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风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凌风歌-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又闲话一阵,樊忠见天色不早,便请祁钰回府,祁钰无奈,只得告辞而去,洛半夏见他走时满面欢喜,好似意犹未尽,便问道:“这祁钰是何来路?怎和你们相识?”楚怀云便将那日曹少吉为难之事说了,洛半夏一听,惊道:“你说他与当今圣上关系非同一般?莫非。。。。。。”聂玲儿被诳得怕了,见他欲言又止,只怕又会诳人,但见他神色凝重,不似作伪,便问道:“洛师兄去过京城,可曾听说此人?”

    洛半夏双目微锁,沉吟道:“祁钰,祁钰,此人莫非便是郕王。”林思雨一听,顿时坐倒,惊道:“郕王?他便是当今圣上亲弟,怪不得,他说他爹在京师是个好大的大官。”洛半夏悄声道:“你们想想,当今万岁本名乃是朱祁镇,而朱祁钰又正是万岁的亲弟,此人若非郕王,谁敢在京师之地自称祁钰?”楚怀云和聂玲儿也觉此言不差,想起先前曹少吉对他深以为惧,而他更是直呼王振为“阉奴”,便可知此人来头极大。

    众人将之前所经历之事联系贯通,更是坐实祁钰身份,只是不知他这次去徐州所谓何事?聂玲儿便想让林思雨改日前去探问,却见林思雨独坐一角,正手捧大碗,自个儿喝起酒来。一碗一碗,直喝的满面绯红。

第一章:近亲情怯() 
茅舍荒凉旧固陵,

    汉王城对楚王城。

    徐州烟火连丰沛,

    天下还来屋角争。

    徐州,古称‘彭城’,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西楚霸王项羽便于此地大败刘邦,逼迫刘邦退至荥阳之地。三国争霸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为华夏九州之一。此地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大明一统时,徐州便属凤阳府,直隶京师。

    徐州城内有一客栈,名曰‘望归’,坐北朝南,立于街西,楼前便是市集。冷凌秋和路小川便是暂时在此落脚,他二人已到徐州两日,却不见杨士奇一行踪影,不禁有些焦急。

    这日,冷凌秋无所事事,便下楼探问,刚出屋来,便听得门前街口一阵喧哗,抬头一看,只见临街口处熙熙攘攘,聚满了围观百姓。人群之中走来一队军马,开道之人身着飞鱼服,腰悬绣春刀,乃是朝中锦衣卫特使,后面来人神情肃严,高举肃静,回避,官衔牌。军马之中,一顶黄伞软轿。软轿之旁一匹高头大马,马上之人鞍挂铁胎弓,手提乌鞘鞭,正向轿中之人悄声说话。后面则是随从护卫一干人等。冷凌秋一见,心中一喜,暗道:“终是到了。”

    这时只听城东一声锣响,一行人当街而出,当头之人头戴玄黑乌纱帽,身着紫乌圆领衫,正大步流星往软轿行来,还未及前,那人便当街一拜:“学生张义惊闻首辅大人荣归故里,途经属下所治之州郡,特来迎接,并以薄酒一杯为大人洗尘,还望大人念昔日旧情,移步‘苍云楼’。”前队之人见是当地州官,连忙策马回报,稍时便回到:“杨大人抱恙在身,不宜透风,这‘苍云楼’乃喧嚣之地,还是免了吧,如张大人方便,不如直接去大人府上可好?”张义满脸堆笑道:“这个自然最好,学生这便引路。”说完便带着这队人马往张府而去。

    冷凌秋见那张义热情款款,本以为杨士奇要现身相见,没想连声音也没听得一句,便向身旁一摊贩问道:“这张义是何人?怎对杨大人如此热情?”那摊贩呵呵一笑道:“公子定是初到此地,这才不识得张大人,这位张知州乃是杨大人门生,当年中进士时,杨大人便是主考官。张大人深以此事为荣,常常挂在嘴边,这事早已传了开来,是以这徐州城中之人大都知晓。”冷凌秋心道:“原来如此。杨大人辞官回乡,一身无权无职,只怕人走茶凉,还有谁愿意对他巴结奉承?今日一见,这张知州到还是重情重义之人。”

    他见杨士奇进了张府,定然会停留一段时间,现在天色不早,只怕今晚便不会再走,不如今夜便去通知杨大人,前路险阻重重,让他有个防备,小心为上。只是杨大人身边护卫极多,倒是不好近前,还须想个法儿才是。想着路小川还在楼上,到可以问问他的意见,说不定还可想个好招儿。他边想边往楼上走去,却发现路小川房中空无一人,也不知跑哪里去了。冷凌秋无奈,干脆坐在房间等他。

    怎料到那路小川至戌时方才回房,冷凌秋一见,忙问道:“路兄弟,你这一下午都跑哪里去了?可让我好等。”路小川道:“我去查看了下周遭环境,这徐州城内一日之间多出好些江湖人物,我怕会有事发生。”冷凌秋一惊,忙问道:“可是与杨大人有关?”他最是担心杨士奇安危,早已心悬于此。路小川答道:“这还尚未可知,不过万事小心为上,你与杨大人有旧,当可早些通知为妙。”

    冷凌秋道:“我正为此事找你相商,我已多年未见杨大人,也不知他还能不能认得我?你说,我该怎样去见杨大人好些?”路小川微一沉吟,道:“若要进这张府,到是不难,只是我与他素不相识,所说的话他也未必肯信,不如你便以杨僮身份前去求见,说不定当有奇效。”冷凌秋一想,此话说的也是,与其旁敲侧击,反到不如直来直去更让人信服。当即整理衣衫便要去张府求见。

    正要出门,却见路小川欲言又止,不禁笑道:“路兄弟可是还有话要对我说?”他与路小川相处这几日,早已将他脾性摸的一清二楚。这路小川行事偏激又生性孤僻,对别人虽是冷若冰霜,但对自己却已是无话不谈。冷凌秋见他目光游移,是不是扫向自己,便知他有事。果不其然,路小川见他一问,顿时有些手足无措,轻声道:“师父命我接替他护送杨大人返乡,明日起,我便要暗中紧随杨大人一行,却不知你接下来又作何打算?”他这一生中,不似冷凌秋般,尚有师兄师姐照拂,他自始起,除师父之外便是孤身一人,难得有一个朋友知己,若是今日与冷凌秋择道而行,却不知日后何时才能相见,故而有些不舍。

    冷凌秋眼望远方,微微摇头一叹:“我自从坠崖之后,便改名换姓,只为不再给杨家增添麻烦,以此来报答杨大人对我的收容之恩,今日再见杨大人,只为通知他路上提防小人滋扰,此事一过,我便重回玄香谷学医问道。”说完,见路小川表情越发沉重,便故作爽朗,哈哈一笑道:“路兄弟休要难过,日后若是想你了,我便去塞北找你。跃马入雪,饱览千里冰封之寒。当然了,你如能想起我,也可来谷中找我,到时我们再一起喝酒叙话,让你见识我玄香谷的奇花遍地,杏红满天。再说我俩年纪还轻,人生漫漫,还怕不能一聚么?”路小川见他说的豪气满满,怕少了他兴致,本想笑言以答,但是终究没能笑得出来,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

    二人就此别过,冷凌秋立于街中,只觉凉风过处,一阵寒意袭来,不由提了提衣领。眼见那张府灯笼高挂,随风摇摆,定是正在宴客,心知此事须越快越好,便大步往张府而行。扣响门环,只见一管家模样男子探出半个身子,眼角一扫冷凌秋,冷冷冰冰道:“老爷吩咐,府上有贵客临门,恕不见外客,你改日再来吧。”说完便要关门,冷凌秋忙伸手一阻道:“我不见你家老爷,而是要见杨大人。”他见过今日张义对杨士奇恭敬有礼,说见杨士奇当比说见张义好使得多,所以这才开门见山,直接了当。

    那管家一听,便不敢再怠慢,只是将信将疑道:“你要见杨大人?可有凭据?”冷凌秋道:“这凭据倒是没有,不过你只需通报杨大人,说杨僮求见,便知我所说不差。”那管家听他也姓杨,只怕真有些牵连,不敢过于刁难,只得道:“那请公子稍候,我先去通报杨大人。”冷凌秋心中却是惶惶不安,心想自己离开杨府多年,也不知杨大人还能不能记得他。好在过不多时,那管家便速即而出,点头哈腰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方才多有怠慢,还请公子莫放在心上,公子这便随我来吧。”说完便恭敬有礼将他请入府内。

    冷凌秋见他前倨后恭,态度急转直上,反倒有些被弄糊涂了。不过只要能见到杨大人,便也不去管他。跟着他一路前行,过前厅,入后堂,便见一座廊桥,廊桥尽头乃是一座小院,那管家卑笑道:“小的就只送公子到此了,杨大人便在那院中,只管前去就好,小人这便告退了。”说完便转身离去。冷凌秋见那院落偏居一偶,与整个府中格局大有差别,还真像是为贵人单独准备的客房,虽说地处幽静之处,此时却是灯火通明。

    想着能再见杨大人,冷凌秋心中已是五味杂陈,却不知见面后第一句话该怎么说比较好。想那朝堂之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而那王振狡黠诡诈,诌上抑下。而杨大人古稀之年又要处理政务,还须防小人奸妄暗算,定是疲于应付。这才累出病来,不得不辞官回乡,他定是老了罢。否则圣上又岂能让这五朝元老轻易离去,他是先皇托孤之臣,圣上离不开他,朝廷离不开他,天下百姓也离不开他,他这一走,那王振便无人制衡,若让这等奸人只手遮天,那从此这个天下,只怕是再无宁日了。

    冷凌秋一通胡思乱想,却不敢想象杨大人的模样,他不敢想他的头发是否都白了,也不敢想他的背是否已驼了,不敢想他的腰板是否还像以前那般挺直,不敢想他眼神是否早已浑浊不清,不敢想他其实早已想过的一切,他每迈出一步,心便跳快一分,当他走到廊桥中间时,他已经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是那么快,是那么急。他不得不无视内心的忐忑和惴惴不安,因为他的步伐越来越小,几乎驻足不前,若再这样,便是再过一个时辰也到不了那重院落。他甚至有些犹豫,自己还要不要见他。

    便在这时,那院落中“吱呀”一声,开出一道门来,一道烛火的亮光瞬间照在他几乎晕厥的身体上,拖出一道长长的斜影。那院中一把竹椅,椅上坐着一个人,一个老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人抬起头来,被岁月磨砺过的脸颊上,一道道皱纹便似鸿沟深壑般记录下他曾经的过往。他的嘴动了,很轻、很细、细弱蚊吟,细得似乎并未发出任何声音,但冷凌秋却听得清清楚楚,他说的是“僮儿,是你么?”

第二章:惠宗秘事() 
只此一句,冷凌秋心中已是翻江倒海,顿时双眼迷蒙,泪如雨下,他是记得自己的,他还能叫出自己初进杨府时,给他取的小名来。他从未忘记自己。冷凌秋跌跌撞撞,行到杨士奇脚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本想叫一声“大人”,无奈喉头发堵,鼻子泛酸,那能叫的出来,几番哽咽不能自制,已然泣不成声。这一哭便不可收拾,这些年来的委屈,顾忌,思念等等一股脑儿全都汇集在那滚滚滑落的泪水之中,在他记事起,还是第一次这样放声大哭,这一哭,便抵住了这些年来想对杨士奇诉说千言万语。

    杨士奇任他跪在脚下,泪落如雨。待他哭声稍歇,便用手摸摸他的头发,拍拍他的肩膀,他已经长高了,长壮了,不再是从前那个寡言少语的小子,他相貌俊朗,像极了他爹,他很欣慰的一笑,道:“天可怜见,你终究还是活着,不枉我养你一场,我杨士奇未曾失言,终不负故人所托也!”冷凌秋痛哭一场,心神已渐渐清明,听他说不负故人所托,心中惊觉,莫非他认识我爹?我未记错的话,好像是父母已故之后,才进的杨府。杨大人莫非真老糊涂了么?

    杨士奇见他声音越哭越低,终于止住了泣声,将他扶起,对他上下止不住的打量,边看边道:“果然是龙生龙,凤生凤,和你爹一般面貌,倒是这几年中,变化不少,若非我还依稀记得你爹模样,只怕早已认不得你。”冷凌秋这次听得清楚,顿时惊异道:“大人怎会认得我爹?不是我父母病故之后,大人见我可怜才收留于我么?”他只道杨士奇年事已高,老眼昏花将自己认的岔了,又道:“大人,我是杨僮啊,陪公子读书写字的杨僮啊。”

    杨士奇见他一脸困惑,微微一笑道:“傻小子,我怎会不认得你?若非前日有人告知我你还活着,我只怕会内疚一辈子,今日既然我们还能再相见,不如让我老少二人好好聊聊。你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以前那个懵懂幼儿,有些话我此时不说,只怕是再也没机会说了,老夫这把骨头也不知还能再撑几日?到时这段往事,便随我一同埋人黄土之下了。”冷凌秋有些疑惑不解,我和杨大人初见,本应是嘘寒问暖,叙说些经历旧事,可今日这杨大人一见便要告诉我一些往事,却不知他会说什么?想起在路上听闻有人要对杨士奇不利,顿时道:“大人,我此番前来,当是有要事告知大人。”

    杨士奇微微点头,道:“此地风大,不如回房中说话。”说完便颤颤巍巍的向房中走去,冷凌秋连忙上前搀扶于他,生怕他脚下不稳。好在杨士奇虽然年岁已长,腿脚倒还利落,平日起居住行,尚且还能自理。

    二人进得屋来,冷凌秋见陈设用度一应俱全,却无一个丫鬟仆从,不禁说道:“这张知州怎不为大人派一仆人?”说完便为杨士奇拿过椅子,铺上缎垫,杨士奇道:“非是他不派人,而是我不让人服侍,你自从进院中以来,可曾见过一个随从?”冷凌秋方才情绪激动,对此却全无察觉,这时回想起来,顿觉出异常之处,道:“不知大人随从都在何处?”杨士奇笑道:“我自返乡以来,路上多不太平,这院中虽说看不见人影,但却不表明这些人都不在旁。”冷凌秋顿时醒悟,杨士奇五朝元老,岂是等闲之人,原来早有安排。便道:“我此番来见大人,便是为此而来,前路有奸人挡道,还请大人多加提防。”

    杨士奇一捻长髯,笑道:“小子有心了,居然还惦记老夫安危。”说完一顿,又道:“王振此贼,在京中奈何我不得,这次趁我回乡,便使些卑鄙手段,我杨士奇岂能让他如愿?”冷凌秋一听,原来他早有打算,我这次前来通知于他,当是多此一举了,他见杨士奇神色如常,全然不是病态之身,不禁问道:“听说大人有恙在身,却不知是何病症?”杨士奇见他关切之心,早已显露神色之间,哈哈一笑道:“老夫要不找个托词,这一路之上只怕麻烦更多,僮儿你还是如以前一般,心思单纯如斯。”

    冷凌秋被他一声“僮儿”叫得又仿佛回到从前,儿时初到杨府,杨士奇也这般唤他,只是事隔多年,这一声“僮儿”却听得有恍如隔世之感。想起从前,顿时又想到刚才杨士奇所说的话,冷凌秋便问道:“大人方才说有事要告知于我,却不知是何事?”杨士奇却没答他,反而问道:“你现在可改名姓冷?”冷凌秋一惊,他又怎知我姓名?但想到杨士奇定不会害他,便道:“自那年公子出事之后,我怕东厂阉狗再寻公子麻烦,这才改名换姓,从此回归冷姓,名凌秋。”杨士奇点了点头道:““冷凌秋,冷凌秋,雪落寒江化为水,冷若凌霜凄似秋。这句话你倒是记得清楚。”

    冷凌秋心中一颤,这句诗乃是父亲所做,冷凌秋三字也是从中而来,杨大人非但识得我爹,反而私交非凡,不然又如何对这句话信口而来。他正想问个究竟,却听得杨士奇道:“你可有兴趣听我讲一个故事?”冷凌秋心思转换,见杨士奇主动提起,心道此事定与父亲有关,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