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动声色地支开劳工,拾起这件小东西,抹去泥土:这是一只金耳环,不
能再让劳工挖掘下去了。施利曼立刻把他们悉数辞退。施利曼夫妇和斯塔马
大基亲自动手挖起来,他们跪在地上,用小刀轻轻地剔除着各层泥土。
施利曼在迈锡尼城堡发现王族墓地的消息,顿时轰动了全世界。他们夫
妇俩总共发现5座坟墓,斯塔马大基发现了第6座,全都在石板围成的圆圈
内,那圆圈里实际上就是一处陵园。6座墓穴中共葬有19个人,有男有女,
其中还有两个儿童。尸体上大多覆盖着黄金。男人脸上罩着金面具,胸部复
盖着金片。两个妇女戴着金制首饰,一个戴着金冠。两个儿童都包裹在金叶
片里。
这次的发现比起特洛伊古城发现更为重要。发掘出的宝藏越来越多。施
利曼笃信不疑这就是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及其家族的坟墓。在第5号墓中,
他发现了3具男尸,其中北面的第3具尸体的面部不仅饰有黄金面具,而且
其肌肉及眼、嘴等部位都还保存得十分完整,张开着的嘴里露出32颗牙齿。
施利曼认为他就是阿伽门农,并当即给希腊国王发去一封简短的电报:“我
正凝视着阿伽门农的脸瞠。”他那欢欣得意的心情溢于电文之中。
对施利曼来说,他发现的世界毫无疑问又是荷马笔下的世界。可实际上,
他又一次出现了差错。也还是他的助手德尔费尔特经过数年的考证,发现这
些坟墓的年代比阿伽门农的时代还要早400年,粗略估计,约在公元前1600
年到1500年之间。然而,不论施利曼发现了谁的坟墓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
他又一次把湮没了的人类文明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更何况他发现的迈锡尼遗
址至今仍是无可置疑的。在这个意义上,他发掘的世界依然可称得上是荷马
笔下的世界。自1920年起,韦思教授率领的考古队,继续在迈锡尼发掘,结
果发现了许多迈锡尼时代的坟墓,进一步扩大了施利曼的战果。
随着施利曼发掘特洛伊城和迈锡尼城的巨大成功,在欧洲掀起了一股考
古热潮,远古文化中心一个接一个地被发现了,近代考古学也随之兴起。
1890年,十九世纪的一代奇才亨利希·施利曼在美国逝世,终年68岁。
一部荷马史诗的启示,一个童年梦想的呼唤,再加上一生坚定执著的追求,
也许就是施利曼发掘宝藏成功的诀窍所在。
(陈齐水)
… Page 196…
义士廖有方
唐朝有个人叫廖有方,他曾于宪宗元和十年到京城去应考,结果落了榜。
考取进士的兴高采烈,落了榜的郁郁寡欢。他的心里不痛快,准备到四
川去游历,以此排遣心中的忧愁。
一天,行至宝鸡西边,夭色已晚,他见路边有个驿站,便到那儿去投宿。
他刚把一切安顿好,准备躺下休息,忽然听到隔壁有人在呻吟。仔细一
听,那人大约痛苦得忍不住了,还在轻轻哭泣。
“唉,外出生病没人照顾,实在是可怜,”他暗暗地想,“反正我也没
有什么事,前去探望探望他。”
他推开隔壁的房门,看到一个脸色腊黄的年轻人,大约疼痛得太厉害了,
额头上布满了汗珠,眼眶里充满了泪水。
“仁兄,你病得不轻啊,生的是什么病?”廖有方走到他的床边问道。
那个年轻人摇了摇头,有气无力他说:“不知道。”
“兄台从哪里来,准备到哪里去?”
“小弟不辞劳苦地进京赶考,只是没人赏识,又是落第而归。”
廖有方听了他的话,触痛了自己的心病,对他越发同情。
那个年轻人挣扎着爬起来,给廖有方跪下磕了几个头。廖有方急急将他
扶起,说:“仁兄有何吩咐,只管说来,何必行此大礼!”
“我,已是病人膏育,仁兄若是方便,请将我的尸首埋葬。”说完了这
句话,他似乎已经用尽了力气,一下子又躺倒在床上,不断地喘息。
“兄台不可胡恩乱想,哪一个一直无灾无病?我去给你找个医生看看,
抓几帖药吃吃,慢慢地就会好的。”廖有方安慰他道。
那个年轻人已经说不出话了,只是微微地摇摇头。不一会儿,他的腿一
蹬便不动了。
廖有方把手凑近他的鼻孔,发觉已经没了气息。
“屡试不中,死于他乡,实是可悲,”廖有方想道,“他在这里无亲无
故,临终前要我给他办后事,我可不能撒手不管。”
他回到自己的房中,唤来驿站的主人,问道:“这一带可有人要买马?”
“客官莫非要卖马?”
廖有方点了点头。
“附近村子里有个富翁正好要买,我去给你问问。”驿站的主人说。
“多谢了。”
“敢问客官,为何要将马匹卖去?是不是缺了盘缠?”
“盘缠倒还有。隔壁的年轻人死了,你可知道?”廖有方道。
“刚刚知道。”
“我想把马卖了,将那个书生安葬。”
驿站的主人正为此事犯愁,听了廖有方的话,喜出望外,忙问:“客官
与他是亲还是友?”
“萍水相逢,素不相识。”
“啊,客官是个大善人!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驿站的主人问。
“鄙人姓廖,名有方。”
“廖先生请稍候,在下马上去给你问问。”说完,他便转身离去。
村里的那个财主非常吝啬,见廖有方急着要用钱,故意压价。廖有方也
… Page 197…
不跟他计较,连马带鞍一起贱价卖给了他。
他买了口棺材,将隔壁的书生装殓,埋在附近。
廖有方只知道那年轻人是个书生,遗憾的是不知他的姓名。问问驿站的
主人,他也不知道这个书生姓何名谁。
他对那个书生十分同情,写了篇铭文悼念他。铭文写道:“真是可叹,
身后只留下个空口袋,屡次应试,仍然是个穷书生。虽然我们只有半面之交,
但我为你哀痛,不知何处是你家乡。”
他给书生办完了丧事,便向驿站主人告辞,继续向四川行去。
驿站主人对廖有方的义举十分钦佩,常常把这事讲给过往的客人听。客
人来自四面八方,这件事很快就传扬了出去。
廖有方到了四川,探访了亲友,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取川东道返回。
到了灵龛(kan)驿,他准备投宿。驿站的主人看他像是客人们传说中的
模样,笑脸相迎,问道:“客官准备在这里住宿?”
“是。”
“请问尊姓大名?”
“鄙姓廖,名叫有方。”
“哦,原来是廖先生。这里的客房已经注满,我家就在附近,住在我家
怎么样?”
廖有方看看天色已暮,不得继续前行,于是向他道谢:“那就多谢您了。”
“无妨,无妨。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廖先生请。”
驿站的主人在前领路,廖有方在后相随,不一会儿便到了他家。
他的妻子身穿孝服,看到丈夫领着客人来了,连忙上前相迎。
驿站主人把妻子拉到一旁,悄悄跟她说了几句,她朝廖有方看了几眼,
走上前来朝他拜了两拜,随后到厨房里去忙开了。
“当家的,饭菜准备好了,请客人用餐。”驿站主人的妻子说。
“廖先生请。”驿站主人说。
廖有方走到桌边一看,顿时呆住了。菜肴摆了一桌子,如同酒席一般。
“主人家,太客气了。随便烧两样菜就行了,何必如此费心。”廖有方
说。
“哪里,哪里,怠慢之处还请廖先生包涵。”
吃过晚饭,驿站主人夫妇一直陪着他拉家常,如同对待家里人一样。
“廖先生,您是不是在宝鸡西边的驿站里卖马葬了一个书生?”驿站主
人忽然掉转了话题,问起了这件事。
“是有这么回事。主人何以得知?”
“先生的义举传遍了这一带,驿站里的人更是人人皆知。先生的胸怀不
凡,在下敬佩得很。”驿站的主人说。
“这样的事若是让主人碰上了,您会不会撒手不管?”廖有方反问了一
句。
“不会。”
“那就是了。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不值一提。”廖有方说。
“廖先生过谦了。请问,那书生临终前的情形如何?”驿站主人的妻子
插嘴问。
廖有方便将当时的情形,详详细细他说给他们听。驿站主人的妻子听了,
似乎十分激动,泪水忍不住地纷纷落下。
… Page 198…
时间已晚,大家感叹了一番,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廖有方便向驿站主人告辞。驿站主人道:“廖先生沿途劳
顿,何不住下来休息几天?”
“多有打扰,在下心中着实不安。”
“哪里话,哪里话,廖先生若不嫌弃,就请在这里住下。”
主人再三挽留,廖有方也着实有些劳累,答应在这里再住一天。
吃饭时,又是熊掌,又是虎肉,名贵的菜肴满桌子都是。他的妻子又是
劝酒,又是夹菜,招待得非常殷勤。
“如此有劳主人家,在下十分感激。”吃完饭,廖有方真诚地说。
“家常便饭,只是表示我们对先生的一点心意。”主人的语气也十分诚
恳。
以后,廖有方每天都要告辞,主人家总是苦苦挽留。这可真是盛情难却,
弄得廖有方无法脱身。
一连半个月过去了,廖有方不免犯了疑,主人如此对待自己,莫非有什
么用心?他暗暗留了心,心中有所戒备。
驿站的主人似乎也觉察到了这一点,廖有方再来告辞,他不再挽留,只
是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了声“路上珍重”。
他的妻子跑了出来,失声痛哭,廖有方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呆呆地站在
那里。
驿站的主人拿出许多上等的丝织品送给他,价值相当于上千两银子。
“半个月来,承蒙贵伉俪(kangli)盛情招待,在下已是过意不去。如
今还要送我这份厚礼,在下实不敢领。”廖有方说。
驿站主人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开口说:“唉,就对你实说了吧,今年春
天你卖马埋葬的那个书生,名叫胡绾(wan),是我妻子的兄弟。”
廖有方听了这话,方才知道那个书生的姓名。他连忙走到驿站主人妻子
的面前,表示自己的哀悼,并坚决表示不接受这些礼品。说完之后,他便告
辞转身离去。
驿站主人打马前来送他,走过了一个驿站,还是不肯分手。
“仁兄,没有不散的筵席,还是请回吧。”廖有方说。
“好吧,”驿站主人道,“我们就此别过。这些薄礼,只是表示我们夫
妇的一点敬意,兄台务必收下。”说完,他放下礼物,打马而回。
廖有方连声呼喊,见驿站主人不肯回转,也掉头而去。
驿站主人认为廖有方会拿,廖有方以为驿站主人会取回,结果谁也没拿,
任它丢在旷野里。
这事又成了一件新闻,迅速传遍了附近各地。当地有地位的老者深受感
动,将这事报告给州官。州官也受到了感动,把这事上奏给皇帝。
满朝的文武大臣都知道了这件事,对廖有方的所作所为十分钦佩。大家
有心给朝廷选取贤才,于是一齐推荐他。
第二年,李逢吉主持考试,将廖有方取为进士。廖有方不想让别人知道
自己以前的事,于是改名为廖云卿。
虽然他改了名,但是他的名声依然传遍了五洲四海,大家都知道他是个
有名的义士。
那个驿站的主人名叫戴克勤,他的事迹也传遍了中原各地。朝廷发了公
文到节度使那里,将戴克勤提拔为当地的大官。
… Page 199…
廖有方与戴克勤,一个仗义疏财,施恩不望报,一个受人之恩,时时不
忘报答,一时传为美谈。直至后世,人们还常常说起这事。
(徐子健)
… Page 200…
王子复仇记
这个故事发生在十六世纪中叶的丹麦。
那一年,受人尊敬的国王突然去世了,丹麦全国上下一片震惊。更令人
吃惊的是,又过了不到两个月,王后竟与国王的弟弟结婚了。这个新国王叫
克劳狄斯,他的外貌可憎,人品更是低下。因此、许多人都怀疑他是为了娶
自己的嫂子并篡夺王位,才把亲哥哥害死的。许多人都觉得,王后做得太轻
率,太没情义了。
人们都在为年轻的王子哈姆莱特担心,他怎么接受得了接连发生的两件
大事呢?他们更为王子被撇到一边抱不平,要知道,他才是先王的合法继承
人呀!
事实上也是如此,哈姆莱特变得郁郁寡欢,一直穿着深黑色的丧服,任
何娱乐活动都不参加。他的叔父克劳狄斯宣布说,国王是在花园里休息时,
被一条蛇螫死的。但敏感的哈姆莱特认为,那条蛇就是克劳狄斯。但是,谋
杀没有证据,更不知道王后是否参与了谋杀。
哈姆莱特非常苦闷。一天,有位朋友告诉他一个谣传:守望在城堡上的
哨兵一连三个晚上见到了鬼魂,那鬼魂长得很像已故的国王,而且,他总是
准时在三更时分来到城堡上。
哈姆莱特十分惊奇,决定和告诉他的那位朋友一起去见父亲的鬼魂。
这天深夜,他和朋友们等候在城堡的高台上。三更刚过,远处果然出现
了一个阴影,他身穿甲胄,很像已故的国王。哈姆莱特打了一个寒颤,问道:
“你是谁?真是我的父亲国王吗?”
那个阴影不让他靠近,嘶哑着声音说:“我正是你的父亲。你一定要怪
我为什么不好好地躺在坟墓里吧?告诉你,我是冤魂,我是被克劳狄斯害死
的。我在花园里午睡时,他偷偷走来,将毒草汁灌进了我的耳朵。那毒草汁
走得跟水银一样快,一下子就夺走了我的生命……你的母亲,我的王后没参
与谋害,你不要伤害她,让她的良心去惩罚她吧!”哈姆莱特正要进一步弄
清细节,鬼魂却一步步后退,最后消失在黑暗之中。
好一会儿,哈姆莱特才如梦初醒,对他的心腹好友霍拉旭说:“不管我
见到的是真是假,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弄清父亲暴死的真相。如果真是克劳
狄斯害死了我的父亲,我一定要亲手杀了他!”
霍拉旭劝告哈姆莱特说:“千万不能性急,更不能将内心的秘密吐露出
去。如果克劳狄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