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骨打虽然不喜欢周铨,却颇为礼敬汉人学者,倒是知道这个典故。而且旁边的耶律延禧又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此地乃我大辽属地,我当成女儿嫁妆送给女婿了,有何不可?”

    然后周铨手指一划,指向东面,毫不犹豫地越过高丽,直指日本:“日本诸岛,原本蛮荒,自秦以后,汉人渡海,薪火相传,方始开化。故此,此为华夏故土,名正言顺,无可辩驳!”

    “这么说来,岂不是你们汉人经过之处,便是华夏故土了?”阿骨打又驳道。

    周铨再笑:“史书明载,汉时日本曾有使来朝,得汉赐倭奴国印,此亦可以证明,其地为华夏藩属!”

    这一次阿骨打默然无语了,他虽然不知这个典故,但他明白周铨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欺他。

    “往南,交趾为汉之故郡,岂可久偏于外?”周铨向南一划:“南海诸岛,多年以来一直纳供称臣,真腊使者,还曾朝见上皇,吕宋土著,更是献土纳降于我足下,故此这一块,皆是华夏故土!”

    这一次阿骨打没说话了,赵佶苦笑道:“不曾想我这亡国之君,也为华夏故土做了些事情。”

    周铨再一指西方:“怛逻斯之战,我实恨高仙芝丧师,河西之地,原为大唐都护府所治,土蕃诸国,皆向中土称臣请封,这一片,自然也是华夏故地!”

    他手中的这副地图,乃是此时最为精准的世界地图了,赵佶望了好一会儿,不由问道:“那大宋国土……在这华夏故地中,约有几何?”

    “一半左右。”周铨指了指西南方向:“大理国,亦是华夏故土,故此从此向西,一直到南西洋,皆是华夏故土!”

    这就是地图开疆了,实际上周铨所画的范围,将缅甸、孟加拉都包括进去,只不过后人地图开疆,徒惹人笑,而此时周铨所画之地,他说是华夏故土,那就一定是华夏故土!

    至少眼前几位都是反驳不了他的。

    “你说这么多,究竟是何意?”阿骨打对着地图观察了好一会儿,沉声又问道。

    “这是你们问起,我才这样说,实际上我请你们几位在一起,是想询问你们对两院三台十二部制的看法。”周铨看了看耶律延禧,见自己这位便宜丈人一脸糊涂的模样,决定不给他们留面子:“坦率地说,诸位治国理政,少有可取之处,但毕竟执掌权柄多年,久居帝王之位,颇有些帝王心术,可供后世执政者所借鉴。”

    赵佶想要反驳,可想到自己从徐州到海州再到济州,一路所见,这反驳的话就说不出嘴了。

    阿骨打则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耶律延禧脸上露出羞恼之色,好一会儿才嘟囔道:“我虽不如你,但我……我找了个好女婿!”

    安重焕站得远些,可周铨与这几位的对话,他还是听得清清楚楚,此时觉得,周铨是不是疯了,或者是傻了,这几位论及治国理政帝王心术,哪里比得上周铨自己,为何还要他们咨询看法建议?

    他正琢磨着周铨在弄什么把戏的时候,心神突然一凝,因为周铨此时,竟然离开了身后的地图,看模样,就是向着他这个方向行来!

    “这厮……要来做什么?”(。)

五四一、白脸红脸() 


    周铨向着安重焕走去,安重焕虽然早有准备,可这一刻,他也手足僵直,而王楷更是吓得浑身冒汗,这一刻他非常后悔,自己为何要来参与刺杀周铨。

    他瞪圆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周铨接近到安重焕身边十步。

    他记得当初那人说服他时的话:十步之内,周铨亦是一个普通人,只需要一下,便足以让他毙命。

    若真如此,则天下大势,将会有巨大的变化,高丽或许可以乘机收回济州,得到济州的工业、技术还有财富,一跃而成天下强国。

    此时王楷才真正细想:事情能够这么顺利么。

    周铨走到离安重焕六步处停了下来,他盯着安重焕,然后笑了笑:“你在紧张什么?”

    安重焕本来全身肌肉都绷得紧紧的,不过六步,只要扑上去,转瞬就可以将周铨扑倒,但周铨这话,让他浑身发冷。

    他精通汉话,故此周铨的话语,对他来说,没有理解障碍。

    难道说……周铨早就意识到他的问题?

    若真如此,他这样扑出去,岂不是自寻死路?

    心念电转,安重焕抬头道:“我……我只是好奇,难道我们高丽,也算是华夏故地?”

    “自然要算。”周铨毫不犹豫地道。

    “那高丽人也算是华夏子民?”

    “等华夏帝国真正建立之后,便没有什么高丽人了,要么就是成为汉人,要么……”周铨说到这又是一笑:“不会有什么契丹、高丽、女真各族了。”

    他真建立帝国,必然是要推行同化政策,非汉族可以保留一些民俗、传统,但改汉名用汉字说汉话,这是必然!

    要么同化,要么就远离华夏疆土,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鼾睡!

    “既是如此,你为何对高丽人何其苛刻?”安重焕问道:“这十载来,因为你……多少高丽人家破人亡!”

    想到自己在这十年间所见所闻,安重焕的眼中闪动着怒火。

    东海商会对高丽的渗透,从原先的两个租界开始,后来扩大到四个租界,最初只是沿海的港口,到现在已经深入到高丽内部的州府。

    廉价的工业品,如洪水般横扫高丽的市场,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击碎,不知多少人因此失去产业生计,至于卖儿卖女妻离子散。

    各式各样的新奇货物,充斥于高丽的市场之上,将高丽为数不多的金、银和铜,尽皆换了出去。到现在,高丽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已经完全是东海商会铸造的银圆与铜圆,高丽有识之士都知道,自己的财富正在迅速外流。

    甚至高丽人口也成了货物,流求、吕宋的矿山、农场,都需要大量廉价而听话的劳动力,日本人与高丽人,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他的质问,让王楷吓得更是手足冰冷。这个时候,要么就快动手,要么就装老实,怎么能用这种口气去质问周铨!

    此时的周铨,可不是一般人物,诸国帝王的权势都比不过他,甚至可以说,只要他一怒,那么东海尽赤,伏尸盈野!

    周铨倒没有动怒,他只是稍稍平静了一下,然后说道:“现在高丽还未归入华夏,若归入华夏,自然能有所改观。你要清楚一件事情,高丽人家破人亡,并非我之意愿,大半倒要归功于高丽君臣。”

    安重焕一愣:“此话怎讲?”

    “东海商会在高丽之经营,哪一样不是你情我愿,有什么是强买强卖?害得高丽人家破人亡的,先是苛捐杂税,再是水旱饥馑,天灾且不去说,**岂不是你高丽君臣自个儿的事情,与我有什么关系?”周铨如此说道。

    他这就纯粹是欺负人,对方不知道什么是工业品与原材料的剪刀差,不知道什么是经济殖民,更不知道什么是剥削与剩余价值,虽然明知道他话语里有问题,可是想了半天,也说不出问题在哪里。

    “你这般做……就不怕,不畏天乎?”良久之后,安重焕只能这样说道。

    周铨面色如常:“正是因为畏天,故此才要这样做,天予不取,必受其咎。你还有什么问题么?”

    安重焕摇了摇头,表示没有什么问题,但就在那一刹那,他身体猛扑上去,手中一根短短的铁针,自指缝间伸了出来。

    那铁针上,可是沾着剧毒!

    只不过他才一动作,身则就有一只脚飞踹而来,将他踢飞出去,足足有四五步,这才跌落在地。

    这一脚,他身上的骨头至少断了三根,不等他爬起,刀剑出鞘声已经传来,几柄利刃,将他压住,按在了地面上。

    周铨看了看他:“当真有趣,我就不知道,你哪来的自信,觉得可以刺杀我……莫非你们真以为,你们的勾当我会一无所知?”

    随着周铨的这句话,王楷双脚发软,再也坐不住身体,软绵绵地从椅子上瘫到了地面。

    周铨没有看他,倒是孙诚,一脸惋惜地望着他。

    赵佶与耶律延禧对望了一眼,不知道周铨为何会在他们面前玩出这一遭。却见周铨又道:“除了我的情报部门察知这次刺杀之外,就是高丽的大臣们,至少有三位暗中向我传递消息,说王楷身边藏有刺客。此事便可看出,人心所向为何。”

    安重焕被压跪在地上,他勉力抬起头,脖子被利刃划破,流出了鲜血:“是谁,是谁为此国贼之事!”

    “此次刺杀,我会保留处罚高丽的权力。”周铨冷冰冰地道:“王楷,你是想继续当你的高丽国主,还是要为国殉葬?”

    王楷躺在地上,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失魂落魄,孙诚走过去,将他扶起,和言悦色地道:“周公知道你年幼,只是被人蛊惑,所以才做出错事,这是给你机会,你难道真想年纪轻轻就死了?你瞧这边,大宋的上国,辽国的陛下,还有女真的大酋,都活得好好的,你为何就要想不开?”

    这话总算让王楷回过神来,他并不知道,周铨与孙诚一个唱白一个唱红,只是觉得自己在绝望中孙诚指了一条明路,顿时跪下,拜倒在周铨足下:“周公,周公,不是我的本意,都是他们骗我,说是我可以置身事外,只要将人带到济州就行,我真……我真……”

    “具体事宜,由孙学士与你去谈吧。”周铨淡淡地道。

    这次刺杀的消息,他确实早就知道了,之所以还要弄这一出,是希望借此将利益最大化。

    王楷只是少年国主,哪里比得上李资谦等老谋深算,他与“复仇”勾结的事情,早就被李资谦等看在眼中。只不过李资谦等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他们将此事暗中透露给周铨,无非是想借周铨之手,将年纪渐长快要亲政的王楷除掉。

    周铨自然知道他们的用意,如何会让他们的如意算盘打响,对周铨来说,保留王楷,比除掉王楷更有利,这个年轻的国主,只要稍一吓唬,再一诱导,他会比李资谦等更积极地出卖高丽。

    比如说,在周铨与孙诚早拟好的双方密约之中,王楷以高丽国主的名义,承认高丽乃是华夏藩属,华夏的律法,在高丽拥有同样的效力,高丽朝廷将进行改革,由华夏派出的顾问进行指导。

    同时,高丽将裁汰军队,由华夏派员训练新式军队与巡捕。

    高丽的财政也由华夏所“指导”,其境内所有的矿山河泽道路,全对华夏商会开放。

    高丽全范围内推广汉话,通行汉字。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份秘约,除了让高丽还保留一个国号、让高丽王室获得一定优待之外,整个高丽,就已经被并下了。

    孙诚把王楷带出去,周铨相信他有的是办法,让王楷感激涕零地签下这份密约。

    接下来,他要说服的是赵佶。

    赵佶虽然是个昏君,却不是个蠢人,在短暂的迷茫之后,立刻意识到,方才这一出戏,其实是演给他看的。

    他抿着嘴,冷冷地看着周铨又踱回来。

    “周铨,你这一出戏,唱的究竟是什么?”两人目光对视了一会儿,还是赵佶忍不住,抢先开口道。

    “自然是要上皇心服口服。”周铨微笑道。

    赵佶眼一闭,轻哼了一声,心说不论你说什么,我都不应。但好一会儿,却发现周铨又没有理他,而是再次踱到了安重焕身前。

    方才王楷和他其余的护卫被带走,可是这个安重焕却仍然留在此处,周铨走到他面前,他仍然不服气,抬着头试图瞪着周铨。

    “我知道你是复仇一员,也知道你下定决心,哪怕一死也决不泄露半点口风。”周铨缓缓说道:“但你是否知道,你若行刺成功,会发生什么事情?”

    “什么事情?”安重焕问道。

    “你们打的如意算盘,就是我死之后,部下争权,相互厮杀,你们可坐收渔翁之利。但是,你们却没有想到,我若被刺,无论我的部下中谁想坐上我的位置,都必须先替我复仇。我有大华夏之谋,故此视高丽为华夏一员,我部下却未必同我一般想法,他们兵发高丽,所到之处,若不斩尽杀绝,怎么算是为我复仇?”

    安重焕打了个冷战,面对钢刀利刃,他没有害怕,可面对周铨设想的情景,他却觉得非常害怕!

    他知道,周铨所言不虚,如果周铨真的遇刺,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性极大。那真如此,他原本是想解救高丽的义举,反而就成了祸害高丽的愚行!(。)

五四二、屈服() 


    “再来看看,若是你们能够承认高丽为华夏所属,又会是什么样子……安重焕,你说我害得高丽人家破人亡,但你想过没有,又有多少高丽人因为我,家里有了余财,能够娶上媳妇,能让儿子读上书,可以为女儿多添几件嫁衣……”

    “因为我,高丽人也可以穿得起棉布,冬天里有了棉袄;因为我,高丽人有了新的农具,可以开垦更多的荒地;因为我,高丽人种的粮食有了新的销路,不虞丰收之后谷贱伤农……”

    “东海商会这十年,在高丽修了七十一座桥梁,三百余里道路,发给高丽人的工钱,多达千万圆以上,不知多少人因此有了生计,也不知多少人因而致富!”

    “在济州学堂的医学馆中,一共有四十七名来自高丽的留学生,他们在此学习医术,所有费用全免,学成之后,将返回高丽救死扶伤!”

    周铨一一说来,每说一样,安重焕脸色就白上一分。因为安重焕知道,周铨所说的,每一件都是真的。

    赵佶同样是脸色发白,周铨在高丽做的事情,在大宋也做,而且做得更多,甚至可以说是数十倍、百倍于高丽!

    “你再设想,如此十载之后,二十载之后,乃至三五十载之后,高丽会是何等情形!以此时济州为例,凡适龄孩童,七岁至十二岁,便可入学,无需交纳一文学费,每日在学堂之中鸡蛋、果疏为辅食。凡十五岁之人,便可入工,择其所长,使为学徒,可得一技之长。凡二十之人,由官媒劝婚,成亲之时有公假与喜钱。凡幼儿新育,则有抚养之资,且其父母,有法定之假……”

    周铨将自己今后会在大华夏实行的一些具体福利政策一一说了出来,当然,这样规模的福利,足以让他原本良好的财政崩溃,因此不可能立刻全部施行,只会先在他治下汉人中实行。

    但他也没有说谎,二十载之后,或者三五十载之后,高丽彻底汉化,再没有高丽人时,想来华夏国力也可以支撑在更大范围内实际这套福利制度。

    这套福利的核心是鼓励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此时的地球,还有的是空白地带,比如说那个以胡静水姓氏命名的胡洲,虽然胡静水百般努力,现在移民过去的人口数量也不过是两万余人,其中还有一半左右乃是日本、高丽和吕宋一带的土著。

    可是对于在场众人来说,这一切哪怕是画饼,也远超过他们想象了。

    赵佶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当然也想为尧为舜,听得周铨所言,好一会儿之后,他喃喃道:“这不可能实现,否则……否则尧舜亦有所不及也。”

    “今须强于古,后必胜于今,若不想着超越尧舜,愧为人君。”周铨耳尖,听到了他的自语。

    赵佶只觉得心中憋闷,他心高气傲,哪怕被周铨软禁强迫带到济州来,其实一路上也没有吃到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