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诗选-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 
选元诗的人制造了错觉  ,这是应当附带指出的。 

      '一'据唐人郑贻 《鹿门诗集序》,见席启寓《唐诗百名家全集》第三函第九册。 

      '二'《唐诗纪事》卷五三“李商隐”条引杨亿语。参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记杨亿、刘药 

 “皆好彦谦诗”,黄庭坚“亦不以杨、刘为过”。 

      '三'王定保《唐摭言》卷十说刘光远学李贺诗,“尤能埋没意绪。 

      '四'例如顾嗣立 《元诗选》甲集。 

                                      采桑女'一' 

                                        '二'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探采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三'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宫家二月收新丝 
'四' 
    。 

      '一'这首诗揭露晚唐时统治阶级横征暴敛,对饲蚕种桑者也如对农民作同样的剥削。正当蚕小 

刚如蚁,桑嫩才冒芽时,里青(里正)就催买新丝,给人民带来悲苦。 

      '二'“努”,突出,冒出。这句是说桑树才冒出乌鸦嘴似的两片嫩芽。 

      '三'这四句写天寒,桑叶未长成,采桑女焦的之状。“初眠”,见王维《渭川田家》注'四〕。 

      '四'末两句说明采桑女所以流泪的原因,和前面所选聂夷中 《咏田家》(“二月卖新丝”)可 

以参读。“里胥”,一里之长,又称里正。见杜甫《兵车行》注'八'。 

                                       春残'一' 

                                                             '二' 
景为春时短,愁随别夜长。暂棋宁号隐,轻醉不成乡  。风雨曾通夕,毒苔 
        '三'                '四'                 '五' 
有众芳  。落花如便去 ,楼上即河梁  。 

      '一'这首诗写春尽时的惋惜和送别情感。 

      '二'“棋隐”,《世说新语·巧艺》:“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上句说暂时着棋不能号称“坐 

隐”。“醉乡”,《新唐书·王绩传》:“绩著《醉乡记》,以次刘伶《酒德颂》。”下句说轻微的 

醉不能说真正入醉乡。 

      '三'上句说风雨曾经彻夜不休。下句指落花散布在苔上。 

      '四'“去”,是说春去。全句说假如花落而春便去了。 

…  76…

      '五'“河梁”,用传为苏武诗的“携手上河梁”句意,表示送别。末句说在楼上便可为春光送 

别,不必真个到河梁去。 

…  77…

                                        杜荀鹤 

     杜荀鹤 (八四六——九○七),字彦之,号九华山人,石埭(今安徽省 
                                                   '一' 
石埭县)人。南宋开始传说他是杜牧的儿子  。他屡试不第,中进士时已四 
十五六岁;入梁,以赋诗颂扬梁主朱全忠得到赏识,授翰林学士。有《唐风 
集》。 
     杜荀鹤科举“成名”颇晚,而在诗坛上享名很早。当时人赞美他的“壮 
                                                                                   '二' 
言大语”,能使“贪夫廉,邪臣正”,希望他远继陈子昂而为“中兴诗宗” 。 
他自己曾说:“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 
奈值不容真!” (《自叙》),但是他科举失意,仍然发了很多牢骚,甚至 
                              '三' 
猜桑诗歌和禄位彼此矛盾  。他作品的主要方面就是所谓“救物”,使“贪 
吏廉,邪臣正”,讽时刺世。他直率、勇敢地描述了民生疾苦;他对人民的 
同情的深厚,对社会现象的观察的真切,超过了他的同辈诗人。 
     唐末五代的作者绝大多数不擅长古体诗:尽管他们把李白、杜甫挂在嘴 
   '四' 
上  ,所师法的其实都是一些中唐以来的诗人。那时候的近体诗大致有三个 
流别:继承贾岛、姚合刻划景物的题材和风格的,象方干、李频;继承李商 
隐,尤其是温庭筠描写艳情的题材和风格的,象吴融、韩偓;杜荀鹤是继承 
张籍、白居易的近体的风格的,却能把他们在“新乐府”里赋咏而在近体里 
所没有赋咏的题材,写入近体诗里,这真是师古而能翻新。他的语言通俗浅 
近,颇符合后人评白居易诗为“老妪都解”的说法,虽然也不免有些文绉绉、 
                      '五' 
酸溜溜的老学究语  。 

      '一'周必大散布了这个传说,见《省斋文稿》卷四《池阳四咏》,又见《杂著述》卷六、卷十 

五。 

      '二'顾云 《唐风集序》,见 《唐诗百名家全集》第四函第七册。 

      '三'《下第出关投郑拾遗》:“况是孤寒士,兼行苦涩诗。”《哭刘德仁》:“岂能诗苦者, 

便是命羁人!” 

      '四'象顾云《唐风集序》说杜荀鹤“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杜荀鹤《哭陈陶》“来阳山 

下伤工部,采石江边吊翰林”;《寄温州崔博士》“县宰不仁工部饿,酒家无识翰林醒”。 

      '五'例如 《经废宅》“人生当贵盛,修德可延之”;《将归山逢友人》“白发多生矣!青山可 

住乎”;《江山与从弟话别》“干人不得已,非我欲为之”。 

                                      春宫怨'一' 

                              '二'                                '三'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 
              '四'                                '五' 
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 

      '一'这诗借描写宫女幽寂苦闷的生活,寄托作者自己不遇知音的怨怅。欧阳修 《六一诗话》、 

吴聿《观林诗话》都说这首诗是周朴所作。 

      '二'“婵娟”,容态美好。这两句说貌美害得自己被选为宫女;既知美貌误人,所以懒得照镜 

子梳妆。 

      '三'“承恩”,获得宠爱。这两句说,既然得宠并不在乎容貌,那末自己该怎样打扮呢? 

      '四'这两句写宫中的鸟声花影,显得春光和暖,反衬出宫人心境的悽寂。“重”,重叠。这一 

联极为世人称赏。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三:“谚云:‘杜诗三百首,唯在一联中。’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是也”。 

…  78…

      '五'“越溪女”,指西施在越溪浣纱时的女伴。王维《西施咏》:“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那是写妇女一朝得意;杜荀鹤这两句是写妇女人宫后并不得意,她想起年年采芙蓉的旧伴来。 

                                     山中寡妇'一' 

                   '二'                      '三' 
夫因兵死守蓬茅  ,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微 
   '四'                                           '五' 
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 
        '六' 
避征徭  。 

      '一'题一作 《时世行》。 

      '二'“蓬茅”,用茅草做成的屋。 

      '三'“麻苎”,即苎麻,可以制麻布的一种植物。“焦”,焦黄。 

      '四'“柘(音这)”,指柘树叶,也和桑叶一样可以养蚕。“征苗”。征取青苗钱。 

      '五'“旋(音绚)”,临时意。又作已而、还又解。 

      '六'“也应(读平声)”,即也该。“征徭”,租税和劳役。 

                                   乱后逢村叟'一' 

                                         '二'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点乡兵绝子孙 
'三'                                           '四'                     '五' 
    。还似平宁微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今鸡犬皆星散 ,日落前山 
独倚门。 

      '一'题一作 《时世行》。 

      '二'这两句一作“八十老翁住破村,村中牢落不堪论”。 

      '三'“寨木”,修筑营寨的木料。上句说因为要供应寨木,把桑树和柘树都砍光了。下旬说因 

为官府拉民夫去当兵,结果死于兵差,绝了后代。 

      '四〕这两句说在乱后地方官吏还象平常一样征收赋税,对衰翁毫不加以安抚存恤。 

      '五'“星散”,零星散失,不知去向。 

…  79…

                                       司空图 

     司空图(八三七——九○八),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省永济县附 
近)人。三十三岁登进士第,官至中书舍人,知制浩。光启三年 (八八七) 
归隐中条山王宫谷。此后几经迁移,终未出仕。有《司空表圣诗集》。 
     司空图由仕而隐。他属于大地主阶级,处在农民起义蓬勃发展的时代, 
在他的思想里,消极避世占了重要的地位。 
     他的诗里占多数的就是山林遣兴,闲吟自适的作品。他论诗强调“韵外 
之致”、“味外之旨”,极推重王维和韦应物的诗,认为“澄潜精致”、“趣 
          '一' 
味澄夐” ,这是他的主要趋向。《司空表圣诗集》里只有极少数的古体诗, 
近体诗中绝句占百分之八十。就是从艺术角度看来,司空图的创作成就还远 
远不能达到他自己所悬的标准。如芟芜选秀,略有一些清浅自然,情致或作 
意可观的篇什,大致和姚合、贾岛辈相近。写景诗句如“绿树连村暗,黄花 
人麦稀”,“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之 
                                '二'                     '三' 
类,不但作者自己津津乐道  ,也为后人所称引  。 
     司空图论诗之作还有《诗品》二十四则,用象征的言语来形容诗的各种 
风格,往往饶有诗味,例如论“纤秾”云:“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 
谷,时见美人。”这样以诗为评,不失为一种创举。但除了比较细致地列具 
多种诗的风格外,在理论上贡献不大。 

      '一'以上所引论诗语均见《与季生论诗书》、《与王驾论诗》二文。 

      '二'见《与李生论诗书》。 

      '三'见《彦周诗话》、《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和《香祖笔记》卷四。 

                                         退栖 

                                        '一' 
宦游萧素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  。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失良朋 
'二'                     '三'                     '四' 
    。燕昭不是空怜马 ,支遁何纺亦爱鹰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 
        '五' 
日兢兢 。 

      '一'这两句说:因无能而宦游不得意,因不得意而退隐中条山。“中条”,山名,在今山西省 

永济县东南。 

      '二'这两句写退隐后最与书剑相亲。 

      '三'“燕昭怜马”,战国时燕昭王要访求贤士,郭隗时燕昭王说。古代有涓人以五百金为国君 

买已死的千里马的头,天下人因此知道那个国君肯出高价买千里马,不到一年便得到三匹活的千里马: 

现在您如果真想罗致天下的贤士,那就请先用我。我这样的人得到了您的尊重,人家就相信比我贤的 

人一定更得到您的尊重了。昭王听说便重用郭隗,尊他为师 (见《战国策·燕策一》)。这句是申说 

 “宦游萧索”,言燕昭王爱重贤士,而今无其人。 

      '四'“支遁”,字道林,是东晋有名的在山林隐修的和尚,他好养鹰和马而不放不骑。有人问 

他,他说“爱其神骏”(见容许嵩《建康实录》)。这句表示自己虽“退栖”而壮心未销。 

      '五'“绳检”,拘束制约的意思。“兢兢(音京)”,小心谨慎貌。 

…  80…

                                         来鹄 

     来鹄,《全唐诗》说他是豫章 (今江西省南昌附近)人,他的《宛陵送 
李明府罢任归江州》诗具体他说江州是他的故乡。咸通(八六○——八七四) 
                                                            '一' 
中举进士,不第。他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 。他一生往来于今湖 
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带。《圣政纪颂》透露出他向往唐太宗的政治风度 
和对史学的兴趣。他的诗,除四言外,全是近体七律,多写旅居飘流、穷愁 
困苦的生活,也有关注民间疾苦的。《全唐诗》存其诗二十九首。 

      '一'《圣政纪颂诗序》。 

                                        云'一' 

                                        '二' 
千形方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三' 
    。 

      '一'这首诗通过描写旱云,反映出诗人为庄稼盼雨的急切心情。 

      '二'这两句埋怨只起云,不落雨。上句既是写旱云形状多变,又是表现人们仰望之久。下句写 

远山的浮云和近水的倒影,表现诗人处处关心云层的变化。“片”,一朵云。“重”,云层重叠。 

      '三'“奇峰”,旱云耸立状。 

…  81…

                                        罗隐 

     罗隐(八三三——九○九),本名横,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富阳县) 
   '一' 
人  。他自二十八岁至五十五岁,奔波游历。都是为了考取进士,但始终不 
被录取。因此写了很多感叹落第失意的诗歌。五十五岁时投奔镇海节度使钱 
鏐,得到钱鏐的任用,历任钱塘令、著作令等职。唐亡后,钱鏐对后梁称臣, 
罗隐受到给事中的封爵。卒年七十七岁,是唐代享有高龄的诗人之一。有《罗 
昭谏集》。 
     罗隐的《谗书》是落第后有感于时事所作的杂文。他不同情韩愈,而称 
颂推倒平淮西碑的石忠孝,因而写了 《石烈士颂》,表示了自己的见解。其 
他如 《迷楼赋》也能指出隋亡国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大极旁落,细人用事,是 
迷于人而不是迷于楼,对兴亡治乱的认识很有见地。 
     罗隐的古诗纤弱不足道,近体诗较多。其中的七言绝句,时有以物咏志 
的讽谕诗,如《蜂》、《柳》即是。七言律诗音调悠扬,摹写个人的衰世感 
伤,往往真切动人。他曾写诗攻击当时的农民起义,为帝王官僚的流离没落 
鸣不平,表现了他的地主阶级立场,那些诗当然是应该批判的。 
     '一'《旧五代史》和《梁书》都称他是馀杭人。现据《吴越备史》及罗隐 

同时代人沈崧所撰《罗给事墓志》,知罗隐为新城人(见汪德振著《罗隐年 
谱》)。 

                                 魏城逢故人'一' 

                  '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