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南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4南史-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闰三月乙丑,特进、中军将军沈约卒。 
  夏四月,都下大水。 
  六月癸巳,新作太庙,增基九尺。 
  秋九月,加扬州刺史临川王宏位元司空,以司空王茂为骠骑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江州刺史。 
  冬十月丁亥,诏曰:“明堂地居卑湿,可量就埤起,以尽诚敬。” 
  十三年春二月庚辰朔,震于西南,天如裂。丁亥,耕藉田,大赦,赐孝悌力田爵一级。 
  夏六月,都下讹言有枨枨,取人肝肺及血,以饴天狗。百姓大惧,二旬而止。 
  秋七月乙亥,立皇子纶为邵陵王、绎为湘东王、纪为武陵王。 
  是岁,林邑、扶南、于阗国各遣使朝贡。作浮山堰。 
  十四年春正月乙巳朔,皇太子冠,大赦,赐为父后者爵一级,王公以下班赉各有差。停远近上庆礼。辛亥,祀南郊,诏班下远近,博采英异。又前以墨刑用代重辟者,除其条。丙辰,汝阴王刘胤薨。丁巳,魏宣武皇帝崩。 
  夏四月丁丑,骠骑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江州刺史王茂薨。 
  冬十月,浮山堰坏。 
  是岁,蠕蠕、狼牙修国各遣使来朝贡。 
  十五年春三月戊辰朔,日有蚀之,既。 
  夏四月,高丽国遣使朝贡。 
  六月庚子,以尚书令王莹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袁昂为左仆射,吏部尚书王暕为右仆射。 
  秋八月,蠕蠕、河南国各遣使朝贡。 
  九月辛巳,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王莹薨。壬辰,大赦。 
  冬十一月,交州刺史李畟斩反者阮宗孝,传首建邺。曲赦交州。 是岁,魏孝明皇帝熙平元年。 
  十六年春正月辛未,祀南郊。诏尤贫家勿收今年三调,无田业者,所在量宜赋给;及优蠲#子之家,恤理冤狱,并赈孤老鳏寡不能自存者。 
  二月辛亥,耕藉田。甲寅,赦罪人。 
  三月丙子,敕太医不得以生类为药;公家织官纹锦饰,并断仙人鸟兽之形,以为亵衣,裁翦有乖仁恕。于是祈告天地宗庙,以去杀之理,欲被之含识。郊庙牲牷,皆代以面,其山川诸祀则否。时以宗庙去牲,则为不复血食,虽公卿异议,朝野喧嚣,竟不从。 
  冬十月,宗庙荐羞,始用蔬果。 
  是岁,河南、扶南、婆利等国各遣使朝贡。 
  十七年春二月癸巳,雍州刺史安成王秀薨。甲辰,大赦。 
  三月丙寅,改封建安郡王伟为南平王。 
  夏六月乙酉,中军将军、中书监临川王宏以本号行司徒。 
  秋八月壬寅,诏“兵驺奴婢,男年六十六,女年六十,免为编户”。 
  闰八月,干陀利国遣使朝贡。 
  冬十月乙亥,以行司徒临川王宏即正。 
  十一月辛亥,以南平王伟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是岁,魏神龟元年。 
  十八年春正月甲申,以领军将军鄱阳王恢为征西将军、荆州刺史,以荆州刺史始兴王憺为中抚将军,并开府仪同三司。以尚书左仆射袁昂为尚书令,以右仆射王暕为左仆射,以太子詹事徐勉为右仆射。辛卯,祀南郊,孝悌力田赐爵一级。夏四月丁巳,帝于无碍殿受佛戒,赦罪人。秋七月,于阗、扶南国各遣使朝贡。  
 南史 南史卷七 梁本纪中第七  
  普通元年春正月乙亥朔,大赦,改元。丙子,日有蚀之。己卯,以司徒临川王宏为太尉、扬州刺史,以金紫光禄大夫王份为尚书左仆射。庚子,扶南、高丽等国并遣使朝贡。 
  二月癸丑,以高丽王嗣子安为甯东将军、高丽王。 
  三月,滑国遣使朝贡。 
  夏四月,河南国遣使朝贡。 
  秋七月己卯,江、淮、海并溢。 
  九月乙亥,有星晨见东方,光烂如火。 
  是岁,魏正光元年。 
  二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诏置孤独园以恤孤幼。戊子,大赦。 二月辛丑,祀明堂。 
  三月庚寅,大雪,平地三尺。 
  夏四月乙卯,改作南北郊。丙辰,诏曰:“平秩东作,义不在南,前代因袭,有乖礼制。可于震方,具兹千亩。”于是徙藉田于东郊外十五里。 
  五月己卯,琬琰殿火,延烧后宫屋三千间。 
  闰月丁巳,诏自今可停贺瑞。 
  六月丁卯,义州刺史文僧明以州归魏。 
  秋七月丁酉,假大匠卿斐邃节,督F军侵魏。甲寅,魏荆州刺史桓叔兴帅F降。 
  八月丁亥,始平郡石鼓村地自开成井,方六尺六寸,深三十二丈。 
  冬十一月,百济、新罗国各遣使朝贡。 
  十二月戊辰,以镇东大将军百济王余隆为甯东大将军。 
  三年春正月庚子,以吴郡太守王暕为尚书左仆射。庚戌,都下地震。 
  三月乙卯,巴陵王萧屏薨。 
  夏四月丁卯,汝阴王刘端薨。 
  五月壬辰朔,日有蚀之,既。癸巳,大赦。诏公卿百僚各上封事,连率郡国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 
  秋八月甲子,婆利、白题国各遣使朝贡。 
  冬十一月甲午,开府仪同三司始兴王憺薨。 
  四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大赦。辛亥,祀明堂。 
  二月乙亥,耕藉田,孝弟力田赐爵一级,豫耕之司,克日劳酒。 冬十月庚午,以中卫将军袁昂为尚书令,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 十一月癸未朔,日有蚀之。甲辰,尚书左仆射王暕卒。十二月戊午,用给事中王子云议,始铸铁钱。狼牙修国遣使朝贡。 
  五年夏六月乙酉,龙斗于曲阿王陂,因西行至建陵城,所经树木倒折,开地数十丈。庚子,以员外散骑常侍元树为平北将军、北青兖二州刺史,率F侵魏。 
  六年春正月辛亥,祀南郊,大赦。庚申,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彭城来降。自去岁以来,北侵诸军,所在克获。甲戌,以元法僧为司空,封始安郡王。 
  二月辛巳,改封法僧为宋王。 
  三月丙午,赐新附人长复除,诖误罪失,一无所问。 
  夏五月己酉,修宿预堰,又修曹公堰于济阴。壬子,遣中护军夏侯亶督寿阳诸军侵魏。 
  六月庚辰,豫章王综奔魏,魏复据彭城。 
  秋七月壬戌,大赦。 
  冬十二月壬辰,都下地震。 
  是岁,魏孝昌元年。 
  七年春正月辛丑朔,赦死罪以下。 
  夏四月乙酉,太尉临川王宏薨。南州津改置校尉,增加奉秩。诏在位群臣,各举所知,凡是清吏,咸使荐闻。 
  秋九月己酉,荆州刺史鄱阳王恢薨。 
  冬十一月庚辰,丁贵嫔薨,大赦。 
  是岁,河南、高丽、林邑、滑国并遣使朝贡。 
  大通元年春正月乙丑,以尚书右仆射徐勉为尚书仆射。诏百官奉禄,自今可长给见钱。辛未,祀南郊。诏流亡者听复宅业,蠲役五年,尤贫家勿收今年三调,孝弟力田赐爵一级。是月,司州刺史夏侯夔进军三关,所至皆克。初,帝创同泰寺,至是开大通门以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同泰。自是晨夕讲义,多由此门。 
  三月辛未,幸寺舍身。甲戌还宫,大赦,改元大通,以符寺及门名。 
  夏五月丙寅,成景隽克魏临潼、竹邑。 
  冬十月庚戌,魏东豫州刺史元庆和以涡阳内属。甲寅,曲赦东豫州。 
  十一月丁卯,以中护军萧藻为都督侵魏,镇于涡阳。 
  是岁,林邑、师子、高丽等国各遣使朝贡。 
  二年春正月乙酉,蠕蠕国遣使朝贡。 
  二月,筑寒山堰。癸丑,魏孝明皇帝崩。 
  夏四月戊戌,魏尒朱荣推奉孝庄帝。庚子,荣杀幼主及太后胡氏。辛丑,魏郢州刺史元愿达以义阳降,封愿达为乐平王。是时魏大乱,其北海王颢、临淮王彧、汝南王悦并来奔。北青州刺史元隽、南荆州刺史李志皆以地降。 
  冬十月丁亥,以魏北海王颢主魏,遣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卫送还北。魏豫州刺史邓献以地降。 
  是岁,魏武泰元年,寻改为建义,又改曰永安。中大通元年春正月辛酉,祀南郊,大赦,赐孝悌力田爵一级。辛巳,祀明堂。 
  夏四月癸巳,陈庆之攻拔魏梁城,进屠考城,禽魏济阴王晖业。 五月癸酉,进克虎牢,魏孝庄帝出居河北。乙亥,元颢入京师,僭号建武。 
  六月壬午,以永兴公主疾笃故,大赦,公主志也。是月,都下疫甚,帝于重云殿为百姓设救苦斋,以身为祷。 
  闰月,护军将军南康王绩薨。己卯,魏将尒朱荣攻杀元颢,京师反正。 
  秋九月辛巳,朱雀航华表灾。癸巳,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上释御服,披法衣,行清净大舍,以便省为房,素床瓦器,乘小车,私人执役。甲午,升讲堂法坐,为四部大F开涅盘经题。癸卯,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大舍,僧F默许。乙巳,百辟诣寺东门奉表,请还临宸极,三请乃许。帝三答书,前后并称顿首。 
  冬十月己酉,又设四部无遮大会,道俗五万馀人。会毕,帝御金辂还宫,御太极殿,大赦,改元。 
  十一月戊子,魏巴州刺史严始欣以城降。 
  是岁,盘盘、蠕蠕国并遣使朝贡。 
  二年夏四月癸丑,幸同泰寺,设平等会。庚申,大雨雹。 
  六月丁巳,遣魏汝南王悦还北主魏。庚申,以魏尚书左仆射范遵为司州牧,随悦北侵。是月,林邑、扶南国遣使朝贡。 
  秋八月庚戌,幸德阳堂,祖魏主元悦。山贼寇会稽郡县。 
  九月壬午,假超武将军湛海珍节以讨之。 
  是岁,魏庄帝杀其权臣尒朱荣,其党奉魏长广王晔为主而杀孝庄帝,年号建明。 
  三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大赦。丙申,以魏尚书仆射郑先护为征北大将军。 
  二月辛丑,祀明堂。 
  夏四月乙巳,皇太子统薨。 
  六月癸丑,立昭明太子子华容公欢为豫章郡王,枝江公誉为河东郡王,曲江公察为岳阳郡王。是月,丹丹国遣使朝贡。 
  秋七月乙亥,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大赦。赐为父后者,及出处忠孝、文武清勤,并爵一级。庚寅,诏宗戚有服属者,并赐汤沐食,乡亭侯各随远近以为差次。壬辰,以吏部尚书何敬容为尚书右仆射。 
  九月,狼牙修国遣使朝贡。是秋,吴兴生野稻,饥者赖焉。 
  冬十月己酉,上幸同泰寺,升法坐,为四部F说涅盘经,迄于乙卯。前乐山县侯萧正则有罪流徙,至是招诱亡命,欲寇广州,在所讨平之。 
  十一月乙未,上幸同泰寺,升法座,为四部F说般若经,迄于十二月辛丑。 
  是岁,魏尒朱兆又废其主晔而奉节闵皇帝,改建明二年为普泰元年。又魏勃海王高欢举兵信都,别奉勃海太守朗为主,改普泰元年为中兴。 
  四年春正月丙寅,以开府仪同三司南平王伟为大司马,以司空宋王元法僧为太尉,以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袁昂为司空。立临川靖惠王宏子正德为临贺郡王。庚午,立嫡皇孙大器为宣城郡王,位列诸王上。癸未,魏南兖州刺史刘世明以城降。 
  二月壬寅,以太尉元法僧还北主魏,以侍中元景隆为徐州刺史,封彭城郡王,通直常侍元景宗为青州刺史,封平昌郡王,随法僧北侵。庚戌,新除扬州刺史邵陵王纶有罪,免为庶人。三月庚午,侍中、领国子博士萧子显表置制旨孝经助教一人,生十人,专通帝所释孝经义。 
  夏四月,盘盘国遣使朝贡。 
  秋七月甲辰,星陨如雨。 
  九月乙巳,加司空袁昂尚书令。 
  冬十一月,高丽国遣使朝贡。 
  十二月丙子,魏彭城王尒朱仲远来奔,以为定洛将军,封河南王,北侵。随所克土,使自封建。庚辰,以太尉元法僧为郢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 
  是岁,魏相勃海王高欢平尒朱氏,废节闵皇帝及自所奉勃海故王朗,而奉平阳王修,是为孝武皇帝。改中兴二年为太昌,寻又改为永熙元年。 
  五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大赦。赐孝悌力田爵一级。先是一日丙夜,南郊令解涤之等到郊所履行,忽闻异香三随风至。及将行事,奏乐迎神毕,有神光圆满坛上,朱紫黄白杂色,食顷乃灭。戊申,都下地震。己酉,长星见。辛亥,祀明堂。 
  二月癸未,幸同泰寺,设四部大会,升法坐,发金字般若经题,讫于己丑。 
  三月丙辰,大司马南平王伟薨。 
  夏五月戊子,都下大水,御道通船。 
  六月己卯,魏建义城主兰保杀东徐州刺史崔庠,以下邳降。 
  冬十月庚申,以尚书右仆射何敬容为左仆射,以吏部尚书谢举为右仆射。 
  是岁,河南、波斯、盘盘等国并遣使朝贡。 
  六年春二月癸亥,耕藉田,大赦。赐孝悌力田爵一级。 
  三月己亥,以行河南王可遝振为西秦、河二州刺史,正封河南王。甲辰,百济国遣使朝贡。 
  夏四月丁卯,荧惑在南斗。 
  秋七月甲辰,林邑国遣使朝贡。冬十月丁卯,以信武将军元庆和为镇北将军,封魏王,率F北侵。 
  闰十二月丙午,西南有雷声二。 
  是岁,魏孝武帝迫于其相高欢,出居关中。欢又别奉清河王世子善见为主,是为孝静帝。改永熙三年为天平元年。魏于是始分为两。孝武既至关中,又与丞相宇文泰不平,未几,遇鸩而崩。 
  大同元年春正月戊申朔,大赦,改元。 
  二月辛巳,祀明堂。丁亥,耕藉田。辛丑,高丽、丹丹国并遣使朝贡。 
  三月丙寅,幸同泰寺,设无遮大会。辛未,滑国遣使朝贡。 
  夏四月庚子,波斯国遣使朝贡。壬戌,幸同泰寺,铸十方银像,并设无碍会。 
  秋七月辛卯,扶南国遣使朝贡。 
  冬十月,雨黄尘如雪。 
  十一月壬戌,北梁州刺史兰钦攻汉中,魏梁州刺史元罗降。癸亥,复梁州。 
  是岁,西魏文皇帝大统元年。 
  二年春二月乙亥,耕藉田。 
  三月庚申,诏求谠言,及令文武在位举士。戊寅,帝幸同泰寺,设平等法会。 
  夏四月乙未,以开府同三司之仪元法僧为太尉。 
  五月癸卯,以魏梁州刺史元罗为青、冀二州刺史,封东郡王。 
  六月丁亥,诏郊明堂陵庙等令,改视散骑侍郎。 
  秋九月辛亥,幸同泰寺,设四部无碍法会。 
  冬十月乙亥,诏大举北侵。壬午,幸同泰寺,设无碍大会。 
  十一月,雨黄尘如雪,揽之盈掬。己亥,诏北侵F军班师。 
  辛亥,都下地震,生白毛,长二尺。 
  十二月壬申,与东魏通和。 
  三年春正月辛丑,祀南郊,大赦。赐孝悌力田爵一级。是夜,朱雀门灾。壬寅,雨灰,黄色。 
  二月丁亥。耕藉田。癸巳,以护军将军萧藻为尚书左仆射。 
  三月戊戌,立昭明太子子謷为武昌郡王,临为义阳郡王。 
  夏五月癸未,幸同泰寺,铸十方金铜像,设无碍法会。 
  六月,青州朐山陨霜。 
  秋七月,青州雪,害苗稼。癸卯,东魏人来聘。己酉,义阳王临薨。 
  八月辛卯,幸阿育王寺,设无碍法喜食,大赦。 
  九月,使兼散骑常侍张锲赣诙骸? 
  闰九月甲子,侍中、太尉元法僧薨。 
  冬十月丙辰,都下地震。是岁饥。 
  四年春二月己亥,耕藉田。 
  三月,河南、蠕蠕国并遣使朝贡。 
  夏五月甲戌,东魏人来聘。 
  六月辛丑,日有蚀之。 
  秋七月癸亥,诏以东冶徒李胤之降象牙如来真形,大赦。 
  戊辰,使兼散骑常侍刘孝仪聘于东魏。 
  八月甲辰,诏南兖等十二州,既经饥馑,曲赦逋租宿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