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处处开外挂-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濊国的大军听完后都懵逼了,友军跑了!

    他们竟然跑了。

    我们东濊大军被抛弃了。

    别不信,因为这是事实,如果高句丽没跑,汉军怎么会出现在他们的身后,怎么会包围了他们。

    “给你们一刻时的时间考虑,不投降全杀完!”指挥的人并不是许定,而是徐荣,许定以经带兵去追高句丽大军了,所以这里留给了徐荣来坐镇指挥。

    不投降也没事,慢慢磨死东濊国的大军,反正现在他们有的是时间,而且也有足够的部队。

    “大帅怎么办?”

    东濊国的将领们看向猛牛大帅,猛牛一个头两个大,双手捶打着脑部两侧。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怎么又要做选择了。

    我东濊国军队怎么又莫名奇妙的败了,又被汉军给克制了。

    “来人,传令,先跟汉军进攻的部队和解,让我在想想,让我在想想!”犹豫便是一种态度了。

    猛牛的命令,让东濊国众将跟将士们,稍稍松了口气。

    汉军的强大,他们是知道的。

    真要死拼,七万大军定会全军覆没。

    “停战,什么意思!”

    关羽带着人还在厮杀,听到东濊国喊停,并退好不在往前增加肉博的兵马,不由都疑惑了,本想趁机在往前冲杀,不过接着东濊国的人说道:

    “这位将军别打了,别打了,我们以经被你们包围了,别打了。”

    “呃!我们包围了你们?”关羽也是一愣,不过旋即明白了过来,大喝一声怒道:

    “投降就投降,休要啰嗦,不放下兵器便是吾之敌!”

    说完关羽挥刀冲了过去,大有要斩杀这通报之人,吓得这人连忙后跑,关羽也不追他,继续命令大军猛攻并不停息。

    “什么!汉将不肯罢战,还在猛攻!”猛牛大帅头更大了,汉军不停,这意味着要杀到底呀。

    其它东濊国闻言也全脸色大变,纷纷跪请道:“大帅投降吧,在不投降就没机会了,威海侯仁义,只要投降就会没事。”

    上一次许定不就放过他们东濊国了吗?

    这位大汉的威海侯名声这么好,死战不如投降。

    “你们……”猛牛大帅气得直跺脚,不过最后见事不可为,只好重重一叹:

    “降!降!我们降!”

    说起来就是郁结,猛牛大帅觉得自己最整个半岛最冤枉的人了。

    两次开战,都是被队友给坑的。

    每一次都输得不明不白。

    啊!为什么啊!

    …………

    络东江!

    跑了大半天的伊夷谟等人终于到了江边。

    望着对岸空无一人的城池,还有两岸的浮桥木墩,所有人都笑了。

    机会!

    这是一个好机会!

    “伐木!伐竹!下水搭桥!”

    来不急歇息的高句丽人立即开始搭建浮桥。

    半个时辰之后浮桥搭建完成!

    然后伊夷谟等人立即过河。

    当然袁春也在其中,走之前他也没有提醒东濊国,而且他知道秦孝等人早跑了,所以他紧紧跟着高句丽的人行动。

    “哈哈哈!”

    从浮桥上跳上岸,站在踏实的地面上,袁春跟伊夷谟都忍不住笑了。

    终于过江了,就算汉军知道他们逃跑了,在追也来不急了。


………………………………

第332章 高句丽大军覆灭

    不过就在他们得意大笑的时候,只见络东江的上流使出大小数十条战船。

    每条船上都挂着他们最不想看到的旗帜。

    “哈哈哈!发了!逮着大鱼了!”

    船上的人同样狂喜大笑。

    接着一架床弩射出一只大弩。

    轰的一声,射在浮桥上。

    水军是最早装备床弩的部队,因为水面上交战,一方的攻击距离越长,存活的概率越大,跳帮作战那是扫尾的活,要是能用弩剑就将敌船打沉逼降,这才是水军的未来。

    所以水军的战船上装备的都是该进型的,威力大,射程还远。

    数艘战船射出弩箭,直接将浮桥上的高句丽人射穿落水,弩箭射在浮桥上,直接击破浮桥木伐竹筏。

    面对突然出现的汉军战船,所有高句丽人一下子都蒙了。

    这个要怎么打。

    过不过河!

    就是伊夷谟的重臣晏留此时也面部抽搐,不知道该出什么主意了。

    过河的人马并不多,只有千八百人。

    对面还有八万大军呀!

    命令他们过河呢,还是不过!

    身为高句丽的大王,是应该跟臣子们一起作战,还是独自逃跑呢。

    这是一个痛苦的抉择。

    一起作战,那样他还能撑控这八万大军,不过却要面对生死。

    如果独自逃跑,他便在没有了这八万大军。

    即使回到高句丽也是孤家寡人了。

    “走!”

    最终伊夷谟一咬牙,艰难的吐出一个字。

    晏留等人望了一眼西岸,同样饱含泪水与悔恨,扭头跟上了伊夷谟的步伐。

    “大王!大王……”

    西岸的高句丽将士不断的冲击浮桥,试图用最快的速度冲过河然后逃出生天。

    但是更多的人停在了岸边,不断的呼唤他们的王。

    抛弃了!

    他们也成为了弃儿!

    他们回不到高句丽了!

    大王呀!

    你当初为什么要带我们来,现在为何又不带我们走!

    轰的一声,战船冲断了浮桥,战船上的床弩开始转身对准西岸,船上的将士也是人手一支弓弩,开始射击密集的高句丽人群。

    “噗噗……”

    不断有高句丽士兵中箭倒下,一射一片。

    除了少数开始后撤,大部分的高句丽人都麻木了。

    他们失望了,失去了所有的信念。

    他们跑了半天,跑累了。

    他们进黄海郡打了这么多天,他们打累了。

    就算躲过了战船上的弩箭弓箭,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去。

    黄海郡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也没有路让他们逃了。

    “射!”战船上的水军将士觉得自己从来没有杀得这么过瘾过,不停的放箭,好像永远杀不光似的。

    一个个身心疲惫的高句丽人倒下去,没有人反击,没有人躲避,任你射杀。

    全是活靶子。

    不过汉军不会因此而怜悯他们。

    因为他们首先进犯大汉。

    “高句丽蛮夷还想逃到哪里去!”

    就在伊夷谟等人要进城的时候,突然委馆城的城门被关上,城上冒出无数的汉军,大军的旗帜也高树飘扬而起。

    无数的弓弩齐齐对准了来到城下的伊夷谟等人。

    “不好,是汉人……”

    伊夷谟见到这一幕,吓得亡魂皆冒,连连后撤躲避。

    “放箭!”

    城上的汉军弓弩手纷纷松开手,一支支利箭跟弩箭从城头射下来。

    “噗噗噗……”

    伊夷谟跟他的重臣晏留还有一众高句丽将士,纷纷中箭倒下。

    箭矢还在不停的射下来,每一个人至少身中三箭,不死也只剩半口气。

    “箭……真多!”伊夷谟脑袋一歪,一下子断气了。

    待城下彻底没有了一个能战斗之力,城门这才打开,汉军出城继续补刀,给这些高句丽人一个痛快。

    河西岸!

    许定以带着大军赶到,此时那些还试图逃跑躲避,想藏进山林的人全被堵住了。

    “放箭!一个不留!”许定一声领下,众将士高举弓弩。

    又是一阵箭雨,无数的高句丽人倒了下去……

    一个时辰后,西岸在无一个高句丽人存活,滚滚血水淌进了络东江,侵染的红色素直接蔓延到下游出海口……

    接着许定在委馆城见到了王修、吕虔、张飞、朱灵、臧霸、马元义、张宝等人。

    从他们的口中他也知道了,络东江沿岸战事早以结束,徐奕、于禁等人也清除了弁韩的兵马,扫平了整个弁韩郡国跟辰韩国中部及南部。

    辰韩国还剩下北部五六个城。

    “那翼德你们就继续打吧,直至解决掉所有麻烦,弁韩郡国可以开始移民众过来了。”大战基本结束了,剩下一些游勇散兵,就不值得一提了,许定也没有其它什么指示了。

    从人轰然回道:“是主公!”

    当然最高兴的要数张飞,辰韩国还有北部未平,他又可以继续打仗。

    见过众人后,许定又嘱咐众人深挖大坑填埋尸体,以免引起瘟疫,这才返回西岸,带着兵马回了旧金泉城。

    回来之后发现东濊大军以经投降了。

    看了一眼被关押的俘虏营,许定道:“我以为你们会杀光他们。”

    徐荣回道:“主公,我也以为会杀光他们,但是他们没有绝死一战的意念,所以在关都尉的恐吓下,悉数投降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东莱方面是不想要这七万俘虏的,最好的结果就是全杀光了。

    但是猛牛的东濊国军队投降得太彻底了。

    所以不好杀呀。

    “坑杀是不好坑杀的,这样全部送到南部岛屿上去吧,我记得黄海郡东南方向有一个大岛,叫耽罗国;弁韩郡国南部也有一个大岛,叫对马国;那就将东濊降兵都弄两岛上去吧。”许定大手一挥,将降兵彻底扔到海上去。

    郭嘉道:“主公,这两岛上的两国,不太好安排!”

    “不好安排就不用安排,让猛牛大帅带兵去打,没了耽罗国跟对马国就好安排了。”许定不在意的说道。

    要知道这耽罗国的领土就是后来的旅游圣地济州岛。

    对马国则是倭人的对马岛。

    这两个岛很重要。

    它们是横在半岛海峡上的两颗明珠,一左一右卡在海峡上。

    尤其是对马岛,是倭奴群岛跳攻半岛的踏脚石,同时也是半岛跳攻倭奴群岛的踏板。

    所以许定没道理不先拿过来占着。

    这样就解决了两国问题,真是妙呀,郭嘉道:“主公高明!”

    用大汉的名义打,确实不太好听,毕竟这两个小国并没有冒犯大汉。

    以强凌弱,中原的那些儒士又要念叨了。

    但是东濊的残军去打,那就不关大汉什么事了,而且还能消磨掉这股降兵。

    同时又能将他们调离半岛,弄到人生地不熟的海岛上,断了他们任何叛乱生事的机会与土壤,真可谓是一举三得。

    不对,是一举四得,这样还能减少汉军的伤亡,毕竟大汉的男丁都是宝贵的,东莱方面目前还没有这么多的人口。

    减少损耗那就是极为必要的。

    所以郭嘉不能不佩服许定的这一大招,简直是神来之笔。


………………………………

第333章 汉东都护府

    用后世的话说,许定这算是把东濊国降兵当伪军用了。

    半岛解决了,以后水军要是没事做的话完全可以打打就近的倭奴群岛玩。

    这一块许定不打算交给海军跟甘宁他们来开拓,因为太近了。

    海军应该往大洋深处走,往南往西去,干些更有意义的事,为日后向南向西挺进做好准备。

    倭奴群岛麻,交给东濊国降兵来打,要是他们打不下,死绝了,那就换其它降兵。

    高丽句以北不是还有扶余、沃沮、挹娄吗?最不济辽西辽东还有乌桓,草原还有鲜卑,总会有降卒的。

    调陆上的蛮夷打岛上的,捉了岛上的在调教一下去打陆地的。

    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那主公,东濊国郡国怎么处理!”沮授问道。

    现在收了东濊国七万降兵,这东濊国王室又变成一个棘手之事的。

    杀,东濊国降兵知道后必然哗变反弹。

    不杀,难保这东濊国王室又兴风作浪。

    许定指了指北面道:“相信这个头疼的问题,无皓会帮我们解决的。”

    汉江城田丰手里还握七八降兵,最好最快整合的办法就是打仗。

    一场胜仗之后,所有问题与芥蒂都没有了。

    东濊国现在空虚无力,田丰要是不趁他们南下围堵高句丽大军之机灭掉东濊国,那他就名不副实了。

    东濊国覆灭在先,猛牛投降在后,就算日后这些降兵知道的,也挑不出理来。

    就算他们真的要哗变什么的,送上两大岛了,还不是任水军宰杀。

    翌日!

    许定与张宁等人黄忠部的骑兵去往汉城。

    其它将领带着大军押送降兵到络东江边,然后将俘虏先运送至入海口附近的岛屿上关押。

    来到城池,程昱以派人将高句丽人的尸体给掩埋处理了,不过众人还是依稀能看得到大战遗留下来的痕迹。

    “仲德辛苦你了,此番就数你这里最为凶险。”见到程昱,许定颇有些自责的说道。

    没错,他开始是有点轻视了,本以为靠着三只主力精锐部队就能扫平三郡国。

    没想到袁胤将高句丽给扯了进来,一下子投入八十万大军。

    好在这八十万大军只是数字,并非真正的精锐部队。

    不然是要吃大亏的。

    这事也提醒了许定,古人的智慧一点也不比后世的人差。

    在这个没有娱乐,没有其它项目发展的时代,论打仗,论算计,他们更专注一些。

    “主公,这应该是我等考虑不周,未探明敌情,应该是我们的过失。”程昱自动拦下责任道。

    郭嘉也收起了那副不正经的面孔,同样自责道:“要论失职,我才是真正的辜负了主公跟众位,是嘉的错。”

    “好了,大家都有过,不过没有错,以后谨慎一些便是。”许定拍了拍郭嘉的肩膀,算是揭过了。

    有过,但没错!

    这逻辑很新鲜!

    众人跟着许定进了城,然后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下了。

    当然许定跟几个重要谋士们可没有清闲。

    仗是打完了,但是事务很多很繁。

    首先平州建立,程昱为刺史。

    接着众人商议,空出来的黄海郡太守由何夔接替。

    同时三郡国废除,全部改郡。

    弁韩、辰韩两地合并成一郡,改名络东郡,太守徐奕。

    东濊国改安东郡,太守王修。

    乐浪太守邴原!

    是仪跟郗虑辅助程昱坐镇刺史府,管理平州。

    这样平州辖区就是半岛真正的四个郡。

    “那主公,高句丽之地呢?”程昱问道。

    现在高句丽大军覆灭,高句丽之地空虚无比,而且其地比之一郡还大。

    许定道:“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等元皓平了东濊国,由他带着名下将士,转攻高句丽的国内城,然后以国内城为基础,就地驻守,建一个汉东都护府,以后专事对扶余、沃沮、挹娄之国。”

    大汉之西有一个西域都护府,专门用来统筹管理西域诸国之军政事务,以保证丝路安全,打击远盾的北匈奴。

    级别在刺史之下,太守之上。

    是一种特别行政机构,有点类似后世的特别行政区跟直辖市,属于独立直属中央管辖。

    有了这个汉东都护府,不仅能向北对付挹娄、扶余、沃沮,同样也可以制约辽东。

    因为高句丽与现在辽东西北边的炫兔郡是接壤的。

    所以以后要夺取辽东,完全可以从高句丽旧土进攻炫兔郡,掐断辽东西边的退路,形成东西包围之势。

    现在的辽东太守是董卓任命的公孙度。

    公孙度此人并非是善茬。

    在历史上他就曾经以辽东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