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召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召虎-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贾诩严肃的样子,张辽苦笑着点了点头,他知道贾诩是为他好。

    他一时之间还是心乱如麻,想了想,抱拳道:“师父,若无他事,弟子先去了。”

    贾诩点了点头:“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去雒阳不迟。”

    张辽不由苦笑一声,看来师父猜到自己不甘心,想要去雒阳找一趟董卓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劳() 
张辽回到尹氏那里,心中仍在琢磨着董卓赐婚之事,这可是人生大事,关乎他一辈子的生活,绝对不能大意。

    虽然他常和左慈开玩笑说三妻四妾,但那也是玩笑之言,是奢望。

    所谓三妻,除了嫡妻以外,偏妻和下妻都只能算是妾,地位根本没法和正妻相比,所谓的平妻只是清代后期才出现的,三妻四妾实际上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秦汉律例规定,平民一妻一妾,士一妻二妾,只有王侯公卿才能多纳妾,但正妻始终只有一个,正所谓诸侯无二嫡,妻者齐也,与夫齐体,夫有二妻则诛,乱妻妾位也要问罪。

    其实这也是为了维护家庭秩序,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如果出现两头大甚至多头大的情况,很容易后院起火,家室不宁。

    正因为正妻的位置重要,所以张辽才要慎重考虑。而贾诩反对他娶尹氏为妻也是如此,如果尹氏生了何氏血脉,如何作为嫡子?毕竟不是张辽的血脉,那很容易出现问题。

    何进、何苗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不是何苗与何进全无血缘关系,一直与何进作对,他们兄弟齐心,或许又是一番局面。所以,他即便收尹氏,也只能是纳作妾。

    但要他娶一个十四岁的萝莉做正妻,他也觉得难以接受。

    尹氏看出张辽有心事,给他倒了杯蜂蜜水,柔声问道:“张大哥,莫非是出了什么事?”

    与其应对那些烦心之事,倒不如惜取眼前人,张辽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这么一个念头,看着性情温柔的尹氏,一把拉住她的纤纤素手,尹氏身子一颤,低下头,面色飞红,想要抽出来却挣不开,只能羞涩的道:“张大哥……”

    张辽看着她,认真道:“妹子,我要娶你,你可愿嫁我为妻?”

    啊?尹氏惊呼一声,娇躯剧烈一颤,仿佛受到了惊吓,急忙收回了手,连连摇头,话也说不清了:“张……张大哥……妾身……妾身不成的……”

    张辽苦笑一声,看尹氏的反应,他就知道自己操之过急了,摇摇头,有些意兴阑珊:“对不起,是我唐突了。”

    尹氏一颗心砰砰狂跳,她以前与何咸相处也是含蓄而温和,何曾应对过这等直接的表白,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所措,待回过神来,看到张辽失望的准备离开,顾不得羞涩和矜持,下意识的反抓住张辽的大手,道:“大哥,你……妾身是未亡人,又身怀何氏血脉,是不能做嫡妻的,这会让大哥被人耻笑的。”

    张辽心中一宽,看来尹氏也是顾忌这个,并非对自己没感情,他哼道:“怕什么?谁敢耻笑我,我打得他再也笑不出来!”

    尹氏定下神来,连连摇头,坚定的道:“大哥是要做大事的人,怎可不顾及常礼?若是与大哥做妻,便是妾身也会被人所指责的,贾校尉就不会同意的。再说,先夫他才去世不久,妾身不能……”

    张辽听尹氏提到大公子,知道尹氏心中仍有那一道坎,便绝了那个念头,长叹一声:“这算什么事,娶个妻也顾忌这顾忌那。”

    尹氏曾为大将军儿媳,自然见识不差,知道时下士人的很多规矩和忌讳,轻声道:“因为大哥不是寻常人,要顾忌的自然要多。”说罢,俏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迟疑道:“大哥,发生了什么事……莫非大哥是要娶妻了么?”

    张辽郁闷的点了点头:“相国赐婚,不知来头。”

    “啊?是董相国赐婚的?”尹氏惊呼一声,露出担忧之色,忙认真的道:“这大哥就更不能作他想了,要是折了相国的脸面,他岂能放过大哥?大哥可千万不要为了妾身而害了自己,那妾身就百死莫赎了。”

    张辽苦笑道:“可是她才十四岁!”

    “十四岁?这有什么不对的么?”尹氏道:“妾身也是十四岁嫁入何府的。”

    张辽只能苦笑不语。

    次日一早,张辽就骑着象龙直奔雒阳,到了董卓的相国府,先去见了田仪,而后田仪领着他去见董卓。

    “哈哈,文远来见老夫所谓何事啊?莫非是来谢老夫赐婚之事啊?老夫此次亲自做媒,已为汝夫妇合了生辰八字,哈哈,真是天作之合啊!”董卓一见张辽就哈哈大笑,他对自己手下这个大有潜力的年轻将领还是很满意的。

    “这个……禀相国。”张辽看董卓那副兴致颇高的神情,不由硬着头皮,道:“赐婚之恩,属下感激不尽,只是属下如今一心为相国讨贼,并无成家之念。”

    “讨贼与成家有何干系?”董卓冷哼一声,笑容消失,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汝推三阻四,莫非是要抗命不成!”

    张辽有些无语,这狗脸比翻书还快,自己不过刚委婉的提了一句,就成了推三阻四了……

    “相国,”张辽还想再努力一把:“属下还有母亲和兄长在并州老家,婚姻大事,须得母亲……”

    “勿复多言,吾意已决!”董卓大手一挥,打断他:“堂堂男儿,行事当有决断,此事写信知会汝母一声便可,岂可因此误了大事!汝且回去吧,明日就成亲!”

    张辽看董卓如此坚决,不由郁闷的离开了,他却不知道,董卓已经以夷三族威胁了他的未婚妻子和族人,否则他会更郁闷。

    ……

    平县北乡,尹氏小院中,苏婳进来时,看到尹氏正坐在织机前,手中拿着梭子,满腹心事,怔怔发呆,不由好笑,伸出雪白的玉手在尹氏面前晃了晃,咯咯笑道:“尹妹妹,回神哟,又在想你的张大哥哟?”

    说着又顽皮的摸了摸尹氏的凸起的小腹:“哎哟,还有五个月哟,这小宝宝啥时候才能出来哟?”

    “苏姊姊!”尹氏轻嗔一声,所以又是一副心神不定的样子。

    苏婳奇道:“尹妹妹,怎么了哟?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文远哟?”

    尹氏无意识的捋了捋青丝,轻叹一声:“张大哥要娶妻了。”

    “啊?”苏婳身子一颤,也是一呆:“文远要娶妻哟?”

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 
张辽从相国府里出来,便气势汹汹的去了李儒府上。

    “李文优,你干的好事!”张辽一看到李儒就是大声喝道。

    府中李儒听门童说张辽来了,第一时间先立时吩咐小妾让女儿藏好,转身就看到张辽这副架势,还以为张辽已经发现了唐妃的身份,得知了他的算计,不由身子一抖,他可是知道张辽平日里很义气,但发起虎来也会打人的,当下就要辩解,却听张辽大声道:“你给我找的什么娇妻,十四岁的丫头片子!”

    李儒一听,顿时知道张辽并不知情,否则就咬的不是年龄了,当下眼珠一转,摆出一副委屈的神情:“文远,文远哪,你可是错怪为兄了,是你三番五次要为兄为你说一门亲事,为兄可是费尽心思,四处寻访,才为你找了一门好亲事。”

    张辽气势一滞,说来还是自己招的事,真是自己不作死就会不会死。

    李儒看压住了张辽的气势,便乘势追击:“何况为兄为你寻的娇妻不但出身颍川名门,更是倾国倾城美艳绝伦,品貌端庄,温婉贤惠,秀外慧中,知事明理……实乃万里挑一而不可得哪。”

    “出身颍川名门?是哪一家?”张辽一愣,有些怀疑的看向李儒。

    他倒不是很在意名门,但他心中一直怀疑这女子的身份。此时一听说出身颍川,而且是名门,并不是凉州人,不由有些疑惑了。难道颍川有世家投靠董卓了?他可是从贾诩的语气中察觉出这门亲事必有蹊跷的。

    “来!来!来!”李儒忙拉着张辽:“先去与为兄小酌一杯,慢慢叙来。”

    张辽哼道:“先说来历!”

    李儒无奈的摊摊手,眼珠子转了转,试探的问了句:“文远可知颍川唐氏?”

    张辽摇摇头,颍川的荀陈韩钟四大世家他听过,还知道郭氏,至于唐氏他却没听过。

    “文远可读过战国策魏策之唐雎使秦?”李儒摇头晃脑。

    张辽黑着脸:“直入正题!”

    “哎,文远莫要着急。”李儒连连摇头,看张辽脸色不善,忙道:“这颍川唐氏便是唐雎之后。”

    “胡扯!”张辽嗤笑道:“唐雎使秦不过是瞎编乱造,秦王傻了才让敌人携剑靠近他。”他本就每天读书,哪能没读过战国策,自然知道这个故事,九十岁的老头拔剑直接威胁秦王,显然是虚构的。

    “不然,不然,”李儒连连摇头:“事虽假,人却真。如今颍川唐氏,可是曾出过三公九卿,更有数个两千石郡守。”

    张辽面色微变,一般来说,出过两千石郡守的家族就可以算是低等世家了,如果出过三公九卿,那可就不一般了,即便不如荀陈韩钟四大世家,但也能算是中等的世家了。

    二人说话间已经进了屋,很快有丫鬟端上酒来,李儒给张辽斟了一杯,张辽一饮而尽,哼道:“既是世家,怎可能与我结亲,小弟还是有这点自知之明的。”时下婚姻最讲究门当户对,颍川那等世家基本是绝无可能将女儿嫁给他的,除非这个女儿有问题。

    李儒狡诈的很,既然知道张辽不明白内情,哪能被他难住,当即笑道:“其因有二,一者,董公有命,谁敢不从?”

    张辽嘴角抽搐了下,忍不住就想一巴掌拍过去。感情自己这个妻子真是被董卓威胁的,那以后能愉快的过日子?娘家还不恨死自己?怕是他们也把自己当做董卓的走狗了。

    “其二,”李儒叹了口气,道:“这女子也是个可怜人,她刚嫁过一任丈夫,不过半年,丈夫便死了……”

    “咳!咳!”张辽刚饮下的一口酒呛在嗓子里,瞪大了眼睛:“寡妇?”

    李儒点了点头:“不错。”

    张辽突然又反应过来,瞪大了眼睛,嘴角艰难的动了动:“十四岁的寡妇?”

    李儒继续点头。

    “她死去的丈夫呢?”张辽皱眉。

    “十四夭亡。”李儒若无其事的道。

    张辽一时之间竟不知该说什么了。莫非这就是师父贾诩对这亲事沉默的原因?只是他感到这事太过诡异了,谁家男子十四娶妻?两个人都是十四岁,这是过家家?还是为了冲喜?

    这时,李儒抚须道:“为兄知文远乃豪杰也,素来旷达,又心怀侠义,唐氏虽是未亡人,但她也是个苦命人,想必文远会怜惜于她,更不会在意其他小节。”

    李儒说到这里,嘿嘿一笑:“她前夫家教甚严,虽是成亲,二人却是分开居住,这女子如今还是完璧之身……”

    “滚!”张辽一杯酒泼在李儒猥琐的脸上。

    “张文远!”李儒恼羞成怒,一下子站起来。

    “怎么?想打架?”张辽咧嘴道:“来,你我兄弟过两招!”

    “滚!”李儒也忍不住爆了粗口。

    张辽从李儒这里终是打探出一些消息,自以为知道了自己那个未婚妻子的来历,便一路赶回了小平津军营。

    他如今也知道了,这个婚事自己是拒绝不了了。

    颍川唐氏……世家,嘿!世家又算什么!自己将来难道还不能赤手空拳打出一个世家来?到时候便是号令世家,打压世家也在一念之间。

    回到小平津后,张辽正好见到了左慈,便央求左慈去探看一下自己的未婚妻子,这神棍的看人和相面之术还是很厉害的。

    左慈回来后,忍不住大赞,只说此女容颜绝世,温婉大度,品貌俱佳,命相贵不可言,让张辽不可错失良机,速速成亲。

    于是张辽就在董卓的逼迫下、李儒的忽悠中、左慈的助推下,迷迷糊糊的成亲了。

    婚姻的仪礼是按照礼记所载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是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问名是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

    纳吉是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

    纳征是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请期是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亲迎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

    如今是董卓赐婚,并且这厮将前五礼全包办了,并且聘礼下得很重,给足了张辽面子,却只给张辽留下了最后一个礼节,亲迎。

    因为新娘的娘家远在颍川,所以将新娘的迎亲之处放在了贾诩家中,而张辽又置办了一处院子,一众士兵和董卓派来的婢女只花了半日功夫便布置好了,到处张灯结彩,颇有喜气。

    到了贾诩家里迎亲时,张辽也终于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新娘。

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 
此时的张辽一身庄重的新郎服,头戴爵弁,形似无毓之冕,身着玄色上衣,黑中扬红,象征于天,纁红色下裳,象征于地,下裳黑色缘边,喻阴阳调和。腰束黑色大带,棕红色蔽膝随裳,脚着赤舃。

    他的相貌本就不差,穿上这身衣服,更是尽显英武之气,令旁观众人无不赞叹,人群中的苏婳等女子看的美目流露神采。

    张辽看着从西厢中出来的新娘,新娘的嫁衣与自己的新郎衣裳一般样式,唯有服色有别,一袭玄色深衣,连同蔽膝、翘头履、大带皆是玄色,象征专一之意,而衣边则以纁红色,象征阴阳调和,头上青丝以笄绾起,再无其他饰品,简朴而干净。

    新娘服装典雅而端庄,但比之新娘本人,则是逊色万分了。

    张辽第一眼看到她时,素来缜密冷静如他,也是不由脑袋一轰,只觉嗓子有点干涩。

    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眉如远山朦胧,面如芙蓉出水,在她一抬眼的刹那,张辽看到了她灿若星辰的明眸,她很美,但她的温婉优雅的气质却尤胜美丽,不同于尹氏的楚楚动人,不同于苏婳的妩媚大方,她的美是国色天香,端庄优雅,就连她一步步走来的姿态也是婀娜优雅。

    难怪李儒在他面前洋洋自得,赞不绝口,难怪左慈也是满口称道。

    纵然张辽两世为人,也没见过这般女子,他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子。看着她在师母张氏的搀扶下一步步走来,他下意识的扬了扬眉,娘的,相貌堂堂的自己怎么会有一种自惭形秽、手脚无措的错觉?

    他大步迎上去,伸手就要去拉新娘犹如葱白的素手,新娘的纤手抖了下,下意识的向后衣袖里躲了躲。

    一旁的师母张氏伸手打开张辽的手,取笑道:“猴急什么?”

    张辽这才发现自己有些失态,讪讪的笑了笑,离得近了,又看到新娘螓首微垂,露出修长的脖子洁白如玉。只是虽然低着头,张辽却似乎察觉到了她淡淡忧郁的心情。

    事先司仪已经教过他礼节,他先向贾诩这边拜了三拜,而张氏则牵着新娘的手,将她送上了马车,又给她披上了黑色素纱景衣,以防风尘。

    随后张辽上了另一辆马车,张氏和随同张辽而来作为婚礼使者的李儒也各有陪行马车。

    此时正是黄昏,黄昏是昼夜交替之时,也是调和阴阳之时,适合男女在此时借助天时地利而结合,故而婚礼又曰昏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