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大汉重生-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用过了就损坏了,一般也不会保存。象《西川地形图》这样的大面积地图,在这个时候确实是一个宝贝。如果刘琦在入川前就得到了它,相信这仗打起来会简单得多。

    但是刘琦手下的谋士和将领都领教了刘琦面对一份地图指点江山的潇洒从容,已经开始重视地图了。

    不过张松不觉得这是一个好差事,哪有做官来得更有地位?

    所以他有些犹豫“这……”

    “呵呵!”刘琦当然知道他的顾虑,向庞统点了点头。

    庞统转身到门外对着随从打了个招呼。随即便有几个随行的兵士抬着两箱子到了张松的书房。

    “主公,这是……”张松一开始迎接刘琦时并没注意刘琦的随从中还带了东西。

    “士元早就对我汇报了子乔的功绩,这千金是我对子乔的奖赏。”刘琦示意士兵打开箱子。

    面对那金灿灿的黄金,张松的眼睛亮了,虽然那小眼睛中的光芒一闪而逝,但是刘琦是真看见了。

    “松何德何能,能得主公如此重赏?”张松强装镇定。

    “子乔之功何止于琦得益州,这份《西川地形图》让我以后治理益州方便了不只一点点。”还是地图,绕来绕去都是因为地图。

    可是张松实在想不到他这手画地图的本领能给他带来什么高官厚禄。

    “子乔不必猜疑!我来还有另外一件事希望你能去帮我完成,不是子乔愿否?”刘琦也不再吊他味口,将话转入正题。

    “主公敬请吩咐,松力所能及,必不保留!”张松虽然听说了益州官员的人事安排,但没见刘琦主动找谁单独征求意见的。或许,他会是益州官员中最得刘琦赏识的也不一定。

    “还是那个事,我希望子乔去长安组建一个专门的组织,踏遍万里河山,绘出大汉山河图。”刘琦道。

    “呃……”说来说去都还是这个苦差事呀!也没说那是个多大的官职啊?

    “我是这样考虑的,这个部门由子乔去组建,隶属于我直接统管。子乔任主事,钱粮兵士任由子乔挑选,我治下各州郡无条件配合子乔的工作。不论是各州刺史还是各郡县主官,包括当地驻军,在子乔去的地方都会大力配合。”这个诱惑就大了,不但有官职,还有权力,而且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不受任何牵制,还能游遍天下……

    “主公,这事是不是考虑一下!”连庞统都觉得给张松的权利太大了,那么一个贪婪的人,不会给刘琦集团带来很大的消耗吗?

    其实他是真不明白一份疆域图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如果在中华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为后世保留一份疆域图,我们还会为南边那点点海域与世界为敌吗?

    他能贪多少?他要的资源不用经过刘琦审核吗?再说各州郡的主官都是刘琦的心腹,谁会傻到他想怎么地就怎么地?再说了,这么大的工程量,也不是他张松一个人能完成的。刘琦不会派心腹跟着他呀?

    可知道徐霞客写成《徐霞客游记》可是整整花了三十年的。等张松绘完《大汉疆域图》得什么时候了,何况刘琦的疆土还在不断地向外扩张。他贪,小贪随他去了,贪多了他哪有那时间去花?

    也许他只不过在历史上没找准自己的定位,说不定等他爱上了自己这份工作后,他便不再如历史上一样贪婪了呢?

    试一试!或许会给后世的子孙们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

    “愿为主公效死!属下必不负主公所托!”看到好友都在阻止,那张松的认知这就是一份好差事。

    主要他看重的是那份权势。

    至于是不是被刘琦带到坑里去了,他完全没有在意。

    但他答应了,就注定会被历史铭记。

    skbshge

第286章 班师() 
搞定了所有的人事安排,已经是六月了。

    刘琦迫切地想要回到长安。

    倒不是对家中妻小的牵挂,而是长安是他的政治中心,那里汇集着其他各路诸侯的最新发展情况。他想回去看看。

    在他的核心团队的规划中,拿下益州就该休生养息了。

    他让徐庶南征南蛮,是因为刘璋留下的钱粮足以支撑大军的调度。况且他也没有给徐庶压力,在那茂密的山林中,面对原始部落般存在的南蛮。慢慢打,他根本不急。

    是时候班师回长安了。

    他带走了五万大军,益州已经属于大后方了,除了对南蛮,已经不需要那么了部队了。

    但跟他回去的将领谋士只有典韦、公孙续和庞统。

    当然,入了川,自然不会忘了捉来一对未成年的熊猫回去。那可是承诺过貂蝉的东西,何况现在带回去,估计也会成为那几个小家伙的玩物了。

    刘琦领略了一把蜀道约艰险,花了整整一个月才返回长安。

    刘琦将从益州带回来的熊猫和给妻子们的上好蜀锦送回了府,自己去听荀彧的汇报去了。

    地位不同了,职位越高则权利越大。

    何况他是这个庞大集团的主人!

    天下诸侯本就只余下六家,两两捉对厮杀已经快一年了。

    刘琦灭了刘璋。

    袁绍也在这一年被曹操打得抬不起头了。曹操用计伏击了张合、审配的部队,袁绍不是不想救,而是已经无能为力了。

    这一仗张合撑到弹尽粮绝,最终突围无望与韩猛一同降曹。

    河北四庭柱文丑已死,张合、高览降曹,只余下重伤未愈的颜良。

    如果说官渡一战宣示了袁绍从此走上衰亡之路,那么这半年来曹操压迫性地进攻冀州则宣告袁绍进入末途。

    纵然他还有大军二、三十万,可以无能力出众的统兵之帅。

    战火,永远是消弱民生的罪魁祸首。连年的战、沉重的赋税已经让冀州这个当时的大汉第一富州变得千疮百孔了。

    虽然曹操的损耗也非常之大。

    但是,胜利总会掩盖许多问题,而失败却会无限放大那些问题。

    现在的袁绍已经有些众叛亲离了。

    连连的战败让冀州的士家大族们也失去了对袁绍的期望,纷纷投向了曹大老板的怀抱。

    袁绍已经三天没参加议事了。

    炎热的夏天让颓废的袁绍更加庸懒,斑白的头发和涣散的眼神让他失去了神彩。这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袁盟主了,此时的他更象是一个人生失意的普通老人。

    而曹操却并没有放松对袁绍的步步紧逼。他的计划是在刘琦拿下益州之前,一定要拿下袁绍,以免刘琦又到他的战争中获取渔翁之利。

    可没想到的是刘琦居然半年不到就攻破了益州天险。

    而南边的孙权刘备之争却比较焦灼,双方的人员配备其实差不多的。文也好,武也罢,基本处于一个棋逢对手的状态。

    可是刘备时机抓的好。孙策刚死,江东还在权利过渡的时候,他便用兵了。

    加上孙策平定江东后准备乘机夺取交州,大量军队西调。加上新得的扬州各郡并不平稳,还有大量的宗匪及反叛势力需要平定。

    所以在强大的刘备面前,孙权显得有心无力。

    扬州东部各郡的守军哪里抵得住久经战场的刘备大军?

    丹阳、吴郡、庐江、新都先后失守。

    十八岁的孙权在张昭等人的辅佐下刚刚燃起的雄心,被刘备的一阵猛攻浇灭了。

    他刚刚学会的一些权谋之术还来不及展示呢,大本营就让人给端了。

    留在吴郡的将领大多是他自己提拔起来的。如吕蒙、虞翻、阚泽、朱然等。

    虽然也是他哥孙策留下来的,这些人或因为年轻,如朱然;或因为还未展露头角,如吕蒙。在江东的众多能人异士面前,孙权虽然不如父兄更懂开疆拓土,但他知道权利握在自己手中远胜于外放。

    如果放任他再发展个三五年,也许一切将会不同。

    可刘备没有留给他这个时间与空间。

    成长,对孙权来说太奢了。

    由于父兄的强势和保护,他也没有兄长孙策执枪冲阵的魄力。∴

    所以,战争的天平,从刘备踏上江东的土地那一刻开始就向刘备倾斜了。

    强如周瑜又如何?

    就算停在鄱阳湖的江东水师厉害又如何?

    最终的胜负还得在岸上决定!

    就算周瑜的统帅才在汉末能够排在前列,可人家刘备也不差好吧?何况还有个能力超强的陈登为军师。

    比将?没有了甘宁太史慈周泰的江东虎臣们真的能挡住张飞魏延藏霸?

    比兵?上了岸的青州兵又岂是江东的弄潮儿们能比的?

    何况人家刘备有骑兵呀!

    孙策的一千骑兵都能打得刘繇找不着北,何况刘备陆陆续续地调往江东七八千骑?

    在绝对强大的实力面前,强如周瑜也只能选择暂避锋芒。

    孙权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带着家小向西撤,准备与周瑜汇合。同时下令开往西南边境准备进攻交州的大部队后撤,集大军于鄱阳、豫章一带,准备与刘备大军决战。

    刘琦不禁感慨,曹操看人的眼光还是蛮准的。在孙权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情况下,刘备确实是更强大的那一个。

    看来这天下大势依然奔着三分而去啊!

    曹操胜袁绍应该花不了多少时间了,而刘备胜孙权也许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按说刘琦无论参与哪场战争都将改变历史的走向。

    可实际情况是他也经不起折腾了。

    动用十五万大军征益州已经是超越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了。况且还有赵云军团在不断蚕食西域各羌的地盘。

    如果说益州的胜利还能给刘琦集团带来许多利益的话,而赵云集团的西征就全靠大后方的供给支撑了。

    因为西域从来都不是物产丰富的地方。

    既然早就定下了休生养息的方略,那就别去中原搅和了吧!

    早一步休养生息对他接下来面对的对手来说,他依然占据着主动权。

    最后经刘琦与荀彧商议决定,让北边的关羽准备接收袁绍的残兵败将,让南边的郭嘉、王安准备拉拢江东的人才。

    skbshge

第287章 身负重任的王昌() 
安排好大事,刘琦准备回家看看自己的老婆孩子。

    说实话,早就归心似箭了。一走又是半年,怎么会不想念?

    就象袁绍宁愿贻误战机也要守着爱子袁熙一样,就象曹操无比宠爱爱子曹冲一样,作为父亲,刘琦一样牵挂自己的儿女。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象刘备一样怒摔儿子以收卖人心。

    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有什么错?

    个人其实挺佩服刘备的坚韧的,但这件事我不觉得他做的正确。

    那对大熊猫实在太可爱了,吸引了太多孩子们的眼球。甚至连刘琦后院的女人们都被那两个笨笨的憨货深深吸引。

    搞得刘琦这个久未归家的正主反而受到了冷落。

    大家都陪着孩子围观着大熊猫,而象征性地跟刘琦打了声招呼,似乎那两只憨货才是妻儿们天天牵挂的那位。

    除了还没有孩子的甄宓,此时静静地依偎在刘琦身旁。她那美丽的双眸中透露的失落,刘琦已经明了。孩子,一定会有的!

    虽然遭到了冷落,但刘琦的心里是甜蜜的。

    男人在外面打拼,不就是为了让妻儿们过得幸福快乐,笑容常驻吗?

    就算是君王,也不会那么无情。

    何况有着后世宠妻护家思想的刘琦?

    尽情陪伴,是男人给妻儿最好的礼物!

    至少,那里不会有电话的骚扰。

    家,更象是一个家!

    玩耍,家宴,还有春光无限的思念……

    ――――――――――

    当阳光再一次洒满大地的时候,工作还要继续……

    各大部门,各大学府都得去看看。

    也许很多事根本用不着他亲自去打理,但是作为主公,刘琦集团的最终BOSS,就算不做,他也得去看、去了解。因为很多时候手下为你办事,还不一定是真的为了那点工资或是职务。每个人都需要认可,而大BOSS的认可是才是同志努力的最大动力。

    当然,亲自了解一下情况,也有助于刘琦掌控全局。多走走也便于挖掘一些新的人才。

    况且,现在的长安可不只是刘琦和他的妻儿们的小家,还有老爹刘表,岳父蔡邕、吕布。作为晚辈,刘琦必须得挨个去登门拜访的。

    当刘琦抱着小刘奉,拎着英雄酒到吕布府上趁饭的时候,却有侍卫来报荀彧有要事请他回府商议。

    刚刚得知吕布的小老婆怀孕了,还没来得及调侃两句呢,就被吕布赶走了。

    正事要紧,再不让他滚蛋,真不知道那小子的狗嘴里会吐出什么牙来。

    虽然在这个时代,舅舅比外甥小十分正常,但是吕布与刘琦之间相处的关系已经超越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单独相处的时候,他俩更象是一对忘年之交的兄弟。刘琦在吕布面前更象是一个没大没小的小兄弟。

    刘琦匆忙地返回议事厅的时候,荀彧坐在案前专心地批示的各地的奏文。而堂下坐着一个约么三十出头的男子,神情有一些焦急,眼睛不停地往门外张望。

    这男子看上去有一些憔悴,却也生得眉清目秀,眉宇间与王安颇为相似,若除去下额那几撮胡须,简直就是成熟版的王安。

    是的,就是王服的长子,王安的兄长王昌。

    那个在衣带诏事发前就被王服偷偷送出了城的王昌。

    有没有真的衣带诏王昌并不知道,但他手中却真真实实地握着一份汉帝刘协的密诏。而且是他爹千叮万嘱一定要亲手交到刘琦手中的密诏。

    本来刘协从长安带回来的文武众臣除了倒向曹操的,都已经基本被架空了实权,他爹王服也不过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越骑校尉罢了。而他既没他爹王服那样的人缘,也无他弟弟王安那样的才能。况且他爹王服也不想他为曹操效力,所以就一直呆在家中打理家族事务。

    所以王昌在许都,就只是一个平凡的富家子弟般的存在。加上他自己为人低调,基本上不到这个繁华的帝都里走动。所以他的存在毫不引人注目,他的离开也没有惊动任何人。

    本来曹操与刘琦就在叶城和堵阳之间开通了商贸。

    虽然因为一些明里暗里的原因,现在两路诸侯间的贸易往来似乎冷清了许多。但总有一些商业家族为了追逐利益,而依然在这条商道上往来。

    王昌虽说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却也是三十出头的人了,长期地打理了一个不小的家族,个人也算是相当成熟老练的。

    他的逃亡过程其实非常简单,只是用钱买通了一个商家的运输队伍而已,就轻轻松松地混到了刘琦的地盘。

    进入刘琦的地盘还简单,反倒是他要找王安却花了不少工夫。

    因为手中握着重要的诏书,他不敢声张着去找刘琦的部队送他去找刘琦。他虽然没有从政,但从小耳濡目染官场的尔虞我诈,他不知道哪里会有曹操的耳目。或者刘琦的手下会有人贪功而加害于他。毕竟人心难测,如此重要的东西在怀,他实在不敢招摇。

    可以他一个默默无闻的身份,想见高高在上的刘琦,似乎没那么容易。他只能去找弟弟王安。

    他还要向弟弟报丧,父亲及一家上下八十六口尽数被曹操诛杀。他好不容易逃离曹操的地盘,忍着心中的悲痛就是为了完成父亲所托。也可以说是遗愿。他必须完成,也要把心中的痛与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