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眼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眼艺-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刚正在全力和斐元绍战斗,张凉没有听清楚少年报的名号。这时山贼已逃走,两边人都下马相见。

    少年举手回礼道:“在下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本县人士。”

    张凉一听这名字,那眼睛睁大了一倍。

    常胜将军赵云,对啊,赵云本是冀州常山郡真定人,自己怎么把这个神将给忘记了。

    为了避免重名闹笑话,偷偷地用白金眼查看属性。

    姓名:赵云;字子龙;职位:义民;属性:武力95,智力85,政务80,统御95,技力95;装备神兵:龙髓枪(初级);武将技能:烈火旋灯,闪光龙牙击

    还是个少年就有这牛逼的属性,日后基本是奔着满值的节奏,绝世神将,妥妥的绝世神将。

    不用怀疑了,眼前这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子龙。张凉内心大骂自己瞎眼了还到处寻找人才,居然把赵云给忘记了。

    赵云,字子龙,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是仅仅排在关羽张飞后面的第三大将,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早年跟随公孙瓒,后来跟随刘备,战功无数。成名战当属长坂坡七进曹营,在百万军中单骑救主,前后一共杀死四五十名敌将。

    生涯几乎不曾有过败仗,就算己方势力失败,他也能在局部中获得小胜,人称长胜将军。

    张凉已经激动得要掉眼泪了,紧紧地盯着赵云,直到旁边的随从提醒才知道自己失态,赶紧自嘲:“我看子龙年纪轻轻如此英雄,孤身闯贼包围圈,常山赵子龙,浑身都是胆,日后必定是大将之才啊!”

    赵云受到人如此夸赞,自然是高兴,回敬夸赞张凉年纪不大当上县令,两人相谈甚欢,不时哈哈大笑。

    “大人,藤都尉晕过去了!”

    “啊!”张凉听了手下人报告,这才想起藤鹰刚才受伤颇重,赶紧过来查看他的伤势。

    只见藤鹰的右臂被撕开一个大口子,鲜血已经将半边身子都淋湿了,面无血色,嘴唇发白,这明显是失血过多的症状。

    “我们赵家寨就在前面不远处,赶紧带过去医治吧!”赵云说道。

    “那真是太好了!烦请子龙前面带路。”刚刚和斐元绍死战,张凉手下虽然没有牺牲的,但基本都挂彩,正要找地方休整。

第16章 常山赵子龙() 
赵家庄人数不多,就六七十口人,由于冀州之前黄巾灾害十分严重,赵云和庄里人就将族人从村子里迁到一座小山上,建立山寨自保。

    张凉来到山寨后,赵云找来了郎中给藤鹰等人医治伤势,然后张凉就带礼物前去拜见赵云的母亲。

    古人重孝道,张凉知道如果得到了其母亲的认可,那招揽赵云的事情就会容易得多。

    这时张凉暗自庆幸带了一车的绫罗绸缎和美酒,要不然出手就是黄金,对于赵云这种神将级别的人来说,简直太俗气了。

    得知张凉是县官,赵家庄的族长不敢怠慢,召集族中首脑人物设宴款待,张凉趁机将车中美酒全部拿出。

    张凉酒量比不过张飞,但是和这些人比那是绰绰有余,四处敬酒,豪气冲天。

    “原来是大破山贼的少年英雄,张大人如此年轻就立大功,日后前程非比寻常啊!”酒过数巡,赵家族长恭维张凉。

    毕竟这里离安喜县不远,上次山贼攻城声势浩大,消息传到隔壁郡县也正常。

    “全都是将士拼命,子睿不敢独揽其功。”

    “将士用命,也需大人指挥得当啊!”

    “当日虽然获胜,但也是惨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无数大汉子民为了保卫县城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说来惭愧,今日被子龙击退的山贼,正是当日来攻安喜县的残部,贼首斐元绍,武艺高强,我等皆不是敌手。”

    说到这里,张凉郑重地站起身来,向宴席上的赵家庄首脑人物做礼,最后来到赵云身前,拜求道:“子龙神勇,盼能助我一臂之力,扫除山贼,上报国家,下安黎民。”

    “这。。。大人。。。。”张凉突然的请求,让赵云犹豫,他从小拜师学艺,当然希望建功立业,不过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投靠的对象是州刺史类的大官,最少也要是个郡守,现在张凉一个县令来招揽,还真是没想过。

    “子龙,难得县令大人如此器重于你,你还有何顾虑啊,赶紧答应吧。”族长发话,其余首脑人物也随声附和。

    赵家不是什么大族,虽然自己建立了山寨,但是生活并不富裕。张凉虽然只是个县令,好歹是个朝廷命官,况且张凉一到山寨就派人给族中首脑人物送了大量礼物,为的就是博得他们的好感。

    “子龙需禀过母亲才能做决定!”赵云早年丧父,由母亲带大,上面还有个身体一直不太好的哥哥需要照顾。所以赵云说要请示母亲,张凉当然无话可说。

    赵云的母亲之前已经见过张凉,并且也已经听人说起张凉在安喜县的行为。

    虽然称不上有什么大的作为,至少是没有盘剥贫苦百姓,只是做母亲的都有通病,担心儿子年纪还小,外面又危险。

    “孩儿武艺已成,师傅也曾教导,独自练习已经无法让孩儿提升,需要在实战中磨练才能大成,所以请母亲放心。”

    赵云安慰了母亲的担心,转而又向母亲透露出自己的顾虑,就是嫌弃张凉官职太小,仅仅一个县令,能给自己封什么职位?

    “子龙刚刚你也说了,师傅让你外出历练,又贪什么官职大小。何况他乃是朝廷命官,你跟随而去乃是报效朝廷,又不是卖身与他。况且我看张大人于你同年,心地善良,不像是有甚心机之人,倘若日后有更好去处,想必他也不会阻拦。”

    只有英明的母亲才能孕育和教导出英雄,经过母亲的点化,赵云决定跟随张凉看看情况。

    历史上赵云本是冀州人,在袁绍手下,后来只身投奔公孙瓒,再后来投靠大汉皇叔刘备,难道都是因为他母亲的这番话吗,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张凉得知赵云愿意加入,大喜过望,当即让人到县城买酒买肉,宴请赵家庄各户。

    由于随从们的伤势还没好,于是在赵家庄多休息几天,白天向赵云讨教枪法,夜晚则谈论天下大势,赵云毕竟还年轻,对张凉的谈吐很是新奇。

    而张凉此时心中却开始矛盾,已经得了赵云,那还要去雁门找张辽吗。

    原本张凉胸无大志,只要能当稳这个安喜县令就满足了。不过和赵云的交谈中,发现其志向远大,远不是自己一个县令可以满足他的。

    这也是为什么不管张凉赏赐多少金银,赵云的忠诚度一直在50左右徘徊的原因。

    想要升官,最直接的办法是出身高贵,这点张凉是个黄巾降卒,可以说是低贱至极。第二条路是讨贼立功,张凉也是按这条路当上县令的。

    而且如今黄巾残部多如牛毛,盗贼四起,正是立功的好机会。

    想要讨贼就需要有兵有将,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想到这里,张凉决定继续向雁门出发。

    有了赵云在身边,安全隐患基本没有了,而且马车装的礼物已经在赵家庄分光,张凉带人一路策马急行,数天后,终于到了雁门郡。

    雁门郡处在大汉领土的边界,与北部的鲜卑族、西面的羌胡人都有接壤,时常受到这两族人的抢掠,为了自保,人们多有习骑射,民风甚是彪悍。

    张辽此时也是只有十六岁,年少就为郡吏,而且武艺出众,在郡中素有名声,找人打听一下就找到了他的住处。张凉让随从都在驿站里安顿,仅带了赵云和藤鹰前往。

    得到门房的通报,张辽亲自迎了出来,对于张凉这个县令来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张凉拱手作礼:“久闻文远大名,恨不得相见,今日冒昧前来拜访!失敬!失敬!”乘机查看其属性:

    姓名:张辽;字文远;职位:屯长;属性:武力93,智力80,政务80,统御100,技力95;武将技能:减少疲劳,强化士兵,炬石炼狱

    张辽早期成名,所以属性基本都已接近巅峰状态,确实是个统兵大将之才,武将技基本是配合手下部队施展的,这也是为什么张辽武艺高强,但是比较少和人单挑的原因。

    张辽也回礼:“不敢,里面请!”

第17章 张辽不肯来() 
于是众人互通姓名,进屋说话,张凉让藤鹰把来时市集上买好的酒肉拿出来,摆满一桌,四人围桌座下来边喝边谈。

    酒过三巡,张凉说起了来意:“文远武艺出众,在下仰慕已久,近日我安喜县周边黄巾余孽甚多,前日受其攻击,要不是军士们拼命,县城险些被破。”

    “我正筹划练军剿贼,希望文远能助我一臂之力,铲除山贼,保境安民。”

    由于张辽官职和自己一般,张凉也不敢说让他投靠自己,到自己县城任职,只得委婉地说想叫张辽帮忙训练军队。只要人过去了,那后面招揽也好办得多。

    张辽何等的智力,当然听明白了张凉的意思,大感奇怪。

    经过交谈,张凉的谈吐见识虽然不凡,不像是其年龄段所应该有的,但其官职不过一个县令,不能凭借这个就来招揽吧。

    自己是郡吏,对方是县官,放到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在市里,一个在乡镇,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怎么可能离开郡治往小县中跑的道理。

    “这个。。。恐怕要让子睿失望,雁门一带时有外族侵扰,我身为屯长,需时刻在近御敌,恐不能随便离开。”

    张辽也委婉拒绝,说到这里转而看了赵云一眼道,“况且子龙的武艺,绝不在我之下,有其在左右,区区山贼,有何可虑!”

    张辽自己是大将之才,眼光不俗,发现了赵云也是高手,这也是不敢小瞧了张凉的原因。

    “文远武艺不凡,又熟读兵书,日后必是个大将之才,难道甘愿埋没在雁门这一小郡当中?”看来是没希望,张凉大呼可惜。

    张辽听了张凉的话,心中暗道这个家伙怎么如此难缠,自己当然不甘心当个郡吏,但是跟着张凉去也不见得就有什么更好的前途,非得要人把话说得那么白:

    “男子汉大丈夫,当然要建立功业,但需待时势。近日刺史丁建阳大人派人招我为从事,我正准备要去回拜刺史大人。若张县令有空闲,可在雁门这游玩几天,待我返回后再喝个痛快。”

    原来并州刺史丁原听说了张辽武艺超群,已经下令招为自己的近身随从,那就难怪张辽看不上张凉这个破县令了。

    张辽后来确实跟随丁原进洛阳,结果丁原被吕布杀死,跟随吕布成了贼臣董卓的部下,不久董卓又被吕布杀死,成了吕布部下,前半生都耗费在东奔西跑上,直到后来跟随曹操才宏图大展。

    可见张辽虽然是个大将人才,但是对于主公的选择能力,实在不怎么样。

    如今张辽明显是下逐客令了,张凉也不好意思继续拖下去,只得起身告辞:“在下安喜县周边山贼众多,县城安全重任在身,不敢渎职,既然得见文远,已不虚此行,明日当回返。”

    于是几人又互相道别,临出门前,张凉实在不舍,又郑重地对张辽说:“丁刺史虽然是大汉忠臣,但如今十常侍败坏朝纲,像丁刺史这种性子过于刚直的人必遭排挤。我观天下不久必将大乱,望文远保重,后会有期。”

    张辽也感觉到了此番话的真诚,但是毕竟年轻,不碰几次壁,又怎么可能认为自己的选择是错的呢!

    既然张辽不愿意,再呆在雁门郡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张凉等人在驿站休息了一日,立即启程回安喜县。

    此番雁门行虽然没有招揽到张辽,但是张凉对这个结果早有准备,所以也不怎么放在心上,况且得到了赵云,和张辽比起来,简直有过之。

    这就叫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一路回程无话,185年6月,张凉带着赵云等人回到了安喜县。

    张凉此番出行,来回耗费近一个月时间,回到安喜县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杜雷、王邦和陈华等人来检查工作。

    首先是杜雷汇报县城安全工作:“自从大人走后,山贼没有再来攻击县城。按照大人的吩咐,军士们化成三班倒,站岗、训练和休息轮换。”

    “至于招募新兵,由于我们县城粮草不多,和王司徒及陈功曹商量过后,把县城的军士控制在500人,因此派人下到各村镇中招募了204名新兵,目前县城内军士总计526名。”

    “嗯!居然知道主动出击去乡镇中招募,有进步啊!”张凉表扬杜雷,又说道,“上次我封王邦为司徒,那是胡闹瞎开心,现在有必要重新任命。”

    “命陈华为治中从事,主要负责民政方面的事情。命王邦为督军从事,在我身边帮忙,有时间的时候也要协助陈华。杜雷为忠义都尉,兼我的禁卫统领,负责县城治安特别是县衙的安全。赵云为司金都尉,负责县中军士的训练以及县城防务。”

    “是!谢大人!”几人听到张凉严肃的任命,其他也没有什么不一样。

    “还有,以后你们也不要叫我县令大人,都叫我主公!”张凉恨死什么劳子县令了,连个张辽也诱惑不来,大声说,“这芝麻小县,怎么可能容得下我们这些虬龙。赵子龙,我命你一个月内将县中500军士都训练成可以上战场的虎狼之士,我要扫清安喜县周边山贼!”

    “是!主公!”赵云突然感觉这县令和前几天看到的有点不一样,大声答应。

    接下来是王邦汇报一个月来税收及民生民政问题,张凉只关注库银有没有增加,粮草有没有剩余。

    对于其他民政实在是听得头晕,让王邦自己去处理,有什么问题就联合陈华拟几个方案来给自己定夺。

    “我对你们两个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许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给民众增加赋税项目,不许无偿让民众为县衙办事,不许任何官员强占民众房屋,当然更不能强抢民女,逼良为娼等事情发生!”

    “农民不是低贱的奴隶,而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是非常善良和宽容的,只要我们给他们田地种,给他们留够生活所需的粮食,他们就会交租回报我们。”

第18章 暴雨梨花枪() 
“对于那些随便增加赋税名目盘剥百姓的,简直就是杀鸡取卵,自掘坟墓。百姓没有吃的了,能不反吗,这就叫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现场的杜雷那是汉末标本似的农民,对于各种官府盘剥和大族的压榨那是深有体会,如今听了张凉这番话,感动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附和道:“大人说得太好了,真是青天大老爷啊!”

    “叫主公,不是大人,杜雷你这什么记性啊,下次再不记住可要赏板子了!”

    杜雷赶紧收回眼泪:“是,主公!”

    张凉看看天色也不早了,于是吩咐:“好了,今天太晚了,你去准备一下,明天上午召集所有军士在校场集合,我要把子龙介绍给他们。”

    “是!”杜雷答应完走了,出去的时候特别看了赵云一眼,对于张凉带回来的这个家伙挺搞不懂的,年纪那么小有什么能耐。

    长得倒是好看,眉清目秀的,居然一来就把自己的位置给顶了,明天得找几个人让这小子出出丑才解气。

    张凉又叫王邦安排赵云的住处及使用下人,一切都按高标准来办,并叮嘱王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