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今天算是领教了这位脾气古怪的科学巨人,不过,他也不计较,找了把椅子,坐在旁边观看起宋应星古代大炼钢铁的操作。
宋应星用眼睛斜瞄了一下坐在旁边的杨乐,心中略感诧异,这位新任的库司也太年轻了些。一个毛头小子竟然能当官?说不定又是靠爹爬上来的。他心中的气又提了上来,冷冷地说道:“杨库司果真是年轻有为啊!既然管理武库的工作,不知道对炼铁是不是很熟悉呢?”
杨乐坐在旁边有些莫名其妙,好好的考我炼铁的知识干什么,难道是确认自己的能力?他不能说不会,因为化学方面可是他的强项,也不能说的太厉害,只好含糊说道:“略懂一二,略懂皮毛。”
杨乐虽然谦虚,但听在宋应星的耳朵里却变了味儿,他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那个时候,炼铁技术并不发达,一个人如果没有在炼铁上浸泡过数年,甚至数十年,谁都不敢说略懂皮毛,一个连铁锹都没摸过的少年就敢说略懂?这不是吹牛皮、说大话吗?
“去,添些煤炭来!”宋应星吩咐道。
“哦。”杨乐应了一声,往炉子里添了一铁锹煤炭。
“多加些,太少,火不够旺!”通过加煤这件小事儿,宋应星已经确信,杨乐根本就没有炼过钢铁!
加煤之后,炉子里的铁矿石受到高温,完全融化成为铁水,“快,拔掉中间的塞子!”宋应星右手猛烈的拉着风箱,保持铁水的温度。因为他的左手受伤,行动不便,他无法抽身去拔塞子。只好命令杨乐去帮他做。
杨乐依言照做,拿起工具箱里的一个长铁夹拔掉了火炉上的铁栓。顿时,里面火红的铁水从底部小孔里流出来,顺着卡槽流进了一个模具里。模具周围是由水车带动的流水。所以,铁水瞬间凝固。
“成了!”宋应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用夹子把模具里的器具拿了出来。
杨乐终于知道,这是一把火铳的外壳,里面的其他构造还需要另外添加和雕琢。
宋应星兴奋地观着这把火铳,忽然,他眉头一皱,自言自语道:“还是功亏一篑,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杨乐顺着他的眼睛看去,只见火铳身上有一块不起眼的杂质,虽然不大,但火铳很可能承受不住火药的爆炸而从这里炸裂开来。
古代火铳制造时的质量问题是炸膛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时,宋应星眉头紧锁,连杨乐还在身旁都忘记了。
杨乐没有打扰他,而是到火炉旁边看了看底部遗留下来的残渣。
“温度足够,火候也对,工序也对铁矿和焦炭的比例也适合不对,为何杂质就是清除不掉呢?”宋应星点头又摇头,肯定又否定。
“前辈不妨再加入石灰石试一试。”杨乐是化学系的大学生,对炼铁的知识十分熟悉,后世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焦炭用于还原出铁矿里的纯铁,而石灰石是造渣除脉石,能使冶炼生成的铁与杂质分开。
宋应星炼铁的原料里明显少了石灰石,他说用的只是沉降过滤法,去除效果很差。所以,有很多细小的杂质清除不掉。
“石灰石?”宋应星明显一愣,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杨乐,他所知道的书籍上并没有加入石灰石的记载。难到石灰石真的可以除去杂质?
“前辈不妨试上一试。晚辈还有其他的事情,就先告辞了!”杨乐拱拱手,踏步离开了。他很确信,这位科学巨匠不会轻易放弃每一个成功的可能。
果然,在杨乐刚刚走之后,宋应星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新一轮的炼铁实验。
第6章 天灾人祸苍生怨,出口成章语不凡()
武库的日子平淡如水,杨乐的生活还算滋润。
但在榆林镇的外面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正直六月,骄阳似火。全陕西天赤如血,持续干旱下,草木皆枯,百姓已经到了啃树皮、挖草根的悲惨地步。
在朝廷严重的赋税之下,王嘉胤率先起义,随后响应者蜂拥而至,高迎祥、王自用等带领人马主动遵从王嘉胤的号召一起共同行动,一时间蜂火燃遍整个陕西,并蔓延到晋、宁、甘三省,起义队伍发展很快到两万多人。
“哎呀一百多难民又涌进城里来了。现在街上到处都是乞讨的难民,今天散出去的银子都有一两多了。”小吏王洋刚刚从外面办完差回来,喝了一口凉茶,擦了擦汗,叹着口气说道。
“是啊,老天不下雨,可苦了百姓了。一旦没粮食吃,除了逃离家乡,又有什么办法呢?”小吏许聪说道。
“是啊,是啊,要不王嘉胤怎么会叛乱呢?他以前可是当过边兵,吃过官粮的!”王洋拿着一把蒲扇,呼扇着说道。
“都说官逼民反,按照今年的光景,朝廷应该免税!”许聪斩钉截铁地说道。
“都是魏千岁出的馊主意,为了大修皇陵,搜刮钱财,真是劳民伤财啊”
“嘘你们说话小点声,不怕被锦衣卫听见,小心把你拿了进去!”张开心凑过去小声说道。
“不怕!俺也是农民出身,就想为他们说句公道话!怎么着?他魏太监敢做不敢当,还不让人说句话了?”许聪大义凛然。
“就是!我也要骂!他魏忠贤:倒行逆施,惑乱朝纲!迫害百姓,残害忠良!清除异己,野心如狼!骄蛮跋扈,阉党成帮!独掌大权,东厂难防!指鹿为马,无人相抗!谁敢说话,诏狱大堂!”王洋滔滔不绝,四字成语,出口成章。最后,他盯着张开心的眼睛说道:“你可知道我背诵的是谁的文章吗?”
张开心眼睛通红,哽咽道:“我爹张有良。”
场面顿时安静下来。三个人瞬间保持了沉默。他们仿佛又想起了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张有良和杨涟一样,都是东林党的成员,一起上书弹劾魏忠贤,而后含冤入狱,与杨涟等人一起被杀害殉国。
杨乐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仔细听着他们的议论。心里略微感叹,都是一群人民的好公仆啊!
随后,他假装咳嗽一声,睁开眼睛说道:“刚才你们的话,我什么都没听见。请你们继续吧!”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此话跟‘此地无银三百两’没有什么差别,然后他讪讪地笑道:“我跟你们的想法一样。我也想骂他来着!只是没有那么好的文采”
王洋、许聪、张开心面面相觑,觉得这位库司大人好生有趣,然后都哈哈笑了起来
“快说说,外面还有什么趣事没有?”杨乐琢磨着是不是该发明一份报纸了,在城里呆着,外面发生的事情都不知道。
“外面都乱了,起义的百姓越来越多。”许聪说道,“不过,朝廷派下了孙承宗孙大人作为陕西剿匪按察使,下面的官员一听朝廷大员来了,抓人可卖命了!”
“嗯嗯,听说孤山总兵曹文诏曹大人已经抓住了部分贼首,正押往京城呢,上午的时候囚车刚好进入咱们榆林地面,我去给兵营送铠甲的时候,看见过,还是个女匪呢,听说是高迎祥的妻子。”王洋接着许聪的话茬说道。
“什么?”杨乐心中一惊。
“是啊,府台大人似乎也得到了锦衣卫的密信,说是有匪徒已经混进难民当中,想要劫囚,张大人正带着人满城搜捕呢。不得不说,这锦衣卫真是神通广大啊。”张开心赞叹着说道。
这些消息足够杨乐震惊。尤其是高迎祥的妻子被抓,那么,高迎祥呢?还有高一功,他们到底怎么样了?难道也被抓了?
此时杨乐心急如焚,迫切的想知道他们的行踪。
“你们聊着,我出去转转。”
杨乐吩咐一声,离开了武库。
天桥左近,都是些卖杂货、变把戏、江湖闲杂人等聚居的所在。那里人龙混杂,消息最是灵通。杨乐还没走近,只见十几名差役蜂拥而来,两名捕快带着头,手里拿着铁锁,锁拿了五个衣衫褴褛的难民。
杨乐心中一动,闪在一旁,眼见众差役锁着五名难民而去,只听得人丛中有个老者叹道:“这年头儿,连难民也犯了律法啦。”
杨乐正待向前询问,忽然听得身后咳嗽一声,有个人挨进身来,头上戴着斗篷,弓着腰、曲着背,待杨乐看清他的面貌时,正是时常挂念的高一功。
高一功向杨乐使个眼色,转身便走。杨乐跟在他后面,来到僻静之处。
“二哥,我总算找到你啦。”高一功欣喜的说道。
“高大哥呢?你们进城是为了嫂夫人的事情吧?”杨乐开口询问道。
“嗯,是为了嫂子的事儿。大哥听说你在这里做了大官,就让我过来找你。”
“那好,快带我去见高大哥。”
“二哥跟我来。”
杨乐跟着高一功七拐八绕来到起义军在城里的一个秘密据点,还没进胡同,便见义军弟兄们散在街边巷口,给首领把风。进屋之后,一道道门也都有人把守。
来到后厅,只见王自用居中而坐,身旁坐着高迎祥等几位首脑人物。
“王大哥,高大哥,杨二哥来了!”高一功进门就喊。
“来来来杨兄弟快来坐。”高迎祥让人给杨乐搬了一把凳子过去。
“高大哥,我还是站着比较舒服。”杨乐推托,他知道,这凳子可不是随便坐的。
“坐吧。”王自用喝了一口茶水,说道。
杨乐实在是推托不过,这才挨着高迎祥的身旁坐了下来。
“今天的议题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说说吧。”王自用开始主持大会。
“不用再议了,既然杨乐兄弟在衙门当差,只要打听清楚嫂夫人关押的地点,咱们里应外合,劫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说话的是一个身长体瘦,面色微黄,长须长发的一个中年汉子。此人正是外号‘黄虎’的张献忠。
“献忠兄,此言差矣!且不说能否在守卫森严的城里救出嫂夫人,就算救了出来,肯定也要搭进去不少兄弟们的性命。况且杨乐兄弟好不容易打进了官府,岂不是也要暴露了?”反驳张献忠的是坐在杨乐对面的一个头戴围巾,红脸阔耳,剑眉虎目的将领。他身长八尺,腰挂佩刀,看起来威风凛凛。
“自成兄弟总是另有高论,那就快和哥哥说一说你的妙计。”高迎祥对着李自成抱拳说道。
“哥哥莫急,我相信杨小兄弟心里面已经有了计较。”李自成最终把皮球踢给了杨乐。
也不知道他是在考验杨乐,还是在给杨乐露脸的机会,或者二者兼有。
杨乐此时早已经震惊的麻木了,都是一群历史名人啊。
“嗯好,就让咱们的杨乐兄弟出一次主意。大家以为如何?”王自用摸着胡须说道。
“好。”
“好。”
“好。”许多将领都随声附和。
杨乐见大家都同意,硬着头皮也得上了。沉思片刻,说道:“自成大哥说的不错,在城里营救十分困难,不如弄清楚了囚车行走的路线,提前在前面埋伏,或许可救出嫂夫人。”
“嗯不错。是个好主意。”李自成赞叹道。
“哼!说的容易!囚车可是由孤山总兵曹文诏亲自押运,如何知道他要走那条路?”张献忠冷哼一声。
“我们可以让他走我们想要的那条路!比如,让他故意看到我们的人,然后,他就会去追”杨乐心中的计划逐渐清晰起来,说话也有了几分底气。
“哈哈哈哈妙啊!不请自来,引军入瓮。就是它了。”王自用听明白了杨乐的意图。
高迎祥也点点头,表示同意。
“此计还需要几位哥哥鼎立相助方可!”杨乐抱拳说道。
“哈哈哈哈杨兄弟放心,我第一个支持你。”不知为何,李自成就看杨乐很顺眼。
“好了,大家如果没有意见,就要配合杨兄弟救人!散会吧。”
第7章 狙击步枪初现世,施计救人祸乱生()
杨乐回到武库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大半天的时间。
杨乐的屁股还没有坐热,只听到院外一阵狂笑声。
“哈哈哈哈我成功了!杨库司呢?库司大人他在哪里?快告诉他,我成功了”宋应星从外面跌跌撞撞跑进来,手里还抱着一支崭新的火铳。
他装若疯狂的模样倒把王洋、许聪、张开心他们吓了一跳,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之后,他们看杨乐的眼神已经成为了神人一般。
杨乐看见宋应星好几天没睡觉的模样,就知道炼铁已经成功了。
“卑职宋应星参见库司大人!”宋应星一见到杨乐,立刻磕头施礼。
“宋前辈快快请起。”杨乐急忙把宋应星扶了起来。他可不敢受这位科学巨匠的跪拜,怕折寿啊。
“老夫井底之蛙,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大大怠慢了杨库司,请原谅!”宋应星倒是干脆,直接道歉。炼铁之事让他对杨乐的才学十分佩服。
“宋前辈不必多礼,你来的刚刚好,我这里正好有求于前辈。”接着,杨乐把十支火铳的任务跟宋应星说了一番。
“这是卑职职责所在,一个月之内定能完成!”宋应星下了保证。
“宋前辈,能不能按照这个图纸给我单独打造一把?”杨乐从怀里拿出图纸,这是他闲着的时候,画的一把狙击步枪的草图。
看着模样怪异的火铳,宋应星心里直打鼓。“这火铳,老夫从来没有见过。”
“无妨,尺寸我已经标明,你只需要按照图纸打造就好。”
“是。”宋应星接过图纸,快步去了武器研究室。
杨乐泡了一杯茶,暗自思索着如何才能得知囚车押送的时间和路线。
就在这时,张开心过来禀报道:“大人,府台张大人来了!”
“快请。”杨乐心中暗喜,说不定能从张清远的嘴里探出些消息来。
张清远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喘了一口气,说道:“还是杨库司悠闲啊!”
“府台大人说的是啊,库司是个闲差,不像您,权利大,事情多。”杨乐附和说道。
“我也不想被事情烦扰啊,但身居官位,不得不劳命奔波。说实话,我认为你是我的福将!我呆在榆林已经快三十年了,没什么长进,你一来,我就要调任了。不瞒你说,我听北京的一个朋友透漏出来的小道消息,是杭州盐运使!”
通过这些天恶补的官场知识,杨乐知道,盐运使那可是从三品的大员。现在张清远是知府,是正四品官。如此说来,张清远是高升了,不仅如此,盐运使是管盐税的,那可是最有油水的部门。于是,杨乐拱手道:“恭喜大人高升了!”
“哎呀先不说恭喜过早,估计要变了!一切都不好说喽!”张清远摆了摆手,叹了口气,终于把今天来的主题说了出来:“不瞒你说,孤山总兵曹大人押送反贼去往京城,路过咱们榆林,要在这里休整一晚,明早再走。但我收到锦衣卫的密信,说有反贼已经混进城内要趁机劫狱!”
虽然这个消息杨乐已经知道,但他依旧惊讶的说道:“劫狱?!他们能有这么大的胆子?”
张清远点点头,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囚犯被劫,且不说升官的事儿,恐怕我连脑袋也保不住了!”
“那府台大人来找我的意思是”
“帮我出出主意。”张清远直接了当的说道。
“这”杨乐真没想到张清远也是为这事儿而来。
“杨库司,你一定要帮帮我呀!今天我把全部的难民统统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