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晋颜血-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锰烀旃耍尚戏蚧棺骼拗罚凳遣幻魈烀艘壑埽加谟牖⒛逼ぃ冶环词桑樟桨芫闵耍氡匚抑饕嗷崦髁颂烀患凹荷恚曰嶙龀雒髦蔷裨瘢还肴堇戏蚨嘧煳室痪洌锖卧冢俊

    杨彦道:“钱凤颇有才能,与孤乃旧识,既见机归降,理当重用,已任为破虏将领,领军三万攻打江州,恐怕不久之后,李公当可重逢故人。”

    李骧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头号仇人,罪魁祸首,居然未得报应,还越混越好,可是他能说什么呢,只是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第619章 成国朝会() 
谢谢好友天体运行论的两张月票,好友浪里小白龙的月票)

    巴东虽为巴东郡的郡治,但群山环绕,往来不便,城内羌、氏、巴、晋与西南夷混杂,杨彦暂时没有大动干弋的意思,在北方推行的占田制并不打算在南方强制推行。

    毕竟江北才是明国的基本盘,又被战火摧残过,易于改造,而江南多未开发,且士家大族、庶族豪门与诸夷酋帅的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相对而言,运用经济手段,以先进的生产力辗压士庶豪强要比军事手段的效果更好。

    比如绢麻,建康的绢麻已经完全被裴妃和胡氏垄断,别家在超低价的竞争下,纷纷破产,要么改种粮食,要么把土地贱卖,偏偏裴妃是有兵的,来硬的也不行。

    而棉也在东海国的沙壤土上试栽成功,虽然质量不怎么样,成本也较高,但未来随着品种的改良与大面积推广,早晚有一日会走向千家万户,进一步蚕食绢麻的份额。

    更何况当前的主要矛盾不是人多地少,而是经百年战乱,地广人稀,把人口从庄园和坞堡圩寨中释放出来,成为自耕农,或从事工商业才是摆在面前的最重要问题。

    因此杨彦对巴东没做任何改变,甚至连守将都没换,直接给了个杂号将军,任为明国的巴东太守,反正他还年轻,可以在一统天下之后慢慢把江南纳入正轨。

    三日之后,全军沿长江逆流而上,由巴东到江州约七百里,沿途再无城池,到十一月初,赶到江州的时候,城头已经易了帜,钱凤先一步取了江州。

    攻取江州的过程没任何悬念,江州是双城,其一位于现今重庆的江北区,始自于汉,城池规模较小,其二由李严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渝中半岛所筑,周长十六里,双城的格局颇似于成都大城与少府城,又或是洛阳与金墉城,小城是大城的拱卫。

    因小城仅方圆五里,屯兵有限,钱凤及部将立功心切,一日一夜攻破小城。

    最初李严有把渝中半岛挖断,使真正成为孤岛的想法,可以更好的防备孙吴来攻,但诸葛亮生怕李严据江州自立,坚决不同意,并把李严调离江州,因此半岛与陆地主体连通,钱凤随即派军上岛,断去大城与陆地的联系,充分利用心理战术,日夜不停在城下喊话,四日之后,大城终于撑不住,开门迎明军入内。

    “参见大王!”

    钱凤上前,向杨彦汇报了作战经过。

    杨彦点头表示赞许,李骧却是冷哼一声,猛一甩袍袖。

    李班也怒视钱凤,若非此僚,怎会落到这般下场?

    钱凤倒是不急不忙,呵呵笑着拱手:“两军对垒,无所不用其极,偷袭贵军,实是情非得己,若有得罪之处,还望李公见谅!”

    “哼!”

    李骧又哼一声,可人家钱凤也没说错,要说和自己的分别,无非更加狠辣一点,因此这次倒没甩袖子,只哼了哼,以示不愤。

    “好了,好了!”

    杨彦摆手笑道:“明日孤便放李公与李郎回成都,若有成军降卒愿离去者,孤不强留。“

    ”什么?“

    李骧和李班大吃一惊,都没想到杨彦真会放自己走,还把降卒带走,一时之间,竟愣住了。

    还是李骧最先回过神来,忙给李班打了个眼神,祖孙二人双双拱手称谢。

    “多谢大王宽厚!”

    “嗯”

    杨彦笑道:“走罢,进城。”

    由于杨彦意外的下令把降卒放回成都,李骧和李班匆匆告辞,去安排此事,魏乂这才不解道:“大王,放了李骧李班倒也罢了,为何把降卒也放走?”

    杨彦瞥了眼钱凤。

    钱凤不慌不忙,捋须一笑:“魏将军,大王此举,照凤看来,不出有三。

    其一,成军降卒有两万,按日食七升计算,每日耗食1400石,而巴山蜀水,输粮困难,大王又不能让成军去攻打汉安和成都,倒不如放了,节约粮草。

    其二,释放降卒可以宣扬大明军威与大王的仁义之名,令敌无心迎战。

    其三,成军久不事操演,战斗力有限,编入军中并无大用。“

    杨彦点了点头:”确是如此,放成军降卒回蜀,利大于弊,待得三峡打通,即可从江陵输送粮草,但在我军进逼成都之前,能省则省。“

    ”噢“

    魏乂现出了恍然大悟之色。

    重庆在现代是西南经济中心,而在当时,江州所处的位置,形同于一道文明的分界线,在江州以西,是广袤的成都平原,深受秦汉文化影响,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在江州以东,则是连绵大山,是巴人及诸夷的聚居地,也是秦汉与巴人争战的最前线。

    虽经数百年战争,巴人被纳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只是要想开发江州以东,也即梁州的连绵大山难度很大,杨彦斟酌再三,打消了把江州更名为重庆的想法,也不打算对江州作大范围改造,其中的关键便是人口,中原腹地尚人口不足,哪有多余的人口迁来江州?

    暂时江州的定位,仍是蜀中咽喉,军事要塞!

    次日,李骧李班领一万五千降卒踏上了归途,每人携带十日口粮,另有近五千不愿再回成国,铁了心要跟随明军建功立业,杨彦总不能赶人吧,只得把人留下。

    又过五日,于药领四万五千军赶至,明军的总兵力达九万之众,靳月华、兮香、菱香也混杂在了女千牛卫中,风尘仆仆,却满眼好奇,于是杨彦于次日向四百里外的汉安进发。

    汉安虽名义上属于成国,可实际上成国在当地的力量极其薄弱。

    自惠帝永平元年起,因八王之乱与和关西羌氏起兵反晋,大批关中士人与关西流民入蜀谋生求食,挤压汉安及周边牛革卑和资中诸县本土居民的生存空间,迫使其向外迁徙,至惠帝太安二年,李特据蜀建号,次年李雄称帝,西南俚僚及诸夷乘机北侵,汉安全境为夷僚所据,县牙也随之侨居异地,同时资中县因战乱频繁,名存实废,牛革卑县改隶蜀郡,当地动荡不休。

    而此时,蜀中大震!

    成都位于川西高原与川中丘陵的过渡地带,自秦汉起就是西南地区的商业中心。

    至魏晋,成都又分筑大小两城,商业及粮仓集中在小城,商品堆积如山,店铺、货摊鳞次栉比,大城则商业气氛淡薄,居住着公卿权贵与蜀地豪强,发挥行政中心的职能。

    当明军向汉安进发的时候,李骧与李班也领残兵败将回了成都,李雄大惊,召集群臣上朝议事。

    其实从夷陵大败至今已经有二十来天了,李雄也于数日前通过逃回成都的军卒得知了大败的消息,可直到李班李骧回返,进一步确认了江州已失才商讨此事,这种效率,很是让人无语。

    由于刘禅明智的选择了开城出降,使得成都未受兵灾摧残,宫室基本保留完好,因此李雄在原蜀汉宫室的基础上稍加修葺就直接使用了。

    宽阔的大殿内,李雄头戴冲天冠,身穿黑色冕服,高踞台阶上首。

    台阶下方,端坐着一众文武官员。

    殿内气氛凝重,静的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每个人都明白江州失守意味着成国不再安全,明军可以直接从东面攻来,一旦汉安再失,大成恐有灭国之祸。

    李雄扫了眼阶下群臣,问道:“今江州已落明军之手,以太傅所言,明军挟荆襄降卒而来,或有十万之众,众卿都议议,该如何应敌?”

    范氏为蜀地望族,范贲父范长生因资助李雄起兵,被拜为丞相,于父病故后,贲继父职。

    丞相为百官之首,范贲施礼道:“禀陛下,江州乃蜀中藩篱,群山连绵,明军远道而来,必粮草不足,也无法于数月间尽收民心,陛下应速发兵拒之,只须拖上些时日,明军或不战自退。”

    车骑将军任回拱手道:“陛下,丞相所言甚是,我大成尚有精兵十五万,俱可为陛下效死,请陛下勿要迟疑。”

    李雄看向了李骧。

    李骧满面羞愧,叹了口气:“冬春水浅,舟船易行,明军可由大江从江陵运粮至江州。“

第620章 朝会决议() 
(谢谢好友书友161219200000574的月票)

    这话让很多人都面带异色望向了李骧,任回更是冷哼一声:“太傅曾被明军俘获,怕是丧了胆罢?怎可涨他人志气而灭自己威风,不错,明军是精锐,我军亦安逸过久,战力不复,但我大成不求击败明军,只求守至明年春季水涨,江运断绝,明军粮尽自回,难道亦不可为之?“

    ”你“

    李骧顿时老脸通红,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李雄望向李骧的目光中也隐含不满,不过念及李骧是自己的叔父,又勤勤恳恳二十年,终是不忍斥责,于是道:“太傅曾与明王同行,亦与明军同食同住,想必对明军明王有所了解,可向众卿道来,以免判断失误。“

    ”这“

    李骧迟疑道:”臣不敢以虚言诓骗陛下,但照实说之怕如范将军所言,涨了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任回哈的一笑:”莫非太傅真被明军吓破了胆?“

    ”诶“

    李雄趁着李骧发作之前,摆摆手道:”太傅照实说,想我大成立国不过二十载,血勇之气未丧,怕他何来?“

    ”那臣就照实说了。“

    李骧拱了拱手:”明王先前战绩,已不须多说,臣只谈对其人感观,此子二十三四岁,面容俊秀,待人温和,克己自律,谈吐尔雅,不失风趣,交谈中,会让人不自禁的生出亲近之心,且文韬武略,堪称翘楚,又志向宏大,实为一代人杰也。

    再说明军,其军纪森严,令行禁止,队列齐整,行军时几无喧哗,确是不负盛名,反观我军,不修武备久矣,陛下须慎重啊!“

    蜀中大族中,李、任、阎、赵、杨、上官居首,尚书令阎式不由轻笑一声:“莫非太傅降了明国,特来为明王作说客?”

    李骧和李班回成都,暂时没敢劝降李雄,只是把情况如实交待。

    李骧自认为所言俱为实情,却屡被指责,心中有种不受理解的冤屈感,当即毫不客气道:“陛下让老夫照实说,老夫便照实说,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怠,凡轻视明王者,皆遭惨败,如石虎、刘曜、王敦,再如苏峻、刘遐今何在?我军确是与明军相距甚远,倘若不敢正视,何以御之?莫非一战而溃,方才悔悟?“

    这。。。。。。”

    阎式语塞,望向了李雄。

    李雄现出了凝重之色,他相信李骧既便有所夸大,也不可能蒙骗自己,更何况刘曜、石虎,谁不是一时俊杰,但与杨彦为敌,纷纷大败,这是最有力的证据,于是继续问道:“众卿可有却敌之法?但言无妨!”

    阎式拱手道:“我等蜀中诸族,愿为陛下分忧退敌。”

    公卿大半点头,从神色来看,确实真心助李雄。

    实际上李雄一家在蜀中的名声并不好,最初益州刺史赵廞被贾南风召回洛阳任大长秋(皇后侍官),赵廞大惧,遂收容李特父子,引为爪牙,而李特父子仗赵廞之势,聚众为盗,蜀人深恨之。

    时成都内史耿滕曾多次秘奏朝廷:流民刚剽,蜀人软弱,主不能制客,必为乱阶,宜使还本居,若留之险地,恐秦、雍之祸更移于梁、益矣。

    但是相对于李雄等流民的祸害,蜀中大族更畏惧杨彦,毕竟李雄祸害的是小民,而杨彦入蜀,就极有可能重演司马氏强迁蜀中大族那惨烈的一幕。

    傅冲妻族薛氏就是强迁令的受害者,历浴血奋战,才在汾阴立下了足,可是由蜀地迁出的大族,又有几家几户能如薛氏那样顽强生存呢,很多已经于动荡中瓦解崩溃,族灭人亡了。

    而从杨彦的表现来看,比司马炎不知强势了几许,一旦明国入蜀,他们担心惨剧重演,世家大族就怕强主,强主是世家大族的克星。

    李雄为何能以区区流民帅据蜀自立?就是因为他对蜀中大族做了重大让步。

    范贲也拱手道:“我家愿出兵,随陛下共御明军!”

    “好!”

    李雄大叫了声好。

    范长生还在世的时候,是蜀中天师道的系师,被李雄拜为丞相,尊为范贤,进号天地太师,爵西山侯,特许范氏不参与军事征伐,租税归于自家,不入府库。

    虽然各家纷纷表态支持李雄,但是还没拿出一个具体方案,百官也虽然面带焦色,议论纷纷,却再没人上奏。

    李雄叫了好之后,脸色又沉了下来,不悦道:“众卿食君之禄,今我大成已至生死存亡之时,还望众卿献计献策,勿要保留。”

    现任系师张昭成施礼道:“贫道有一言。”

    “哦?”

    李雄精神一振,连忙道:“仙师请讲!”

    张昭成道:“明军怕是已在途中,成都所恃者,便是汉安西侧龙泉山,陛下应发动各家,至迟明日出兵,依龙泉山地势布防,阻着明军西进之势。“

    龙泉山是成都以东的最后一条山脉,南北走向,长约四百里,宽二十来里,又长又窄,如一道天然长城横亘于成都平原的东缘,一旦龙泉山被突破,那成都真是无险可守了。

    “不错,仙师言之有理!”

    “我上官家出兵五千!”

    “杨家可出部曲七千!”

    “阎家也出万卒!”

    众人纷纷称是,表态出兵。

    见这热火朝天的场面,李雄龙心大慰,又见张昭成还有话说,于是伸手道:“仙师继续。”

    张昭成又道:“益州以南为宁州(今云南除迪庆、昭通以外大部,含建宁、兴古、云南、永昌四郡),目前由晋将司马玖控制,陛下当遣使请司马玖出兵相助,想那司马玖应明白唇亡齿寒之理,必不会推托。

    同时汉安尽皆西南夷,生性散漫,不服王化,不讲礼数,必不愿屈于明国之下,请陛下以重金交好夷帅高平,许其为汉安太守,再以武阳公主许之,请其出兵协防明军。”

    高平祖籍越嶲,越嶲就是现代大名鼎鼎的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爱心人士心目中的圣地。

    而高氏是越嶲大族,高平祖高定曾是越嶲夷王,后主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朱褒、雍辏А⒏叨ǖ饶现写笞迮崖遥ㄐ巳辏罡鹆聊险髌脚眩渡备叨ā

    李雄犹豫道:“明军若来,高平首当其冲,何必许以厚利?况小女明年才十三,尚未及笄,如何能婚配嫁人?”

    张昭成劝道:“明军势大,若不厚许,高平或降,而西南夷长于山地作战,届时为明军前驱,只怕龙泉山未必能守得住,高平去年曾向陛下求亲,并求为汉安太守,却被陛下推托,今我大成已至生死存亡之机,欲请此人相助,只能委屈小公主殿下了,为国事计,还请陛下忍痛割爱。”

    西南夷在当时属于未开化之列,如被讴歌赞美的泸沽湖走婚,便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