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少- 第9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有四年的功夫让学子们向学,但是文学院的要求,其实是最高的,至于剩下的医学院,天赋再好,也要经过孙道长三年的教导,才敢尝试着让他们行医,还是要在已经成熟的大夫的照看下行医,逐渐的培养他们,等到培养出第一批合格的大夫之后,往后会采用学长带学弟的方式来一对一的教导,毕竟是人命关天的事儿。”晋阳仔仔细细的为李二陛下解释了书院的一些内容。

第六百八十一章 在临书院() 
李二陛下听到晋阳关于书院的学生更加详细的汇报,心里对东山县的书院招收的学生也十分满意,作为皇帝的他自然希望自己手底下的官员一个个的都能德行端正,为百姓谋福祉,而非自私自利,自顾自己。

    自然,李二陛下也开始期待起书院的第一批学生步入朝堂的时候了,不过在此之前,李二陛下倒是想去现如今的书院去看看。

    李二陛下上次来书院的时候还是明德书院扩大招生人数的时候,那会儿李二陛下专门到庄子上来看这件事,到现在李二陛下都还记得那时候的景象,因为东山县周围的这些官府为百姓办事十分利索,李二陛下还特意嘉奖了一些官员,以作表彰。

    “这庄子上的书院,真是越来越让朕期待了。”李二陛下笑道:“说来最近兕子过的如何,有没有想父皇?”

    明明晋阳已经出嫁几年了,但是在李二陛下眼里,眼前的还是自己的兕子,或许在李二陛下眼中,晋阳永远都是那个乖乖的待在他身边的乖巧的女儿,是长不大的孩子。

    “兕子一直惦记着父皇呢,毕竟半个月前,父皇可是吓了儿臣一跳,到现在儿臣都还心有余悸。”晋阳笑着说道:“好在苍天庇佑父皇,现在父皇看上去脸色也好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说起半个月前李二陛下突然病倒,随之卧床养病,李二陛下现在的心情也是复杂,这归根结底,半个月之前突然病倒,按照玄世璟说的,是自己受不了李淳风给的“仙丹”有假的事实,自己心里头没有过去那个坎儿,这才病倒了,但是说到底,引发这件事情的是谁?

    他的儿子,大唐的储君,太子李承乾。

    这就让李二陛下的心情有些复杂了。

    晋阳从小待在李二陛下的身边儿,即便李二陛下情绪上有微小的波动,她也能感受的到,女孩子家的心思总是敏感的,这是天生的。

    “关于丹药的事情,璟儿都跟你说了?”李二陛下干脆也不再藏着掖着,就这么明着跟晋阳说。

    晋阳点了点头:“夫君有事不会瞒儿臣。”

    “璟儿这孩子对你也太实诚了,不过,这是好事。”李二陛下笑道。

    身为男人,他自然知道玄世璟对兕子这么坦诚是有多么的不容易,夫妻之间坦诚相待,总比藏着掖着要好,总是互相欺瞒,日子会越过越让人焦躁,李二陛下是过来人。

    “朕今日出来,也是想出来散散心,既然你都知道了,朕也不瞒你,说实话,现在朕在想,怎么处置这件事。”李二陛下说道。

    “既然父皇是出来散心的,那咱们就不在府上待着了,儿臣带父皇去庄子上的书院吧。”晋阳笑道:“儿臣觉得,没有什么地方比书院更能让人舒心的地方了,以往夫君不在的时候,这庄子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压在臣妾身上,有时候臣妾也会觉得有些烦躁,每当那个时候,臣妾都会到书院之中走走赚赚,去见见几位老师,一趟回来之后,心里也能平静不少。”

    “好,那咱们就去书院里走走。”李二陛下起身说道。

    李二陛下要去书院,德义赶紧率先出门吩咐侍卫们准备。

    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马车一直在外头候着,晋阳公主与陛下同行,两人同乘一辆马车就是了。

    李二陛下和晋阳登上马车之后,马车就朝着东山县书院去了。如今的书院占据了整个山坡,连带着山坡下面的一大片儿地方,都是书院的范围,当初玄世璟在为书院做规划的时候就已经将这些地方都规划进去了,当时书院的主体学舍和宿舍已经施工完毕,后来周围的这些建筑都是慢慢的重新盖的,这两年下来,书院已经形成了规模。

    今时不同往日,李二陛下再到书院的时候,已经不是两年前他所见到的书院了,如今仅仅是书院的大门,就已经变了模样,书院大门上的字,文学院的字是萧瑀题的,医学院的字是孙思邈写的,而兵学院的字,则是出自李孝恭的手笔。

    这三人算是这三处书院的开山山长了,他们的身份对于书院的意义,也是非同寻常。

    而高士廉习惯了在明德书院,因此,即便是三处书院落成之后,高士廉仍旧是在明德书院教导那些孩子,让他们把基础给打好了。

    说起来,最为辛苦的,应该就属高士廉了,高士廉是第一个到庄子上书院教书的先生,高士廉对于庄子上的书院来说,除却玄世璟之外的另外一个奠基人,对于书院来说,意义非凡。而庄子上的书院对于高士廉来说,也是意义非凡。

    书院让高士廉找到了余生的意义,无需在从朝廷告老请辞之后,从此在家中消寂,每天有事做,还是教书育人的好事,他心里也是高兴的。

    像他这样的人,忙忙碌碌一辈子了,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到了晚年有个这样的安身之处,甚好。

    马车在路上走了一刻钟的功夫,就从书院大门进了书院之中,最先去的,自然是明德书院。

    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也就是晋阳的舅姥爷,与李唐皇室沾着亲呢。

    书院之中仍旧是朗朗的读书声,外头天高云淡,虫鸣鸟叫,学舍之中学生稚嫩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一进书院,李二陛下的心绪神奇般的平静了下来,晋阳说的没错,书院还真是有这么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奇作用。

    走在树荫下,李二陛下在书院的学舍外头,透过打开的窗户,看这学舍里面的学子们,捧着书本,摇头晃脑的读书,高士廉则是坐在上首,手中也拿着书本,只是目光一直都在学生的身上。

    这里的氛围是好的,李二陛下的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到底是书院,气氛之中都弥漫着纯粹,与威严的宫中之不一样的。这里更让人舒心。

第六百八十二章 大不相同() 
高士廉抬头看学生的时候,眼睛的余光看到了窗外,却是见到窗外树下站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晋阳公主,而另一个,看着眼熟,这不是陛下吗?

    高士廉就这样一直抬着头看着外面,外面站在树下的李二陛下也看着高士廉,脸上露出一个微笑,冲着高士廉点了点头。

    高士廉由着学生自行温习书本,自己则是出了学舍,来到李二陛下面前行礼。

    “老臣参见陛下。”

    “舅舅无需多礼。”李二陛下伸手将高士廉搀扶起来,许久未曾见到,李二陛下倒是觉得高士廉看上起比以往气色更好一些了,书院到底是比朝堂更养人啊,不失为一个养老的好地方,而在朝堂上奉献了大半辈子的高士廉,如今离开朝堂,有这么个归宿,李二陛下也心安了。

    至少不必为高士廉的晚年操心什么了,人家现在过得滋润着呢。

    “陛下怎么到这书院来了。”高士廉问道。

    “在宫里待的久了,出来散散心,兕子说,这书院是个好地方啊,果真,朕来到书院之后,心思也沉静了下来。”李二陛下笑道。

    高士廉闻言,抚须点头:“是啊,这书院是个很独特的地方,洗涤人心的好地方,老臣陪陛下在这书院中走走?”

    “无妨,舅公尽管去上课,这书院明达熟悉的很,就让明达带父皇四处走走吧。”晋阳说道。

    “也好,如此,还请陛下恕老臣招待不周之罪了。”高士廉拱手说道。

    “舅舅无需如此。”李二陛下说道。

    高士廉早就不在朝廷之中担任官职了,如今在书院之中教书,李二陛下微服出宫,到这书院中来,高士廉便是主而李二陛下则是客,两人还是亲戚,李二陛下在这书院之中,也不想多理会那些君臣之间的繁文缛节。

    高士廉在外头与李二陛下寒暄几句之后,再次回到学舍之中,继续为学生们上课,而李二陛下在晋阳的陪伴之下,在明德书院之中转悠了一大圈儿之后,就出了明德书院的大门,转道去了文学院。

    听晋阳说,玄世璟经常待的地方就是文学院。

    兵学院那边有李孝恭和裴行俭看着,医学院那里孙思邈道长一个人带着一大帮小徒弟,都用不着玄世璟去插手,玄世璟也只是偶尔过去,看看学生们的课业,顺带着指点一二,不管是兵法还是医术,玄世璟都略有精通。

    毕竟是学过十年医和曾经单独领兵打过几场大仗的人。

    玄世璟可谓是博学了。

    至于为何更加重视文学院这边,如同晋阳与李二陛下说的那样,那话也是玄世璟与晋阳说的,文学院的学生,将来是要步入仕途,为百姓谋福祉的,对于他们的教育,应当更加严格才是。

    兵学院的学生虽然之在学院之中学习两年,但是到了军营里,有足够的时间给他们历练,而且军营之中,有许多老兵,他们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在经验方面手把手的教导他们。

    但是文学院的学生将来毕业,到了官场上,没有人手把手的去教导他们如何做官,坐在官位上,也没有人教导他们遇到一件事该怎么做,全都要凭借着他们自己了。

    因此,文学院的学生在书院里头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若是他日上任做官,能够给他们犯错改过的机会,不会多。

    李二陛下想去各个书院转转,也想见见玄世璟,太子出了这样的事情,也派人到庄子上来找玄世璟了,李二陛下想知道,玄世璟是个什么反应。

    文学院离着明德书院不远,都是在这一片儿地方,只不过是隔着一条路而已,连马车都不用乘坐,四处书院之间的路,都已经铺上了平整光滑的石板,而道路的两边,也都移栽了树木,靠边走在路上,也能享受到树荫的庇护,不被烈日所照到。

    走在这条路上,李二陛下的心情可谓是十分舒畅了,这样的景致,他还从来未曾见过呢。

    “这里被璟儿打造的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啊。”李二陛下笑道:“周围四处书院,书院之间的青石板路,路边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身处其中,着实令人心旷神怡,也难怪乎兕子你喜欢来这边。”

    这时间,最纯粹的地方,应该就是书院了。

    书院同窗之间,虽偶有摩擦,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同窗之间的小矛盾,过个三五天,就像从未发生过摩擦一样,继续勾肩搭背的坐在一起,谈论着书院里的、书院外头的新鲜事了。

    书院里都是些小摩擦,同窗之间,能有多大仇?

    但是外面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啊,尤其是文学院的学生以后将要面对的是官场,宦海的沉浮,现在他们还没有走到那一步,谁知道将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这边有四处书院,书院的管理十分严格,原本神侯府的那些锦衣卫,自长安解散之后,就接手了庄子上这四处书院的防卫,每个书院之中分派了二十人,剩下的二十多个人在庄子上住着,随时待命,但是也正是因为管理的严格,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学生不到假期也出不去,因此,就造成了这边的环境十分封闭,最近夫君他在考虑,是不是在节日的时候,在这边的街道上,设个夜市或者市集什么的,也将学院对外开放,让外面的人也多多了解一些关于书院的事情。”晋阳说道:“只有外面的人了解到了,将来自己的孩子在书院读书,也能更放心。”

    虽然现在书院不愁招生问题,十里八乡的人也都争着将自己的孩子往书院送,但是迄今为止,来书院读书的,九成九都是农户家里的孩子,只有不到一成,家里颇有家资,或者家里是富贵人家,但是却是做生意的,学生接触的层面实在是太少了,玄世璟要想办法改变这种问题。

    商贾人家的孩子是不能入朝为官的,所以他们到书院这边来,即便是文学院读书四载,也没有参加春闱的资格,甚至连被举荐的资格都没有。

    这样的人家将孩子送过来,也是冲着书院的老师来的。

第六百八十三章 少年意气() 
玄世璟想让书院的孩子们接触更多面的世界,更多面身份的同窗,只是现在,书院的学生出身还是太过单调。

    不过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了的事情,总要慢慢来,等到第一批培育出来的学生走出书院,踏上春闱的考场,踏入军中之后,书院的名头也就彻底的树立起来了。

    毕竟如今一提到书院,更多的人想到的还是国子监。国子监是王道。

    在长安附近都是如此,更别说是在别的地方了,东山县的书院只是在东山县周围还有在长安小有名气罢了。

    或许当初在书院招生的时候,闹腾过一阵儿,消息能够传到长安以外的地方,如今书院都沉寂一年有余了,书院里的先生专心教书,书院里的学生专心上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没功夫折腾别的。

    不过书院虽然封闭,但是消息却是灵通的,书院的先生们也多多少少有些手段,外头发生的事情,都会有人专门将消息给他们送到这书院里来,然后在课间的时候,先生会在学舍里为挑选一些消息,讲述给学生们听。

    明德书院是每两年招收一批学生,因为庄子上其余三处书院毕业时间最短的兵学院就是两年制,这样一来,以书院现有的教书先生,能够照看的过来,当然,也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当初玄世璟也想过招生一年一次,但是结合现在书院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觉得不合适。

    书院现在规模再怎么大,也是一处刚落成的新书院,硬件设置,只要玄家有钱,可以硬生生的拿钱给砸出来,但是教书的先生呢?

    如今书院里教书的先生,还都是高士廉与萧瑀四处划拉过来的,医学院那边鞥能够挑大梁的就只有孙思邈和他的两个小徒弟,大徒弟还要在长安城中照看着千金医馆。

    至于兵学院,也就只有李孝恭和裴行俭两人,裴行俭还只能算是半个先生。

    李孝恭现在也退出了朝堂,退出了大唐的权利中心,和高士廉一样,安心的在庄子上教书,反正教出来的这群人,将来进了军队之后,还不是他的门生故吏?

    说到底,现在的书院还是缺人,不缺学生,缺的是教书的老师。

    李二陛下和晋阳进了文学院的大门。

    文学院的大门的牌坊上都“文学院”三个字是萧瑀的手书,笔劲苍虬,力道浑厚,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李二陛下站定原地看了良久,却是从中看出了萧瑀这大半辈子起起伏伏的人生。

    或许正是李二陛下亲眼见所见的萧瑀是这般,所以才能看出这字当中的意味吧。

    而且,造成萧瑀人生跌宕起伏的“罪魁祸首”,不就是站在这里的李二陛下吗?

    六进六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萧瑀,独一个。

    李二陛下这样的皇帝,也是独一个。

    要说李二陛下的脾气,在帝王之中,少见。

    多数帝王即便是错了,事后后悔了,也就心里后悔过去就完事儿了,李二陛下倒是敢正视自己的过错。

    就像当初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