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英雄刘玄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英雄刘玄德-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备热血上涌,在张式等人的护卫下,用长矛刺死一名黄巾士兵。那人满脸凶戾,眼神如同饿狼恶鬼,被刘备长矛正中心窝,单薄的麻衣难以阻挡锋利的矛尖,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随着长矛拔出,鲜血狂喷,眼神涣散,整个人萎顿下去。刘备踏过他的身体,才发现这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身材瘦弱,脸带菜色,嘴里呢喃着什么,很快死去。虽然在万军之中,刘备却依稀听到他嘴里叫的是“娘亲、娘亲……”

    刘备吼道:“这贼世道!”猛然前冲,又将一人刺死,但这一冲,已脱开张式等人保护圈,一名黄巾士兵从侧面恶狠狠举刀砍来,刘备长矛还在被刺死之人体内,抽出回挡已经不及,急撤矛翻身闪躲,刀锋划过他左臂,拖出一道长长的血口。

    一声炸雷般的吼叫:“贼子敢尔!”矛影如电,狠狠抽在那黄巾兵的脖子上,那黄巾兵顿时颈项断裂而死。却是关羽冲杀几步后又退到刘备身边。

    管亥派人几次冲杀,都被刘备身边骁锐之士击退。刘备手下兵士突然发出一阵欢呼,却是田楷主力冲开阻隔,军假司马田佑冲在第一个,手中长刀狠狠劈翻一人,大叫道:“刘兄撑住,俺老田来也!”田佑是田楷的族侄,长相跟田楷有些像,身材也差不多,不过田楷是矮壮,他却是矮胖,性情粗豪,为人直爽,嘴里刘兄长、刘兄短的,对刘备十分热情。

    两名黄巾悍卒左右夹击田佑,恶狠狠举刀向他砍来。田佑手忙脚乱,狼狈后退,惊叫一声,却是被战场上一具尸体绊倒,摔倒在地。

    刘备忙叫:“子异,速救军侯!”子异是耿奇的字,他出身涿县轻侠,今年二十七岁,听得刘备呼喊,忙奋身向前,自后砍死一名悍卒。田佑在地上翻滚,躲过另一悍卒的劈砍。耿奇拼着被旁边敌卒刺伤左臂,将这悍卒斩于刀下,将田佑护住。田佑爬起身来,满脸羞怒,在耿奇以及后面赶来的士兵保护下,频频出击,大有斩获。

    刘备部与田楷二部汇合后,三部三千多人更是无可阻挡,杀得黄巾军惨叫连连,不断后退。

    刘备与田佑并肩一处,各又杀了一人,忽听得从右方传来山崩海裂般的呼啸声:“贼军败了!”“万胜!”正是公孙瓒亲率精骑冲锋的方向。他忙大吼道:“益德,喊话!”张飞大吼道:“尔等中军已败,还不早降!”声如雷霆,距离他近的黄巾兵两眼发黑,耳膜嗡嗡作响,如遭雷击,距离远的黄巾兵心胆俱丧,面无人色,陡然发一声喊,向后边跑。

    田楷军跟在后面大杀特杀,当真是人头滚滚,流血漂橹。正面战斗黄巾兵死伤不过数百人,这一溃逃,将毫无防备的后背留给田楷军,顿时死伤成倍上升。也有一些扔下武器跪地求饶的。田楷军有的兵卒绕过他们继续向前追杀,也有的兵卒顺手将他们砍倒刺死,那些跪地的早已胆破,任凭杀戮,无一反抗。

    此战,黄巾军大败,死伤三万多人,战卒死伤一万多,正面战斗死了三四千人,溃逃时被杀六七千人;其余死伤两万多人大都为老弱妇孺,是被乱军践踏而死。公孙瓒军死伤接近三千,占全军一成半,损失也是不小。不过黄巾军逃跑时丢弃大部辎重财物,公孙瓒所得堆积如山,足以补偿这一损失了。

    单经、张吉、邹丹等心疼部队损失,建议回军东光,进行休整。严纲、田楷、师恭等却建议追击。最后公孙瓒拍板,整理队伍,埋锅造饭,饭后继续追击。

    刘备部共十个屯将,此战死了一个,二十个都伯中死了五个,一千士兵伤亡两百多人,损失不轻,但斩获也远超其余二部,战功卓著。

第六章 双雄并立() 
黄巾军一路向南奔逃。公孙瓒已经判明他们的意图是渡过马颊河和黄河、回转青州,于是亲自带领四千骑兵、一万步卒不远不近地咬在身后追赶。损失相对较小的田楷三部自然也在其中。

    午时战场位于东光之南,距离马颊河约有三十多里,黄巾军逃到马颊河时夕阳西坠,放射着金黄的光芒。他们又累又饿,争先恐后地跳入浅浅的马颊河中,头也不回地向对岸逃去。河水冰凉,寒冷刺骨,但挡不住黄巾军逃命的渴望。

    公孙瓒脸上带着胜利的狂热和潮红,见黄巾军已经渡过一半,当下一挥铁槊,吼道:“冲锋!”步骑齐出,狠狠凿入黄巾军后阵。

    此战一点悬念都没有,黄巾军生路在前,无人肯转身作战,就看谁跑得快,只要跑过同伴就能活命,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推攘、挤压、践踏、厮杀,乱成一团。

    这一战结束得比午时那一战还快,但战果却更为惊人,黄巾军死者数万,马颊河水尽化为血红,尸首在河面上漂了黑压压一片。公孙瓒俘获七万多人口,其中壮年男子近三万,其余为妇女老幼,车甲财物难以计数。三十万黄巾被公孙瓒斩杀、俘获十来万,还有十来万在徐和、司马俱、管亥等人率领下逃过马颊河,渡河回转青州,其余近十万化为鸟兽散。此战后,公孙瓒威名大震。

    公孙瓒将所俘获的男子编入军中,军队扩充至四万多人,派兵将老弱人口以及财物辎重押运回幽州,自带步骑三万五千南下回屯东光。

    论功行赏,严纲、单经、邹丹、田楷、张吉、师恭六人正式被公孙瓒表为骑都尉和校尉,骑都尉和校尉都是秩比两千石的高级武职,严纲带三千骑兵,田楷六将均带三千步卒,楼飞、公孙胄等十几个军司马战功不足,大都是赏赐些财物。刘备军功大,公孙瓒也有意任命他为校尉,但严纲、单经、邹丹三人坚决反对,刘备投奔公孙瓒仅一年多就升的如此之快,他们表示难以接受,张吉、师恭不置可否,只有田楷一人支持,独力难支。公孙瓒只得放下此议,多给刘备财物,并调拨二百精兵为他补全军队,又对刘备关于麾下军官的任命全盘同意。

    刘备一部二曲,军侯陈禄、赵靖,下共十屯,屯将分别为关羽、张飞、张式、周衢、谢荣、陈恺等。刘备召集军议,都是到屯将。陈禄、赵靖无形中被架空了。刘备增设一个陷阵队,以耿庸为都伯,以轻侠为骨干,杂以黄巾降卒中勇悍少年,由刘备直接指挥;又增设一个武卫队,以耿奇为都伯,抽调忠勇之士进入,负责刘备护卫工作。

    简雍则被任命为功曹,带着五个年龄较大、略识得几个字、头脑不糊涂的士兵负责战绩考核、钱粮杂事。

    田豫被任命为军参议,负责情报收集、出谋划策、参与制定军事计划等,属员五名。

    这样刘备部共计1257人,与曹操去年投奔袁绍时兵力差不多。当然比现在身为东郡太守的曹操就差远了,曹操目前兵力至少四五千人。

    此后一段时间公孙瓒老老实实在东光呆着并非什么都没做,而是积极拉拢冀州各郡县。原来只是冀州北部郡县慑于他的兵势而归服,现在南部郡县听了他大破黄巾的威名后,也纷纷暗通款曲,对他进入冀州表示欢迎,公孙瓒自从袁绍夺得冀州后被晾在那里的尴尬境地大为缓解。此外,董卓探听到公孙瓒与袁绍有所不睦,又新得知他大破黄巾,遂派使者至公孙瓒军中,任命公孙瓒为奋武将军,封蓟侯。公孙瓒这段时间雄心万丈。

    寒风呼啸,天气渐冷。这一日公孙瓒将刘备叫入帐中,询问他涿郡有何英雄人物推荐。刘备心道最大的英雄人物自然是两人的恩师卢植了,可惜人家现在被袁绍请去做军师了,便道:“我郡李建贤素有贤名,明公可派人察访,量才使用。”

    刘备之前拜访李立吃了个闭门羹,只得放弃。自己既然用不了,推荐给公孙瓒也不错。如今公孙瓒、袁术、陶谦隐隐结为一派,袁绍、刘表、曹操是另一派,前者看着声势不小,根基是不如后者的,刘备有很大的积极性促使两者达成平衡。

    公孙瓒道:“哦,此人我也有所耳闻。”心中沉吟:此等士族皆重袁氏,未必会从自己吧。

    这时亲兵前来报告:“禀蓟侯,常山国赵云求见!”

    公孙瓒面露疑惑,这赵云是什么人?刘备却吃了一大惊,《三国志》只说公孙瓒与袁绍对垒,赵云投公孙瓒,具体时间未写。就是现在这个时候么?

    公孙瓒道:“带他进来。”亲兵自去。公孙瓒目注刘备。

    刘备忙有眼色地告辞离开,公孙瓒摆摆手未送,叮嘱他好好练兵。常山国来人不知是否有机密之事,刘备是不便参与的。

    刘备出帐后迎面就看到一个年轻人在公孙瓒亲兵的带领下向这边走来。此人身材高大,相貌英武,姿颜雄伟,身上带有一股既沉着又锋利的气质,很是独特,必是赵云了。刘备退到一边,向他微笑致意。

    赵云不识刘备,见他满脸含笑、充满热忱,虽然有些奇怪,但也是颔首回应。

    赵云进入大帐,拜见公孙瓒,道:“小人赵云,见过将军。”公孙瓒为奋武将军。

    公孙瓒请起,问道:“赵君是来自常山?所为何事?”

    赵云道:“闻将军大破黄巾,解民倒悬,小人特率义从百人来投将军。”

    百人?太少了吧?不过有人投奔总是好事。公孙瓒脸上露出欢喜之色,嘴里却试探道:“冀州人都投奔袁本初,尔等为何反道而行呢?”

    赵云道:“天下汹汹,不知谁是谁非,百姓离乱,民有倒悬之危。本州本郡只是选择能够实行仁政、保护百姓之主罢了,无所谓忽视袁公私投将军。”

    公孙瓒大喜,又与赵云谈论与袁绍对峙冀州之形势。赵云认为袁绍讨董时私心自用,谋冀州奸心昭然,不图保护百姓、驱除暴乱,反而抢占地盘、扩张实力,乃是汉室奸臣,而公孙瓒讨伐张纯、北扫乌丸、南平黄巾、保境安民,乃是汉室忠贞,公孙瓒对抗袁绍是以明对暗,以忠对奸,定然能够取胜。公孙瓒也向赵云表露自己再兴汉室的大志,请赵云相助。赵云拜道:“云敢不从命!”公孙瓒于是任命赵云为曲军侯,又给他补了四百步卒,凑成五百,归于自己直属的公孙胄所部之下

    赵云原本是满怀期望地前来投奔公孙瓒的。

    他出身于常山国真定县一个小家族,既非大姓,也非望族。他幼读诗书,文武双全,志向高远,一心想扫除暴乱、中兴汉室。黄巾初起时,赵云才十五六岁,武艺未成,未能投军报国,之后的几年看着天下叛贼四起、胡人作乱、董卓暴横、汉室倾危,接着诸侯讨董,非但没能除掉董卓,地方上反而越来越乱,忧心如焚,夜不能寐。不过由于他出身寒微,虽然因勇武在常山名气不小,但郡中并不太重用,二十三岁仍旧是个白身百姓,满腔壮志,报国无门。

    今年冀州纷争,袁绍公孙瓒二雄并立,赵云敏锐地看到冀州势必发生战事,要想保全家族并且有所作为,必须投奔其中一方。袁绍号为讨董盟主,开始时保存实力、逡巡不前,在全族被董卓所杀仍不出兵,反去谋夺冀州,赵云对他的品德相当看不起。又加上袁绍多重用士族大姓,赵云出身寒微,与袁绍更是格格不入。而公孙瓒北扫乌丸、南破黄巾,听说英雄杰出,所以赵云说服常山国相范忠,带着几十郡兵以及十来个自己亲族来投公孙瓒,终于迈出实现他志向的第一步。

    但今日一见,一番倾谈后,赵云觉得公孙瓒失之过刚,虽然壮怀激烈,但在治政牧民方面似乎没什么想法,在任贤用能方面似乎也差了一些,帐下武夫居多,谋士极少。冀州二雄争锋,不投公孙又能投谁呢?赵云有些迷惘。

    赵云跟随者公孙瓒派的亲兵持军令接受了四屯步卒,编入自己麾下,折腾许久搞定,刚刚入营帐准备歇息一下,卫兵入内报告有自称刘备的军官来访。刘备?不认识啊。

    刘备含笑的脸庞出现在面前,这不是公孙瓒大帐外遇到的那个人么?

    刘备含笑见礼,自我介绍道:“赵君,在下涿郡刘备,表字玄德,现在蓟侯帐下为别部司马。备平生最敬英雄豪杰,素闻赵君之名,特来拜会。”

    赵云忙还礼道:“刘司马客气了,在下表字子龙,刘君唤我子龙即可。”请刘备入座。这位刘司马面上带笑,言语诚恳,让人如沐春风,赵云对他莫名就有种好感。

    一番倾谈,赵云心中顿时升起知己之感,刘司马的话句句说在自己心坎上,仿佛是多少年未遇到的老朋友一般。刘备的出身经历和颠沛遭遇让赵云唏嘘,他的远大志向让赵云共鸣,他对天下形势的看法又让赵云心生敬佩。

    两人像是有说不完的话,尤其是刘备,总能勾起赵云的谈性。赵云自认不是个话多的人,却对这个初次见面的人却倾吐了许多。用完晚饭后,刘备也不回帐了,就在赵云帐中与他抵足而眠。两人一直聊到天色发白、东方破晓,才相视一笑,携手起身,都有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

    此后,刘备几乎天天来找赵云,有时自己单独来,有时带着关羽、张飞等人前来。赵云见到关羽、张飞如此英雄人物都心甘情愿居于刘备之下,而刘备与二人的关系也是情谊深厚、如同手足,很是羡慕,有时候赵云也会忍不住想:如果刘君是蓟侯就好了。

第七章 求贤若渴() 
刘备知道在东光呆不太长时间,遂抓紧机会搜刮豪杰。【 】

    冀州九郡,渤海郡位于东北部,沿着冀州北部向西依次是河间国、中山国和常山国;向南平移一下,自东向西依次是清河国、安平国、巨鹿郡和赵国;魏郡位于最南部,其首府邺县也是冀州的首府。公孙瓒军队所在的东光县位于渤海南部,以东光县为圆心,顺时针画一个半径为一百多里的圆圈,可依次把渤海、平原、清河、安平、河间五郡国圈住一部分。

    渤海有贤人名苑康,字仲真,与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檀敷和翟超合称“八及”,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已经早死。

    平原有贤人名王烈,字彦方,少时师从陈寔,以义行闻名,可惜前两年董卓作乱时王烈避难于辽东。还有华歆,字子鱼,师事陈球,与卢植、郑玄、管宁为同门,德行闻于天下,可惜现在徐州避乱。还有陶丘洪,字子汤,以知人闻名,现在南阳袁术处。

    平原无路,刘备将目光投向清河。清河国也有一个大才,姓崔名琰;字季珪。

    崔琰是大姓崔家出身,好击剑,尚武事,文武全才,后来在曹操处与毛玠共同主持人事选拔,史书评价他“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魏氏初载,委授铨衡,总齐清议,十有余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天下称平”,又说他“高格最优”,对曹操扫平北方助力不小。

    刘备跑到清河国东武城,找到崔家,结果被告知崔琰不在家,两年前去青州北海郑玄处求学去了,至今未归。

    朱灵也是清河人,但现在在袁绍麾下为将,说不定目前军职比刘备还高,肯定招不来。朱灵以后成为曹魏名将,官至后将军,亚于徐晃,也是一个人才。可惜,可惜!

    清河北边是安平。安平国有名人曰牵招。

    牵招,安平国观津人,十来岁时拜师同县大儒乐隐读书,后来乐隐做了车骑将军何苗的长史,牵招还没毕业,就跟着乐隐去了洛阳。公元一八九年,何进被宦官所杀,何进的部将吴匡怀疑何苗与宦官同谋,以至于害了何进性命,便攻杀何苗,乐隐也一同被杀。牵招与乐隐的学生史路等人冒着生命危险收敛了乐隐的遗体,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