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远!”鲍信不由身躯剧震,失声惊呼。
这个声音他太熟悉了!
他凝目看去,果然,最前面那道身影分明就是张辽。
鲍信一时脑子有些发懵,张辽怎么会出现在青州?!听说他不是做了并州牧吗?
与此同时,鲍信军中十多个将领皆是身躯剧震,神情激动,他们正是当初在伊水之畔离开张辽的士兵,窦老三和陈个小等一千人皆在寿张战死,只余下了二十人,此次有八人随鲍信出征青州。
济水之畔,张辽领着关羽、张飞和数百骑兵当先,一路面色阴沉如水,令关羽和张飞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自从张辽听说鲍信北上的消息后,神情就一直如此。
张飞大大咧咧的道:“四弟,放心,要是那鲍信与你有仇,我一矛捅了他!”
张辽没有说话,只是远远看着那几面“鲍”字旗飞扬,他突然纵声大吼:“鲍允诚何在!”
关羽和张飞吓了一跳,张辽却死死盯着对面军阵,看到对面军阵中出来两人,一人正是济北相鲍信,另一人是他的兄弟鲍韬,二人都是张辽的老熟人。
“文远……”鲍信刚抱拳,还没说话,张辽便厉声喝道:“鲍允诚,曹孟德何在?!”
鲍信一怔,不明白张辽为何一上来就声色俱厉的询问曹操的情况,他沉吟了下,道:“孟德南下追击袁公路……”
张辽打断他,骂道:“曹孟德也就能欺负袁术那头猪!”
“文远因何出此恶言?孟德却不曾得罪于汝吧?”鲍信皱起眉头,神情困惑。
张辽怒声道:“窦老三和陈个小何在?我来向曹孟德为我无辜战死的兄弟们讨回公道!”
鲍信身子一颤,本来微怒的神情消失,眼里闪过痛苦之色,沉默不言。
他军阵中那七八个将领不由热泪盈眶。
张辽却怒气不息,从听到鲍信过来,他心中就憋着一股火:“寿张之战打得是个狗屁!别以为他曹孟德收降了三十万黄巾我就不骂他,知己知彼的道理他曹孟德都不懂,兵法读到狗身上了?”
看到张辽厉声大骂,别说关羽和张飞有些发愣,就是鲍信的兵马也发懵了。他们自然知道张辽骂的是谁,刚刚收降了三十万黄巾、名震兖州的兖州牧曹操,他们的大头领。
“刘岱那脑残前车之鉴,曹孟德做了兖州牧脑袋就发烧了?被狗咬了还是猪啃了?十年前还打的黄巾贼屁滚尿流,如今竟被黄巾贼算计?”张辽怒气不熄:“什么乱世奸雄,活脱脱一头乱世黑熊!许子将当初被他吓傻了吧!他曹孟德脑子不会用,割过来我教他用!”
张辽的骂词令两边将士都是大开眼界,不由暗里咂舌,关羽和张飞也是第一次看到张辽的另一面,他们不明究竟,但鲍信那边很多将士是明白的,他们都看向鲍信和鲍韬。
鲍信和鲍韬默然,他们也只能默然。
“文远……”鲍信叹了口气:“此事也怪不得孟德……”
“不怪他难道怪汝?也对,曹孟德发昏,汝鲍允诚也跟着犯傻,酸枣吃多了?带着儿郎们往坑里送!”张辽转骂鲍信:“早知道当初在荥阳就不该手下留情,早该一刀剁了汝二人!鲍允诚,汝过来让我狠狠打一顿!不然我这心气不顺!”
鲍信苦涩的道:“若是儿郎们能活着,我死了又何妨。”
他阻止亲卫,上前几步,径自来到张辽面前:“文远想动手自动手便是。”
他的兄弟鲍韬急忙跟着兄长,唯恐张辽真的动手。不过他却不敢怒视张辽,只因张辽也曾救过他。
第三百九十四章 拐来援军()
张辽骂了一顿,心中块垒散了些,再看鲍信苦涩的神情、束手待毙的姿态,终究是没有再发火。
说来他与鲍信算是老同僚了,曾经的鲍信在大将军府任骑都尉,比他的假司马地位要高多了,但也未曾轻慢他。
他知道鲍信的性格倒是与他有几分相似,是个很讲义气的汉子,他听说过,在寿张战场上,鲍信是拼死掩护曹操撤退的,没有失了本色。
张辽更想揍的是曹操,说实在的,有时候张辽都会怀疑曹操是不是故意的,起兵之初卫兹倾尽家财给他募兵,然后卫兹跟着他战死了,而后是鲍信一力迎他为兖州牧,而后鲍信也跟着他战死了,典型的恩人坑啊,到了最后可能对曹操有制约的队友一个也没留下来。
张辽下马,来到鲍信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也罢,允诚,择日我们一起祭奠下兄弟们,他们为了保护主将而死,死的很英雄,没有丢我们的人。”
鲍信眼睛微红,点了点头:“他们很好,文远带兵,我不如,如果不是他们,如今已经没有什么鲍信了。”
张辽也不知说什么,只能转了话题:“允诚此来青州作甚?”
鲍信没有回答,而是同样看向他,目光变得炯炯如炬:“却不知文远因何在青州?”
没想到鲍信这么快回过神来,果然不是一般人,张辽脸不红、心不跳的道:“我乃朝廷所命青州牧,本该在此。”
“青州牧?!”本来淡定的鲍信气势一滞,瞠目结舌,惊呼出声。
张辽身后关羽张飞二人面面相觑,四弟不是并州牧吗?什么时候成了青州牧?
鲍信也开口问道:“文远,汝非并州牧乎?如何又做了青州牧?”
“并州牧?”张辽一脸愕然:“允诚从哪里听来的传言?”
“不是吗?”鲍信看到张辽的神情,也茫然起来。
张辽连连摇头,后面关羽和张飞脸颊抽搐,他们突然明白张辽为啥比他们三兄弟混的好了。刘备说话有时还遮遮掩掩,张辽纯粹就是张口胡说了。
“我为青州牧。”张辽看了一眼鲍信身后,叹道:“允诚带这么多兵马来青州,让我很为难哪。”
鲍信脸颊抽搐了下,眼睛炯炯的盯着张辽:“汝果真是青州牧乎?为何我等未见朝廷诏令?”
“诏令自然有,不日就会传到青州。”张辽此时还不知道贾诩的谋划,他一边信口开河,一边趁机道:“允诚哪,别跟着老曹了,也别做什么济北相了,我表奏汝为济南相如何?”
鲍信黑起了脸,看了张辽片刻,转头朝兄弟鲍韬吩咐道:“整军,回济北!”
他又看向张辽:“若汝有虚言,某定会再来。”
“不急,不急。”张辽忙道:“允诚,左右来了青州,就别急着走了,我尽尽地主之谊,汝……先帮我讨伐黄巾如何?一个月为期,无论战果如何,汝尽可离开青州。”
鲍信回过头来,看着张辽,脸颊抽搐。
关羽和张飞下意识转过了头,装作不认得张辽。
“半个月!只需半个月便可!”张辽一看鲍信回头,立时道。
看鲍信不语,张辽断然道:“十天!不能再少了,老鲍,青州与兖州唇亡齿寒,你我更是交情深厚,如今黄巾在我家中肆虐,汝向来义气,不会见死不救吧?”
“汝不会是借刀杀人吧?”鲍信沉默片刻,蹦出了这么一句话。
他还记得自己在荥阳被张辽坑走五千兵马的事。
“怎么会!”张辽看到鲍信口气松动,咧了咧嘴,拍了拍鲍信肩膀:“老鲍,我就知道你最讲义气,索性趁着一鼓作气,先扫灭济南全境匪寇再说!”
鲍信沉吟了下:“也罢,黄巾肆虐,本该铲除。”
“哈哈,好兄弟。”张辽狠狠的熊抱了鲍信一下:“此番可以并肩作战了。”
鲍信露出无奈的神情,转头吩咐鲍韬:“让将士们继续行进吧。”
“好。”鲍韬朝兄长抱了抱拳,又向张辽抱了抱拳,转头回了队列。
鲍信和张辽叙了几句,他手下那八个将领也过来激动的见过了张辽,而后又回了队列。
张辽身侧,关羽和张飞不由相对无言,他们自然知道鲍信,济北相,袁绍和曹操的阵营,与他们是敌对的,如今被张辽三言两语便厚着脸皮拉了过来,帮他打青州……这个反转让他们有些难以置信。
这时,史阿趁着鲍信没注意时,忍不住低声问道:“主公,这青州牧……”
张辽低声道:“阿衡,速速传信长安,看我师父能不能给我讨来个青州牧。”
一旁正侧耳倾听的关羽和张飞险些打了个趔趄。
……
同一时间,一匹快马奔进了平原国平原县。
郡府之中,平原相刘备看完手中书信,起身徘徊了两步,看着下面的猿臂蜂腰的英武青年,沉声道:“黄巾贼管亥领一万兵马围困北海都昌?”
“正是,情势危急,还望使君速速发兵相救!”那个英武青年声音急切。
刘备打量了他一番,问道:“足下何人?可是孔北海手下将领?”
那英武青年抱拳道:“某太史慈,字子义,东海之鄙人也。与孔北海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气谊相投,有分忧共患之意。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孔北海闻君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故特令某冒锋突围,前来求救。”
刘备闻言,肃然道:“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
太史慈朗声道:“刘使君英雄也,谁人不知。”
刘备面露喜色,这时一旁的简雍突然问道:“管亥围城,却不知义士如何突出重围,前来报信?”
太史慈道:“某略通射术,前三日在城壕边插箭靶,出而习射,三日之后,敌人习以为常,不再防备,某便趁机冲出重围,赶来平原求救。”
“真豪杰也。”刘备忍不住赞了声,他眼睛最毒,一眼就看出这个青年卓尔不凡,只是这青年因孔融而来,而且孔融如今危在旦夕,他一时间倒不好拉拢了,只想着先救了孔融再拉拢。
“子义且安心。”刘备当即道:“吾三位兄弟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们此时带兵在济南国,吾这就派人去传信于他们,可速速发兵北海。”
“多谢使君!”太史慈大喜。
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选择()
济南国,张辽带着鲍信、关羽、张飞共计一万两千兵马横扫境内一切黄巾,向南至泰山,向东至齐国,向北至乐安,境内的大小黄巾皆被雷霆扫灭,南面的司马俱、北面的徐和两股黄巾大势力被一举击溃,向东逃入齐国,交给了田楷处置。
因为有刘备事先知会过田楷,田楷并未干预,只是屯兵齐国,小心防范,至于鲍信,早就掩去了旗号,挂的是张辽的旗号。
此前张辽和关羽、张飞本已扫灭了济南国过半地方,如今加上鲍信八千兵马,万数兵马皆是强兵,一路推进势如破竹,一日之内便攻入乐安国境内。
乐安国往北,便是渤海湾了。
刚刚经历了一场苦战,将士们在休息、疗伤、开餐,张辽与关羽、张飞、鲍信在一起商议着下一步的攻击目标。
张辽有些失神,他在思考着自己在青州的定位,起先还想着隐瞒身份在青州打下一块地盘,但遇到鲍信北上,迟早要暴露身份,索性主动挑明,并借助鲍信的实力帮忙扫平青州。
一切都按预想的进行,只是如今形势不同,他的战略也要相对调整了。
先前他为了避免袁绍和公孙瓒的警惕,来青州不过一千五百兵马,只想着与刘备联合,用三到五个月之间扫平附近黄巾,在毗邻平原国的济南国和乐安国发展。
这样可以借势发展,事半功倍,但同样会有很大后遗症,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一旦与公孙瓒交恶,势必会面临来自北面渤海郡和东面齐国的夹击,到时西面的刘备也会陷入两难。
退一步讲,即便与公孙瓒交好,也随时可能陷入袁绍、田楷的交战中。
故而占据济南国和乐安国可谓利弊参半,也是他在不引起几大诸侯注目下的选择。
这也是他初时谋划的第一步行动,第二步则是在青州发展壮大后,寻机继续向东穿过齐国、北海,占据东莱郡。
东莱郡比较特殊,属于半岛,远离中原,突出海中,整个境内是低缓丘陵地形,有平原,有山脉,北面是渤海湾,东面是大海,更遥望辽东,南面则可下徐州琅琊国,参与中原之战,沿海更有大小数十个天然海湾。
这是张辽谋划的未来水战根据地,如今诸侯没有重视水战的,对大海更有一种天生的敬畏,都在争夺中原,东莱郡在中原之外,只被黄巾占据,只要张辽平了境内黄巾,就能完全占据东莱郡,安安稳稳的发展水军。
水军不急于一时,但却可以走的早一些,未来可以随时从海面出发,无论是辽东、东吴都将在水军打击之内,水陆配合,事半功倍。更远一些,还可以东进倭国,南下琉球,不过这应该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东莱郡除了战略地位外,资源也极为丰富,首先是海盐、海产品,除此之外,便是黄金。来自后世的张辽知道,中国十大金矿,有五个都在青州,而且都在东莱郡中。如今的黄金虽然不是主要流通货币,但其珍贵性是不言而喻的,能为天下认可。
何况占据东莱,将来进军倭国后,还能搞到大量白银,也是大好资源。
不过一切的想法和远景,都是建立在夺取东莱郡的基础上的,此前自己实力不足,但如今情况不同了,有了鲍信八千兵马的相助,足以向东进击东莱,扫平境内黄巾,占据其地。
“文远,汝因何被派来青州任州牧?”
鲍信的话打断了张辽的沉思和构想。
看来这家伙还是怀疑自己青州牧的身份,张辽看了鲍信一眼,心中嘀咕着,仰头看天,长叹道:“一切都是因为我太正义了!”
噗!一旁正在喝水的张飞一口水喷出。
关羽转过了头,鲍信的脸黑了下来,史阿等亲卫无不暗笑。
张辽却是一副伤感的神情,摇头道:“一年前,董卓身死,王允处置凉州人不当,导致十万凉州人攻破长安,挟持天子,屠杀百姓,关中哀鸿遍野,吕奉先败退武关,余者皆降,我张辽却不能与残暴的凉州人同流合污,我当时只有一万兵马,奋力抵抗凉州人,掩护百姓撤退,更想救出天子与朝臣,无奈凉州人太强大了,太多了,内有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外有马腾、韩遂虎视眈眈,在长安城激战了七天七夜,救出了数万百姓和朝臣家眷,我与手下儿郎受伤无数,最终还是寡不敌众,不得不败退到左冯翊,据渭水而守。”
随着张辽的叙述,鲍信和关羽、张飞神情皆变,默默的听张辽说着,他们在关东争夺地盘,还是第一次听到关中的情形。
十万凉州人,足以令他们色变,张辽没有详细讲述战场情况,但他们已经完全脑补了。
“之后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凉州人挟持天子与朝臣,据守长安城,我无力再行攻击,只怕他们玉石俱焚,杀害天子与朝臣。”张辽继续道:“李傕、郭汜也曾数度攻打左冯翊,但没能讨得好,他们无奈之下,便以天子诏令安抚于我,先是征北将军、并州牧,而后是青州牧,什么地方最险,什么地方最乱,他们就把我往什么地方塞,这不,他们知道关东诸侯最恨于我,便将我打发到了这里,名为青州牧,实际上我的兵马都留在关中独力与河东对抗李傕、郭汜,以牵制其不敢加害天子与朝臣,否则以李傕、郭汜那般虎狼之性,朝廷早已危险,关中早已十室九空,更好引兵东来劫掠郡县……”
关羽和张飞眼里露出敬佩之色,张辽的所作所为足以令奔波十余载一事无成的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