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的骑兵队伍也已经回到城门口,当先一人乃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见到张凉等人来迎接,于是下马过来相见:“在下苏非,听闻县城被山贼围攻,特率领家中护院150骑兵、200步卒前来助战。”
“原来是苏家的大公子,果然是英武不凡,辛亏来救,不然贼势浩大,实在难以抵挡。在下张凉,字子睿,是安喜县县令。”
张凉前一阵子想着敲苏双家的竹杠,所以找人了解了苏家的底细,知道苏双有个十七岁的儿子叫苏非,原来这么英姿飒爽,用系统一查其属性。
姓名:苏非,字安乐;职位:义民;属性:武力65,智力50,政务30,统御65,技力0
武力居然65,超过了60那就已经可以算作是武将了,要好好拉拢一下。
“原来是手刃黄巾头目张宝的英雄,佩服!”苏非是本地人,对新任县令的事情也有所耳闻。
看到张凉如此年轻,就已经杀黄巾立大功当县令,也很是吃惊。
经过一番交流,原来苏家以贩马为业,在县城外有个马场用来存放马匹。
近日刚好收集了一批马,苏非带领家将四百余人前去看守。听闻山贼攻击安喜县,担心自己在城中的家族,加上苏非英雄少年,武艺非凡,早有带军征战的愿望,于是带领人马前来接应。
既然是贩马为业,骑术可想而知,虽然只有一百五十余骑,照样让两千山贼溃不成军。
张凉经过试探得知苏非有意加入官军,本想立即封他为县都尉,代替刚刚死去的乐力备,负责军中事务,但是苏非以要先征得父亲同意为由拒绝了。
“对了,还不能休息,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刚收拾完战场,原本打算回营休息,张凉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杜雷,你带领人马,前去会和王邦,传我指令,本官要在县衙大摆庆功宴,将那些见死不救的富户家主都给我请到县衙去赴宴。如有不从者。。。”
说到这里,张凉看了看苏非,“我想,由本县令和苏家大公子联名邀请,他们应该会来的。”
此时天色渐晚,张凉命士卒们都举起火把,一百五十骑兵加上四百余步兵,身上血迹未干,这样的邀请队伍来到,县中第一大家族苏家也出面,其他富户家族只能硬着头皮前来赴宴。
“启禀大人,非是我等不肯出兵相助,实在是事发突然,召集不齐啊。一接到大人的命令,我便四处派人召集家将,正准备前往相助呢,不曾想大人已经凯旋了。”各家族代表纷纷附和。
经过张凉的威逼,最后各族都愿意花钱消灾,捐献一百至三百不等的黄金以及马匹粮草以供军资,最后一算,收集了三千多两的黄金。
第二天让王邦写表向冀州牧皇甫嵩报讨贼功劳,有赏赐最好,至少也要讨点弓箭兵器。
然后大摆酒席,论功行赏。原本张凉手中有五百余士卒,经过这么一战,剩余两百余人。
由于在战场上张凉已经许下了重赏,不能食言,于是每人赏赐黄金五两,至于阵亡的则送往其家中。
刚刚到手的三千两黄金转眼就所剩无几,如此阔绰令苏非大惑不解,张凉回复曰:“金银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拿出来花了,留着何用!”
庆功完毕,接下来是就是祭奠死者,张凉命人在县门口设立英雄纪念碑,把那些牺牲的士卒名字都刻在上面。
建好当日,杀牛宰马祭奠,张凉带领全体将士依次上香,举杯敬酒:
“你们参加官军的日子不长,有的甚至不满一月,但是凭借着刻苦的训练和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凶残的山贼。”
“虽然你们走了,但是你们的精神永存。未曾远去的英魂们,喝完这杯酒安息吧,你们都是安喜县的英雄,安喜县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苏非在县衙中和张凉相处了一段时间,张凉十六岁,苏非十七岁,两人年纪相仿,对于张凉的谈吐见识很是钦佩,暗中决定等告知父亲后就来投奔张凉。
事情告一段落,苏非也要回去了,他的人一被带走,张凉立马发觉自己身边队伍太少,只有不到三百人了,如果再有山贼来袭,岂不完蛋。
于是想起了上次战斗抓的俘虏。
“杜雷,我们收押的那一百多个山贼俘虏怎么样了?”
“除了个别闹事的,大部分都挺老实,毕竟原来都是老实的乡下人!”
“我不是让你挑出那些趾高气扬、不服管教的拿去纪念碑哪里血祭吗?”
“前后已经挑出了八个了!”
“嗯,剩下的就编到你的队伍里去吧,我们士卒太少了,这小县又招不到人,拿这些人凑数。”
其实不是县小的问题,主要是世家大族开出的待遇好,人都跑他们那去了。
看着杜雷好不容易才30的武力属性,张凉再一次感叹起人才匮乏。
这是一个大问题,手中连个武将都没有,小小的斐元绍都欺负到自己头上来,这怎么行,寻找武将刻不容缓。
张凉对三国不算太熟,没办法对史上的人物出生地都了如指掌,不过少数几个名声在外的还是知道的。
第14章 求贤出发()
说起冀州大将,肯定是颜良文丑了,不过就算找到这哥两也未必会肯帮助张凉守县城,况且很有可能他们现在已经在袁绍的府上了。
除了颜良文丑,冀州其他大将张凉可不太清楚,所以只能往冀州外找,这靠近冀州的大将张凉倒是想起两个人物。
其中一个是太史慈,青州东莱黄县人,孝顺而重情义。历史上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
成名战是和江东小霸王孙策的神亭酣战,孙策不在后,称得上是江东集团第一猛将。
年少时就已为县令办事,后来东莱郡守和青州州事有矛盾,都奏表请朝廷判决,结果太史慈追上了先出发的州事代表并毁了他的奏表,因此远走辽东逃难并在那里习武。
这个时候太史慈很有可能还在辽东避难,要去辽东找人那犹如大海捞针,张凉只能再考虑第二个人。
张辽,并州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
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
生涯代表作就是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曾经以七千人守合肥抵挡孙权十万大军,并率领八百亲兵冲阵,差点活捉孙权。
此战后孙权怕张辽就如司马懿俱诸葛亮,只要听到张辽的名号就不敢出兵。“张辽止啼”的典故就是夸张地说当时江东如果有小孩不听话,你只要说张辽来了,那么小孩都不敢哭了。
雁门马邑距离安喜县倒是不远,不过张辽年少就为郡吏,算起来现在的官职恐怕都比张凉大,至多也就是平级,这怎么招降啊。
身边没有武将生命都没有保障,这件事情必须尽快解决,张凉决定双管齐下,两边同时下手。
太史慈虽然在辽东,但是他的母亲还在东莱郡,张凉打算派杜斯带几个人去,就以仰慕为名就近照顾太史慈的母亲,实则是守株待兔。
而张辽这边,由于人物地点都比较确定,而且距离也更近,张凉决定自己带人亲自登门拜访。就算不能招降,能够结识一下这种人物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于是下令准备礼物书信,仔细叮嘱了杜斯一番,正要放他出去,又想起青州那边黄巾还在闹事,于是吩咐:
“杜斯,青州黄巾余孽很多,你多带了十几个人,以保安全。另外如果黄巾祸害到了黄县,你们主要以安全为上,必要时候带上老夫人离开避难。”
“是,属下一定不负大人所托!”杜斯领命走了,如今他已经十五岁,而且跟随在张凉身边一年多,成熟不少,也该让他出去历练历练了。
“禀大人,前往雁门的人员和礼物都准备好了!”一个壮实的汉子从门外进来向张凉汇报。
“嗯,辛苦了藤鹰!”藤鹰是张凉最近从军队里提拔上来的,武力属性有35,由于张凉打算让杜雷和王邦帮忙看守县城,所以决定让藤鹰和自己一起前去。
礼物方面原本张凉打算只带黄金,又怕被人认为俗气,况且张辽这种大将也不是黄金就一定能招来,只得准备了一些绫罗绸缎和美酒。
加上众人的行装和粮食,装满了一辆马车,杜雷和王邦送到县城门口。
“好了,都回去吧!”张凉拍了拍这两个自己的心腹,“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杜雷负责军事和县城安全,其他文事就由王邦负责,如有不能定夺的就找陈先茂商量一下。”
陈华去洛阳送礼已经回来了,还带回了徐毅的书信,事情办得着实不错,张凉重赏了一番,忠诚度已经达到了80多,应该可以信任。
王邦管理的文事张凉倒不担心,大不了实行无为而治,最多也就是税收少了点,不算大事。
关键是军事方面,杜雷的能力还欠缺:“杜雷,除了维持县城治安,你还得让队伍多加训练,提高作战能力。另外要多派探子在县城四周,有什么风吹草动也好提前知道,不要向上次一样,山贼都到了城门口了才发现。”
“是,属下一定照办!”杜雷也就只会照办了,可惜张凉自己也半桶水,只得点点头以示安慰。
张凉已经给苏非去了书信,让他的马场与县城形成犄角之势,互相也好有个照应。
想想好像没什么遗漏了,于是翻身上马,马鞭向前一指:“求贤队,目标:雁门马邑,出发!”
185年5月,张凉带领二十骑随从和向导,向并州雁门出发。
张凉等人出发已经有段时间了,这一日来到常山郡真定县界,一路上山清水秀,让人感觉在旅游,倒也不是很闷,只是时常碰到逃难的人群,一个个瘦骨如柴,衣衫褴褛,让张凉内心震痛。
这些可都是华夏的子民啊,就因为那个昏庸的皇帝,还有十常侍、何进等这些贪官污吏胡作非为,就要承受着如此灾难吗?
他们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这就是为什么黄巾盗贼四起的原因了。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想到这些,张凉突然对黄巾起了怜悯之心,还有斐元绍等山贼,他们也是逼不得已啊。
“大人,前面有大批人马来了!”
“在哪里?”藤鹰突然报告,张凉听了大惊,将注意力拉了回来,勒住马匹,向前观察。
果然发现前方两座小山上近百人冲下来,不一会就到了张凉等人的面前。
为首一员骑马凶汉勒住缰绳大叫:“我乃是青龙山大王斐元绍,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打这过,留下买路财!”
听到贼首的声音,再看清他面貌,张凉大吃一惊,原来是老熟人斐元绍。
心中不禁叫苦,自己怎么和这家伙这么有缘啊,跑到这里也能碰到,这次该用什么计策应对呢。
原来上次在安喜县被打败后,斐元绍元气大伤,手下士卒死的死逃的逃,如今已经大打折扣,不到五百人了。
也不敢再去打县城的主意,只能落草为寇,干起了拦路抢劫的勾当。
今天听到手下报告有一队人马二十多骑路过,这可是笔大买卖,于是带了百来个喽罗,亲自下山。
第15章 再战斐元绍()
张凉发现这斐元绍好像不认识自己,心中稍安,没有想出什么好计策,只能试试去财消灾能否行得通。
不料自己刚要上前周旋,旁边藤鹰指着斐元绍大骂:“大胆山贼,光天化日居然敢拦路抢劫,我们乃是安喜县官军,这是我们县令张大人,还不快快退去。”
尼玛的!我怀疑你是内奸!
张凉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他,自己挑来挑去居然找了这么个二货当随从。
其实这也不能怪藤鹰,虽然上次两军对决,但是人数众多,除了张凉有系统特别留意以外,其他小卒怎么可能认识斐元绍,而且这斐元绍不是也没认出张凉等人吗。
不过这下叫破结果可就不一样了。
“安喜县!”斐元绍怒目圆睁,钢牙咬碎,“我原本只求财不要命,但是今天我就要破这一例。小的们,将这几人剁碎了给死去的兄弟报仇,杀呀!”
在藤鹰暴露出自己的身份后,张凉已经开始调转马头,这时候大呼一声:“快走!”
说完策马狂奔,二十几名随从都是精挑细选的士卒,武力骑术都不错,跟着张凉,弃了马车,往后逃跑。
山贼多是步卒,只有五六人骑马,不过有斐元绍在,他们稳操胜算,一起追来。
山间小路不好走,张凉骑术也不佳,落在众人后面,眼看是要被斐元绍赶上了。
关键时刻,藤鹰奋勇救主,策马回头大叫:“保护大人快走!我来抵挡一会。”说完迎上去与斐元绍交战。
张凉知道藤鹰这一去恐怕凶多吉少,心中不是滋味。
这时先前的几个随从都回来接张凉,回头望去,藤鹰已经和斐元绍战在了一起。
此时两队人马已经前后奔跑了数里地,山贼的大部人马已经被拉开一段距离,只有斐元绍和他的五个亲兵。
藤鹰武力值35,只有斐元绍的一半,如何是对手,三五个回合一过,持刀右手被砍伤,丢掉手中长刀调转马头回来,斐元绍等人紧追不舍。
张凉大怒,长枪一指,叫道:“欺人太甚,我们人多,跟他们拼了,是好汉的跟我去救藤都尉!”
“杀。。。”二十员随从都是精挑细选的,除了武力都在二十五以上,忠诚度也都在85以上,此时受到张凉鼓舞,一起冲回去截住斐元绍六个山贼厮杀。
斐元绍五个亲卒的武力也不弱,自己更是强大,看到张凉等人回来,暗自高兴,故意示弱,以便等到自己的步卒喽罗们来了好包圆。
毕竟马匹昂贵,漏了一人就损失大了。一时之间两队人马好像打了个平手,胶着不堪。
不多久,大部喽罗来到,把张凉等人团团围住,这下想跑可就没门了。
斐元绍早已在等待这个时机,瞬间爆发出真实的战斗力,数回合后,张凉感觉到压力巨大,如果不是随从拼着受伤来救,自己恐怕已经死在了斐元绍刀下。
张凉这才发现,自己是不是脑袋进水了,身上唯一一个刀剑技能斩铁,自己居然带着一把长枪。
不过武力差距太大,就算使用武将技,估计也打不赢。
张凉心中后悔自己冲动,不仅自己逃不了,现在连随从们也全都要陪葬了。
正悔恨之时,突然听见远处有人怒喝:“大胆贼子,光天化日之下胆敢拦路行凶,欺我县中无人?常山赵子龙在此!”
话音刚落,只见一少年跨下骑白马,手中举银枪,从远处杀进山贼的包围圈中。
一人一骑锐不可挡,所到之处,没有可以挡住他一个回合的。很快杀到张凉等人身边,举枪突刺,斐元绍的亲卒两人就倒地而死。
斐元绍大刀与银枪相交,巨大力道震得他手臂发麻,手中大刀差点脱手,心中大惊,调转马头慌忙逃走。
少年也不去追赶,左右冲杀山贼步卒,人群外少年的数个随从也拍马来到,合力冲杀。山贼丢盔弃甲,四散奔逃,张凉等人复又夺回了被抢走的马车及货物。
“多谢好汉相助,在下安喜县县令,姓张,名凉,字子睿,敢问好汉姓名?”
刚刚正在全力和斐元绍战斗,张凉没有听清楚少年报的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