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唐朝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改写唐朝历史-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当她提出可以直接帮忙能搞定官职之事的时候,苏致远并没有借鸡下蛋答应下来,也没有道谢,而是拒绝,这一下子她才有点诧异,难道他在欲擒故纵?

    实际上是苏致远暂时对当官没有兴趣,对别人这样白给的好处没有想要的心,所以没有答应,也没有表现出想要当官的欲望。

    随后女人问了苏致远一些问题,不过都是家国大事,什么你对我大唐盛世怎么看,你如何看待当今圣上等等,都是别人不敢问的话题。

    当这个节骨眼上,苏致远要是真的在不知道这个女人和皇家有关系就是弱智了,当下中规中矩的把问题回答了一个四面玲珑的答案,虽然不乏阿谀奉承的溢美之词但是却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如今天下已经是如此鼎盛,我大唐的霸业可能千秋延续?”

    苏致远沉声道:“那要看当朝者如何对待子民了。”

    女人冷笑了一下:“你对我大唐看来没什么信心啊。”

    苏致远拱手道:“草民不敢!”

    “你不知道我是谁,居然自称草民,不觉得会堕了读书人的傲骨吗?”

    苏致远呵呵一笑:“我从来就不是什么读书人!何来什么傲骨。”

    女人望着窗外,眉头微微一皱:“也是,你们商人只会重利,什么东西都只是会权衡得失,又怎么能在乎其他的东西。”

    苏致远没有说话,女人打了个哈欠,老者摆手告退,苏致远也准备告退。

    “苏致远我要你记住,我叫李神凤。”女人在苏致远离开之前说了这么一句话,就把苏致远关在了门外,休息去了。

    下了楼,酒楼之中的人已经很少了,其他的人都离开了,苏致远也没找到方不平,看来也回去了。

    “我还以为会有艳遇呢,想多了。”苏致远自语道。

    (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 买下书店() 
杭州的秋景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已有树木开始落叶,天气稍凉,但是西湖盛会的准备却一点都没有停下来。

    这段时间来了就忙着就做生意,和以前生活的节奏完全不同,苏致远只好自己抽时间出来锻炼身体,可能是伙食太好的原因,导致他自己都有些发福。

    苏致远到了铁匠铺让打造些东西,是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

    一般来说铁匠铺打造的东西大多都是农用耕具,还有一些刀具等,一般来说他们很少接打造刀具的单子,像这种画出图纸让他们照着打造的情况倒是不多见。

    苏致远的东西画的像是简笔画,看起来倒是不难懂,中间细细的,两头像是铁块,很粗糙的样子。

    这个时候的打铁技术还不错,可是像一些精准的东西打造起来还是有难度,就像炒菜的铁铲,虽然能做出来,但是都比较粗糙,也比较厚实,太薄的没有,虽然很多人用的都是铁铲炒菜,但是也有不少拿木铲炒的。

    铁匠铺里打铁是个卖力气的活,都是壮年人在干,一个老者明显是这铁匠铺的老人,看着这里热火朝天的生意,笑容满面。

    马上面临秋收,所以农具的打造生意还是很不错的。

    在这个铁匠铺里有很多学徒工,想学门本事饭,有的才不到十岁就出来当学徒了,在这里拉风箱的小学徒年纪都不大,脸熏得黝黑。

    老者看到了苏致远打造的东西,凭他一辈子打铁的经验没见过这么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一时间起了好奇心。

    “这位公,壮士,老朽可否问一句,您打造这个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

    老人本来想说公子的,因为苏致远穿的还是比较得体的,但是一般书生不会来这些地方,所以又改口叫了壮士。

    苏致远笑着解释道:“我用这个是锻炼臂力的,肱二头肌。”

    说着用手比划了一下拿着杠铃时的样子。

    老者好奇道:“公子居然想到用这样的方式去锻炼胳膊,真是和常人不同,不过那个公二头鸡是什么?能吃的鸡吗?”

    苏致远用手拍了拍胳膊上的肌肉道:“我管这块肉叫肱二头肌。”

    老者恍然道:“哦,原来如此,倒是老朽见识少了。”

    苏致远的东西很快打造出来了,正放到了水中冷却,冒出阵阵白气。

    等到苏致远拿着杠铃离去的时候,老者笑着转身对其余的徒弟说道:“都说了百无一用是书生,刚才那个年轻人不过是想锻炼胳膊上的肌肉,居然还特意过来打了一块造型奇怪的铁来锻炼,如果说他要锻炼,直接干活不是更好?看来是读书读傻了。”

    正打铁的学徒停了一下道:“师傅,你咋知道他是书生的?”

    老者摸了摸胡须笑道:“他腰部揣了一本书,我看到的,不过他这样倒也好,省的像其他的人那样弱不禁风,能锻炼身体,总归是好的。”

    学徒笑着说了句:“哎,要是我们能读书就好了。”

    师傅收了笑容,板起脸说道:“读书有那么容易读吗?你们见到过饿死路边的读书人还少吗?多少人因为读书一辈子吃喝困难,连媳妇都娶不起,读书的人太多了,能有几个人能高中,你们也别想着读书了,寒窗苦读数十年可不是瞎说的,没那个天分还是老老实实的学一门手艺,这一辈子吃喝不愁,这才是正事!”

    徒弟们连声应是,老者才晃晃悠悠的离去了。

    苏致远当然不算是一个书生,可是他腰里确实揣着一本书,这本书是隔壁买的,他的中介所隔壁是一个小书店。

    这个时代的字体虽然很多都是繁体字,可是一些常用字苏致远还是认得出来的,所以看书倒也可以。

    书店的主人是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听说没有妻子和孩子,一个人寒窗苦读了几十年书,今年准备好了要去长安赶考,苏致远也有心思打算把隔壁的小书店买下来。

    这个时代的交通不便利,去长安如此遥远的路途只能坐马车,自己买一匹马那是说笑了,那个书生这一辈子也没学过骑马,也不敢骑马,怕从上面摔下来。

    得知书生要去长安赶考也是无意中知道的,虽然苏致远住在隔壁,可是一直没有留意过。

    如此远的路途,谁知道会发生些什么,去都城赶考,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提前半年,还需要大量的钱做盘缠,不然怎么说穷书生呢,光是赶考让人变穷很简单。

    隔壁的书生打算把自己经营的小书店卖了去长安赶考,争取在明年开春之际能有个更好的功名,实在不行就落在长安继续,反正读了半辈子书了,也不在乎剩下的半辈子了。

    苏致远在书店买了一小本书得知书生如此单薄的人生,不知该说些什么。

    “人生中美好的事情太多太多,为何只要寄托在读书科举这一条路上?”苏致远很是不解。

    “男儿当志在四方,读书明志,报效朝廷,心系天下,这才是人生的路。”书生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神很是坚毅,显然苏致远即使想劝解也是徒劳。

    这个书生不过是这个时代万万读书人之中的一个缩影而已,时代价值观不同而已,以读书为乐,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商量好价钱之后,苏致远最后用八十两银子买下了这个隔壁的屋子,虽然不大,可是却是街边的店面,还有房契,后边还有一个院子,如果用来生活,那就很方便了。

    书店里的书书生没有带走,而是留给了苏致远,都是一些《论语》,《四书五经》,《女诫》一类的书籍,虽然也有一些讲故事的小说类书籍,但是也是文言文,看起来有些晦涩难懂,不过却又一翻别样的阅读感觉在里面,这是一个现代人在现代无法体会得到的。

    苏致远翻动着买下的书店,小玉环看着房契,看着书店,兴奋异常,这么长时间一起生活以来,她已经完全把苏致远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来看,如今有了自己的家,当然让她十分兴奋。

    张一飞是镖局主人的千金,比总镖头的地位都高,虽然也有身手,不过对她来说,当镖师全都是闲的没事做才做的,当然理会不到苏致远三个人高兴的心情。

    小玉环小心翼翼的把房契揣了起来,像个小管家婆一样。

    “咋们那边住的太拥挤了,如果想的话,这两天我就找人把这边收拾收拾,到时候咋们就搬过来住,工作就在那边如何?”苏致远问道。

    “嗯!”小玉环小脸兴奋的红扑扑,看着这个地方十分喜爱。

    书生对于这个房子虽然不怎么在乎,可是这里的书籍确是非常的干净,一尘不染来形容一点不夸张。

    苏致远知道这一小屋子书要是卖的话也要卖不少钱,所以就先这么放着了。

    (未完待续)

第三十二章 春宫图() 
这些天店里的生意好了不少,因为房屋中介的出现,使得杭州东城这边不少的空闲店铺都租了出去,收到了不少好评,因此苏致远打算让她们去招一个店员来帮忙。

    苏致远忙了店里的生意就开始在隔壁收拾起了书籍,可能是前些日子遇到了酒楼之中那个贵人的关系,所以这些日子以来有不少人到这里找他,都是些商贾人士,虽然都不认识,但是显然是不知道从哪里得知到自己的消息,才来的。

    来了也都是简单的来了聊了一些简单地没有营养的话,除此之外其余的事情倒是没有什么。

    早上出去跑了一会步,不到中午的时候,苏致远就在隔壁把书籍搬到了外面,开始做分类整理。

    这个时代不是读书人才会选择读书,很多人不打算走仕途,一样会去学习认字和算术等等,甚至有些人会弃文从武,考武试。

    苏致远这里的书都是线装订的,因为屋子里的湿度还保持的干燥,所以书籍算是平整。

    还好中年书生离去的时候留了一个字条,上面写着书籍的各个卖价,还说能帮到苏致远,虽然当时苏致远没当回事,可是就把这些书这么白白的放着确实也浪费。

    一些简单的认字书籍都是有初入学堂的学生去买,当那很多人为了自己不至于目不识丁也会去买,所以这样的书籍还算是好卖,都是一百文钱一本。

    没有印刷术,字体都是书生手抄,有时一天抄一本根本不算事。

    苏致远把书放到外面的街边,摆摊卖,很快就卖出去了不少。

    不过这里不光是这些书籍,苏致远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玩意。

    里面没有多少字,都是图画的书籍,春宫图册,

    这就好像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东西一样,搞得苏致远像做贼一样赶紧看了看四周,发现没人才迅速的翻了翻,里面所画的东西果然很是赤裸,一眼望下就有点心跳加快的感觉,苏致远怕出点反应,赶紧踹了起来。

    其实在这个时代有这样的东西不稀奇,这个时代也不禁止这个东西,只是被人看到很尴尬而已,但是却承担了这个时代人们封建思想的性启蒙教育,也算是功不可没。

    中年书生的书店自然不止一两本春宫图册,还有不少,都是拿来卖的,而且价钱不低,一本起码五百文,一般的人都买不起。

    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腾出来不少地方,苏致远把春宫图所有的类别自己留了一本,其余的本想摆到街上卖,可是想了一想很不合适,又放了进去。

    中年书生的书店还是有不少的老客户的,苏致远这一天的时间,不仅知道了城中私塾有些人会来这里买书,甚至是青楼的人,也有来这里买书的。

    “王书生呢?他不在吗?”一个年轻的书生过来问道。

    苏致远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地方:“王书生去长安赶考去了,这个地方卖给我了。”

    年轻的书生笑了笑,注意到放在一边的一堆书,俯下身子看了起来。

    对他来说,谁卖书都一样,无所谓,只是都是读书人,虽然只是普通的商客关系,见了面不免多说两句,苏致远他不熟,只是挑了两本书便离去了。

    一个衣着华丽的公子哥笑嘻嘻到了苏致远的书店,也没在意原来的主人不在,看到苏致远在这里卖书,左右看了看,问起了一句。

    “你这里的图画书还有没有了?”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是窃喜的表情,苏致远一下子意会到了什么。

    苏致远指了指里面的那一堆书,道:“是不是这个?”

    公子哥看着那里的春宫图册高兴的眼睛都眯起来看不到了,连忙挑了几本,付了钱,兴高采烈的走了。

    连着卖了好几天,书卖了不少,屋里的地方腾地也越来越多,苏致远才发现,这个屋子已经十分老旧了,如果住人的话,需要修缮。

    这个时代不流行铁门,依旧是木质门,就连很多房屋都是木质结构,如果木质腐烂了,房屋的寿命也就到了。

    这个老旧的屋子,一处角落有些塌落,里面的木头都是潮湿烂掉的,看来已经有很久的历史。

    苏致远扒拉了一下这个屋子的土墙,脆弱的多,一下掉落很多黄土,看来用修缮这个词不恰当,应该需要重建才对。

    又坚持卖了一些日子,书剩的不多了,苏致远就把能送的一些书,送给了无裳阁,那里有一群刚需要培养的歌舞伎,所以对她们来说很有用。

    建造房屋不是一个方便的活,何况现在秋季到了秋收的季节,到了冬天更冷的时候在想建房子只能等开春了。

    不过这段时间西湖盛会很快就要开始,所以杭州的人流量也多了起来,苏致远这些日子最常见的就是江湖杂耍卖艺的人。

    苏致远见到对面的酒楼时长爆满,而且还有说书人在那里露天说书,每天所得的赏钱甚多,说的都是一些趣闻,不知真假,听起来蛮有意思。

    市场上流通的如此类别的书籍还是没多少的,苏致远雇了一个秀才,在那里把每天听到的东西都简单的记录了下来,大概只有几天的时间,便有一小本的内容了。

    苏致远不会放弃扩展自己商路的机会,他又找书生誊抄,量产这种书籍,打算销售点自己想做的东西。

    果然这样的东西很快就有了市场,不过那个说书人也找上门来了。

    不得不说别人栽树,自己乘凉的感觉就是好,苏致远没等对方开口责怪,自己便先敬了一杯茶水。

    “阁下做的事情好像不地道啊。”

    说书人是个老头,这一辈子说书,四海为家,也算走南闯北,见多识广。

    苏致远笑了笑,拿出了一本春宫图推到了老头身前。

    果不其然,老头的呼吸立马就重了起来,虽然他对这样的东西并不陌生,可是不知道怎么的,他对这样的东西没有抵抗力。

    老头也是没有成家,经常会去妓院等地,只是现在年龄大了,就算有心也是无力,但是能过过眼瘾也是一件好事。

    老头拿着春宫图,没有说其他的,高兴的离开了。

    (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 西湖盛会开始() 
这些日子帮钱坤在赌场设置了其他的赌项之后,生意果然好了很多,在苏致远的说服下,高利贷也收敛了很多。

    苏致远并不是一个圣母,毕竟就算赌场自己不参与也会有人去做,而且这个时代的赌场是合法的,怎么教导别人向善不是他该做的事情。

    赌场的存在就是让很多人心存侥幸的地方,毕竟很多时候,也会有人赢了不少的赌资,别人眼红自然会去跟着买。

    杨安城不在了之后,唐静雨在无裳阁一个月没有出门,期间苏致远也曾去看过,那边的生意还在正常营业,只是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