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晋颜血-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庾文君是二流士族出身,越是这样,就越是严格要求自己,向顶级高门的士女看齐,她对裴妃的不守妇德也很看不过眼,这时问道:”那夫郎打算如何处置东海王妃?“

    司马绍沉吟道:”毕竟缺了实证,那日先君晏驾,又不便当场揭穿,难以为由治杨彦之秽乱宫室之罪,不过有石虎围攻,那杨彦之此番必死,此事不着急,他若死了,他那孽种还能活?来人,把二弟叫来!“

    ”诺!“

    外面有宦人施礼,不片刻,司马冲入屋,施礼道:”弟见过大兄大嫂。“

    ”嗯“

    司马绍摆了摆手:”不必多礼,今次叫你来,是有事与你相商,我欲以你继东海孝献王(东海王越谥孝献)统胤,你意下如何?“

    ”什么?大兄想把弟过继给东海王越?“

    司马冲大为惊愕,连声道:“大兄,弟亦是先君所出,哪能过继给别人,大兄不妨从诸王子嗣择一过继给孝献王便是,总是咱们司马家的血脉。”

    庾文君轻声问道:“二弟可是认为你大兄在害你?”

    司马冲不吱声,可那态度显然是这么认为的。

    庾文君摇摇头道:“你若是这么想,便是错怪你大兄了,东海王的地位与别王不同,我们家的天下来自于孝献王,故东海王在诸王中当列首位,况东海王并不贫弱,那杨彦之倒有些本事,短短数年,积攒了丰厚的家底,这些不都是你的?

    不过你大兄不会强迫你,你若实在不愿,可由三弟继孝献王统胤。“

    别看司马冲只有十二岁,换杨彦的说法,长吉巴毛了没?但出身于皇家,哪有简单的,如果不当东海王,琅琊王也轮不到他,必是大兄的长子司马衍。

    因着司马睿潜邸时任琅琊王,琅琊王的名号,自然等于太子的预备役,那么,依着司马冲的名位,只能在吴王和会稽王中二选一,显然与东海王不能比。

    尤其东海国是实土封国,只要当了东海王,就可以掌握那庞大的人口和军事力量,以及一郡税赋,再退一步说,即便杨彦兵败,东海国落入贼手,可杨彦还在建康留下了诺大的产业啊。

    司马冲明白大兄的意思了,是想让自己去掌握荀灌手里那八千五百人的军卒,据说精锐异常,有此强军在手,和王敦说话的底气也硬了些。

    当然,司马冲也知道坐稳东海王的位子并不容易,可这总是个机会不是?不去争取,只能如宗室藩王般,被圈养在建康养老,手头还没什么钱,日子窘迫的很。

    司马冲动心了,更何况他是司马家的人,占着名份大义,只要杨彦之一死,从荀灌手里夺回兵权并非不可能,于是深施一礼:“多谢大兄与大嫂成全,弟愿继孝献王统胤。”

    “嗯”

    司马绍点了点头:“明年元日,孤正式下敕书,封你为东海王!”

    天气愈发严寒,羯军却不怕冷,日日征战,毕竟河北比淮北更冷,据杨彦的估算,郯城的日平均温度在零下五度,夜间极端低温可达零下十五度,不过这种温度还不足以让沂水封冻。

    沂水由山区汹涌而来,落差大,流速快,水流湍急,没个零下三四十度,休想冻结,而黄河封冻是从上游的河套段开始,使得下游水流减缓,零下十来度就能把黄河冻得死死的。

    漆黑的屋子里,杨彦如身体装了闹钟,五更天(凌震三点),准时睁开眼睛,动了动胳膊,感受到一左一右偎着自己入眠的兮香和菱香,心里起了些犹豫。

    要知道,外面零下十来度,屋子里温暖如春,怀里还有两个迷死人不偿命的小妖精,这时候起床,没点毅力是不行的。

    ‘不能太过荒淫,还没成大事,远不到享乐的时候!’

    杨彦深吸了口气,抽出胳膊,坐了起来。

    兮香和菱香分别被惊醒,各自晃了晃晕迷迷的脑袋,兮香还有些迷迷糊糊的问道:“将军,可是要起夜,让妾服侍你吧?”

    杨彦笑道:“你们睡你们的,我得起床练功,别起来了。”

    “那”

    菱香也回过神,抬起了脑袋。

    杨彦把她按回被窝,摇摇头道:“说了别起就别起,我不是那种太讲究的人,和我相处顺其自然即可,要是不明白,就多问问怜香。“

    说完,跳下床,穿了衣服出门。

    屋子里,依然黑暗,兮香和菱香昨晚被杨彦折腾了一夜,虽然二打一,却扛不住暗劲高手,一番鏖战下来,均是腰酸背痛,瘫软如泥,又见杨彦真的很好说话,因此也没坚持。

    兮香挪了挪,睡到杨彦的位置,嗯,还暖乎乎,带着杨彦的气味,菱香推了推兮香,轻声道:“往那边去点,都被你占满了。“

    兮香嘻嘻一笑,摊开了玉臂:”那有什么,来吧,美人儿,到姊姊怀里来。“

    菱香把脑袋枕上了兮香的胳膊,顺势把身子偎了过去。

    杨彦在外间,正用茶水清洁口腔,作为暗劲高手,耳目非常灵敏,听了屋子里的嘻笑声,不禁喉头耸动了下,他完全可以想象到屋里的风光,这让他望向了远处。

    这段日子以来,怜香和陆蕙芷如胶似漆,反倒冷落了他这个正主,杨彦居然有些妒忌了,当然,杨彦并不是妒忌怜香霸占陆蕙芷,毕竟是他的女人,又是他授意的,他只是有些等不及了,怜香该不是把自己交待的事搞忘了吧?

    ‘娘的,乱想什么呢?石虎还在城外!’

    杨彦暗暗摇了摇头,开门进了院子,顿时一股寒气扑面而来,不由暗呼一声,真他娘的爽!

第364章 夜袭() 
谢谢好友哈哈呵呵乎乎的月票)

    深夜,寒风凛冽,杨彦却是周身暧融融,他越来越体会到三体式的妙处了,把自身融入自然,与自然一体,我就是凛冬,凛冬也是我,又怎会冷呢?

    正如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这句话往往被曲解为了逆来顺受,可究其本质,便是把自己融入自然。

    当然了,所谓融入,只是心境上的融入,心灵贴合自然,气血自然而然的流动,契合着大自然的脉搏,品味着大逍遥、大自在、大圆满与大解脱的真谛。

    突然的,杨彦灵机一动,他已经捕捉到一丝化劲的奥妙了。

    不知不觉中,天色愈发的昏暗,这正是黎明即将到来的预兆,杨彦又打了一通拳,只觉浑身精力澎湃,有种说不出的舒爽感,于是抓起一把雪擦了擦脸,暗呼痛快。

    回到屋里,有女亲卫端来早膳,兮香和菱香还没起床,杨彦自然不会扰人清梦,饱餐了一顿之后,便带着几个女亲卫,步行去往相府。

    虽然暂时没有战事,但每天杨彦都要与各掾属碰个头,交换信息,毕竟孤城被围,有丁点差池便是灭顶之灾,谁都不敢大意。

    众人陆陆续续前来,杨彦与之交谈,气氛也算轻松,时节已经接近十二月了,再熬一段时间,便是春暖花开,水军可进入黄河,截断羯军的粮道,届时淮北的局势将彻底扭转。

    而在兰陵县城,荀豹和傅冲立于城头,观察着下方的羯军营寨,这一部由石挺率领,约三万军,攻了两次城,伤亡了千多人,就紧闭营垒,再也不攻,周围的城池也不占据,可能知道是空城,占了没用。

    石挺部起先还警戒十足,却耐不住城池中毫无动静,陆续开始有军卒出寨,深入泰山兖州地界,掠略坞堡乡民。

    好一会儿,傅冲呵呵一笑:“奴辈根本约束不住军卒,这十来日据探马回报,军卒三三两两出寨,全无章法,有数千人,有千余人,有数百人,更奇葩的是,前些日还有一支数十人的骑队远遁,由此可见,石挺这一部实是一盘散沙。“

    石挺并没有挖掘壕沟围城,一方面是作为偏师,人数少,挖着挖着,天气越来越冷,泥土冻的如铁块,挖不动了,错过了挖掘壕沟的最好时机。

    另一方面是手上仅三万卒,破不了城,又什么都干不了,形同于白来一趟,心里不乐意,于是不再挖掘。

    ”嗯“

    荀豹点点头道:”将军人手本就捉襟见肘,却留了万卒于兰陵,显然不是让我等死守城池,而是择机破袭,这阵子据我盘算,石挺部留于营寨不会超过一万五千卒,且天气酷寒,我军久未动作,营寨防备松驰,正是出击之时。“

    傅冲的眼里现出了激奋之色,作为沈充那边过来的降将,立功之心比别人更加迫切,虽然明知道领军出城的是荀豹,他只能留在城里协调事务,可是他参与了策划啊。

    不过傅冲很快就让自己冷静下来,沉吟道:“石挺并不清楚兰陵有卒多少,想来料不到我军会主动出击,但此事非同小可,还须着人通知蒋将军,请其派出部分军卒来援,两路合击,或可大败石挺!“

    “也好!”

    荀豹望向城外道:“我们先合计合计,拟出个方案,争取尽快出兵!”

    腊月正是一年中最为严寒的时候,哪怕是湍急的沂水,都于沿岸结上了一层薄冰,初一深夜,八千步骑分从东西两门潜出了兰陵。

    漆黑的夜色中,寒风阵阵,因为是突袭,要保持身体灵活,自是不能穿的太厚实,比如就不能在甲里填充皮毛,那样穿会臃肿无比,皮毛被甲束缚,勒着筋骨,严重影响到活动,每一名士卒,只是以护膝护着关节。

    “都别哆嗦,走一会儿就暧和了,待会儿杀起来,包保热汗淋漓!“

    荀豹在左翼,转头低喝,随即又本能的向四周看了看,按照与蒋钊的约定,蒋炎将带领四千水军上岸,潜伏至石挺营寨的后方,三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趁夜攻破营垒。

    这是荀豹首次主持大型的军事行动,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更多的还是兴奋,只要这一仗打的好,打的漂亮,就足以证明自己拥有领军出战的能力,都已经跟杨彦走到了这一步,谁不想建功立业呢?

    其实最初跟随杨彦的荀氏府卫在逐渐看出了杨彦的心思之后,也有过挣扎犹豫,毕竟荀氏千年忠良,哪怕身契已经归还,追随杨彦作反也很难过心里那关,但一来建功立业的机会难得,哪怕再忠心的人,自己做家仆也就算了,很少有人愿意子女继续给人为奴为仆,而杨彦的文韬武略让人看到了希望。

    二来则与荀华等女亲卫的劝说默示有关,只是杨彦不知道罢了。

    人在面对未知命运关口的时候,心思总是很乱,这时荀豹甚至在想,如果有一天,杨彦和荀菘起了冲突,那他们这些荀氏旧人说什么也要劝得荀崧迷途知返。

    渐渐地,透过稀疏的月色,一座营寨出现在了眼前,木质在的大门两侧扎有箭楼,楼上火盆里闪烁着火光,有多少人看不清楚,不过无所谓,本就准备强攻,荀豹不相信在这么冷的天气里,羯军会披盔带甲,时刻做好被袭的准备。

    这就是有城墙的好处,守军缩在城里,只需要少部分军卒戒备,而攻方即便能警戒几天,甚至一个月,就不信他还能永远都保持着戒备。

    人总是会慢慢松懈的。

    比如这一路行来,连暗哨都没有,事实上这种天气设置暗哨,人不管穿的多厚实,趴着一动不动,恐怕不用多久就会全身冻僵而亡。

    荀豹把各种意外都快速回想了一遍,觉得再无差池,才猛一挥手。

    今夜的天气,星月黯淡无光,正是偷袭杀人的绝佳时机。

    “轰隆隆!”

    蹄声轰鸣,近五百骑从侧翼突入,掠着寨墙横向而过,一支支火箭划过夜空,如流星般坠入敌营,刹那工夫,熊熊大火燃烧起来,营帐被点燃,映的四周一片通红,不时能见到浑身冒火的人影从帐中窜出,哀嚎着打滚。

    一轮火箭过后,箭楼上的守卫才回过神,咣咣咣敲起了铜锣,可立刻又是一轮火箭射去,两座箭楼全部失火,风助火势,大火迅速吞没了箭楼,几个火人惨叫着从楼上跌落。

    有骑兵借着亮光掷出勾索,合力一拉,硬生生的把寨墙拉垮了一大片。

    “杀!”

    众军卒蜂涌而入,沿途火把乱扔,点燃一座座营帐,火光冲天,不片刻,右翼和后方也有火光窜起,荀豹大喜,三面合围,打石挺一个措手不及。

    “东海军杀来啦!”

    “我军败了!”

    “中山公已被斩首,大伙儿快逃命啊!”

    全军战士,边杀边喊,几息工夫,整片营寨就乱成一团,黑夜里,只能看到火箭乱飞,处处都是点燃的火头,与如无头苍蝇般四散奔逃的人群,驻守的军卒也搞不清究竟有多少敌人杀了过来,更不会深究处于河对面的石虎为何被斩首,乱象急速向四周蔓延。

    有一座营帐被点燃,十余名羯人慌乱跑出,黑夜里迷失了方向,一头撞向了东海军小队。

    “杀,杀!”

    将士们挥起刀枪冲了过去,不远处还有人放箭,先射翻了数人,余众乱捅乱砍,倾刻间就斩杀殆尽。

    地上尸体成片,血流满地,没有怜悯,没有人性,什么都是扯淡,只有恐惧的喊声和撕声裂肺的惨叫,这种时候,羯军兵找不着将,将找不着兵,指挥系统完全崩溃,被刺死砍死者、被人马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处处都是东海军,羯人无处可去,人马拥挤不堪,脚上踩着尸体,流淌的鲜血也很快冻结起来,滑不溜脚。

第365章 大获全胜() 
(谢谢好友天体运行论的月票)

    石挺大营中,除了军卒,还有大量的民夫丁役和妇女,随着三路人马全部杀入,军卒也改口叫唤着跪地抱头者不杀,火光中,成片的人抱着头跪倒,瑟瑟发抖,其中还有些鲜卑人和匈奴人。

    但羯人是很勇猛的,哪怕没什么准备,也成群结队的冲出来应战,甚至有些骑兵,连马鞍都没时间安装,骑着光马冲出来了。

    虽然形势一片混乱,但杨彦一直非常重视小团队的配合,即便不是鸳鸯军,骑兵、弓弩手和步卒也以数十人的小队冲杀,小团队是东海军的建军基础,战士们始终大体保持着队形,毕竟古代通讯落后,哪怕有五色旗制度,也难以保证在大规模决战的战场上,将令可以畅通传达。

    混战中以小团队作战,有两个看的见的好处,首先是心理上的安全感,无论任何时刻,都有战友并肩作战,其次是可以形成局部人多打人少的优势,以专破分。

    同时,小团队也体现了杨彦的建军思想,适当的放权给基层官兵,避免军中有军头形成。

    中军大营,石挺披着锦袍,两眼阵阵发黑,全军组织不起任何反击,反倒是东海军的一个个小队穿梭转进,根本就不用判断,这一战已经彻底败了,没有任何反败为胜的机会。

    “将军,快退吧!“

    一名亲卫急声劝道。

    ”退?“

    石挺失魂落魄的喃喃着:”天下之大,何处可去?本将丢了营寨,中山公必不饶我,退回去无非白白受辱罢了。“

    又一名将领拱手道:”将军,谁说要去向中山公请罪,咱们的人还有很多在外面,只要将军安然无恙,可聚集人马再次战来,至不济,中山公亦是用人之时,纵有责罚,也理应准许将军戴罪立功!“

    ”杀!“

    这话刚落,前方就有好几只骑队向着中军大帐杀来。

    本来石挺还有些迟疑,可是自己处在了生死关头又不一样,况且若能收拢余部,至少心里踏实些,于是急呼:“速退,速退!”

    这几队骑兵来的非常突然,石挺一看战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