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裳铺子出来,看着外面街边还有卖小动物的,也有猎人抓的鸟放在笼子里,看起来非常神俊,但是价格都很高。
除了这些以外,天桥底下还有说书的,边上就是皮影戏,不少人搬着小板凳去看,有的手里还拿着瓜子,一边看一边嗑,看得津津有味。
长安的夜景分外热闹,比白天要热闹的多,白天很多人忙活,晚上歇着了睡不着出来放松下,也有僻静之处看到男女相好的亲亲我我,正所谓非礼勿视,别人看到了自己就走开了。
长安除了热闹的集市还有读书人喜欢待着的凉亭,没想到晚上了,刻苦的人还是那么多,凿壁偷光在这里根本不至于,晚上到处是光,凿壁赔偿的钱足够去买不少蜡烛了。
众人还不想着去休息,但是怜儿已经先行离开了,她家住的比较远一点,所以要提前回去。
待怜儿走后,众人坐在一处凉亭休息,苏致远便问:“思雨,那怜儿姑娘家境也不错,为何出来竟没有侍女相陪?难道她父母不担心她的安全吗?”
唐思雨狡黠一笑:“怜儿她当然有侍女了,只是她是偷偷跑出来的,不止爹娘不知道她出来,侍女也不知道,可能现在被骂惨了吧。”
苏致远不明所以:“她出来见你还至于偷偷跑出来?”
唐思雨拍了一下手:“哎呀,哥你非要人家把话说那么明白吗?女孩子偷偷跑出来,除了要见自己的情郎,谁会偷偷跑出来啊。”
苏致远:“”
唐思雨掰着手指头道:“明天我去买点东西去看看师傅他老人家,哥你跟我去,顺便见见他老人家,若是能指点你一下,以后在朝堂之中就顺利多了。”
苏致远笑了笑:“你不是说要祭天吗?怎么好不容易来到这长安,祭天的事情你就不提了?”
唐思雨一下子坐直了,也不敢正脸看他:“祭天啊,祭天的日子我可能记错了吧,呵呵。”
苏致远苦笑不已:“你不会和我说,你这是闹着玩的吧?”
唐思雨转过身来,委屈巴巴一张脸:“哥,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其实,我师父他老人家快到了离开朝堂的年纪了,我希望能在他老人家离开朝堂的时候帮你一把,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靠自己要升官那得多费劲啊,不过有师傅帮忙就好多了,祭天什么都是我编出来的,其实就是想让你离开那里,来这边做官。”
花无裳听了这个话,脸上表情没有什么变化,显然早已知道。
“思雨啊,本来是我替你姐姐照顾你,还说要给你找个好人家的”
说到这里唐思雨要插嘴,苏致远拦住了。
“结果成了你为我着想了,你对我太好了,我有点承受不起。”
唐思雨还想说什么,苏致远又拦住了:“那个我答应去见你师父,至于之后的事情,你就别替我安排了,好吗?”
看至苏致远坚定的眼神,唐思雨终于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苏致远看着远处的读书人有点心不在焉道:“其实我没你想的那么好,思雨,我其实连功名也没有,哪怕是作诗呢?我也写不出诗来。”
唐思雨辩驳说:“哥你有治世之才,其他的重要吗?现如今朝廷缺人,能为朝廷效力,为大唐效力,难道哥哥你要拒绝?”
苏致远想起了那句话,不想当官的男人不是好男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其实我是想一步一步来的,官场如同战场,若是一脚踩空,满盘皆输,我不想走的不踏实。”
唐思雨笑道:“哥你多虑了,我在京城认识不少四五品的大员,有机会了请你们互相认识一下。”
苏致远摇了摇头:“思雨你管得太多了,你让我自己走自己的路,好吗?”
“好好好,我不说了。”唐思雨闭嘴到一边摆弄新买的衣裳了。
其实苏致远又不是傻子,思雨对他好,那种感情从哥妹的变化过度到了哪里,他很清楚,但是他想控制自己,现在的他还不想纳妾,无裳又怀了他的骨肉,他想沉淀一下。
多在外面待了一会,夜风有些微凉,大街上的人少了一些,众人都往回走了。
苏致远看着路边走过的人,感觉有点眼熟。
“这位兄台,我们好像哪里见过?”
路过的人停了下来,转过身来,苏致远略一想就知道是谁了,原来在杭州曾经见到过的,郭子仪!
“原来是郭子仪郭兄,我们曾在酒馆里见过。”
郭子仪恍然大悟:“原来是苏兄,幸会幸会。”
苏致远也只能照着古人的礼节和腔调来:“不知子怡兄如今在哪里高就?”
郭子仪脸上有一些不好意思:“那有什么高就,能有一处地方安歇就不错了,不瞒苏兄,我现在补缺了一个小小官职,是左卫长上,从九品下,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好像又想起来什么,接着道:“苏兄来这里也是为了科举吗?”
苏致远本想摇头,但是转念也点了点头:“是的,不知子仪兄现居何处?今日天色已晚,他日求得空闲等上门拜访。”
郭子仪连忙回礼:“我近日住在长风客栈,随时恭候苏兄大驾光临。”
随即,拜别。
遇到了郭子仪,苏致远心情好了一些,可能是他乡遇故知的原因吧。
等他们回去的时候,陆无双和小菊早就回来了,桌子上还放着明晃晃的几柄长刀。
咋一看,红杉她们还吓了一跳,看清楚屋里的人安好无恙的时候才松了口气。
“大晚上不睡觉,你们买这玩意放这里干什么?”苏致远笑问道。
陆无双拿起一把刀,装上了刀鞘,递给了苏致远:“送你的。”
苏致远看着刀鞘,上面有着花纹,还有木头之间契合的痕迹,掂了掂重量,起码有四五斤重,拔刀出鞘,一股寒风扑面而来。
当真是好刀,好刀!
“多谢侠女宝刀相赠,小生好是感激!”苏某人装腔作势摆了个姿势。
小菊在一边打趣:“远哥你也拿个东西送给无双姐啊。”
苏致远摸了全身上下,摸出来一把枪还有点价值。
“要不给你一把枪?”
路无双本来也不指望要什么东西,结果拿出来一把枪,倒是来了兴趣。
“这个东西叫枪?你真的愿意给我?”
苏致远点了点头正经的道:“确实是枪,很容易走火,用不好了不仅容易伤己也容易误伤,所以你一定要听我的话,我才能把他交给你,你愿意听我的话吗?”
路无双郑重的点了点头:“我愿意。”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四章 梁国公()
第二天的时候苏某人和唐思雨买了不少糕点礼物去了姚崇的府上,身为宰相要位,又被封为梁国公,姚崇的府邸显得有些破落。
其实关于姚崇的事情,苏致远也知道不少,因为他大力推行新政,也影响了不少皇亲国戚的利益,不仅如此,就连昔日功臣之后的利益也被他推行的制度所影响,可以说为了百姓,姚崇得罪了太多的人。
作为宰相国公,姚崇府外的马车没几个,唐思雨过来的时候,门口的家丁也是才从外面买东西回来。
“小姐,您来了,快里面请,大人要是知道你回来了一定很高兴。这位是?”
家丁高兴的面孔上带着疑问,虽然是小姐带来的人,但是生面孔也得问问身份,才能带到府上去。
“鄙人苏致远,承蒙唐小姐的福,近日有幸来此拜见姚大人,还望兄台行个方便。”苏致远这话说的给足了家丁面子,连忙热情的打开了门,把两人放了进去。
虽然姚府看起来没有多辉煌,但是府里面的面积却是不小的,院子里花花草草的也不少,一路穿过走廊,在家丁的引领下,到了前厅,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坐在这里,和一个年轻的后生笑着聊些什么。
“大人,您看谁来了?”
老者抬头一看,顿时喜笑颜开:“思雨你回来了,啥时候回来的,你咋不说个具体的日子呢,我好派人去接你。”
话语中浓浓的宠爱,边上的年轻的后生也站起来了,唐思雨赶紧道:“师傅,你不是想见见那个临安小县令吗,这就是。哥,这是张九龄,张公子。”说着,唐思雨又给苏致远介绍了一下边上的后生。
其实说是后生那是相对于姚崇说的,对于苏致远来说,张九龄的年龄比他还大一些。
苏致远当然不可能不知道张九龄的大名,这是一个不逊色于姚崇的名相,没想到,姚崇和张九龄关系居然这么好。
苏致远躬身行了个礼。
张九龄笑了笑,也不见外道:“思雨不是外人,思雨的哥哥自然也不是,苏公子没必要这么拘礼,就当是自家人就好了。思雨,我可不是什么张公子了,现在的我可是中书侍郎了,呵呵。”
姚崇摸了摸胡须,上下打量着苏致远,不住的点头:“看相貌,确实没什么非凡的地方。”
苏致远一阵无语,说话一定要这么直接吗?
看到苏致远有点尴尬,姚崇哈哈一笑:“逗你玩的。别傻站着了,都坐下吧。”
众人落座,家丁上来依次倒茶。
姚崇显然有不少话想对苏致远说,狠狠喝了一杯茶就打开了话匣子:“听闻致远侄儿把临安的经济民生治理的是风生水起,还兴办了公家学堂,更是有暖炕这样神奇的技术,我姚某人一声见过能人无数,却未能见过致远侄儿这样的人才,俗话说得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是毕竟是达者为先,我在这方面向你讨教,那你就是我的老师。”
这样的姿态苏致远吓了一跳,别说是他就是唐静雨和张九龄也没有聊料到会有这么一出,姚崇不管怎么说身居要位,更是贵为国公,要拜一个20多岁的后生为老师,不仅是传出去笑掉大牙,更是会影响到他的身份,在他即将辞别朝堂之际,可能会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上。
苏致远的表情也严肃了下来,回了一礼:“姚大人言重了,我只是一个尘世中一个平凡的人,有些事情只是想到就去做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倒是姚大人所作所为我都有所耳闻,不说为了天下百姓所做的善事新政,哪怕大人不怕得罪皇亲国戚和功臣之后之举,我苏某人都万分钦佩,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和姚大人相比,我差太多了,请大人受我一拜。”
说着苏致远单膝跪地,姚崇连忙把他扶了起来,眼中掩盖不住的赞赏之意连连道:“好好好,不骄不躁,眼光长远,致远你将来成就不会在我之下,不过你也没说错,确实我得罪了很多人,如今我面临退隐,我总感觉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看着姚崇眼里的担心,苏致远就明白了虽然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很多事情也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尤其是要放弃权利还有很多官场中的仇家的时候,那种感觉最煎熬。
商鞅变法就是最好的例子,商鞅最后死在了自己的法理之下。
姚崇其实不想让周围的人从政的,他很明白在这里一旦得罪了不少人是什么后果,别看是朝中一品大员,朝堂也是一个江湖,得罪了一帮人,引起弹劾,引起联名血书,底下的人搞个结党营私,即便他是一品大员,皇上也不能饶了他。
朝中是需要站队的,他不希望唐思雨从政,好在朝廷也不允许女人从政,所以才让她了解那么多对她其实没用的朝廷的东西,但是从政多年,难免有理想抱负,张九龄就是他的希望和接班人,不光是精神上的,也是职位责任上的。
但是当苏致远出现的时候,姚崇就知道,一个政界新星升起了,苏致远从某种程度上来所,甚至比张九龄脾气还要好,这样的脾气在朝堂上谁都不得罪那就更好了。
国公一类的东西其实除了领点俸禄多一些,是个虚职,没什么用对于姚崇来说,这些年,功臣皇亲国戚的势力比削弱的厉害,而且这样谥号死后还能被剥夺,所以姚崇不放在心里。
唐思雨活跃着这里的气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原本想说的求人的话,这下也如鲠在喉,说不出来了。
除了朝廷的事情,姚崇也说了不少其他的事情,其中都是朝中官员的一些变动,不过都是苏致远没听过的名字,所以也插不上嘴。
张九龄是嫉恶如仇的好官,和姚崇的政见相左,两个人畅谈这大事,苏致远静静地听着他们所描绘的蓝图,心里却有些黯然,因为历史上唐朝在安史之乱开始的时候就名存实亡了,离现在也没多远的时间了,苏致远内心想着改变,可是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历史,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 凌烟阁功臣之后()
只是一番谈话下来,苏致远就知道朝堂其实比自己想的还要复杂的多,不是官位高的人一定就能说了算,不管怎么样,上面都是皇帝拍板钉钉做决定的,当皇帝需要做什么的时候
,做臣子的只要做还辅助工作就可以了。
和唐思雨回去的路上,路过一家大酒店,一帮穿着华丽的公子哥从马车上下来,怀里还抱着几个打扮妖艳的女子,相互簇拥着朝酒馆里走去,唐思雨看见了,拉着苏致远赶紧离开
了。
“思雨怎么了?刚才那些人你认识?”
唐思雨点了点头:“他们就是凌烟阁功臣之后的公子哥,祖上曾经是大唐的开国功臣,皇宫里的三清殿边上有个小楼就有他们祖上的碑位,以前他们权势很大,惹到他们很麻烦,
不过现在他们也收敛很多了,寻欢作乐的依旧是,不过仗势欺人的事情少多了。”
苏致远也是了解凌烟阁功臣之后的,想要开辟属于自己的时代,皇帝不会允许和自己不同时代的臣子拥有太大的权势的,所以削弱其他皇族和功臣的势力,当然明面上都是姚崇提
出的主张,皇帝拍板钉钉的,但是实际上如果没有皇帝的意思在里面,就是姚崇说了这个事情那也是白搭。
不过,身为清官过得好不到哪里不说,身边的人也少很多,出了事情,官场之中人们明哲保身,清官下场没有几个好的,苏致远去姚崇家里的时候,除了张九龄,也没听他提起过
谁去他那里,反倒是这功臣之后的二世祖成群结队,那些贪官们沆瀣一气,互相都有把柄都有污点,所以能团结互相包屁,相反倒是安全得很。
如此看来,实力的对等是不平衡的。
而且因为姚崇的原因,暗地里这帮功臣之后的公子哥可恨极了他,那帮皇亲国戚也一样,据说甚至半夜派人敲姚府的大门。
有的时候姚崇的门口到了白天出现了不少的粪便,不知道是谁半夜扔到这里的,弄得人好好的心情毁于一旦。
姚崇没有说起他和皇上谈过苏致远的事情,还不到时机,苏致远也没有急于要求得一官半职,才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先安顿下来再做打算。
唐思雨和苏致远在一边走的时候,酒馆里有个侍从模样的人偷偷的跟了上来,看那眼睛秒的方向并不是苏致远而是唐思雨。
拐了几个街道,唐思雨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还不知道自己被人跟踪了,不过苏致远确实发现了,虽然他不是女人,但是他的第六感超乎寻常的强大。
苏致远紧紧的搂住了唐思雨,让她不能转身。唐思雨身子一下子紧绷住了。
“哥,你,你干什么啊?”唐思雨有些紧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