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说:“那请杜将军指示,我们该如何配合?”
杜世辉也不墨迹,直接开始安排工作:“不管是部队招兵还是发展经济,都需要大量的人口,现在边疆地区人口还是太少,必须加大移民,这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列为第一项;第二项工作就是开始招收工人,帝国一共要协助边疆建设近百家工厂,至少要招收5万名工人,最多再有1个月,帝国援助的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和机器设备等就会陆续到达奉天,就可以开始建厂了,现在招收工人后先进行修路,预备木材、砂石等建筑材料,开设砖瓦厂,办夜校,教工人识字等;这两项工作很艰巨,完全由徐阁老负责;第三项工作就是招兵,按照皇帝陛下的指示,上半年要至少把现有的4镇扩编为8镇,这件事由段将军负责,另外还要征召8万人的士兵,送到我的地盘上,有帝国为你们秘密培训,合格后改变为10个混成协,这项工作由王将军负责;第四个问题就是建设奉天军事学堂和奉天行政学堂,从现在开始建设学校,招收学生等预备工作,军事学堂能随时开课,行政学堂必须等帝国派出教师,到这里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会在大连成立一家陆军学堂,专门培训独立混成协的基层军官;至于标、协、镇的军官,你们发电报给袁大人,请求派遣一部分,从目前的4镇中提拔一部分,从全国招一部分留学生,军事学堂培训一部分,这样就能满足军官的需求了。”
三人听完杜世辉的安排,全部是热血沸腾,保证一定要把这几项事情做好。
下午,杜世辉到达军营,在段祺瑞的办公室,段祺瑞、王英楷和杜世辉以及从大连带来的参谋团队,开始讨论商量扩军的具体事宜。
杜世辉首先发言:“由王将军负责的8万混成协官兵,你们只负责招兵,等训练完毕之后再组建混成协,现在只是进行统一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选拔合适的基层军官,这个事情要以帝国招收守备军的名义进行,对外一定要保密;对段将军负责扩编的4个镇,扩编后就是战斗力下降,也必须保证完整的编制,所以现在要确定各级指挥官。”
段祺瑞考虑后决定:“现在4个镇,是年前刚刚组建,战斗力不行,不过编制是完整的,我的意见是从这4个镇中选出4个协,直接扩编为4个镇,这4个协统暂时担任代理镇统治,等训练合格之后再转正,其以下新提拔的标、营等军官同样如此实施,不知杜将军意下如何?”
“可以,不过马上给袁大人发电报,让其派遣一部分军官前来任职,不过所有的军官在训练中如果帝国感觉其不能胜任,可能会建议把他们降级使用或者退给袁大人安排,你们一定要提前给各级军官交代清楚。”
段祺瑞很爽快的回答:“请杜将军放心,这次肯定是要参照贵国的军事管理模式,加强军纪管理,谁要是不听从指挥、服从命令,不枪毙他就不错了,降级使用都是优待处理了。”
“那好,现在讨论征兵工作,明面上要招兵5万,暗地里再招兵8万,任务非常艰巨,大家有什么建议?”
王英楷这次抢着回答说:“杜将军,我的意见是从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直隶以及边疆地区等地招兵,由于招兵的地点比较多,外人很难确定招兵的具体数量,只是把士兵运回后一部分士兵直接护送到大连就可以了。”
“段将军还有其它建议吗?”
“王将军的办法很好,不过最好要得到朝廷或者袁大人的批文,这样就可以遮人耳目,瞒天过海了。”
王英楷说:“段经军多虑了,现在您是边疆将军,有完全独断的权力,使用边疆将军印信就可以,只是要提前汇报袁大人和朝廷一声。”
杜世辉感觉王英楷说的不错,说:“我赞同王将军的意见,就使用边疆将军的印信招兵,你们要尽快通知袁大人,一是招兵之事,二是派遣军官。段经军负责把现有的4镇扩编为8镇,并负责筹建奉天陆军学堂;王将军负责招兵,派人分别到山东、河南、陕西等地招兵,山东和河南的新兵可以从烟台船运到大连,需要的军费先从我的总督府垫付。”
两人非常高兴,现在他们可以放手大胆的进行扩军了,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要知道袁大人在小站练兵多年才组建了5个镇的官兵,现在仅仅要用1年的时间,两人负责训练的官兵就全部超过5个镇了,不过在夏帝国的帮助之下,两人是信心十足,连忙保证道:”请杜将军放心,我们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第二百二十二章扩军方案()
傍晚时分,徐世昌达到军营,担心杜世辉等人不习惯当地生活,想邀请大家到他的官邸居住。
杜世辉拒绝道:”徐阁老多虑了,我们都是军人,住在军营非常习惯,没有什么不便。“
徐世昌也不好多说,只好陪大家在军营一起吃顿晚饭。
饭后,杜世辉提出把骑兵师1万人调到奉天驻扎,并派出部分协助招兵,另外是考虑到部队在改编中战斗力会下降,必须防范土匪以及俄罗斯人使坏。
对此段祺瑞和徐世昌两人欣然同意。
提到土匪的事情,让王英楷心思一动,向杜世辉建议到:”杜将军,我有一个建议,正好徐阁老也在这里,我想大家看看是否可行?“
徐世昌也很纳闷,部队的事情不归他管,怎么还需要他参与讨论呢?就说:“你先说说看是什么建议,说出来让杜将军参考。”
“杜将军、徐阁老,段将军,这次计划招兵的数量太多,我真怕不怀好意之人得到消息后到处散布谣言,兴风作浪,引起朝廷不满,甚至会给袁大人造成很多麻烦,所以我的建议就是招兵只招一部分,大部分是从现有的巡防营中选拔,另外,现在第一、二混成协在奉天的地位很尴尬,是不是把这两个混成协直接扩编为1个镇呢?另外,东北地区还有一个好的征兵来源,就是那十多万的土匪,他们身体普遍比较强壮,而且会开枪,只要把纪律抓好了,绝对比招收的新兵好训练,而且招安这些土匪之后,地方安定了,也有利于发展经济,大家意下如何呢?”
王英楷说完后大家都感觉这个办法非常好,一举多得,就都看着杜世辉,想知道他的意见。
杜世辉感觉这个办法要是可行的话,那就会使扩军变的简单多了,于是就说:“我初来乍到,对当地情况了解不多,请大家给我详细说一说具体情况,巡防营有多少兵力?第一、二混成协又是什么情况?还有,东北地区有这么多土匪吗?”
段祺瑞说:”这个问题还是由我来说吧,整个东北三省现在有绿营兵和巡防营6万多人,各占一半吧,这些人战斗力不怎么样,但是对大清朝廷非常忠心,以前我也考虑过,不过鉴于咱们的目的,我还是放弃了,现在王将军提出来了,那希望杜将军再仔细考虑一下,看如何处理;第一、二混成协是赵阁老执政时为了剿匪,分别从北洋新军中抽调兵力组建的,由于缺乏训练,战斗力下降的很厉害,成立边疆特别行政区后,没有划给边疆将军管辖,名义上归徐阁老指挥,因徐阁老是文官,根本管不了这些兵痞,所以还处在两难当中,另外,要是把第一、二混成协扩编为1个镇的话那战斗力就差了,我的建议是暂时先整编,补充武器、火炮后加强训练,等战斗力提升上来之后,明年再进行扩编;最后说的是土匪,东北地区经济不发达,人们生活一直很贫穷,特别是日俄战争期间又造成大批家庭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日本和俄罗斯又分别扶持一批土匪,导致现在东北地区土匪横行,初步估计至少也有15万人以上,要是加上蒙古地区的土匪,那数量会更多,不过做到全部收编是十分困难的,首先是一些土匪作恶多端,习惯于自由散漫的生活,肯定不会接受改编,第二就是要改编这些土匪,需要花费的金钱也不少。“
杜世辉听后笑了笑说:”只要有人就好办了,如果徐阁老同意的话我建议先把第一、二混成协进行整编,剔除不合适的官兵,补充进去一部分新的官兵,进行混编,经过训练后肯定能形成战斗力,到明年就可以在这两个混成协的基础上扩编为两个镇;对绿营和巡防营,我的建议还是由段将军使用边疆将军的权限进行改编,淘汰老弱,选取健康之人以队为单位进行培训,合格之后再混编到各部,只要是分散开了,他们就是想闹事也闹不起来;对于巡防营中的统领和营级军官,可以先去军事学堂培训,培训合格后再分到部队;为了不引起怀疑,淘汰掉的老弱可以分配土地、粮食、农具等让他们务农,或者拿一部分遣散费后自谋职业,如果在这里安排不了的话,就全部移民到乐浪半岛或者我的总督府的地盘去;对其中的满族人,为了便于管理,可以单独成营;大家感觉如何?“
”十分可行!就按杜将军的建议执行。“
”对于土匪,那就由我去处理,先发出绿林贴,各处土匪都可以派人来商谈收编事宜,如果不遵从的,我将派兵把这些土匪全部剿灭,到那时可就不是收编的问题了,要全部去劳动改造一辈子。“
段祺瑞和徐世昌非常赞同杜世辉的意见。
段祺瑞又提出:“杜将军,我的意见是扩建现有的陆军学堂,不再新建了,这样会节省大量的时间。”
杜世辉考虑了一下后说:“我原来不知道这边有陆军学堂,我的意见是把现有的学堂改为陆军高等学堂,主要培养营级以及以上的军官;重新建立的陆军学堂为速成班,主要是培训队、排和棚的初级军官,初级军官只需要培训个月就足够了,要求就是数量多,速度快,高级军官怎么也要培训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相互也不会发生冲突,大家意下如何呢?”
大家都没有意见,大的方针定好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在杜世辉的安排下,大家开始分头行动。
王英楷派出的人去招兵;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四省各派一个招兵队,每队有1个骑兵营护送所携带的银钱,每队负责招兵1万人,不过对外宣称只招兵5000人,招兵时间为个月,不管结果如何,个月内一定要赶回来;直隶地区由袁世凯派人负责招兵1万。
段祺瑞负责把现有的4个镇扩编为8个镇;负责东三省范围内的招兵工作;并请求袁大人派遣一批军官;另外再从全国范围内征召军事留学生;并负责改编第一、二混成协。
徐世昌负责建设一所陆军学堂,由杜世辉负责派遣军事教员,专门培训初级军官。
杜世辉派人接收现有的奉天陆军高等学堂,对现有的教员进行重新考核,加强现有学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尽快完成学业,补充到部队当中去。
王英楷暂时负责整编所有的绿营兵和巡防营官兵,把各路巡防营统领以及各营级军官全部送到陆军学堂进行培训。
杜世辉负责调夏帝国的陆军收编东三省以及蒙古地区的所有土匪,对拒不接受收编的土匪,坚决给予消灭。
徐世昌还是负责移民和招收工人,并协助将要达到的技术人员选址建厂等工作。
(。。)
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编巡防营()
王英楷在派出4路人员分别去四省招兵之后,就准备整编巡防营和绿营。
不过段祺瑞建议,巡防营中的很多官兵就是从绿营中选拔出来的,绿营兵比巡防营更差劲,就是选拔也找不出多少合格的官兵,还是先把主要精力放在巡防营上,等有时间后再整编绿营兵。
王英楷感觉段祺瑞的建议很正确,巡防营毕竟是练军,战斗力虽然与新军相比很差劲,比起八旗兵和绿营兵那就强很多了。
王英楷仔细斟酌着参谋官整理的巡防营的资料,奉天巡防营共有马、步兵40营,分中、前、左、右、后、副左、副右、副后8路巡防队,驻奉天各地;其中张作霖的前路巡防营、吴俊升的后路巡防营、冯德麟的左路巡防营、马龙潭的右路巡防营,这四路巡防营的兵力最为强大,其它四路人马只为营级编制,每营不到500人。吉林有马队17营,步队营,马队每营00人,步队每营400人,共有官兵1000余人,分为十军,驻延吉、宁古塔、珲春等地。黑龙江巡防营,官兵共5000余人。
要想整编三省巡防营,关键是奉天,要想顺利整编奉天8路巡防营,关键是张作霖、吴俊升、冯德麟和马龙潭4人,每人手下有000多人马。
于是王英楷又让参谋官整理这4人的详细资料。
马龙潭是振威将军之后,文武全才,有儒将之风;吴俊升绰号吴大舌头,奉天昌图人,以贩马为生,十七岁进入辽源捕盗营,从伙夫干起,长于骑兵;冯德麟出身乡勇,后落草为寇,为东北绿林和乡勇界的前辈,后得日军扶持而成立义勇军;张作霖则先为匪,后以“保险队”起家。
王英楷感觉这4人不足为惧,要是他们能听从命令,按时到达奉天,那么就能很轻松的解除他们的兵权,顺利的把这些巡防营进行整编;要是他们敢抗拒命令不来奉天,那就各个击破,派部队把他们消灭掉;不算杜将军带来的官兵,只是边疆将军手下就有4镇新军,要整编这些巡防营,他们根本不敢反抗。
先整编奉天8路巡防营,然后再逐步整编吉林和黑龙江两地的巡防营。
于是便给奉天8路巡防营发出加盖边疆将军印信的调令,命令各路巡防营统带,带领本部人马前来奉天接受整编,并根据距离的远近,严令接到命令后日内务必赶到奉天。
马龙潭、吴俊升、冯麟阁等人收到命令后感觉很迷茫,恐惧,现在他们能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完全是因为他们手中有兵权,要是把他们手中的士兵整编掉了,那自己这些人就是连落毛的凤凰都不如。
现在东北地区,驻扎着4个镇加个协的新军,奉天所有的巡防营加起来,战斗力还不如人家一个镇打的,所以不敢反抗,要是乖乖的去奉天接受改编又不甘心,就是想重新落草为寇的想法现在都不敢有,毕竟巡防营和新军的战斗力差距太大了,但说武器装备就是无法拟补的,而且新军人数还远超巡防营的总数。
而驻守新民的张作霖却到达了安排在奉天探子的密报,在接到调令后立即召集汤玉麟、张作相、张景惠等人商量。等人员到齐之后,张作霖先是把调令给大家念了一遍,然后问:“大家对调令有什么看法吗?”
汤玉麟乃绿林出身,脾气暴躁,立即就大喊:“整编?说的好听,就是他们想夺权,巡防营要是按时到达奉天,士兵或许还能继续当兵,我们这些人去了肯定会被解除军权的,然后连小命也都不受自己控制了,我看咱们还是去落草算了。”
张作相首先反对:“我看他们是想先整编巡防营,等整编完巡防营后,你感觉他们能允许东北地界还存在这么多绿林好汉?我们现在落草,那纯粹是找死的行为。再说了,他们敢明着发出调令,就不害怕咱们抗命或者落草。”
作为这些人中年龄最大的张景惠站起来说:“张管带的话说的没错,现在东北新军太多,我们不能抗命,不能落草,否则连小命都保不住,要是带领部队去外地发展,又有多少兄弟愿意跟着走呢?我们目前只能接受整编,明知是火炕也要去跳,万一是新军真的想收编我们呢?那就是大家的一次机会。”
张作霖听大家讲完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