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 作者:卢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弥儿 作者:卢梭-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教师原来说要对他进行优良的教育,可是从现在的做法看,只不过是叫他去受苦罢了。”
有些人也许会这样说的;这同我有什么关系?我说过要使他过得幸福,但是我没有说过
要使他在表面上看起来幸福。如果你硬要迷惑于外表,把表面现象当做真实,能怪我错
了吗?
    现在假定有两个受过初步教育的青年人从截然相反的门进入社会。其中之一马上就
登上了奥林匹斯山,活跃于最体面的上流社会;人们带他出入宫廷,出入大官、富人和
名媛之家。我假定他到处都受到欢迎,但我看不出这种欢迎对他的理智有什么好处;我
假定他的理智将拒绝这种欢迎,快乐的事情纷至沓来,每天都有新的事物使他感到喜欢,
他对所有一切都是那样的有兴趣,从而也引起了你的兴趣。你看他是那样的专心、入迷
和好奇;他所赞美的第一个事物将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以为他是感到满意了;可是
再看一看他的精神状态,你以为他在享乐;可是我,我却认为他在受罪。
    当他一睁开眼睛的时候,他首先看见的是什么呢?各种各样他以前没有见过的所谓
的财产,然而其中大部分的东西他只能一时接触一下,因此在他看来,便觉得它们之出
现在他的眼前,只是为了使他难过,难过他没有那些东西。当他在宫庭漫步的时候,你
从他那又忧愁又好奇的样子就可以看出他暗中在想他父母的家为什么不是这样。他的每
一个问题都在告诉你,他在不断地把他自己同那间房屋的主人加以比较,一加比较,他
就感到羞耻,产生反感,从而助长了他的虚荣。如果他碰到一个青年人比他穿得好,我
就发现他嘴里在嘟囔,抱怨他自己的父母太悭吝。即使他比别人穿得好,他也痛苦,因
为他觉得同那个人比起来,自己在出身或智慧上是相形见拙的,所以反而使他那一身锦
绣在一件朴朴素素的布衣服面前显得丑陋。假使在一群人中间只有他一个人显得最漂亮,
假使他因此就伸长脖子让人家看他,这时候,谁不想打掉一个花花公子的浮华虚骄的神
气呢?大家都一齐动起来:严肃的人用不安的眼光看他,爱讽刺的人用冷嘲热讽的话说
他,即使当时看不起他的人只有一个,但一个人的轻蔑态度也马上会使别人的喝采带上
恶意的成分。
    他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什么,让他尽情地高兴,对他百般地夸奖,使他穿得漂亮,精
神饱满,讨人喜欢,也许有些妇女会来找他;但是,如果不是他爱她们,而是她们来追
求他的话,其结果就会使他成为一个疯人而不会成为一个情人:他也许可以碰上好运气,
但他不能一往情深地领略其中的乐趣。他的欲望既然很快就得到了满足,所以反而使他
觉得郁郁不乐;本来是为了使他获得幸福生活的女性,竟在他还不懂得是怎样一回事情
以前,就已经使他感到厌烦,觉得没有什么意义;即使他还继续去追求的话,那也只是
出于无聊;及至他了解其真意而有所钟情的时候,他也许就不再是一个唯一可爱的美少
年了,他在他的情人当中也许始终就找不到忠贞的佳人了。
    我还没有谈到同这种生活分不开的纠纷、变节、黑暗和痛心的事情哩。我们处世的
经验将使我们对世事感到厌恶,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我在这里只是谈一下随第
一个妄念带来的烦恼。
    他,在亲友的怀抱中一直生活到今天,深深知道自己是他们唯一无二的爱护的对象,
可是现在一下就进入了另外一个环境,使他在其中竟成了无足轻重的人;他,长久以来
都是他那个世界的中心,而现在竟发现自己好象是掉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一切,在
他看来,同他以前的生活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啊!他在自己的亲友中养成了妄自尊大
的观念,而在陌生人中,如果不丢掉这种观念的话,岂不要遭到许多的侮弄和羞辱!当
他是小孩子的时候,大家都让他,大家都殷勤地照顾他;而一成了青年,就必须要他让
大家了,否则,哪怕他只保留一点点旧样子,他就要受到多么严酷的教训!他一向是要
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因此养成了这种习惯,使他想得到更多的东西,使他不断地觉得
他缺少这样或那样,一切讨他喜欢的东西都在引诱他,别人有什么他就想要什么。他垂
涎一切,他妒忌每一个人,他到处想高居人上;虚荣在腐蚀他,不可克制的欲望的火焰
焚烧着他年轻的心;有了欲望,同时也就产生了猜忌和仇恨。所有一切腐化人的欲念都
同时在他的心中爆发出来,在喧嚣的世界中,他被这些欲念弄得激动不安,他每天晚上
都带着不安的心情回家,对自己不满意,也对别人不满意;他睡觉中也在反来复去地凭
空打算,被千百种奇奇怪怪的想法弄得心绪不宁,他傲慢的心在梦中给他描绘出他一生
如饥如渴地想望而不可能得到的虚幻的财富。以上所谈的,就是你的学生。现在,让我
们来看一看我的学生。
    如果第一个使他印象深刻的情景是很凄凉的,则他一回想他自身就会获得一种快乐
的感觉。当他看见他免掉了那么多的灾难,他就会以他没有想成为那样的人而感到高兴。
他分担他的同伴的痛苦,而这种分担完全是自觉自愿出自一片好心的。他同情他们的痛
苦,同时又以自己没有遭到他们那种痛苦而感到庆幸。在这种情况下,他觉得他有一股
能使我们超越自我的力量,使我们除了为我们自己的幸福以外,还能把多余的精力用之
于别人。要同情别人的痛苦,当然要知道别人的痛苦是怎样一回事情,但不一定要自己
去感受那种痛苦。当一个人受过痛苦,或者害怕受痛苦的时候,他就会同情那些正在受
痛苦的人的;但是,当他自己受痛苦的时候,他就只同情他自己了。所以,如果说所有
的人都因为有遭遇人生的苦难的可能,所以要把他目前不用之于自身的情感给予别人,
则由此可见,在同情别人的时候,自己的心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快乐,因为这表明我们有
丰富的情感,反之,一个硬心肠的人总是很痛苦的,因为他的心不让他有多余的情感去
同情别人。
    我们太从表面现象去判断幸福了,所以,我们认为幸福的地方,恰恰是最不幸福的
地方;我们到不可能有幸福的地方去寻求幸福,因为快乐往往只是幸福的可疑的征兆。
一个快乐的人往往是一个不幸的人,他在拚命地欺骗别人和愚弄自己。在交际场所是那
样喜笑颜开的人,回到自己家里差不多都是忧忧郁郁满腹牢骚的,他们的仆人要代他们
受他们取悦朋友时候所受的那一番苦。真正的心满意足是不会那样嬉嬉闹闹的。由于我
们百般地爱护这样甜蜜的一种感情,所以我们在享受的时候就会想到它,领略其中的滋
味,生怕它化为乌有了。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是很少把他的快乐形之于言笑的,可以说他
是把他的喜悦储藏在他的心里的。闹闹嚷嚷地穷欢作乐是失望和烦恼的烟幕。忧郁和淫
乐是相陪伴的,同情和眼泪是随甜蜜的快乐而来的,极端的快乐将使人哭而不会使人笑。
    乍看起来,好象玩乐的次数和花样一多就可以增加人的幸福,而平淡单调的生活将
使人感到厌倦;但仔细一想,事情恰好相反,我们发现心灵的甜蜜在于享乐适度,使欲
望和烦恼无由产生。欲望一动,就必然使我们好奇和浮躁,无聊的狂欢则将给我们带来
烦恼。当一个人不知道还有其他更美好的环境时,他不会觉得他现在的环境是可厌的。
在世界上所有的人类当中,野蛮人是最没有好奇之心的,同时也是最难得遇到什么烦恼
的事情的;所有一切在他们看来都无所谓,他们所乐的不是各种各样的东西而是他们的
自身,他们一生无所事事,因之也就从来不感到烦恼。
    通世故的人总是戴着假面具的,他们几乎没有以他们本来的面目出现过,甚至弄得
自己也不认识自己,当他们不得不露出真面目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万分的促。在他
们看来,要紧的不是他们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而是要在外表上看起来好象是什么样的
人。一看到我在前面讲到的那个青年人的面貌,我不禁想到他是多么的倨傲、油滑和做
作,使世人厌恶他和责难他;而
    一看到我的学生的面貌,我就不禁想到一付朴实可爱的神情,它流露出他内心的喜
悦和宁静,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好象你到他的身边,他就要向你倾诉他的友情。
有人认为,人的相貌只不过是大自然所描绘的特征的简单的发展而已。而在我看来,我
认为,除了这种发展以外,一个人的面部的特征是通过心灵的某些感情的惯常的影响而
不知不觉地形成的。在面貌上流露的这些情感是最真确不过的,它们流露惯了,就会在
脸上留下持久的痕迹。因此,我才说相貌可以显示一个人的性格,我们用不着去听人家
拿我们不懂得的学问做一番神秘的解释,也往往能互相看出彼此的性情。
    小孩子只有两种很显明的感情:高兴和痛苦。高兴就笑,痛苦就哭;他没有介于这
两者之间的情感,他不断地时而哭时而又笑。象这样时哭时笑,既不会在他的脸儿上留
下永恒的痕迹,也不会使他形成一定的面貌;但是,当他长到一定的年龄,变得比从前
更富于感觉的时候,情感的影响就更加强烈和持久,从而便留下难以消失的深深的印痕;
从心灵的习惯状态中产生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变得永不磨灭了。然而,我们也看
到不少的人的面貌是随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我就看见过几个人是这样的;我往往
发现,我所见到的这些人也改变了他们惯常的脾气。这种情形,要是能充分地加以研究,
在我看来将产生重大的意义,不能不在一篇以阐述根据外部征象去判断内心活动为重点
的教育论文中占一个位置。
    我不知道我所教导的这个青年是不是会由于他不懂得摹仿习俗的做法和假装他实际
上没有的情感,就没有那样的可爱,我不打算在这里论述这一点,我只知道他将来比别
人更有感情;我很难相信,一个只爱他自己的人,为了使别人喜欢,竟能假装得同有些
人一样,以爱别人而使自己得到一种新的快乐的感觉。至于说到这种感觉的本身,我认
为我在这方面所做的阐述已足以使一个有头脑的读者明了这个问题,同时表明我前后的
话并不矛盾。
    现在,回过头来谈我所采用的方法。我认为,当年轻人快要达到懂事的年龄时,我
们就只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些可以克制而不刺激其欲念的情景,就应当拿一些不仅不刺激
他们的感官,而且还能遏制他们想象力的活动的事物给他们看,以便把他们日益成长的
想象力从那些刺激欲念的事情上加以转移。必须使他们远离大城市,因为在大城市里,
妇女们的穿扮和不正经的行为将加速和提早使他们受到自然的教育;同时,在大城市里,
所有一切在他们看来都是享乐,然而那样的享乐是只有在他们有选择的能力的时候才应
该知道的。把他们又带回到他们最初住的地方,在那里,乡村的朴素生活将使他们那个
年龄的欲念不至于那样迅速地发展;如果他们爱好艺术,因而使他们不能不留在城市,
我们就必须预先防止他们由于这种爱好而产生一种严重的懒惰的习性。要仔细替他们挑
选交往的人,挑选日常的活动和爱好。拿给他们看的图画必须是动人而雅淡的,以便感
动他们的心而不诱惑他们的欲念,培养他们的情感而不刺激他们的感官。还须注意的是,
到处都有一些放荡的行为需要我们加以提防,欲念不加节制就一定会造成我们无法避免
的损害。问题并不在于硬要你的学生去做看护或做慈善会的会员,不在于硬要他去受那
些使人无限悲伤的事情的折磨,不在于硬要他探望了这个病人又去探望那个病人,走了
这家医院又走那家医院,看了刑场又看监狱;问题是,我们之所以使他看到人间的悲伤
景象,是使他感动,而不是使他的心肠变为铁石。同样的景象看得多了,对它们就觉得
无所谓了,对一切事物都是见惯不惊的;我们老是看到某一样东西,我们的心里就不会
去想象那一样东西,然而使我们能够感觉到别人的痛苦的,恰恰就是我们的想象。所以,
正是由于看惯了死人和病人,教士和医生的心才一个个都变得那样的硬。因此,要使你
的学生能看到人的命运和他周围的人的痛苦,但是不可使他看到的次数太多。只要好好
地选择一件事情,在适当的时候告诉他去看,就足以使他在一个月里心怀恻隐,常常思
考那件事情。他之所以能够对他看见的事情做出判断,不是由于他看见的时候多,而是
由于他对他所看到的情景有所思索;他之所以对一件事情有持久不灭的印象,不是由于
那件事情的本身,而是由于我们使他按一定的观点去考虑那件事情。因此,如果使他知
道的事例、教训和形象太多的话,日久就会使他的感官变得很迟钝,而且,在他本来是
按照自然所指的方向前进的时候,我们反而使他脱离了正确的道路。
    随着他的知识愈来愈多,你就应当有选择地使他对那些知识具有一定的观念;随着
他的欲念愈来愈强烈,你就应当有选择地使他看到一些能够克制欲念的情景。有一个智
勇双全的老军人告诉我说,在他年轻的时候,他的父亲(一个重感情而又十分虔诚的人)
看见他一天比一天地追逐酒色,便想尽一切办法管束他;可是他的父亲最后发现尽管想
了很多的办法,但他总有计策逃避他的管束,因此,就决定把他带去看一家花柳病医院;
这件事情事先没有告诉他,一到了医院就叫他走进一间有一群花柳病人的房间,那些人
因为做了伤风败俗的事,所以不得不到这里来动可怕的手术。一见到那些使人作呕的丑
恶景象,这个青年人就感到难过。“去看一看吧,”他的父亲声色俱厉地说道,“你这
好色之徒要是再去走那邪恶的堕落的道路,不久就会到这间屋子里来丢你的脸,受你的
苦的,在这里,你丧身于不名誉的疾病,反而使我做父亲的人感谢上帝叫你死去。”
    这短短的几句话,再加上那使人大吃一惊的情景,就给这位青年留下了一个永不磨
灭的印象。由于职业的关系,他在军营中度过了他的青年时期,然而在军营中,他宁可
受伙伴们的取笑也不去学他们那些放荡的行为。“我已经长大成人了,”他对我说,
“我有过一些短处;但是,一直活到我这个年龄,我见到妓女的时候,仍然是感到害怕
的。”各位老师,你们一定要少说多做,要善于选择地点、时间和人物,以实例教育你
的学生,就一定能够收到实际的成效。
    儿童时期是怎样消磨的,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其间乘隙而生的恶习并不是不可纠正
的,而在这个时期养成的美德也许要晚一些时候才能发生效益。但是,就一个人真正开
始生活的第一个年头来说,其情况就不是这样了,这段时间并不很长,不够用来做我们
应该做的事情,因此,这段时间很重要,要求我们时刻加以珍惜;我为什么要坚持想方
设法延长这段时间,其原因就在这里。庄稼要长得好,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要尽可能延
缓作物的生长,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