石虎的命令不得不从,只能勉强施礼:“末将领命,这就去为中山王打头阵,只是虽说天降喜雨,可是末将担心又如那天般突然雨止岂不是白费功夫?”
“怎么?你宇文部不愿为孤效力?”
石虎眼里泛出凶芒,冷声道。
“末将绝非此意!”
宇文乞得龟连忙分辩:“我部对大赵之心可昭日月,只是末将摩下只余万骑,而天意难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填壕当以快打快,故想请慕容部与拓跋部一同前去,我三部加起来有五万骑,以铺天盖地之势冲击,明军必然手忙脚乱,长壕能坚持多久?请中山王明鉴!”
宇文乞得龟也是豁出去了,毕竟宇文部的威胁不来自于羯赵,而是同为鲜卑一族的慕容部与拓跋部。
尤其是慕容部,同处于幽燕,为争夺地盘、人口、生存空间,十余年来,时断时续的战争从未停过,早已结下了不死深仇,直到先后降了石勒才暂时收兵止戈,却已没了握手言和的可能,今日既然要死,那就大家一起死。
“嗯”
石虎点了点头,意动道:“元真,代王,可愿为孤冲锋陷阵?”
慕容皝与拓跋仡那的心头杀机缭绕,但是慕容皝心知逃不掉,打了个眼色给拓跋仡那,便拱手道:“中山王有命自当遵从,只是以骑兵填壕,快则快矣,伤亡也重,日后与明军骑兵决战怕是力有不逮,现雨季才刚开始,并不急于一时,故末将以为,若以随军奴仆掺杂步卒前去填壕或会更加妥当,请中山王三思!”
刹那间,步卒将领的目中全都喷射出了熊熊怒火,以极度仇视的目光盯着慕容皝,这是让老子们去送死啊,这刻,他们多么希望目光能杀人啊!
一名步卒将领立刻向石虎拱手:“大王,倘若驱赶仆役填壕,再如上回那般投向明军,该如何是好?“
慕容皝抢着道:”此事不难,由我鲜卑三部押阵,凡有私逃者,立杀之,或还可驱赶仆役冲击明军阵地,我大军随后掩杀。”
“够了,不要争了!”
还有人待再说,石虎已挥臂喝止,冷冷一扫众将,沉声道:“大敌当前,你等却互相推委,如何对得起主上厚爱?难道非要孤请来军法?嗯?”
众将噤若寒蝉,无人敢开声,纷纷把目光投向石虎,等待作出最后的决定。
石虎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此次填壕,须全力以赴,故步骑协同,回营调五万奴仆过来,夹在步卒中与刘曜军协作填壕,再加上骑兵一涌而入,孤偏不信二十余万人填不平一条小小的沟壕!”
“诺!”
几名亲卫策马奔回营寨。
众将全都傻眼了,这倒好,一个没跑掉,全给石虎赶上了阵,却也无法可想,石虎的命令有时比石勒都管用,如果还有谁不识趣的推推攘攘,必然是人头落地没商量。
联军开始忙碌起来,队队军卒冒雨注入战场,而漫天的雨丝,不但没有止歇的迹象,反倒逐渐加大。
建章宫的一处高地上,披着蓑衣的荀灌问道:“石虎究竟想做什么?”
杨彦也不大理解,他观察了大半个时辰,恁是没摸透石虎的意图,于是摇了摇头,没说话。
“快看!”
荀灌突然指向了羯军营寨的方向。
众人纷纷看去,约有数万名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丁役,在羯军的驱赶下,每两至三人吃力的推着一辆虾蟆车,掺杂数以千计的木驴一窝蜂的涌来。
虾蟆车上堆满了沙土,在泥泞的地面艰难前行,或许是饿的没有力气,也可能与地面湿滑有关,不时有人跌倒,凡是跌倒者,先挨记皮鞭,还不起来,就补一刀,队伍行进一路,血水染红了一路。
再细细看去,丁役有男有女,目光空洞,满脸死寂,既便被杀死,也很少有人发出惨叫。
“真是丧心病狂!”
荀灌忍不住怒骂。
杨彦叹了口气,目中渐渐地现出了坚凝之色,今次不同上回,上回能放数万丁役入营,可这回,步卒夹在丁役中,只能无情的射杀。
将士们也是满目愤怒,所有人都知道,百姓们只须接近到一定距离,就会被无差点的打击,虽心有不忍,却无法可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惨剧黯然发生。
荀灌突然道:“杨彦之,步兵与骑兵是分开的!”
杨彦不解道:“那又如何?步卒中混杂有大量的饥饿百姓,推着沉重的虾蟆车难免行动缓慢,如果步骑配置在一起发动攻击,必将影响骑兵的速度,成为我军的活箭靶,分开是正常,不分才令人费解。”
荀灌不满道:“你没明白我的意思,其实可以把百姓与步卒放进来,组织人手疏散百姓,同时以鸳鸯阵消灭步卒,另在放进来的缺口附近,调集大量兵力阻击骑兵趁机冲入,应该有很大的把握把百姓们救下来,甚至还可利用建章宫的地形歼敌,岂不是胜过严防死守?”
杨彦的眉心紧紧皱了起来,脸面隐约现出挣扎之色,荀灌的建议并不是没有可行性,但是风险也极大。
其实杨彦清楚,壕沟不能完全阻挡进攻,可是依托壕沟布置的防御阵地可以消灭部分敌军,为接踵而至的肉搏战分担相当的压力。
如果采用了荀灌的提议,相当于自废一层防御,把所有的压力全部交由鸳鸯阵承担,会加大将士们的伤亡,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杨彦担心的是,百姓被放进来引发混乱,又该如何收场?
这不是几百人,几千人,而是数万人,行军作战最怕乱,苻坚二十余万前锋被谢玄大败于淝水,就是败在了一个乱字上面。
可以预见,敌军会源源不断的跟着混乱的百姓冲杀进来,如此不但救不了百姓,还会把自身置于险境。
杨彦斟酌再三,摇摇头道:“不行,我不能让将士们冒险。”
荀灌急道:“我明白你的顾忌,但以明军的精锐,应该不会出乱子,再把话说回来,就算敌军一冲而入,前面那么百姓挡着,也跑不快,又有多大威胁?我知道你不是那种心硬如铁的枭雄之辈,难道你就忍心眼睁睁的看着将士们射杀无辜百姓?”
“这”
杨彦又有了些许的迟疑,却仍是难以取舍。
“大王!”
于药从旁劝道:“末将倒觉得荀家女郎言之有理,此战关键之处,在于通道两侧的防御,只要能暂时阻挡刘石的大批骑兵冲击,谅那些步卒也翻不了天。
更何况风雨天气,床弩用不了,弓弩也难以发挥威力,火弹更是没法投掷,长壕早晚会被突破,与其处处突破,敌军四面八方涌来,倒不如自己打开一个豁口,放他进来,至少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第708章 仁者无敌()
(谢谢好友秦虎的两张月票)
杨彦仍是满脸迟疑,不发一言。
荀灌俏面一沉,不满道:“杨彦之,作战哪来的十拿九稳?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你当年孤军北上的勇气上哪去了?真要是给石虎冲了进来,你在建章宫经营了大半年,莫非还怕了他?正好可以关门打狗,进来多少杀多少!
百姓们如果被关在石虎营寨出不来倒也罢了,我理解你,但今日送上了门,你怎能还这么狠心?好了,别再耽搁,百姓们快上来了,真要死在你的壕前,只怕你这一辈子都不会心安。”
建章宫遗迹周长二十余里,几乎相当于大半个长安城,建章宫以南近十里的长壕之外,两赵联军混合编队,主攻方向是靠近长安的东侧,有超过十万人在木驴的掩护下,推着虾蟆车行来,后面及西侧是近十五万骑整装待发,显然是在等待步卒接近长壕之后再发起冲锋。
而这十五万骑又大致分为两个阵营,靠近步卒方向的石虎部,鲜卑人打头,羯军包括中禁军押阵,西侧则是刘曜的骑兵。
如果把仆役计算进去,这次作战动员的兵力达到了二十五万,就是正式决战了。
“骂了隔壁的!老子怕他不成!”
杨彦突爆一句粗口,便道:“打开豁口,放百姓进来。”
“诺!”
于药匆匆而去。
就在外围的阵形调动间,密密麻麻的步卒与百姓已经散成了宽约两里的截面,夹杂在数千辆木驴中的数万虾蟆车,直向壕沟奔来。
石虎以略带自得的目光巡视着战场,似乎对这铺天盖地的威势颇为满意。
屈支六却眉头一皱,向石虎拱了拱手:“大王,末将总觉得事有蹊跷,您看,那些奴仆即将进入明军弓弩的射程,可是正对着奴仆最密集处约三百步左右的宽度,明军并未布置任何弓弩手,这不可能啊!”
这么一说,众将都发现了,统领禁卫的卫将军逯明也道:“按理说,明军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疏漏,难道另有所图?”
众人眉心紧锁,苦苦寻思,杨彦自出道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明军之强,天下公认,没人相信这会是防守上的漏洞,于是各种推测纷涌而出,却都经不住推敲,毕竟拒敌于外是最稳妥也最常规的战法,诱敌深入不是没有,可是风险也极大,一个掌握不好就会自吞苦果。
正如姜维,放弃汉中周边要燧,纵曹军入境,本意是利用曹军运粮困难,以主场优势歼敌,却没料到,正是此举为蜀汉吹响了丧亡的号角。
难道明王也打算行险一搏?
但还是没人能理解,这才刚刚开始,犯得着如此激进么?
人类的联想总是了无止尽,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或是立场不同,或是将心比心,每每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版本,众将互相交流着自已的猜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法达成共识。
“哼!”
石虎突的冷哼一声,马鞭向前一指:“明王虽擅用奇兵,但本身仍是细心谨慎,不到绝境,绝不会行险一搏,依孤之见,定是动了妇人之仁,欲放仆役入阵寻机搭救!”
这话一出,众将均是如见了鬼般,面面相觑。
杨彦之疯了吧?为了几万仆役冒此天大奇险?但转念一想,杨彦能下令解除对黄河的封锁,仅为了不以人为食,能不顾粮草的巨量消耗,向刘曜讨要百万饥民,无不说明了他的妇人之仁,现如今放仆役入阵好象也挺符合此人的作风。
“哈!”
宇文乞得龟哈的一笑:“明王惘顾战局,行妇人之仁,某真不知该如何评价于他,本以为凭此人战绩,堪与中山王并称一时翘楚,但如今看来,不过一庸材罢了,某就是不明白,那等人怎能崛起如此之快?不分轻重,不识大体,早该死的连渣都不剩才是正理!”
慕容皝却是浑身一震,向石虎拱手道:“梁惠王曾问孟子:“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今观明王作为,已将仁义之道运用致极,所经之处,民心尽付,况明王谋而后定,既敢与两军阵前放役夫入阵,当有个几分把握,中山王不可轻忽视之。”
石虎虎目一阵闪烁,按他的原意,是极为不齿杨彦的妇人之仁,他每到一处,就是杀杀杀,大丈夫立身于世,当杀个痛快,可是在郯城,他被杨彦杀的全军覆没,仅以只身脱逃,而今在关中,也是一败再败,今日来攻,实是存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打算,要说胜算,无非五五之分罢了,因此实在没什么底气去嘲讽杨彦。
最终只是哼道:“战局稍纵既逝,既然明王自误,那可怨不得孤胜之不武了,传令,命骑兵抓住时机,尾随丁役入阵!”
“诺!”
众将齐齐施礼。
而此时的建章宫遗址,于药已赶到了阵前,透过细密的雨丝,眼见百姓们已堪堪进入神臂弩的射程,当即喝道:“喊话!”
阵前数十名嗓门大的军卒手持喇叭,齐声卖力唤道:“乡亲们,请望正中看,那里有一处约三百步宽的长壕无人把守,你等可把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