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3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实话实说,不是我瞧不起那些国度部族,但在我看来,他们就算好战嗜血,本质上仍然是草原上的弱者,是肉食动物的捕猎对象,哪怕长得再肥甚至有角有蹄,也是如此。但欧罗巴诸国,他们已经是比较完整的肉食动物了,只不过还没强大起来……金国到了那边,给了他们强大的机会!”

    “就连英国这样的岛国,都开始学习铸造火炮了,而那个什么德意志王,甚至在本国推行郡县制、开科举、办矿厂,而我们在天竺,在昆仑洲、胡洲,几曾遇到这样的邦国?”

    周铨这几句话一说出,众人顿时都坐得笔挺。

    他们听出了周铨的意思:欧罗巴诸国,可能会成为华夏大敌!

    当初完颜兀术、耶律大石都“偷师”周铨,耶律大石因为位卑权轻,没有能够改变辽国的命运,可是完颜兀术却带着金国残部,数度死灰复燃,甚至连牛皮癣一般的西夏都被灭了,完颜兀术却还活蹦乱跳,若不是被周宇侥幸炸死,现在他都肯定是活着的。

    他和他的金国给华夏造成了多大的麻烦!

    “而且从地理上来看,欧罗巴诸国离昆仑洲、程洲皆近,只要他们学习了金国的制度、技术,他们便在昆仑洲、程洲比我们更有距离的优势,完全有可能崛起,成为我们的心腹之患。更何况,你们别忘了,金国在这边,金国这位国主完颜亮,雄才伟略不在兀术之下,我们若不取欧罗巴,他必定要取,然后统合欧罗巴之力,与我逐鹿寰宇!”

    众人神色都慎重了些,虽然对于望风而逃靠着大瘟疫才苟延残喘的金国,众人都看不上眼,可是周铨说的有理,再看不上眼,也不能给对方这种机会了。

    “因此,我们要讨论的不是要不要进军欧罗巴,而是如何进军!”周铨强硬地说道。

    他深知这些一神教文明下国度最可怕的地方,他们会高举神明之旗,在人间做尽坏事,然后去庙里向神明祈祷忏悔一番,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带着血迹的战利品了。

    现在的问题是,欧罗巴太远,要想去打一两场胜仗很简单,派支舰队带上万余士兵,就可以横扫欧罗巴了,可是要想长期在那里维持存在,却是件极困难的事情,漫入的后勤补给线,足以将华夏原本用来投入教育、研究、福利和基础工程的财物人力耗尽。

    “不能让欧罗巴形成统一的国家,甚至规模大一点的统一国家都不能,要分而治之!”

    “金国必须被削弱,派出小规模部队摧毁金国的工业能力是极有必要的!”

    “要以战养战,控制住商路,通过贸易赚取财力,再用这财力维持华夏在欧罗巴的存在!”

    有了周铨定下的基调,众人开始纷纷献策。

    只不过,他们如此想,敌人也没有闲着,在多瑙河畔,完颜亮与一个客人相会一起。

    德意志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烈特!

    :。:

六二三、琉森条约() 
完颜亮与腓烈特对视之时,都在惊讶对方的年轻。

    “自从周铨崛起之后,天下英雄倍出,当真是令人惊叹!”完颜亮徐徐说道。

    他用的是拉丁语。

    他极有语言天赋,来得欧罗巴之后,很快就学会使用拉丁语。腓烈特听了之后,非常感兴趣地说道:“你提到的周铨,可是华夏帝国的皇帝?”

    “正是他,如果不是他,我们也没有机会在此会面。”

    “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能够感觉到你对他的恐惧。”腓烈特笑吟吟地道:“能让撒旦感到恐惧,莫非他是上帝本身?”

    “不,他比上帝还可怕!”完颜亮目光炯炯:“你知道吗,我的叔父,也就是我们大金上一任皇帝,雄才伟略更胜过我,但却被他打得逃遁了几万里,最终还是没有逃掉,被他的儿子残忍地炸死……腓烈特,你没有和他打过交道,不知道他的野心,他的野心不是一个国家、一块大陆,而是整个世界!”

    “我知道他的野心,因为我的西面,隔海相望的邻国,已经出现了他的踪影,这也是我答应你进行这次会面的原因!”腓烈特说道。

    张顺的舰队在英国出现的消息,他已经得到了,特别是连城堡都无法在爆炸中支撑下来的事实,让他意识到巨大的威胁。

    “那么我们可以好好谈一谈了……就以这条河为界,我要南边,你得北边,如果华夏帝国前来进攻,我们联手。”完颜亮指着眼前的多瑙河说。

    此时欧罗巴的精华部分,尽在地中海沿岸,因此完颜亮毫不客气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腓烈特当然不干。

    他盯着完颜亮,一副愤怒的样子:“抱歉,你与华夏帝国是死敌,我却不是,相反,我完全可以和华夏帝国一起对付你,华夏人只是对做生意有兴趣,只要我答应他们的商业条件,整个欧洲就都是我的!”

    完颜亮冷笑了一声:“如果你真的这样想,那么你就不会出现在这里,更重要的是……我会在华夏人真正来之前,就把你和你那脆弱的国家一起摧毁!”

    完颜亮有这种底气。

    大瘟疫对他的冲击很大不假,可是因为受华夏影响很大,所以他控制的金国对待灾难的反应速度和应对措施要远胜过欧罗巴这些国家。这些国家还停留在各家封建领主自顾门户的层面,他却已经能够调动整个帝国的力量进行抗灾、救灾。

    在灾后重建上,他更是遥遥领先,欧罗巴这些离开了僧侣、教士,连字都不认识的贵族们,哪里懂得什么民政,可完颜亮却清理河道、挖掘河沟,修建港口、兴办学堂。

    他推行的科举制度和兴办工厂矿山、分贵族的田地给农奴,更是让他的统治迅速稳固起来,

    所以不要看现在的金国才在欧罗巴立足不久,实际上,他完全可以动员国力,与腓烈特打一场灭国之战。

    腓烈特与他相比,唯一的优势,就是容易得到欧罗巴本土贵族的支持,可以将土著贵族纠合在一处形成联军罢了!

    “那你为什么不这样做?”腓烈特果然问到了这个问题。

    “两个原因,第一是我的人手不足,我没有足够的官员去推行我的政策……这是我跟周铨学的,就连他,都是花了近二十年时间培养各级官员,才纂夺皇位自立为帝;第二个原因是我时间不足,我知道要击败你们容易,但要征服你们,恐怕需要花费五到十年的时间……华夏帝国不会给我这么多的时间,他的先头部队既然已经出现在英国,那么长则七年,短则五年,他们的大部队就会赶来!”

    从完颜亮的话语里,腓烈特听到了一丝沉重,还有压抑的怒火。无论是哪位王者,被人这样追杀,都会有如此怒火的。

    但腓烈特并不同情,身为王者,同情只能对自己的子民,而不能对敌人。

    “那么,你能付出什么呢?”腓烈特问道:“身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我对整个地中海拥有理所当然的权力,现在你要分割属于我的土地,你愿意为此付出什么呢?”

    “我今天是来谈判的,也是来宣告的,我愿意给你我的友谊,但如果你不接受的话,那么就让火炮与火枪来说话吧。”

    完颜亮已经厌倦了与腓烈特讨价还价,他最后宣告,然后转身离开。他走的是如此果决,腓烈特都愣了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跟在后面叫了两声,结果完颜亮没有回头,只是停下脚步:“我们身为帝王,自己的精力,不应当浪费在这种无关紧张的小事上!”

    腓烈特望着他离开,神情有些沉重。

    他当然希望与完颜亮达成同盟,哪怕他拼了命学习金国的技术和制度,可是欧罗巴野蛮蒙昧的中世纪特性,哪里能那么容易扫除,因此,他的国力与完颜亮相比,大有不如。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但是他还希望能够从完颜亮这里得到更多,特别是军事和工业技术,比如说炼钢技术,还有传说中的蒸汽机。

    经过金国二十年的努力,目前金国最出色的匠人,也可以凭借手工敲打出简陋的蒸汽机,大致就相当于华夏第二代蒸汽机的水平,可以用来充当工厂和矿山的机械动力,但还不足以用于制造火车和轮船。

    即使如此,腓烈特还是对之垂涎三尺,可是完颜亮非常注意保密,那些匠人被拘在地中海中的某座海岛之上,岛上炮台林立,无论是腓烈特派出的间谍,还是威尼斯商人们无孔不入的探子,都没有办法接近那座岛。

    犹豫了一下,腓烈特知道,这样的机会如果不抓住,以后可能就没有了。因此他再次扬声高呼:“既然结成同盟,我愿意帮助说服教皇,让他配合阁下!”

    所谓的说服,不过是出卖教皇的利益罢了。换在几年前,这是大逆不道的,可是现在包括教皇在内的欧洲封建主们被完颜亮打得落花流水,教皇本人如果不是逃到法兰西去都要当俘虏,腓烈特对教皇的“敬仰”已经大打折扣了。

    “那么具体的条约,还是由大臣们去讨论吧。”完颜亮仍然没有停留的打算。

    他相信凭借方毫与吴加亮,在双方大臣们讨价还价的时候,自己能够占尽上风。

    完颜亮猜想的没有错,因为金国在国力上的优势,吴加亮和方毫两人在谈判桌上占尽优势,经过半年的讨价还价之后,金国与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王国、英国等于琉森签订了琉森条约。

    此条约几乎将除了伊比利亚半岛外的整个南欧都交给了金国,金国为此付出的代价,无非是名义上承认教皇、教会的地位,允许欧罗巴诸国贵族和教士进入金国的学堂留学,而欧罗巴各国则必须向金国开放市场。

    在应对共同的威胁上,诸国答应联手,结成以教皇为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以金国皇帝为最高指挥官、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为副指挥官的三位一体同盟,不过因为英国的强烈反对,所以盟约之中没有直接说明,所谓威胁指的就是华夏帝国。

    英国一点都不希望欧洲大陆统合在同一个势力之下,对它来说,欧陆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诸强相争。若不是见识到华夏军的可怕,他们根本不会同意签订这个盟约。

    但在张顺舰队离开之后,迟迟没有得到华夏帝国的消息,英王面对金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的联手,也只能派出使者参加盟会。

    使者辗转回到了英国,听到了这条约的内容,英王心中没来由地感到了恐惧。

    “也不知道这是欧罗巴安全的保证,还是我们诸国末日审判的号角……幸运的是,我们还有一线希望,听华夏舰队的人说,他们是从西面过来的,那里还有一大块大陆,甚至比欧罗巴还大——我要派出船队,前去征服那块大陆!”

    史蒂芬见识过华夏的船坚炮利,加之英国是个岛国,因此他对造船非常感兴趣。完颜亮也知道自己的造船技艺比华夏差,但他现在将主要资源都集中在蒸汽机上,根本没有精力去管造船,因此也有意扩散造船技艺,争取让这些欧罗巴国家在海上给周铨找点麻烦。双方一拍即和,他从金国那里得到了一些船匠——虽然金国的造船技术远远比不上华夏,可是象水密舱、指南针等这样的技术他们还是掌握了的,这些技术在此时的欧罗巴,足以称得上是高科技。

    这位英王史蒂芬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圣王,但是跑得快是他的特长,现在只是发挥他的特长。

    他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在监视华夏海军在大西洋上的行动,必要时给完颜亮、腓烈特提供情报。

    周铨并不知道欧洲发生的新变化,在琉森条约签订之时,他与参谋们才拟定好远征欧罗巴的计划,这次远征可能要动员三万左右的军队、百万级别的后勤补给人数,要耗费国库大量的财物,哪怕是他做出这样的决定时,都必须慎之又慎、改之再改。

    他还不知道,到时候他这三万左右的军队,要面对的是整个欧洲的联军。

六二四、几只书虫() 
狮子州法显城,周宇颇为感慨地看着这座熟悉的城市,自己第一次来此,是十年之前,转眼之间,自己也已经年过三十,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

    四年前,周宇返回国内大婚,他所娶的女子,正是陆游的表妹唐婉。

    陆游的母亲不太喜欢这个侄女,可侄女嫁给皇长子却是她一手促成的事情,如今陆家与皇家的关系就更为紧密。

    大婚之后,根据新修改的《皇统继承法》,周宇的皇储之位基本上是确定了。按照皇统继承法,包括周铨在内所有的皇帝,都必须在七十五岁之前禅位——周铨则再次宣布,自己会在六十九岁禅位。

    因此,如果不出意外,此次欧罗巴之行后,周宇将会减少出国次数,而是留在国内,转入政务官员,培养他处理内政的能力。

    皇长子亲次出征,远征的主帅是岳飞——他原本退役,但此事冒的风险太大,周铨又将他召入军中,重新服役。

    副帅则是周宇,经过十余年军旅锻炼,周宇已经磨砺出来,对军略颇为拿手,再加上有岳飞在,周铨可以放心地让他去刷功劳威望。

    全军三万六千人,但为这三万六千人的补给,华夏动员了大小一千五百艘船、六十艘战舰、一百二十余万民夫,再加上昆仑洲沿途友好开化部族所动员的人力,足足有二百余万人在为这三万六千人直接服务。

    法显城就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离开这里之后,舰队主力将开始长达二十余日的航行,直到大理岛,然后再休整数日,赶往会师湾——也就是当初张顺和段易兴相遇的那个港湾,为了纪念那次历史性地相逢,周铨钦命其地为会师湾,并在其地建立了一座名为远望港的殖民城。

    这座殖民城其实就是一座补给站,给往来的商船补给煤水和食物,不过让周铨吃惊的是,段易兴的小商会在这座补给站附近,发现了钻石。换作二十年前华夏帝国初立之时,这些晶莹剔透的宝石根本没有什么市场,可是现在,华夏经济高速增长了二十年,百姓口袋里的钱比起当初增加了十倍,对奢侈品的追求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殿下,殿下,殿下!”

    站在船头回忆往事的周宇,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在呼叫他,他看了过去,码头上欢迎的人群之外,有一个人正在拼命挥手。

    此人有些眼熟,周宇想了一会儿记起来了,他就是胡宏,自己在济州岛五国城读书时,他曾经接近过自己,还教过自己不少儒家学说。

    那个时候,周宇觉得他博学儒雅,但现在再想起来,不过是腐儒之见罢了。后来他表露出无意太子之位后,胡宏便失望离开,这么多年都未曾见过,此人也老了。

    周宇很清楚父亲与这些旧儒生们的关系,小时候是不懂事,故此与之亲近,后来晓得这些人没少骂父皇、扯父皇后腿,甚至和文维申等勾结,试图谋害他的父亲,自然就与之疏远了。

    到现在,他更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因此非常为自己父亲的宽容而骄傲,象这些旧儒生,也就是他父亲,千古一帝,才容得下这些人,换作这些人心目中的所谓圣贤明君,早把他们当成乱臣贼子砍了。

    胡宏见周宇向自己望来,顿时大喜,忙拱手道:“殿下可还记得故人否?”

    他混杂在看热闹的人群之中,并不是正经来迎接周宇的,周宇想到自己父亲行事风格,微微扬了一下眉,在舰上向胡宏点头。

    胡宏连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