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懿未想到眼前这人并没被自己轻易糊弄走,擦了擦鬓角滴下的一滴冷汗,这才细细打量起眼前的这位文官。之前这官员骑在马上到还看不出来,如今再一看他虽穿着文官官服,可身高居然有八尺三左右!再加上他颌下美髯飘飘,若是他脸再红一点手上再拿把青龙偃月刀,吴懿说不得会把他认作是关羽呢。
这位仪表不凡的文士不简单,认识到这一点的吴懿收起原本心中的大意,翻身下马认真的朝他施了一礼:“大人莫要误会,这车中只有小生的一位染了风寒的护卫在内休息,此人虽只是家父派来的护卫,这几年小生在颍川学院求学时,却一直是他负责为小生传递家中消息,并在每年年关时节负责护佑小生回返陈留老家。先如今这位护卫因为护送小生赶路而染了风寒,小生又正好在车上待的困乏,这才让他进车内歇息而换我来骑马,正好也可沿途拿飞禽走兽练练射术。”
第六章程昱()
“你是在颍川学院求学的学子?这么年轻?”这名官员似乎很看重颍川学院,话题被立刻带歪了。
吴懿微微一笑,自己下马说刚刚那番话,首先是体现自己对这位大人的尊重,其次就是想告诉这位官员,自己可是颍川学院的学生。吴懿相信,在颍川这个地界上,没有哪个官员和颍川学院扯不上关系。自己只要打好这张感情牌,还怕搞不定这个人?
“不敢有瞒大人,小生正是颍川学院的学子,虽年幼,却已师从恩师陈寔多年,这次回陈留却是恩师派小生给陈留太守张邈大人带一份书信,并要让小生在张邈大人那儿学习几年处政之道。”
吴懿又抛出一个震撼消息,陈氏三君之首的陈寔在整个大汉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在颍川地界的影响力甚至要比朝廷三公还要强!
“你,你莫非就是那个吴懿?师尊的关门弟子?”
吴懿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但立刻就反应过来了,师尊?这家伙难道是恩师的诸多弟子之一?
那名官员在得知吴懿的真实身份后,立刻变得和颜悦色:“哈哈哈,我乃程昱是也,也是师尊的亲传弟子之一。”
这名仪表堂堂的官员居然是程昱!今天是个什么日子?怎么自己接连在这遇到两个后世知名贤才?幸福来得有点突然吴懿觉得有些小激动呢。
程昱在历史中第一次出场时正值黄巾之乱,那时候东阿县县丞王度趁乱而起,更烧掉县中的仓库。县令逾城逃走,百姓吏民负老携幼向东逃到渠丘山。此时正好在故乡探亲的程昱命人去侦视王度,发现王度等人得空城不能固守,于是出城西五六里外驻屯。
程昱于是向县中大户薛房等人说:“如今王度等得到城郭也不能屯居,其势可以测知。他不过想趁机虏掠财物,并没有坚甲利兵以盈攻守之志。我们为何不相继回城守之?而且城高郭厚,又多谷米,如今若果还城找寻县令,共同坚守,王度必不能久待下去,那时向他攻击,王度便可破了。”
薛房等人欣然同意,可其他百姓吏民却不肯相从,程昱只得无奈地说:“愚民不可共计大事。”
于是程昱密遣数骑在东山上高举旗幡,令薛房等人望见,然后大呼:“贼兵已经攻至!若不趁机取城则必死。”恐吓百姓们下山,又在山下凑巧找到了县令,并一举攻下了东阿县城。得知消息的王度等人反来攻城,不能攻破,正欲退走。此时程昱率吏民开城门主动追击,王度大败而走,东阿县城由此得以保全。
这程昱在那之前居然是颍川郡长社县的县官?而且他还是负责追捕徐庶的那个县官?
哎呀,怪不得啊!历史上徐庶以单福的名义帮助刘备在新野大破曹仁的宛城军团,曹操曾问左右单福是何许人也?结果程昱这家伙立刻就拆穿了单福这个假名,并且还详细的解释了徐庶为什么会改名单福的原因,还建议曹操将徐庶留在老家的孤母请回来许昌将徐庶逼到曹魏阵营来。
吴懿这时候再想,如果程昱就是那个抓捕过徐庶的官吏,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程昱对徐庶的过往一切是那么熟悉的原因了。要知道,论起谁对一个‘罪犯’最熟悉,除了那个‘罪犯’的亲朋好友之外,自然就是曾经抓捕过那个‘罪犯’的‘警察’啊!
“久闻恩师提起师兄仪表堂堂聪慧过人,却因师兄早已出师而一直未曾面见,今日一见终可令小弟得偿所愿。小弟吴懿,字子远,拜见师兄!”吴懿再向程昱施了一礼,有道是礼多人不怪,自己把态度摆的这么低又给足了程昱面子,难不成他程昱还会一个逃犯,而硬要当着这么多衙役的面搜查自己师弟的马车?
自出师之后,因自己身后的程氏家族已经落魄,程昱的仕途绝谈不上顺利。141年出生的程昱已经年过了不惑了,可在官场混迹了十多年的时间,他却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刀笔吏罢了。之所以对徐庶这个杀人犯这般紧追不舍,纯粹是想要得到这番功绩好谋图升迁。
本来程昱刚刚还打算搜查一下吴懿的马车,看看里面会不会藏匿了逃走的囚犯。可在得知吴懿是自己师尊的关门弟子这个身份后,又被吴懿一番礼遇,程昱就算再怎么厚脸皮也实在开不了口让人搜查吴懿的马车。
而就在程昱有些犹豫的关头,之前那么被派出去骑马侦查的衙役又回来了:“程大人,小人刚刚看见那几人好像逃窜到了前方山林间,只因山林道路崎岖难行,小人实在没法凑近追查,只好先回来禀报大人了。”
程昱大袖一挥:“找到踪迹就好,囚犯逃走时被人射中负伤,绝对逃不了多远的!你立刻在前面带路,我们追捕!”
“遵命!”就算这些衙役心里多么不情愿,可上官下了命令却只能听从。
程昱向吴懿拱了拱手:“为兄领县令之命前来追逃犯,情急之下刚刚多有冒犯,还请师弟多多包涵。若是师弟有时间可去长社县游玩,过些时日来县衙里找为兄,为兄再设下酒宴款待师弟。”
吴懿巴不得这便宜师兄快点走,当然不会挽留:“师兄客气了,今日师兄有要事在身,而小弟又背负师命,实在不敢耽搁。待日后小弟完成师命并返还颍川,定来长社拜访师兄。”
“既然如此,师弟路上多加保重!为兄告辞了!”
“告辞!”
吴懿目送程昱一行人离去,这次下马上车。
“多谢吴公子出手相助,徐庶感激不尽。”卧躺在马车上徐庶想要挣扎着坐起来,可失血过多的身体却已经虚弱到了极点,撑了一半又跌倒在车厢上。
“我在颍川曾听闻过徐大哥行侠仗义的名声,今日能有机会救徐大哥一命,我吴懿又怎会坐视不管?”吴懿示意徐庶不要勉强起身,并拿起一旁的布帛帮徐庶擦了擦脸上的冷汗。
“少主,此人身受箭创,我已经将箭头挑出并敷上了止血药。可刚刚他失血过多却又箭创颇深,最好还是找一家药店买些金疮药来给他敷上,并喂他吃些补血气的东西,否则以我多年经验来看,只怕他今夜必要大病一场,而且以他目前的身体状况十有**是撑不过去的。”程勋久经沙场,对于箭创这类伤势还是很有了解的。
吴懿既然出手将徐庶救下来,当然不会坐视徐庶受苦:“我那师兄程昱把精力全用来追捕之前两位壮士,一时半会应该不会再回长社。不过安全起见,勋叔你带一人去采购所需物品,我们先过了长社县再找户人家住下了来,给徐大哥调养身体。”
“刚刚庶听说吴公子似乎身负师命要去陈留办事,庶蒙公子相助一次已是感恩不尽,怎敢耽搁公子要事?”徐庶没想到眼前这位世家出身的小公子居然如此仗义,感动之余不免有些过意不去。
“不碍事不碍事,正所谓救人救到底送佛,咳咳,那个,恩师让我办的事非朝夕所能办到的。而且我听闻徐大哥靠着一柄三尺剑行侠仗义这颍川地界的贼人无不闻风丧胆。如果徐大哥身体康复后能助吴懿一臂之力,必能事半功倍无往而不利了,只是不知徐大哥意向如何?”
吴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毕竟自己虽救了徐庶可也不过是顺势而为,可这挟恩图报的样子实在难看,但身边缺少得力帮手的吴懿又真的很想得到徐庶的帮助。
其实吴懿还是想多了,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都有知恩图报的美德,更不用说像徐庶这样的江湖游侠儿了,他们轻生死重义气最不能接受欠人恩情不偿还,所以吴懿的话音刚落徐庶就坚定的点了点头:“承蒙吴公子救下徐庶这条贱命。正愁不知如何报答公子恩情,既然公子看得上徐庶这点微末技艺,日后公子旦有所差遣,敢不效死力?”
第七章徐庶投效()
公元183年,光和六年。张让等宦官的势力达到极盛,时中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粟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宁典等十二人皆封侯,贵宠无比,时人称为“十常侍”。
灵帝曾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于是十常侍无所忌惮,各起高宅大第,规模同于皇宫,又让其父兄子弟出任州郡牧守,残害百姓,贪暴胡为,无人敢问。
加之大汉连续数年天灾不断,青豫干旱荆扬洪涝,并州地震兖州闹蝗,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怨声四起,各地灾民在饥饿绝望之际,一群头戴黄巾的道人开始悄悄的将他们聚拢起来。
豫州颍川长社县也同样遭遇了这场百年未遇的大旱,在炎炎夏日的照射下,土地干涸小河断流,草木庄稼大多枯死,百姓们打井数丈而不见滴水,人畜饮水遭遇严重困难,人们只能到数十多里外一条郡渠河中讨水。
在长社县县以北一个村庄中,三更时分,许多人家便点亮了灯火,这是因为村里人要去几十里外的郡渠河中挑水,而能避开中午的酷热特地赶早起床。而在村东头有一户中等人家,原本这里住的是一个常驻村中的贩货商户,可如今长社县周边都遭了旱灾,百姓们都在犯愁如何保证每天的饮用水问题和地里的庄稼收成,哪里还有心思去买些中看不中用的杂物?生意惨淡又挂念家乡的商户人家,最近刚把这间还算宽敞的土砖房转让给了一位世家公子,自己则带着家眷一脸愁容的返回冀州老家了。而这位世家公子,自然就是吴懿一行人了。
村民们挑着水桶推着木车排着队去挑水,这种杂事自有程勋等人包揽,可此时吴懿却也未闲着,而是正在院中挥汗如雨的舞着一把三尺长剑。已经伤势痊愈大半的徐庶,也拿着一柄三尺长剑在一旁为吴懿做着示范动作。
“剑为兵中之皇,一寸长则一寸强。我徐庶所用之剑多为三尺长剑,连剑鞘共有三尺三。剑长则难铸,长剑的重量和坚韧度都要远胜于寻常短剑。故我所用剑法亦是多为大开大阖,而非一般剑法那般刚柔并济。”徐庶的剑舞虽慢,但行进挥舞时罡风阵阵显得气势不凡,而一旁的吴懿虽竭尽全力,却还是显得软弱无力。
“公子毕竟年幼,这三尺长剑恐怕一时间还难以掌握。不过只要公子像这段时间一样早晚勤练,待体魄壮实后一定会是一名击剑好手。”徐庶知道吴懿已经力竭,也就停下了今日清晨的训练。
“吴懿若有所成也是徐大哥教的好。而且徐大哥剑法刚猛无匹,就算吴懿剑法略有所成只怕也难敌徐大哥百招。”吴懿以剑拄地,任凭豆大的汗珠不停滑落脸颊,却也不忘夸赞徐庶一句。
徐庶却并未因吴懿的夸奖而自得欣喜:“其实一个人的剑法再强又能敌得过几人?古有绝世猛将项王与本朝高祖争夺天下,项王身怀万夫不当之勇连胜数十场却最终不敌高祖麾下韩信所设的十面埋伏,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局。正所谓至刚者易折,传授我剑法的李大哥天生神力,曾一人杀退十几名贼寇,可最终也还是被阴险小人暗算至死。我虽为李大哥报了仇,但在牢狱之中却想了很多,日后若有机会我想学习真正的万人敌,而不是这种匹夫之勇。”
吴懿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自己还幻想着能有朝一日像徐庶一样将一柄三尺长剑舞的虎虎生威。可徐庶却已经将这剑法批为匹夫之勇,立志要去学习真正的万人敌。这种境界上的差距,直让吴懿羞红了脸。
“如果徐大哥是想要学韩信那样万人敌,我这里还有许多恩师赐予的儒家六经和兵家著作,我们二人今后一起参阅互证如何?”
徐庶闻言大喜,将长剑归鞘后拜倒在地:“年幼时庶就想入颍川学院,只是家境贫寒又无门路,最终只能做一浪迹江湖的游侠儿虚度光阴。今日有吴公子将大儒陈寔所授予的儒家六经和兵家著借于庶观阅,实不亚于再造之恩。徐庶承蒙公子恩德甚重,此生愿为公子一家臣,奉公子为主公!”
啊咧?徐庶要拜我为主公?不是吧?好像我也没做什么啊?
吴懿傻乎乎的楞在那里,却不知道历史上徐庶在经历过被捕风波之后痛定思痛,能学得知识不惜折节学问,花费了千般努力受尽万般屈辱了才修得一身才华。
而吴懿这个世家子弟,不仅没有歧视徐庶这个当过囚徒的寒家子弟,还要将他恩师陈寔所传授的宝贵书籍借与徐庶观看,更别说吴懿还对他徐庶有救命之恩。在徐庶激动之余且百般思量之下,除了将自己卖给吴懿之外,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方式能报答吴懿的恩情了。
完全没心理准备的吴懿有些手忙脚乱的想要将徐庶扶起来:“我与徐大哥一见投缘,徐大哥你何必……。”
“我徐元直不过一浪迹江湖的游侠儿,现如今还在被长社县官府通缉捉拿。公子这一个多月来,不以我身份卑贱,与我推食食之解衣衣之,若不以此生效忠公子,实难报答公子对我的恩惠!还请公子收下庶的效忠!!”徐庶避开吴懿的搀扶,再次拜倒于地。
“能得徐大哥相助,实乃吴懿此生之幸事,今后还请徐大哥多多指教了。”吴懿见徐庶其意甚坚,为免伤到徐庶的自尊心,也就不再推诿,收下徐庶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家臣。
“主公在上!受徐元直参拜!!”
“快快请起!”
当下吴懿徐庶两人相扶而笑,待程勋等人载着清水返回时,吴懿又让程勋摆下一场丰盛的宴席,以此庆贺徐庶的效忠。程勋等人虽不清楚历史上徐庶有何本事,但就以现如今徐庶的那套不俗的长剑剑技,就足以让程勋诸人衷心祝贺吴懿收一得力家臣。
众人在这小村庄中又待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等徐庶的伤势完全康复后,这才又向陈留进发,终于赶在入秋前回到了陈留城内的吴氏老宅。
第八章 归家聚()
“大兄,抱苋儿。”
正跪坐在席上与父亲吴柯母亲陶氏聊些颍川学院趣事见闻的吴懿,突然感觉自己身后一凉,转身一看原来是自己那三岁半的妹妹吴苋在向自己奶声奶气的撒娇。
“哈哈哈,看大兄带苋儿飞咯~~”吴懿哈哈一笑,起身将小萝莉抱在怀里连转数圈,逗的吴苋咯咯直笑。
对于自己这个妹妹吴懿是溺爱的不行,不仅仅是因为吴苋长的娇憨可爱又是历史上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皇后,更多只是缘于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虽然这几年吴懿只有每年年关时节才有机会回家,但自从三年前吴苋第一次见到吴懿这个大兄后,就对吴懿痴缠的不行。只要有吴懿在,她就喜欢黏在吴懿身边,兄妹二人相亲相爱倒是极为投缘。
看着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