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记 作者:庄秋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更衣记 作者:庄秋水-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当然看不到庄秋水更衣,可是她那一篇篇翩翩而来的更衣记我倒是每次都能看到。原因有二:其一,不得不看;其二,喜欢看。
  《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的万象专栏版已经办了好几年了。2005年某个时候,我们找到庄秋水,说你应该给我们写个专栏,书评游记影评之类的文章你在我们这里发了不少,算是老作者了;你文字的灵气、趣味和麻利我们已经见识了;你在其他地方都写专栏却不在我们这里写多不够意思;况且见过面聊过天也算是朋友了嘛。她问在你们那里写过专栏的都有谁呀。我们说,有香港的李欧梵、梁文道、马家辉、潘国灵、罗展凤;有台湾的杨照、于国华、成寒;有海外的王受之、薛忆沩;有内地的毛尖、安迪、秋风、尹丽川、潘小松;有本地的刘申宁、王小妮、孙振华、王绍培;等等。她说:我正好想写一个和女人衣饰有关的系列呢。
  她的更衣记因此登场,至今已一年有余。我是文化广场的主编,她的文字付印前我非看不可,此所谓不得不看。
  然而真的是一看就喜欢,所以岗位阅读马上就变成了阅读享受,这是媒体中人难得的乐趣,也是副刊编辑可遇难求的惊喜。她沉浸在古今女子服饰的世界,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薄薄厚厚,长长短短,一一写到,每每惊艳。她写旗袍,写红裙,写斗篷,写裙带,写睡鞋,写帽子,写油纸伞,写谢公屐,写玉簪花黄胭脂金钏项链牙梳背,写麻衣如雪温润如玉画眉深浅暗香盈袖……。她又不是简简单单地拿过一件衣饰描述一番了事,往往是开头没几句,她就拉你去了春秋战国或唐宋明清;你正在那里倒时差,她突然又从金庸武侠跑到《红楼梦》那里去了;你正很感性地傻盯着林妹妹的斗篷发呆,她却又很理性地看到了斗篷背后的命运:
  斗篷所具有的权力感和人际关系的透明度,让人疑惑这种服装的自然本性。服装似乎已经越过寒冷的外在进入文明世界。它所具有的审美情趣就是在内外之间造成一个空间,吸引注意力,延宕身体之间的相遇。这种道具感正是斗篷作为服装的命运。
  就是这样:她悠闲自顾,驾一辆载满花花绿绿各式衣饰的时光过山车,忽而在新朝旧代之间翻滚腾挪,忽而在诗词小说之间左吟右哦,奇的是这过山车说开就开,说停就停,按钮在手,随她高兴。她又仿佛是自己策划举办了一个古今衣饰展,自己在那里穿梭讲解,用智慧穿针引线,用学识指东说西;不时摸摸张爱玲的衣领,撩撩杨玉环的裙摆;胆子大的时候,也动动慈禧太后的胭脂。
  说是更衣记,更衣其实是她在幕后的化妆间里翻箱倒柜,记才是她的舞台。她穿一身或华丽或古朴的衣裳登台亮相,说的往往不是原来剧本里的台词,而是她自己的话:
  清末女子袄衫的装饰也十分触目。袄子有三镶三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之别。花边镶条,花鸟图案,珠玉花饰,挖空补花,重重叠叠,十分刺眼。人被衣服淹没了。在这些不相干的地方浪费的无数精力,正预示着女子们精神上的放恣、不讲理。
  她自己在讲理,所以她看出别人的不讲理。她有一篇更衣记题为《披上一层精神的外衣》,颠倒一下词序,正可用来指引她文字中意趣的方向:
  披上一层外衣的精神。
  胡洪侠
  2006。11。16.深圳



  第 一 辑   衣裳
  由长及短,从宽到窄,华美的心情逐渐褪去,虽然表面上还在激烈地唱着高调,骨子里已经在向往简洁和方便。女为悦己者容,毕竟不如自身舒适来得重要。

  一抹微云
  古代广泛流传的春宫画显示女子们即使在性爱活动时,仍然常常会着一种胸衣。即所谓抹胸。用宽布条或绣花的绸片,上抵腋下,下至肚脐,用一根绕过乳房的绢带系紧,绢带下不过胸。也有的抹胸式样稍有变化,前面紧扣。有如一抹微云掩住山峰,欲望半张着眼睛,迷朦之中透露出涩骨的春情。
  抹胸的颜色,多半是妖媚的桃红、水红或葱绿色。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被作为欲望对象的尤三姐以彼之身,还施彼道,竟是他嫖了男人,并非男人淫了他。
  卧室之外,女子们要在胸衣外面加上层层宽大的短衫或长衣。在一个勃起的阴茎中也能读出良心的美好的道德社会,女子们被迫煽起欲望然后抵制欲望,为火热披上冰衣。
  然而内衣最早的功能不过是取暖。是一种称作襦的短衣,不加絮,不用帛,不外露,齐腰身。后来出现了裹肚。《老学庵笔记》说:裹肚则紫地皂绣。即在紫色的底子上加黑色的刺绣。裹肚又叫兜肚,用一块菱形状的布护住胸腹,用带子套在脖子上,左右两角钉上带子系在背后。正宗的兜肚绘制有蛙图案。因为蛙的图腾是女娲氏部落的标志。关中人迎娶新娘的花轿前,常挂着一对高挑的花肚兜,绣着大蛤蟆的花肚兜是新嫁娘的开路神。过毒气甚重的端午节时,娘家人送给女儿的礼物里也有手绣蛤蟆纹的兜肚。
  物质的遮蔽最终让位于揭开遮蔽的欢愉。对隐藏在衣服背后的身体销声匿迹的恐惧,男人们比女人更不能容忍。葱绿抹胸下的一痕雪脯是男人们进入肉体世界的边境之地。
  唯一例外的是唐代女性的袒装。穿着及胸锦花长裙的嫔妃宫娥,上身不着内衣,只披着一件透明的大袖纱罗衫,从盛唐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款款而出。那是女性服饰史上最刚健自由的时代!

  三点定江山
  据说有政协委员提议,不仅立法保护女性免于性骚扰,也要保护男人不被女人性骚扰。报道这条新闻的同时,电视画面频频出现穿吊带衫的街头美女。该委员的意思好像是说,女人们的这一点点裸露不仅骚扰了男性,也可能激发男人的性本能而使之演变为骚扰者,男人成为双重受害者。
  既然全球气候越来越热,女人们决不会舍弃穿吊带衫的自由,男人们就只能冒成为性骚扰者的危险。因为如果他们不能自控的话,在不仅不穿内衣还要着透视装的唐代,也许会犯下更严重的罪行,比如强奸罪。
  男人们的解释本身也许只是一层遮盖,想掩藏一个赤裸裸的真相:内衣或贴身小衣不过是行头,三番五次被用以重现上台表演窥视时刻的快乐。内衣从无到有,忽大忽小,时掩时露,永远是在显山露水,给人一个意义暧昧的教训,或者是原始本性冲破了文明束缚,或者是原始本性的爆发受到了压制。
  西式文胸传入中国,是在上个世纪的事,尤其是在西化较早的上海。20年代的月份牌美女的胸部从无到有,姿态挺拔而优美。流落上海的白俄在热闹的霞飞路上开出一家专门的女子内衣商店、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古今胸罩公司,西式文胸完全打败了自祖母们传下来的绣花肚兜。这一次西风东渐的过程,正与旗袍的兴起和繁荣同时。1930年代的女子们,男女平权教育来自于《家》、《莎菲女士的日记》这样的小说,醉心于高调而不切实际的罗曼蒂克。文胸和旗袍相得益彰,烘云托月般忠实地勾勒出人体的轮廓曲线,仿佛也同时勾出了她们被压抑千年的女性根性。 
  至此,内衣的三点式格局基本确定,此后的变化也是在大一号小一号、加一点减一点上做文章。时尚界不断推出内衣外穿,丁字裤等新的内衣流行风尚,不过是在反复证明一个道理:对于每一个衣裳齐整的文明人来说,这种程式化的变化或者反常已经成为一种艳情的表达符码。男人们仍然在教导女人何时以及以何种方式穿衣和脱衣——据说最成功的内衣广告词都出自男人之手。

  保卫屁股
  如果现在的时髦姑娘重新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农村,她们一定要叫苦连天。最痛苦的可能就是没有内衣穿。那以前的乡民们,无论男女,都是穿大裆裤的。大裆裤有三大:裤腰大,裤裆大,裤腿大。裤腰是另上的,卷一卷,用腰带束起来,或是通过拉紧宽松的上围和卷起折缝间留出的衬头束在腰部,干起农活来才方便。女人们的大裆裤,唯一区别于男人的是颜色,年轻的多为红绿,年长的则是黑和蓝。
  我们不大能想象过去的衣装。虽然符合极简主义,却极不合乎卫生需要。大裤腰里是虱子安眠过冬的好居所,女人们也不过是在裤裆上缝上一块布,经期弄脏了,拆下来洗洗而已。
  也许你会说这是乡下人的做派,城里的太太小姐们肯定不同。但是我们从古籍里知道,从前的中国人真的不穿内衣,至少是没有今日所谓之紧身内衣的。《拾遗记》里记载了一则励志故事。战国时候的纵横家苏秦和张仪虽然后来针锋相对,少年时却勤奋好学志趣相投。有一次,两人出门找到了不易得的上古典籍,可是路上没有地方记下来,于是就写在手掌心和大腿内侧上,一直等到天黑了,回到家赶紧抄下来。不写在手臂上写在大腿里,可见当时是不穿内裤的。就是孔子他老人家也不敢在暑天提起外衣渡河,提得高点,或者外衣透明些,两股就有外泄的风险。
  女人们也并不因此例外。春秋时陈灵公和臣子公孙宁和仪行父为同情兄,一起分享当时的超级女人夏姬,三人时常拿着夏姬的亵衣在朝堂上取乐。大概所指就是没有裆的贴身裤子吧。也就是今天小儿所穿的开裆裤。为了防止被强暴,用带子把两边系起来。
  所以色情小说里一般不会提到性交前还有什么别的内衣要脱下,要除下的只是女子的贴身亵衣。清代长篇小说《绿野仙踪》第八十一回跳墙头男女欣欢会,角醋口夫妇怒分居里,周琏初会齐蕙娘,将蕙娘裤儿从后拉开……

  长身玉立
  如果评选本年度最为抢眼的服装搭配,便是短外套加长裙。孩子气的天真和成熟的优雅和谐相处,犹如沾濡着晨露的秋日花朵。从春季到秋季,短外套,长裙都是最IN的时尚单品。其实在古代中国,此种风尚,早已有之。据《续汉书·五行志》里记载。献帝时,女子好为长裙,而上甚短。这种上俭下丰的服饰时尚似乎延续到了晋代。
  虽然自来女子的代名词,有所谓三绺梳头,两截穿衣,但最初女子们是有和男人穿一样衣服的权利的。深衣之用,上下不嫌同名,吉凶不嫌同制,男女不嫌同服,《吕氏春秋》里的这段话,说明深衣(一种上下相连的长衣),上至公卿,下至平民,无论男女,大家在穿衣上实现了平等这个乌托邦的人权。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倒愿意回到周代,看看那时街上的情景。料想中,虽然不若今时今地多元共生缭乱眼睛,可人人一体长衣,飘飘若仙,也要蔚为奇观了。若有个把人或陷于财力或迷恋时尚,深衣不深,风自东南来,下身又无遮掩,恐怕真要一地春光了。
  这种深衣在腋下是极肥大的,手肘可以自由回旋。虽然可能比较浪费布料,穿起来一定非常的舒适自在。据考古发现,战国末的深衣已经比较华美可观。交领,右衽(襟向右开),直裾(笔直的衣襟),长袖,并以锦绣饰边。
  文明兴盛,质朴渐渐褪去,男女服装分野。秦汉以后,上下相连长及脚踝的袍子成了男人们的专有,皆因他们在衣服上附加了社会意识。穿长衫是官人富人和受过教育的书生的特权,短打扮,非武即贫。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之后,卓王孙和他们断绝了关系,为了羞辱老岳丈,相如脱下长衫,穿着一条大裤衩(犊鼻裈)当垆卖酒。老岳父果然脸上挂不住了,只好接他们回家。
  《诗经》里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从汉以后,士子们都穿青色领边的袍衫。唐宋时候,新科进士换下来的袍衫被大伙儿抛来抛去,视作吉祥衣。可见今天硕士博士们毕业时抛冠的举止也不全是从西俗,倒是效老中国的颦了。

  夫长妇随
  男人们要穿长袍长衫彰显身份,他们的女人也要夫长妇随。《汉书·王莽传》里就调侃了一下王莽同志的老婆,当然最终目的还是要掉王莽的份。据说有一次王莽他妈病了,公卿列侯派夫人们出马,大拍领导的马屁,顺便问候领导他妈。王莽的老婆出来迎接,众位贵夫人一看,衣没有拖到地,还扎着粗布围裙,以为是个仆人,态度就比较的傲慢一些,也许还嘀咕王家势大架子大。可见当时贵夫人们的衣服是一定要拖到地上的。
  后来流行的长裙也讲究曳地而行,令人担心女士们走路会不会折个跟头。魏晋时玄学清谈当道,像谢道韫那样有咏絮之才,有林下风致的女性比较受追捧。想来她们穿的衣服也必是在宽阔中求飘逸,所谓一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裾之长,可分为二,行走路途,飘飘然有出尘之态。
  唐时女性以丰腴为美,更将裙腰一提再提,直达腋下双乳,裙腰之下,宽阔多褶,硕大的裙身掩盖了女性身体的腰臀曲线。一方面酥胸半露,一方面是腰臀不见,触目而不必惊心。长裙忘记了自己的目的就是遮盖住充满诱惑力的身体。在裸露和遮蔽之间的一段空白,留给了女性自己。我们可以看作那是外来的胡地文化中残存的原始女性意识,对传统女性被压抑的暂时的局部开脱。可惜昙花一现。随着战乱的到来,女人们再度担负起欲望的承载体。五代时讲究女人要显得娇小玲珑,裙腰也就降到真正的腰间,并用细长的带子一系,女子身材之妙尽显。裙腰的高高低低,也颇能反映女性们在衣着上的反复无常。
  到了上个世纪20年,女人们再度穿上了长袍。最初的旗袍并不像现在曲线毕露叉开到大腿。1920年代的女人们在新思想的鼓舞下,以为娜拉出走之后就男女平权了,然而终究逃不掉做女打字员,女看护,女结婚员。激愤和无力感填充在冷峻方正的长袍子里。
  旗袍进化记
  民国18年(1929年)4月民国政府公布了服装条例。起因是上一年北伐成功后,孙中山先生灵柩要从北平碧云寺迎往南京中山陵安葬,政府官员参加这样隆重的奉安大典,如果穿得五花八门,如何体现庄严隆重的氛围?政府最后顺应当时民众的生活习惯,在旗装的基础上制定了国服——礼服。其中女子礼服有甲乙两种。甲种为长衣旗袍,乙种上衣下裙,可谓充分照顾到了传统与现实。
  20年代末以降,受西式服装紧致妩媚的影响,旗袍长度短了,腰身收紧了,此后不断花样翻新,高领低领,有袖无袖,衩低至膝,衩高及胯。那理智化的妖媚,是燃烧后的革命激情余烬,和对一切世俗的无奈嘲讽。
  1928年北伐成功,革命的成功不仅打走了封建军阀,也裁短了女人们的旗袍:长度仅及膝盖。3年后,大概是觉得革命可以反覆,女人们的贞静安详却是不能丢掉的,旗袍又长到了脚面。1931年,旗袍兴起花边运动,四周都要加上花边,大有向前清十八镶致敬的姿态。1937年,日本人的进攻惊扰了蓬勃发展的时装业,一般人家都要辗转在战争的尘烟里,舒服简便是最高准则。不过此时的旗袍裁剪已完全西式了,前后抓褶、有胸线的立体缝纫,抱身合体。怎么说时代进步了,再也不能把女人们装在一个衣服套子里安静地等待了。
  我们现在对旗袍的认识,虽然有张曼玉走秀的26套旗袍阵,还是偏见得要命。这也难怪。酒店小姐们红得滴血衩高及臀皱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